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 > 单元作文 > 四年级上册作文 > 有关观察动物日记模板合集8篇

有关观察动物日记模板合集8篇

推荐人: 来源: 博学咖 阅读: 1.8W 次

很快一天又过去了,我们对人和事情也有了新的看法,何不趁现在赶紧写一篇日记。那么日记有什么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观察动物日记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有关观察动物日记模板合集8篇

观察动物日记 篇1

3月14日 星期二 天气 晴

我家养了七条生龙活虎的锦鲤。有的是大红色,如一个个游动的小太阳;有的是橙色,像一个个大橘子;还有的是花色,像一条条变色龙。小鱼儿的形状是流线形,体长在6~12厘米之间。我同时喂给它们鱼食和花卷末,它们似乎更爱吃花卷末。它们呼吸和进食时,嘴巴如小喇叭似的一张一合,利用吸力将食物送入嘴里。

3月15日 星期三 天气 阴

这天,我家的小锦鲤个性活泼可爱!我喂食时,发现它们个个摆动着长而白的尾鳍和长在腹部的鳍,利用流线形的身子和灵活的尾部以50~60厘米/秒的速度抢食。它们的胆子也很小,一有什么动静或声音,就会满池子乱跑。有时两条鱼撞上了,还会用尾巴摆动着打对方的背鳍,好像在传递什么信息。它们游动时尾巴在98~180度之间摆动。很悠闲时,它们会一条一条地“躺”在鱼池角落里休息,好像怕影响了同伴似的;生气或害怕时,回很快“躲”到其它鱼中,好像生怕别人看到自我一样。

3月16日 星期四 天气 晴

这天,我刚喂完鱼食,只见一只体宽2厘米,体长7~8厘米的花斑锦鲤从口中吐出一条2~3厘米的深绿色物体。它吐完后,用嘴吸了几口气,游走了。其它几条鱼也接二连三地吐出此类分泌物。我想,这种白色和深绿色的分泌物可能为它们不想吃的食物,也可能是胃酸或水中的不良细菌……。看来,没有丰富的知识无法探索大自然!

3月17日 星期五 天气 雨转阴

这天,我将鱼食放在一个钩上,在水中停留了5分钟,一条贪吃的小鱼游了过来。突然,我将小钩提起,小鱼竟用尾巴以180度的角度摆动,两个肚鳍用力前后摇动。一转眼,跳离水平面2~4厘米,然后落入水中,激起一圈圈水涡。我查找了资料:鲤鱼(锦鲤)确实会跳,最高跳过1米。在江河湖泊中的鲤鱼经常在太阳落山时跳出水面嬉戏。民间也有“鲤鱼跳龙门”的传说。

3月18日 星期六 天气 晴

这天,我要给鱼换水了。换水前,鱼儿都静悄悄的,好像怕谁发现了,“躲”在水深8~9厘米以下。就算有好吃的东西,也“守株待兔”,等着它自我沉下来。可刚换了水,鱼儿们都把鱼鳍一摇一摆的,互相追逐嬉戏。喂食时,个个争先恐后地吃着食。为什么前后变化这样大呢?我个人认为:鲤鱼虽是在河、湖中长大的,习惯了长期不换水的生活。但就像人喜欢干净的家一样,鱼也喜欢干净的水。干净的水不仅仅“空气新鲜”,而且没有满池的排泄物,鱼当然喜欢!

3月19日 星期日 天气 晴转多云

鱼儿是很喜欢玩耍的!它们时而向上扑食,时而向下冲击,时而在水中你追我赶。但是,这些都是鱼的正着游,难道它们不会“倒着走”吗?透过观察,我的答案是会。不信,看看我家的锦鲤。小家伙向前游时,肚鳍向后划,身体和尾巴左右划动,产生一股旋涡流推动鱼向前。所以有时它们能够借助水流滑行一段。而向后游时,肚鳍向前划动,像我们划船一样产生一股推动力,加上尾巴只向右或向左摆动,鱼自然就“倒车”了。

观察动物日记 篇2

我奶奶家有只小黄狗,名叫“黄黄”,然后这只黄黄几可爱又淘气,有时我还真拿他没办法呢!那我此刻就来讲一讲他的生活习性吧!

