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 > 初中优秀作文 > 初二作文 > 家乡的元宵节八年级作文(精选10篇)

家乡的元宵节八年级作文(精选10篇)

推荐人: 来源: 博学咖 阅读: 2.27W 次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家乡的元宵节八年级作文(精选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家乡的元宵节八年级作文(精选10篇)

家乡的元宵节作文1

元宵节吃汤圆,团团圆圆,合家安康,过了元宵节就等于过完了新年,在那一天,我们会猜灯谜、舞龙、舞狮子,为元宵节增添了许多节日的气氛。

今天,我就去了南城百货买汤圆、饺子。商场里人山人海、商品琳琅满目,特别是冷冻柜前挤满了男女老少。我看见了许多汤圆,有芝麻味的、花生味的……样样我都喜欢,我精心挑选着,真想把所有汤圆都买回去。忽然,我看见头顶上有许多谜语,其中有一张这样写的:七八个人,围着一根柱子坐着,有一个人走开了,衣服撕破了。(打一植物)我想了又想,眉头都皱了起来:拔出一个蒜头,衣服不就撕破了吗?对,没错,是“蒜头”。妈妈也猜了一个:站是坐,睡也是坐,走也是坐……(打一动物)妈妈很快就想到了:“蛇”。于是服务员就把一个日历送给了我们,我迫不及待地把它收下了,心里无比地高兴,因为这是用智慧换来的。

吃完了晚饭,我们就煮汤圆,我先打开包装,看见了一个个又圆又白的汤圆,像十个小胖子在里面睡觉。我把水烧开,水上冒出了一个个小泡泡,我把汤圆小心翼翼地放到水里,一个个小胖子立刻沉了下去,过了几分钟,它们一个个在水里游起泳来,等煮熟了,我把它们捞起来,汤圆一个一个地粘在一起,咬一口,花生酱从汤圆里流了出来,甜甜的,令人垂延三尺,爸爸争着说:“我也来一口。”

希望我们家能团团圆圆,家庭幸福。这个元宵节我既吃了汤圆,又猜了灯谜,真是令人难忘啊!

家乡的元宵节作文2

春节过后便是正月十五。正月十五元宵节,这一天,是必定是要吃元宵的。

吃元宵的习俗源于何时何地?民间的说法不一。相传,元宵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楚昭王,某个正月十五,楚昭王经过长江,见江面有漂浮物,为一种内红外白的甜美食物。楚昭王请教孔子,孔子说:“此浮萍果也,得之主复兴之兆。”从此元宵节跟吃元宵便成了一种历史。

在中国元宵跟汤圆是两回事。元宵跟汤圆在古代统称“汤圆”。后来时移事迁,北方称之为“元宵”南方称之为“汤圆”叫法不同,做法也不一。我山东籍书北部,正月十五自然要吃元宵的。

正月十四,妈妈就和我忙着做起元宵来了

妈妈拿出从老家捎来的糯米粉,倒在簸箕里,接上一碗凉水,取出从超市买来的冻馅,就着手做元宵了!妈妈先将几个蘸过水的黑芝麻馅儿放到簸箕里,飞快的晃动簸箕,馅儿上就裹上了一层糯米粉。接着,妈妈又熟练地将裹上糯米的黑芝麻馅儿过一下凉水,再次发到簸箕里滚动。如此四五次,一个玲珑小巧的元宵就做好了!我学着妈妈的样子,几次失败后也做好了几个元宵。

做好之后放到通风处晾晒一夜,正月十五便着手煮元宵了。

看着滚好的糯米皮包着黑漆如墨的黑芝麻馅儿,溜进冒着袅袅轻烟的沸水里,一股莫名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煮好,晾凉后,元宵上桌啦。白净雪亮的小元宵不禁令我垂涎三尺。舀起一个,迫不及待的送到嘴里。轻轻一咬,香甜可口的黑芝麻便流了出来。糯而不黏的皮儿,香儿不腻的馅儿,咽了下去,嘴里依然留着芝麻的喷香……

在北方,元宵和春节的年糕,端午的粽子一样,都是节日食品。吃元宵象征家庭像圆月一样圆,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家乡的元宵节作文3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时间为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今天,就让我带大家了解一下我们家乡的元宵节吧!

