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 > 单元作文 > 四年级上册作文 > 蚕的观察日记集合八篇

蚕的观察日记集合八篇

推荐人: 来源: 博学咖 阅读: 1.27W 次

一天的时间即将结束了,我相信大家都是有收获的,何不趁现在赶紧写一篇日记。那如何写一篇漂亮的日记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蚕的观察日记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蚕的观察日记集合八篇

蚕的观察日记 篇1

蜕皮 10月30日 星期四

妈妈给我买的蚕转眼变成了四龄蚕,妈妈说:“蚕快蜕皮了,蜕了皮后就会变成五龄蚕”。我想:蚕没有了皮,那还不死翘翘?妈妈一定是玩我!

中午,我打开蚕盒,准备换桑叶,可是,我被眼前的一幕吓得惊呆了,一条蚕正在不停地蠕动,后面还有一张……皮?莫非这就是—蜕皮?我不开心地嘀咕:“蚕皮真厚!”

五龄蚕 10月31日 星期五

四龄蚕变五龄蚕后,不仅身体大了很多,饭量也大了不少。经常和四龄蚕抢吃的,几乎每天都要乒乒乓乓“打”上一阵子,最后还是四龄蚕“甘败下风”。我想:五龄蚕还会不会变成六龄蚕呢?

快结“剪子” 11月1日 星期六

今天,我打开蚕盒的时候,总觉得缺了什么,啊!想起来了,今天怎么没有飞机轰大炮——打仗咧?我看了看五龄蚕正在悠闲地晒太阳,还变得透明了咧!咦?变得……透明?“阿呀呀!蚕变珍珠了!”妈妈说:“不是,是蚕快要结茧子了,结茧子的蚕就是这样子的!”“是剪子吗?太好咯,不缺剪子咯!”我乐呵呵地说。“哎哟,茧子是蚕的衣服,也是房子,可不是剪刀!”

小蚕,你快结茧子吧!好想看看你的棉衣哟!

茧子 11月2日 星期天

今天早上,我正在做美梦,突然被叫醒了,“你的蚕结茧子了,快起来看看吧!”妈妈大声叫,我一下子睡意全无,捧起蚕盒一看,果真,蚕盒的角落有一个圆圆的、黄黄的茧子。

“哦也!我也有茧子咯!”

蚕的观察日记 篇2

我带了几只强壮有力的蚕到吴远洋家去给他看,他上个星期还说他的蚕是我的蚕四倍.

一到吴远洋家,他就知道我为什么来,他拿了一个盒子,什么都没有,我放声大笑,”在这儿”!他熟练地将盒子顶部打开,三只蚕出现在我的眼帘,我看到了一只已经结了一半的茧的蚕,”怎么这么小!”我用嘲笑般的口吻说.

“这只最小的,还有一只中等的蚕没结茧.”,他拿起另一个盒子,一只”变异蚕”映入我的眼帘,”这是什么蚕,你一天给它吃多少桑叶?”这只”变异蚕”大约有八厘米,它可是个吃食物的能手,我有点怀疑吴远洋给他的蚕吃了牛肉,才长这么胖.这只中等蚕一下就盖住了两片很大的桑叶,它的嘴特别大,好像一下就能吃掉一片小桑叶,它看到了一片很大的桑叶,变奔跑了过去,它立即用嘴咬了几口,找了一个较嫩的地方吃起来,一吃就是15分钟.他又爬起来了,哦,原来它已经把一整片桑叶吃的就剩树根了.

这就是我小伙伴的蚕.

蚕的观察日记 篇3

星期五早上,我不想起床,妈妈说:“蚕宝宝饿死了。”我马上睁开眼睛,穿上衣服和裤子,快速地跑到放蚕宝宝的地方,发现蚕宝宝长大了很多,而且,昨天晚上放的桑叶也被吃光了,我连忙拿出新的桑叶给他们换上,不一会儿,蚕宝宝就开始享用了。

蚕宝宝有时候休息,有时候吃桑叶,有时候散步,还有的时候会和我捉迷藏,它们躲到桑叶的下面,我找也找不到,急都急死了。它们可挑食了,只吃桑叶,其他的东西都不爱吃,如果给它们一片新鲜的桑叶,它们马上就怕过去了,旧的桑叶马上就不要了。

