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经典名著 > 佛教经文 > 心经 > 薄伽梵母智慧到彼岸心经

薄伽梵母智慧到彼岸心经

推荐人: 来源: 博学咖 阅读: 4.6K 次

“寿命具足”是一种尊称。指那些能够把自己宝贵的生命,全部奉献利益众生的事业,真正体现生命价值意义的行者。

(一)心经简介

【般若经】分广、中、略,藏译有母子【般若经】等十七部,我们主要讲【心经】,【心经】也有多种译本,藏译和中译就有差别,中文比较简略,省略序言(指玄奘大师所译常念诵的),直接切入主题---空性。我手中资料,有一本是中文翻成藏文,讲到四空;日文有部【心经】讲六空。对这些差异,我没有更深入研究。今天的【心经】依藏文的一部,为大家作介绍。我并未获得这方面的教授或口授传承,但我有【般若八千颂】、般若略经等传承。

西藏佛法非常兴盛,但尚未传入西藏的四百年前,已传入汉地。藏王松赞干布时,虽然因为文成公主而与汉地佛法交流,但当时藏王想直接从梵文翻译成藏文。因此西藏佛法的经典一百多卷,和论典二百二十多卷,总共三百多卷,只有极少数的经典直接从中文翻译,其他都是经由梵文翻译的。律藏(戒学)则是从巴利文翻译成藏文。大乘经教,如︰【般若经】,都是由梵文翻译成藏文。也由于翻译的工程,造就了西藏语言文字的进展,促进了文化新的改革。从历史上可看出,印度文是最圆满、最根本的阐述佛法,其次能完整圆满说明佛法的是,藏文和汉文。由汉文慢慢流传到日本、韩国,因此日韩佛学用词,都是依据汉文。藏文则流传到内外蒙古等,因此在蒙古文里也有一些佛学名词。总之唯有藏文和汉文,才能真正圆满解释完整教法。许多的专家经过研究,曾说藏文翻译比较清楚,而且正确稳定。所以大乘菩萨教法能够圆满诠释,亦即一个种族,正在灵活运用这些佛学词汇,就是西藏文化。

第一页第一句为什么讲到“梵语曰”,因为教法的依据,是直接由梵文翻译的原故。可见当时西藏人,非常尊敬梵文。薄伽瓦德----薄伽梵是佛的异名,“德”有母的意思。巴拉加---“智慧”,巴拉咪达---“到彼岸”,哈达呀“精髓”或“心要”。整句意,因为空正见可获得三圣果位,如同三圣之母,生出三圣,故称空证智慧为薄伽梵母。这部经典主要讲空性的道理,梵文称为“薄伽梵母智慧到彼岸心经”。为何多加心经二字?因为解释空性的经典里,有些依辞面作广大的解释,有些依内涵,在此简略宣说,故称心经。

接着的“礼赞文”,是大译师加上的赞叹,中文译本没有。当时藏王曾制定规则,为能清楚了解经典属于经、律、论,三藏中哪一藏?要求译师们,如果所译是经藏,前面敬礼文殊师利菩萨,或敬礼妙吉祥童子等,让阅读或听闻的弟子,马上了解这部是经藏。如果所译是论藏,前面敬礼佛及一切菩萨。翻译律藏,则是敬礼一切遍智。也许藏王对佛法很有兴趣,又没太多时间修学,所以希望一眼就分辨出经、律、论。赤松德赞王曾写一本【大般若经概论】书,宗喀巴大师在【了不了义善说藏论】,引用此书,对藏王的智慧甚多赞扬,可见当时藏王的佛法造诣也颇高深。

礼赞文之后,出现“此是第一卷”,即为分辨上述经文已圆满,在防止后人对经论内容,随意增删。所以说第一卷。通常每卷有二十五句偈颂,有的则认为三百句偈颂算一卷,视情况有不同的分法。每偈有三十至三十个字,“心经”比较简短,所以全部内容组成一卷。