奶奶家的“黄黄”长的十分可爱。它的一双眼睛象铜铃一样打转,一双大耳朵耷拉在两颊上,一个大鼻子像纽扣一样大,虽然有时他黑懒,可在平常的日子里,然后它含个性的憨态可掬。

黄黄有时也个性淘气,记得在上个暑假中的一次,然后我准备在奶奶家住上几天,然而,第二天的早上,我准备上厕所时,发现我的鞋子不见了,于是,我便展开了搜鞋行动,最后,我最后在餐桌旁找到了我的鞋,当时黄黄也在旁边,“哦!原先是黄黄搞的鬼,”这时,我要去上厕所了,可黄黄硬是不让我去,我万般无奈之下,只好给了他两块饼干,然后,他才慢慢的离开了我。

黄黄不像人类,他睡觉时很讲究,也很谨慎,然后他总是要找一个隐蔽的地方,你瞧!他先是找到一个他如意的窝,这不,黄黄在茅草堆落了脚,然后,他又围着茅草堆转几圈,之后他又为窝加固了防范,直到觉得没问题了,他才肯安心的睡上一觉。

每一次我给它喂食时,看它吃得津津有味时,我很高兴,然后因为我觉着他好像跟我不陌生了。

可惜,此刻我没跟黄黄在一齐,下次我去时,我必须要跟黄黄交成最好的朋友。

观察动物日记 篇3

在故乡的时候,我观察过小鸡,我发现小鸡一出生的时候,身上湿漉漉的,不一会儿就干了,为什么小鸡出身的时候身上湿漉漉的呢?我带着好奇心去问妈妈,妈妈也说不清楚。

小鸡到底为什么出生时身上会湿漉漉的呢?我查了一下《十万个为什么》百科全书,书上是这样解释的:“小鸡出身的时候,毛会湿漉漉的,这是因为小鸡出身的时候,外面有一层保护膜,使小鸡不会受到伤害,不一会就消失了。”噢,原来是这样啊。

我还发现小鸡有时候会吃沙子,这又是为什么呢?我查了一下资料,书上是这样解释的:“小鸡有时候吃得太大,不容易消化,就利用沙子来帮助消化。”

今天,我非常高兴,我不仅知道小鸡出身的时候绒毛为什么是湿的了,我还收获了一些知识!

观察动物日记 篇4

这次的科学作业是观察小动物或者种植物观察,我选择观察小鱼。

有一种鱼是洗玻璃的,它的身体是米黄色的,嘴巴像一根很短的吸管一样,既然是会洗玻璃它是怎么洗玻璃?其实是用自己的腹部在玻璃上蹭,把玻璃上的脏东西弄掉下来。

另外一种鱼小巧玲珑,身上五彩斑斓,尾巴是红色加白色的,头是蓝色的,腹部是红色、蓝色、白色组成的。另外一种鱼就只有头是红色的其它地方只有黑色和白色的。最好看的地方是它的尾巴,因为这种鱼的尾巴是黑白相间的',它们游得速度像箭一样。

把鱼食放进去所有的鱼一下子争先恐后地游上去,像三天三夜没吃东西一样抢起来,而且有两只小鱼打起来,发现鱼食快被吃完才不甘情愿的分手。

观察动物日记 篇5

昨天的早上,我和妈妈在外面买了几只蚕宝宝。

蚕宝宝白白的,可能是吃饱了。它一天要吃好几片桑叶。蚕宝宝一天一天长大了,我一摸它,它的身上软软的。蚕宝宝需要阳光,空气。蚕宝宝有一次吐了丝,我把它放在一个大盒子里。我早上一看,蚕宝宝变成了蛾子。我和妈妈把它放在外面。蛾子的身上白白的,可爱极了。

我喜欢蚕宝宝啊!蚕宝宝真可爱啊!

观察动物日记 篇6

蚂蚁喜欢群居,它们很团结,总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今天,我去观察蚂蚁,看见蚂蚁的身体有三节,头大大的,嘴巴长着夹子,有六对足,头上还长着触角呢!