我非常喜欢我的蚕宝宝。

蚕的观察日记 篇4

xx月xx日 星期一 晴

今天回来看见蚕宝宝们又蜕皮了,黄色的蚕衣褪下后,蚕宝宝们变得白白的。它们的身体皱巴巴的,蚕衣上还有一些丝丝。

xx月xx日 星期二 晴

中午放学和妈妈去摘桑叶,却看到桑树被砍掉了,好可惜!后来我捡了好大一枝桑树枝,上面的叶子很大,那就先多存些。这几天蚕宝宝们的胃口特别好,不停地吃,能听见沙沙的吃桑叶的声音。蚕宝宝吃的多也拉得多,它们的粪便也变大了。小脚丫清晰可见,头部有3只,身体那是4只,也就是一边7只,一共是14只小脚丫。现在的蚕宝宝有6厘米多长,有细毛笔杆那么粗,胖乎乎的很可爱!

xx月xx日 星期四 晴

蚕宝宝的食量还是很大,不停地吃,身体有些透明,背部的血管看的很清楚。今天看了叔叔—人拍合一的博文,我和妈妈才知道蚕宝宝其实有16只小脚丫。在尾部的后面还有一对尾足,妈妈专门拍了照片让我看它的这对尾足。叔叔可真仔细!

今天又有一只蚕宝宝牺牲了,是没抢到桑叶?妈妈说适者生存,也没办法,现在只剩下7只蚕宝宝了。

xx月xx日 星期六 晴

晚上回来,发现有一只蚕开始吐丝了,它吐的丝在盒子的一个角落。我和妈妈都很惊奇,赶紧给它做小封格,做了9个格。它吐的丝有些多,我把它放进其中的一个格的角落,它好像很不高兴,在格里来回跑来跑去,有时候钻到两个格的缝隙里,有时候爬到格的最顶上,后来才知道,它是在找合适的地方吐丝。后来我们就先睡觉了,明天早上再看。

xx月xx日 星期日上午 晴

早上一起床,先去看昨晚吐丝的那只蚕,啊,蚕怎么吐了一个椭圆球,外面的丝是淡黄色的,像一个透明小金蛋似的,能看见蚕宝宝在里面来回爬来回吐丝。蚕宝宝的身体也是透明的,能看见身体上的血管在动,身体也鼓涨涨的,它的小脚丫也是黄色的。这是我和妈妈第一次看见蚕吐丝结茧,真的很兴奋!

xx月xx日 星期日中午 晴

中午回来,看见蚕茧不那么透明了,有点看不清里面的蚕宝宝,只能稍微看见蚕的黑嘴巴在里面动来动去,现在更像一个小金蛋了,金黄金黄的,特别好看,妈妈拿相机照了好多好多照片。我给那几只蚕换桑叶时,发现有一只蚕宝宝很长时间不吃桑叶,妈妈说可能这只蚕也要吐丝了。我把它放在格子里,妈妈说不用放桑叶,准备吐丝的蚕就不吃桑叶了。

xx月xx日 星期日下午 晴

下围棋回来,那只蚕真的吐丝了,真的太棒了!我把它叫做2号蚕,昨天那只吐丝的蚕叫1号蚕。1号蚕的蚕茧已经更厚了,里面看不到蚕宝宝,但是观察一会能看到蚕茧有时会来回翻滚,那是蚕宝宝在里面吐丝。蚕宝宝在里面不停地吐丝,直到最后变成蛾子死去。妈妈告诉我一个成语叫“作茧自缚”,就是说蚕吐丝以后像现在这样做成一个茧子把自己裹在里面。比喻做了某件事,结果使自己受困;也比喻自己给自己找麻烦。

我现在有一只淡黄色的蚕茧,希望2号蚕宝宝吐白色的丝,这样我就有两种颜色的蚕茧了。

蚕的观察日记 篇5

有首古诗中写道:“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蚕的一生是最伟大的,它在一生里把所有蚕丝贡献给人类,自己却失去了生命,能不说它伟大吗?在一节科学课上,我发到了几颗蚕卵。几天后,我发现有几颗像蚂蚁一样的小东西把蚕卵咬破以后,就从里面爬了出来。咦,这是什么小东西?我仔细琢磨了一会,他长得像蚂蚁一样,它应该就是老师所说的.蚁蚕吧。