(二)序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灵鹫山中,与大比丘众及大菩萨众俱。

实际上正文是从序言开始,在序言中,提示教法的内容及背景。序言分分共序言和不共序言,共序言是解释教法的世俗起源;不共序言是胜义的,说明教法的究竟性质起源,具有特殊意义。共序言在此有五圆满︰一、导师圆满。因为依导师释迦牟尼佛,所以说法者圆满。二、地点圆满。指在王舍城灵鹫山。三、眷属圆满。指与大比丘众,在此大比丘是胜义的比丘,如︰获得涅盘的阿罗汉等,“大”是众多,不是高大。

尔时,薄伽梵入深明法门三昧。是时,复有圣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观照般若波罗蜜多深妙之行,照见五蕴皆自性空。

这是不共序言。“薄伽梵”,是梵文,“薄”是代表灭之意,“伽”是具,灭除四魔,可分烦恼障的四魔和所知障的四魔。无论烦恼障或所知障的四魔,当完全灭除,从心识本身就具足了解境的能力,这是俱生原始而有的,故称为一切遍智。一切遍智所具备的功德,可在同一时间,了解如所有性和尽所有性,了解一切二谛之法,能入三摩地和后得道,无分别的了解一切万法。“深”,指空性,深奥之意,即如所有性。“明”,指世俗谛,了解一切万法,即尽所有性。

“圣”,圣者,获得见道位以上皆可称为圣者。加行道以下,称为凡夫。“菩萨摩诃萨”,“菩”是菩提,“萨”是观照,缘菩提所产生的希求,以悲心观照众生的痛苦,生起悲心,故多加一个“萨”字。菩提二字,有种说法‘由此菩提,此为菩提。’菩提是梵文,直译“菩”是净土,“提”是获得,由什么获得菩提呢?由空证智慧净除罪障,而获得智慧,故由空正见而菩提。何谓菩提?净除二相的灭谛功德,才是真正的菩提。因此由智慧观照菩提而希求菩提,由悲心观照众生的痛苦,就是“菩萨”的涵义。“观自在”永远以悲慧之眼观待众生,“自在”是不刻意的、自然而然随着悲心,随着众生的希求而观照。“摩诃萨”,即大菩萨。

于是,寿命具足舍利子承佛威力,白圣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言︰“善男子!善女人!若有欲修般若波罗蜜多深妙行者,作何修习?”

“寿命具足”是一种尊称。指那些能够把自己宝贵的生命,全部奉献利益众生的事业,真正体现生命价值意义的行者。在这里,指的就是舍利子。舍利子是佛陀在世时的两大弟子之一,据说佛陀众多的弟子中间,舍利子对空性的证悟最为彻底,因此,他有“智慧第一”的美称。“密集金刚”等密续经典记载,舍利子是一位证悟见道的菩萨,据说他的内证功德非常高。实际上【心经】的正文内容非佛陀亲口宣说,而是由舍利子与观自两位菩萨,对话的形式而成的。当时,佛陀已经进入“深明法门”的禅定之中,在佛陀加持的威力之下,两位菩萨就开始对话。

善种性,即善男子、善女人。经典说,道之来源来自教授,道之根本是发心,道之依据因有种性。小乘宗义及经典所说的种性,与我们密切相关,而且是非常实用的修学。如︰劝大家满足、知足等,又说圣者是种性,以及如何精进的道理,对日常生活有直接的助益。

上部宗义,如︰唯识派说,无漏、心的种性,又讲自性住佛性和庄严佛性。亦即,无始以来有原始的佛性存在,就像种子,因缘未成熟,称为自性住佛性,遇到因缘,使佛种性成熟,称为庄严佛性。

中观派认为心本身是光明的自性,是无自性,因为心的自性是光明的',所以烦恼和污垢是暂时性。这些烦恼和污垢的产生,是认为有自性、有真实的错误执着。如果了解心原本就无自性,认为有自性的无明,就可断除,也由于可断除的原故,所以说是暂时性。由有自性的执着而痛苦,如果了解无自性,就可由自性涅盘而获得解脱。涅盘分二︰有余涅盘和无余涅盘;或分四:广说加自性涅盘和无住涅盘。中观派的自性住佛性,是心无自性;庄严佛性,是在道谛时,意识的无自性。种性的内涵,应针对空性作思惟。