他们喜欢搬东西。我放了点面包屑在地上,来了一只“侦察兵”。它一看是食物,侦察兵马上就转身去和“队长”碰触角,好象在说:“队长,前面有食物,你去通知所有人民去搬吧!”然后,一大群蚂蚁爬出洞来搬食物,有的蚂蚁用夹子夹,有的两只蚂蚁一起抬,还有的一群蚂蚁一起搬。我用小木棍把食物移动了一下,蚂蚁一看情况不妙,连忙爬回洞里去了,我把食物捏成渣,放到洞口,过了一会儿,一大群蚂蚁爬出来把食物搬走了。

我观察发现,蚂蚁爱吃甜的食物和咸的食物,我把有点辣的食物放在那儿,它们只看了一下就爬走了。

(1)运食物

今天,接我们的车还没有来,我坐着没什么事干,随便向远处张望------突然,发现在我脚下有几只小小的蚂蚁在爬来爬去。这时,我想起我今天还带了饼干,便拿出我的饼干,用指甲夹下一点儿饼干屑,洒在地上。过了一会儿,一只蚂蚁走了过来,用触角碰了一下,跑走了。过了一会儿,我发现五六只蚂蚁爬了过来。有一只蚂蚁负责一点的,往自己的洞里慢慢搬走了一点饼干屑。令我不解的是,一只蚂蚁不搬东西,快速跑走了!过了一会儿,又有几只蚂蚁跑了过来,哦,原来刚才那只在招呼伙伴了呢!

(2)拯救半死半活的伙伴

我捉来一只蚂蚁,将它捏得半死半活,放在地上,看它们会有什么反应。过了许久,一只蚂蚁不知要走到哪儿,一会朝东,一会朝北。几秒钟后,那一只蚂蚁往我们这儿爬来。它的触角和那只半死的蚂蚁对碰了一下,半死半活的蚂蚁也不知是怎么的,突然动了一下,又不动了。接着,也是一群蚂蚁跑过来,把它抬走了。

观察动物日记 篇7

小猫是这样吃东西的,它先闻一闻食物,再动一动,确认没有毒,在吃,而且它吃东西不是狼吞虎咽,而是细嚼慢咽,并且它吃东西的时候还很喜欢吃一下,喝一点水。它非常小,别看它小,它的牙齿锋利无比,多大的鱼头它都能吃掉。

观察动物日记 篇8

我最喜欢猴子,它在动物中恐怕是最聪明的。当我们来到它们跟前时,一只猴子用明亮的眼睛盯着我们。它的长相很奇特:一个很小的鼻子向里凹着,一张凸起的小嘴发出‘吱吱’的叫声,浑身的毛不但亮而且黑里透黄。小耳朵竖着,两只小爪子不时挠着头皮,做出怪模样,使人发笑。我掏出一块面包丢给它,不料,它没有接,只是先用爪子试探了一下,又缩了回去,还用眼晴瞧一下我。过了一会儿,它抓起面包,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吃完后又用央求的目光看着我,伸出爪子向我要吃的,于是我又扔一块糖给它。它迅速地剥开糖纸,放入口中大嚼起来。读了这篇片段作文,小猴子的可爱的形象会栩栩如生地展示在我们面前。所以产生这样感人的效果,是由于小作者从静态——外形样貌,动态——生活习性两方面仔细观察,认真描述的结果。

在描述外形样貌的时候,作文先用“长相很奇特”一句,概括了总印象,然后依照次序描述了它的凹着的鼻子,凸着的小嘴,黑里透黄的毛色和不断挠着的小爪。读到那里,我们必须会对小猴子产生喜爱之情。然后笔锋一转,写了小猴子吃面包的情景。作者扔给它一块面包,小猴子先是“没接”,只是用“爪子试探”,还用眼睛看着我,最后才是“狼吞虎咽地吃起来。”这样一步步地描述,写得细致,写得具体,产生了感人的效果,也把小猴子可爱之处,真实地展此刻人们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