我拿来几片桑叶,把它切成一小片一小片的。蚁蚕在我的精心照料下,慢慢的长成三龄惨了,我又高兴,又伤心,我伤心的是,他们已经中年段了,就快离开我了。使我高兴的是,我再也不用拿片放大镜来观察蚕了,用肉眼看就足够清楚了。

蚕分头、胸、腹三个部分,在它的腹部还有几个黑色的小孔,它们可都是蚕的呼吸器官。在蚕靠头的位置还有四对毛茸茸的足,它们可都是帮蚕吃食物的。假如你日夜不停地观察蚕,你会发现它日夜不停地都在吃桑叶,是个名副其实的“大胃王”。如果你静下心来听蚕吃桑叶,就会听到“沙沙”的声音,蚕吃桑叶是按照弧形来吃的。蚕的一生要退六次皮,也要经历变态最后结茧成蛾。

这就是我观察蚕的一生。名师点评:文章采用时间的顺序,对蚕生长过程生动而详细的叙述,是本文的一大特色,也体现了作者观察的敏锐与细致。文章一开头就引用一句诗,赞颂了蚕的精神,如果你能在文章的结尾再强调一下,相信文章会更完整。

蚕的观察日记 篇6

古代,在中国的蚕丝价值连城,连西方的黄金都比不上。著名的“丝绸之路”就是中国最早通往国外的贸易之路。这几天科学课上学到了养蚕一课,于是放学后我买了几条蚕,开始看它们的“孵化。”

这些蚕白白胖胖的,身后的屁股上有好多小小的“软刺”,小巧的嘴巴像一颗小黑豆,身上的脚丫,仿佛一根根“花芯”,全身被白色的“盔甲”所覆盖。

蚕宝宝行动时很可爱,几根脚齐心协力前蠕动,身子往前缩像觉得冷一样地把身子团缩在一起,再慢慢地往前伸展,它走起来慢吞吞,比乌龟还慢。它吃起桑叶来总是细嚼慢咽,并且它还常挑食——当它正在吃一片桑叶时,吃着吃着又会跑到另一片更嫩的上去吃。它吃起来像个小姐一样秀气,如果没好好看,还真不出来。可当过了半天,一层厚厚的叶子就变得零零落落了。

看着这些小蚕,我想起了一句诗:春蚕到死丝方尽。它们个子虽小,但精神却人感动。

蚕的观察日记 篇7

6月5日

蚕宝宝开始吐丝了,它们一个个昂着头,挺着胸,慢慢悠悠地晃来晃去,吐啊,吐啊,没玩没了,像蚕肚子里有团丝线似的永远也抽不完,扯不断似的。它们有的吐金色,有的吐白色,大概是品种不同吧!我扯了扯它们吐的丝,啊,好结实哦!然后蚕就慢慢把自己裹进去了!

6月6日

蚕宝宝的嘴老是一拱一拱的,吃起桑叶来,嘴巴就像个耙子。两只黑眼睛长在头的两侧。它的头上有皱皮,身上还有环节,每个环节都有一个小黑点。蚕宝宝一共有14只脚,它头上有6只,身上有8只。有时候边吃就边拉大便,样子好可爱哦!

6月7日

早上起来一看,蚕宝宝消失了,它们变成了飞蛾。它们和蚕宝宝完全不同。它们的身体变短了,变胖了。身体的环节变得突出来了。蚕宝宝有14条腿,蚕蛾却只有6条腿,可它多了一条一条的细线(我也不太清楚那是什么)组成的触角,长出了两只翅膀,可惜它们不会飞。蚕宝宝是靠环节爬动的,蚕蛾是靠6条腿走动的。

希望蚕蛾早日产卵,变成小蚕。

蚕的观察日记 篇8

周三妈妈给我买了6条蚕宝宝。我很高兴,我拿回家。

蚕宝宝小小的嫩嫩的。好像是很年轻蚕宝宝。我很高兴。就到星期五,有4条蚕宝宝抱在丝里了,蚕后是蝴蝶最后是飞蛾就是死掉了。

蚕宝宝很勤劳,他为我们吐丝,蚕宝宝真勤劳我们要向它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