不只说善男子,也说善女人,可知佛的教法男女平等、不分性别、不分种性,皆可修行。佛法中最重要的是别解脱戒,戒学很重要,不论在何处,只要有别解脱戒,该处就有佛法。佛陀平等的、无分别的赐给男众和女众,以戒体而言,无任何差别,只是身躯性别的不同。当时印度社会的状况,是重男轻女,因此制定戒律时,也可能比较礼遇男众,以免遭受世人的毁谤。有关戒学,我们可能需依现有的、暂时的状况而改变,但这不是一己之力能实现,必须集合各僧团的力量。一切有部曾说,以比丘传比丘尼戒,无法成为圆满清净的比丘尼戒,必须以比丘和比丘尼的二众僧团,才能传授圆满无垢的戒体。因有戒律上这些规定,故想改变,一定要依靠众僧团之力。在场有许多小乘律师们,你们透过各派律学上的修行,或对整个律学作讨论,才能作出进一步的改进。

圣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告寿命具足舍利子言︰“舍利子!若善男子善女人,乐修般若波罗蜜多深妙行者,应作是观:“应以五蕴亦从自性空真实观”。

乐修是有欲望想修学般若波罗蜜多深妙行者。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回答舍利子所问。主要内涵有二︰一、广义。【心经】的最主要内容。二、略义。“应以五蕴亦从自性空真实观。”这句是【心经】的精髓。对上根者说的。之前说过【心经】分显义和隐义。先解释显义的空性,之后在“爹雅他︰嗡!噶德、噶德、巴喇噶德、巴喇桑噶德,菩提娑哈。”再解释隐义的道次第。

“应以五蕴亦从自性空真实观。”真实观,是正确的观修,应把五蕴作正确的自性空的观修。“亦”字包括许多涵义︰因为五蕴无自性,具有五蕴的补特伽罗(人或我)也无自性。因为我无自性,我所(属于我的一切)也无自性。总之,【心经】的心要,正确的说明了,我及享受的我,和被享受的法,皆无自性;一切有为法,皆无自性。因为有为法无自性,无为法亦无自性。无自性的空性本身也无自性。同理,轮回的众生也无自性,获得无住涅盘的佛果位,佛本身亦无自性。

你们会感觉什么都没有吗?现在很热,也没有吗?不可说没有,因为确确实实有感觉,也碰触的到,因此绝对有的。这也使得内道和外道之间,产生许多的疑惑,针对有没有我,作讨论和研究。探讨有没有我的宗义论师,不只人无我,在法无我上也提出许多问题。主张法无我的宗义,一派认为有真实,一派认为无真实。无真实又分二派,一派认为名言上有自相,一派认为名言上无自相。这些详细内容和答案,后面会说明。

佛陀由于众生的根器和习气,开示了八万四千法门,在所有法门中的精华,就是【般若经】。佛法以梵文慢慢传入各地,从汉地传至日本、韩国、越南等,从印度传入西藏,进而从西藏再传至内、外蒙古等地。多数的佛教国家,都念【心经】,也许用辞方面有广略的不同,或翻译上有些许差别,但我们对【心经】都很虔诚。在【心经】的序言说,“薄伽梵在王舍城灵鹫山”,薄伽梵是断一切过患、具一切功德的导师释迦牟尼佛。佛陀在过去也和我们一样是凡夫,经由如实修学佛法,了解法的功德,让自己的心续生起法宝,生起灭谛,断一切过患。也因为因果丝毫不爽,在因地时越善良、越圆满,得到的果也是善良、美满。导师释迦牟尼佛今日所获得的成就,是因为这些殊胜的法门,尤其是修学【般若经】之故。