元宵节习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查阅资料和听大人们的讲述后,我了解到: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了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家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不过正月十五元宵节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有赏花灯,闹元宵之说。

在我们这里,元宵节当天,小孩子迫不及待地燃放起烟花。傍晚,家家做着美味的元宵。元宵的种类很多,有花生的,红豆的,黑芝麻等。吃法也有很多,炸元宵,煮元宵,蒸元宵,我最喜欢的是炸黑芝麻元宵。吃一口,又酥又香,浓浓的黑芝麻味弥漫口腔。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最特色的元宵赏灯开始了。提着爸妈买的小灯笼,跟着人群赏灯。道路两旁,树上,草丛中,皆是灯光,五花八门的彩灯,装点着夜色。活灵活现的小动物,惟妙惟肖的人物,著名的景观雕塑,都是由彩灯创作出来的。有时候,还会赶上舞狮活动,两个人撑着狮身,一个人拿着花球逗弄,欢呼声掌声淹没在人群中。这,也给元宵节增添了更加欢快的气氛。

元宵节,它带着元宵的味道,伴着花灯的璀璨,承载着人们的愿望。我喜欢元宵节,喜欢那团圆喜庆的时光!

家乡的元宵节作文4

正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到处都张灯结彩,而在我的家乡——湖南衡阳,也不例外,过元宵节时要比大城市里过得还热闹多了。

元宵节这天,一定要早早起床,意味着自己一年都会勤奋。起床后,穿衣服也是有讲究的,得穿的一身红,代表着红红火火。衣服穿好后,事情就轻松了。老人们在家中包元宵;大人们要大扫除;小孩子们就是到家外面去闹元宵了。

先说说包元宵吧,包元宵的数量自然也是一个吉利的数字,每人包十二个,十二个是由两个六相加而成,意思是六六大顺。元宵的馅儿就不相同了:有的往其中几个元宵里包糖,谁吃到就生活甜蜜;有的往元宵里包硬币,谁吃到就会走财运;有的往元宵里包苹果碎儿,谁吃到就会平平安安。

虽然这样包并不一定会实现这些祝愿,但是这一种种包法却透露出人们对美好未来的企盼。大人们大扫除是为了把家中所遗留的前一年的不愉快统统赶走,辞旧迎新。

最有意思的就是到大街上去闹元宵了。大街上人挨人,人挤人,他们都穿着红衣服,走在一起,就像一片火红的海洋,美丽极了。街上的人都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庆祝元宵节:有的在舞龙灯,希望自己能飞黄腾达;有的在踩高跷,希望自己步步高升;有的在撒糖花,希望自己生活甜蜜。小贩们支起小摊,一边跟街上的人们庆祝,一边卖元宵和各种元宵节的纪念品。大家都尽情地玩着,欢快地笑着。

这一天晚上还必须得吃元宵呢!是多么快乐、美好、幸福的日子呀!

家乡的元宵节有着自己独特的庆祝方式,有着浓浓的地方特色,有着喜庆的节日气氛。这是在大城市里感受不到的。

我爱我的家乡,更爱家乡的元宵节。

家乡的元宵节作文5

“卖汤圆,卖汤圆喽!”一阵阵叫卖声传入耳际。没错,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又到了。

一大早,秧歌队就在横山中学的大门口聚集了。我最为期待的是十九支队伍中的教育系统秧歌队,那清一色是横山二小的学生组成的一支秧歌队。

中午两点半左右,所有的秧歌队都过来了,在一阵锣鼓喧天的响声之后,教育系统秧歌队过来了。他们吸引观众的不光是强的阵容,还有整齐的动作、设计新颖的服装和道具。我迫不及待的想一看究竟,逆着秧歌队行进的方向,几开人群、冲了过去。

终于找到了。呀!就是不同凡响,所有的演员在导演变换的哨子声中变换着队形,各种花式的彩绸、花伞,五彩缤纷、五颜六色,气场非同一般。接着就是腰鼓队,横山老腰鼓可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红色的头巾,皇家的`服饰,襟飘带舞,舞出了二小人的风采,舞出了横山老腰鼓独特的魅力。最惹人喜爱的是狗狗队,他们滑稽、可爱,扮演了今年的生肖——狗,开心、喜庆,特别招人喜欢。