释迦牟尼佛为比丘们宣说【般若经】前,亲自安置狮子法座,为什么?并非为自己本身的功德,而是因为所讲的法非常殊胜,尊敬【般若经】。同样现在传法时,坐在法座上,也是对佛法的重视和尊敬。而且传法者,在未上法座前为消除慢心,必念诵念死无常,观诸法如幻化,无真实。之后以弹指的方式,提醒自己︰这是无常!今日坐在法座,是因为尊敬法,另外对摧伏我慢也很有帮助。否则坐在高高的法座上,容易产生世间八法的危险,应当特别小心!以前西藏佛教界,许多喇嘛和上师,时常为法座高低而争议,因此我朋友说︰这是法座病。第五代法王时,因为有法座高低之争,于是订所有法座一般高。可是侍者很机灵,在坐垫下放石头,使海绵不会下陷,于是有垫石头的喇嘛,看起来就比较高。

导师释迦牟尼佛安住在法座上,入深明法门三昧定,以三昧定的威力,加持舍利子和观世音菩萨,让他们做问答,是【心经】的主要内容。

“舍利子!若善男子,善女人”。生起大悲心的善男子、善女人们,如何修习菩萨行?“般若”指证空性的智慧,不只证空性的智慧,而且是现证空性的智慧。“波罗蜜多”是到彼岸。只现证空性的智慧还不够,必须加上菩提心的辅助,才能使现证空性的智慧,成为“般若波罗蜜多”。小乘修行者,也有现证空性的智慧,但不属于“般若波罗蜜多”。“妙行者”是菩萨行。就是有菩提心,而菩提心的根本是大悲心,随着大悲心的摄持,让自己生起菩提心二希求的发心,行六度万行。六度中最主要是空性的观修,当证空,反覆一而再、再而三观空,慢慢会去除二相,净化二相现证空性后,得到“初地”的境界,此智慧即“般若波罗蜜多”。所谓“波罗蜜多”是到彼岸或去彼岸,这里指去彼岸。

(三)内外道各宗派对我的见解

前面讲到“应以五蕴亦从自性空真实观”。过去印度教,很多宗义论师对五蕴,有许多不同的主张和说法。每个人都有离苦得乐的希求,因此会仔细研究何谓快乐?何谓痛苦?如何获得真正永恒的快乐?如何去除真实永恒的痛苦?如此去寻找快乐和痛苦的因果和源头。具有苦乐的享受者,以“我”而言,究竟是什么性质?从以前不断在观察探索“我”,发现苦乐的感受来自不同的因缘,有些是内因缘,有些是外因缘,有些来自身体的因缘。具有苦乐的感受的我,到底是有因而有?或是无因而有?

于是形成不同的主张,一派认为“我”是无因而有。有些人认为“我”是常法,仔细想想具有苦乐的感受的我,从日常生活的经验可以了解,人人有个很自然的念头,当眼睛看到存在的现象,一定说“我”看到,不会只说眼睛看到而已,会说我的眼睛看到。当身体虚弱或腐朽时,倘若可以与某人换健康的身体,我们会想交换。在此想法中已蕴藏了“我”就是身心的控制者,身心被“我”掌控。不止如此,从过去世到现在世,从现在世到未来,身体一直坏灭,“我”的性质却永远不会改变,经历过去现在未来。而且会讲“我”年轻时……,或“我”年老时……。由这些种种理由,这派人认为身体会改变,“我”是不会改变的,身体的性质会变坏,“我”的性质永远不会改变。因此主张“我”是常法。

佛教内道宗义论师,认为控制者的“我”,并非与身心完全分开。如果“我”与我的身心完全分开,必须有理由证明“我”是独立的,但是寻找独立的“我”时,却找不到。当身体老化时,我们会说“我”老了,当身体受到损害,会说“我”病了。如果身体与“我”完全分开,这种说法则不成立。而且“我”如果是常、一、自主的本性,当“我”的想法产生时,应该有常、一、自主的想法,但却没有。如︰畜生道的众生,也会有“我”的想法,却不会有常、一、自主的想法。所谓常、一、自主的“我”,是无正当理由而捏造出来,与实际并不符合。这种我执称为遍计我执或分别我执,是依宗派见解而有,不是俱生而有的执着。

内道认为我执所缘的“我”,是依五蕴而安立的,因此常一自主的我,是不存在,同时与五蕴毫无相干的“我”,也是不存在。所谓的“我”,是依五蕴假名安立而有的,是一种密切的观待关系。所以日常生活感觉到有个控制身心的“我”,这种想法和执着是错误的,称为我执。“我”不是独立实体而有,补特伽罗独立之实体空,称为人无我。

毗婆沙宗(一切有部)分四大主支,除少数派别(犊子五部主张补特伽罗独立实体有的我),全都是主张人无我。藏传佛教的一切有部,就是毗婆沙宗,汉地的四分律,也是属于毗婆沙宗,南传佛法的上座部,也是属于毗婆沙宗。至于汉地的四分律,是属毗婆沙宗四大派的哪一派,我想不起来(由化地部分出之法藏部即昙无德部)。上座部的律经,是依巴利文写的,一切有部依梵文安立。虽同样有讲别解脱戒条,但有些差异。巴利文说比丘戒有二百二十七条,梵文在恶作方面讲的比较广泛,有一百十二条,比丘戒有二百五十三条。

经典上对于何谓佛法?何谓非佛法?何谓内道?何谓外道?这中间的差别时,曾说外道会刻意提出许多理由,来证明“我”和我的身心(五蕴)是分开的,建立“我”的性质是常、一、自主的。因为找出许多理由成立常、一、自主的“我”,因此他们的我执更强烈、更坚定。在内道不只否定常、一、自主的“我”,而且否定“我”是身心的控制者,没有独立实体的“我”。一者破除坚定的我执,一者安立更强烈的我执,也由此分内外道。经典虽说,内外道的差异是宗义和皈依,但最主要是以宗义的主张区别内外道。亦即主张四法印的论师就是内道,反之就是外道。

(四)佛教基本教义四法印

四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诸漏皆苦、涅盘寂静。诸行无常的行,指由因缘产生的有为法。因为随着因缘而有,所以会改变,是无常性。由因而有,一定会坏灭。如果一法会坏灭,表示此法存在时,刹那刹那在改变。如果没有改变,此法就不会完全坏灭。好比第一刹那存在的法,如果到第二刹那不改变,那么到第三刹那也不会改变。本质不会改变,此法就没有坏灭的可能性。所以一法由因缘而有,每一刹那一定都在改变当中。

这种改变是靠何力量呢?虽然毗婆沙宗讲生住异灭的改变性质。但多数的佛教宗义论师,一致认为第一刹那的法,到第二刹那会改变、会坏灭,是无常的性质。所谓无常的性质,是法本身在因地时,就具有坏灭的本质,也就是它的因本身,就有坏灭的性质。完全依赖因缘而有,因此具有因坏灭的性质。这也是佛说“诸行无常”的原因。由因缘聚合而产生作用,因此由因缘而有的法,都具有会改变、会坏灭的无常性。一般听到“生”或“有”,一定想到是存在的法;听到“灭”或“消失”,就想到是不存在的法。所谓无常的性质,就是正在坏灭,亦即已生了,所以正在改变、坏灭。仔细思惟:一切法由因缘而生的原故,所以也由因缘正在坏灭。其实生本身,就具有坏灭的性质,二者(生与灭)不可分开。

从“有漏”所生的一切都是痛苦的,因此佛说“诸漏皆苦”。只要由“有漏”之因生起,它的果一定是痛苦的。经典说:“三界唯心造”。唯识派与内道有不共的解释,认为诸法无异体二取(能取所取一),无外境,境是心所现,境与心同性,唯心所造。内道则认为“三界”由心而有,不只是唯识所安立,而是从“因缘和合而有”的角度,作更详细的解释。“三界”里,无论清净或污染,都由心所造作。月称菩萨的【入中论】说,无论外在的器物或内在的身心,完全来自心的造作。亦就是追溯清净谛或污染谛的根源,完全在于心已调伏或尚未调伏而有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