晚上,我们吃外公做的汤圆。饭后,我和爸爸去了中心广场猜灯谜。广场上灯火通明,金碧辉煌。前来猜灯谜的人络绎不绝。“助产士”三个字打两个数学名词,可把我难住了,我百思不得其解,最后,旁边的老大爷告诉我,谜底是分子和分母。

一年一度的元宵节总是过得很快,它是凝结了许多中国文化的一块结晶。我相信,随着祖国科技的发展,明年的元宵佳节会办的更加丰富多彩。

家乡的元宵节作文6

我国有许许多多的传统节日,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元宵节。

元宵节的夜晚最美丽,最壮观。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处处张灯结彩,更特别的是灯会,观音灯非常多,热闹非凡。更有意思的,就是猜灯谜,答对了有礼品,答错了就要掏钱,买下这个灯。

灯会上,成千上万的灯和人混在一起,啊!真是太美了。灯有的是玻璃的,透明而精致,有的是纱灯,薄薄的一层纱好像仙女的衣袖,随风飘摆,有的是宫灯,六面的,全部都绘上了优美的故事,经典的传奇,有的是红灯笼,火红一片。真是各种各样!

最特别的就是孔明灯,只要你在灯上写下你的愿望,点亮灯,双手轻轻一举,孔明灯就会飞上天,把你的愿望告诉天上的神仙,实现你的愿望。

留心的人总会发现,每一盏灯底下会有一张小纸条,这是干什么的呢?这就是猜灯谜,你要是相中了这盏灯,就可以找到店家,这店家就会在你的灯笼上写下一个灯谜,你猜出来,不但把这盏灯送给你,还送给你一和精致的巧克力和汤圆。

说到汤圆,这十五元宵节可不能忘了汤圆呀!这一天,一家人坐在一起,把汤圆放在锅里熬熟,盛上来。一闻,啊!好香,你就会忍不住流口水。一咬,里面的`馅就流了出来,有黑芝麻的,有白糖的,有花生的,真是甜。这是就告诉大家,一家人团团圆圆,和和美美的,就是最好。

这就是我的家乡的元宵节,如果你要来,就告诉你,保证你眼花缭乱,不住发出赞叹声的。

家乡的元宵节作文7

我家住在宝鸡市,每年的正月十五元宵节都是非常热闹的。

这天,人们都要闹元宵,整个小镇一片欢腾,大家兴高采烈,气氛热闹极了。

元宵节的风俗是晚上全家人围在桌旁吃元宵,因为元宵表示团团圆圆,吃完元宵大家就应该“闹元宵”。

大家都欢天喜地地来到各自所在的院坝,开始放烟花。我和佳佳妹妹也拿出所有的烟花,妹妹兴致勃勃地点燃一个烟花的引线,顿时,五颜六色的火花迸出来,像一个翩翩起舞的金孔雀!五彩缤纷,漂亮极了。“别得意,看我的‘金凤凰’!"我说完,立刻点燃了引线。“啾——”随着一声刺耳的响声,一只只金黄的东西飞快地冲上了天,“嘣”的一声爆炸了。接着,许多小金点撒满了天空,发出“嘣嘣”的爆炸声,突然,这些到处乱飞的小东西聚集在了一起,像一只金凤凰。

"有趣!你们在这比寒烟花?加我一个!”原来是爸爸来了,他手里还抱着一个大礼炮。爸爸慢慢地点燃了礼炮,一下子,天空上缀满了美丽的“花朵”,红的,绿的,蓝的,黄的……是那样漂亮,它寄托着我们的快乐在天空中绽开……

这就是我们这边元宵节的习俗了。元宵节真热闹,真开心。

家乡的元宵节作文8

元宵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家乡最精彩、最热闹的佳节。正月十五扎龙艺闹元宵是家乡的传统习俗,是家乡元宵节必不可少的盛大活动。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人们酒足饭饱之后,纷纷走出家门,聚集在大街两旁,谈笑着,张望着,等待“龙艺”的到来。

八点左右,龙艺队伍浩浩荡荡从侯山宫出发了,只见侯山言的玄坛元帅神像作先锋,龙艺队、彩旗队、车鼓队、八音队依次排列,十几辆彩车装扮一新紧跟在其后。古今结合,妙趣横生,让人回味无穷。每条龙艺由“龙头”、“龙段”、“龙尾”部分组成。龙段由几十块“艺板”连接而成,艺板上用竹、木、纸、绢等材料扎成楼、阁、、车模样,并点缀着许多花草和彩灯。最引人注目的是每块艺板上还站一位小朋友,他们打扮戏曲人物的模样,撑着一把小伞,笑咪咪地看着人群。龙艺所到之处,鼓乐喧天,鞭炮齐鸣,场面十分壮观。“嗖,嗖”,无数烟花、礼炮腾空而起,绽放出一道道绚丽的景观,像天女散花,像流星雨……红的、黄的、绿的、紫的……五彩缤纷,装扮着美丽的夜空,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鼓乐声、鞭炮声、欢笑声汇成了一支美妙的交响乐,整座县城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夜深了,龙艺散了,人群也散去了,但欢乐、祥和的气氛还久久弥漫在县城上空……

家乡的元宵节作文9

元宵节是春节的尾巴,在我的家乡,元宵节这一天可热闹啦!

早晨,第一缕阳光拂在我的脸上,使我睁开惺松的双眼,心里有着难以抑制的激动与兴奋。还真巧!刚还香喷喷的汤圆“面世”了,这意味着我大清早就有口福了!看着碗里一个个“肉嘟嘟"的小球球,真想一口吞下去!可是又怕烫伤,诶,只好委屈一下我的口腔了!

时间飞逝着,眨眼间就到了吃晚饭的时候,我津津有味的品尝着丰盛的美味佳肴,享受着元宵节的快乐。吃完饭,我和家人来到大街上,街上人来人往,各式各样的花灯遍布大街小巷,真热闹!我情不自禁也被这种欢乐的气氛渲染了。咦!前面有人在举行猜灯谜的游戏,过去看看热闹!我怀着好奇的心理迫不及待的冲上去,之间有一个青年站在人群中央,他紧皱眉头,冥思苦想,突然他灵光一闪,想到了谜底……我看了会儿热闹,便回家了。在路上,我抬头看到一个个“烟花宝宝"在空中绽放了笑脸,我的脸上也弥浸着笑意。回到家后,我们开始生旺火。旺火渐渐烧起来了,而且愈演愈烈,橙色的火苗上下翻滚,好像在呼唤着什么,也好像在喜悦的跳舞!

元宵节在人们的欢声笑语中过去了,在这个元宵节里,我收获了满满的喜悦,我爱家乡!

更爱家乡的元宵节!

家乡的元宵节作文10

正月十五晚上,我和妈妈吃过元宵去看花灯。

啊!大街上人流如潮,人们不怕拥挤,一起向花灯涌去。各式各样、精彩绝伦的花灯,把我的家乡——牛城装扮的金碧辉煌。看!那天空中绽放的烟花,千姿百态、五光十色,照亮了夜空,也照亮了人们的笑脸。

我和妈妈随着人流来到了金牛广场,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就是用大红灯笼搭成的一面墙,那红红的灯笼墙象征着我们的祖国繁荣富强,人们的生活红红火火。再往里面走,我们又看见了制作精美的蔬菜灯,腾云驾雾的龙灯,翩翩起舞的仙女灯。还有聪明的喜羊羊,漂亮的美羊羊,可狠的灰太狼,它们都来了,红灯、黄灯、绿灯、粉灯……一起闪个不停,看的我眼花缭乱。

忽然,我听见一个小朋友喊:“快看!这只兔子还会动呢!”我顺着声音看去,有六只可爱的小兔子,它们都穿着黄色的上衣,绿色的裤子,头上还扎着红色的蝴蝶结。每只兔子都拿着一种乐器,有吹笛子的,有敲鼓的,有打锣的,有拉二胡的……其中,敲鼓小兔子的手臂能上下挥舞,那‘动听’的鼓声吸引了好多的小朋友来观看。

在晨光超市门前,还有一群老奶奶正为大家表演扭秧歌,虽然她们的舞姿不是很优美,但是她们把欢乐带给了大家,让人们在笑声中过了一个祥和的元宵夜。

家乡的元宵节让人留恋!让人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