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教学 > 基础知识 > 词语意思 > 描写说话的词语汇总

描写说话的词语汇总

推荐人: 来源: 博学咖 阅读: 2.95W 次

词语是词和短语的合称,包括词(含单词、合成词)和词组(又称短语),组成语句文章的最小组词结构形式单元。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描写说话的词语,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描写说话的词语汇总

1、妙语连珠(miàoyǔliánzhū)

【解释】:连珠:串珠。巧妙风趣的话一个接一个。

【示例】:他妙语连珠地发言让大家捧腹大笑。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分句;含褒义

2、娓娓而谈(wěiwěiértán)

【释义】:连续不断地、生动地谈论。娓娓:形容谈论不倦或说话动听。

【出处】:然而他并不“拙笨”,却也不矫揉造作,只如熟人相对,娓娓而谈。(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

【示例】:在会议上他娓娓而谈。

【用法】:作谓语、宾语;指人健谈。

3、口若悬河(kǒuruòxuánhé)

【解释】:若:如,像;悬河:瀑布。讲话像瀑布倾泻,滔滔不绝。形容能说会辩,口才很好,口齿伶俐。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郭子玄语议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示例】: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回:“知县见他说的口若悬河,又是本朝确切贼,不由得不信。”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18回:“一个铺眉苫眼滔滔口若悬河,一个俐齿伶牙喋喋舌如干将。”

4、口口声声(koukoushengsheng)

【解释】:形容一次一次地说,或经常说。

【出自】:元·石君宝《秋胡戏妻》第三折:“你也曾听杜宇,他那里口口声声,撺掇先生不如归去。”

【示例】:韩世忠带领人马已到城下,~要拿走二位王爷。◎清·钱彩《说岳全传》第四十七回

【语法】:联合式;作状语;形容反反复复地陈述

5、说古道今(shuōgǔdàojīn)

【解释】:从今到古无所不谈,无不评论。形容话题广泛。同“说古谈今”。

6、口蜜腹剑(kǒumìfùjiàn)

【解释】:嘴上说的很甜美,凡里却怀着害人的主意。形容两面派的狡猾阴险。

【出自】:《资治通鉴·唐纪·玄宗天宝元年》:“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

【示例】:这厮~,正所为慝怨而友者也。◎明·王世桢《鸣凤记》第二十五出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7、婉言(wǎnyán)

【基本解释】:[gentlewords]委婉的话,婉言谢绝

【详细解释】:婉转的言辞。

清沈复《浮生六记·坎坷记愁》:“严君怒犹未息,兄宜仍往扬州。俟严君归里,婉言劝解,再当专札相招。”

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十二章:“‘算哩算哩!’郭振山难受地婉言劝止。”

8、危言(wēiyán)]

【解释】:1.直言。

2.谓(行为)超过言语。

3.耸人听闻的言论。

4.犹慎言。谓不说自己的功劳才能。

5.吓人的话。

9、耳濡目染(ěrrúmùrǎn)

【解释】: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濡:沾湿;染:沾染。)形容见得多了听得多了之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指好也指坏。

【出处】:唐·韩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目濡耳染,不学以能。”宋·朱熹《与汪尚书书》:“耳濡目染,以陷溺其良心而不自知。”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分句;指不知不觉地改变

【示例】:她完全没有读过书,但她单凭~,也认得一些字,而且能够暗诵得好些唐诗。(郭沫若《少年时代·我的童年》)

10、能说会道(néngshuōhuìdào)

【释义】:形容很会讲话。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四回:“仗着他的模样儿比别人标致些,又长了一张巧嘴,天天打扮的象个西施样子,在人跟前能说惯道,抓尖要强。”

【示例】:这个人生就的两片巧嘴,巧嘴滑舌。(曲波《林海雪原》二八)

拓展:

描写说话表情的词语

1、含情脉脉:饱含温情,默默地用眼神表达自己的感情。常用以形容少女面对意中人稍带娇羞但又无限关切的表情。

2、回眸一笑:眸:眼珠。转动眼珠,嫣然一笑。常用以形容女子妩媚的`表情。

3、巧言令色:巧言:花言巧语;令色:讨好的表情。形容花言巧语,虚伪讨好。

4、眉高眼低:脸上的表情。泛指为人处世的道理或辨貌观色的本领。

5、死眉瞪眼:形容呆滞,表情冷漠。

6、奴颜婢膝:奴颜:奴才的脸,满面谄媚相;婢膝:侍女的膝,常常下跪。指表情和动作奴才相十足。形容对人拍马讨好卑鄙无耻的样子。

7、不露形色:不让思想活动从行动和表情上流露出来。

8、焦眉愁眼:形容忧虑愁苦的表情。

9、春风满面:春风:指笑容。比喻人喜悦舒畅的表情。形容和霭愉快的面容。

10、忧形于色:形:表现。色:面色表情。忧愁的神色从脸上表现出来。

11、声音笑貌:指人的言谈、表情等。

12、一嚬一笑:谓不高兴或喜悦的表情。嚬,皱眉。

13、鉴毛辨色:根据对方的脸色、表情行事。同“鉴貌辨色”。

14、谄词令色:说奉承人家的话,扮作讨好人家的表情。

15、见貌辨色:根据对方的脸色、表情行事。

16、插科打诨:科:指古典戏曲中的表情和动作;诨:诙谐逗趣的话。()戏曲、曲艺演员在表演中穿去的引人发笑的动作或语言。

17、泥塑木雕:指泥做的和木头雕的偶像。比喻人的表情和举动呆板。

18、满面春风:比喻人喜悦舒畅的表情。形容和蔼愉快的面容。

19、惨然不乐:表情凄楚的样子。

20、颐指气使:颐指:动下巴示意,指挥别人;气使:用神情气色支使人。不说话而用面部表示表情示意。形容有权势的人指挥别人的傲慢态度。

21、一颦一笑:颦:皱眉。指忧和喜的表情。

22、攒眉苦脸:攒:紧皱眉头。眉头紧蹙,苦着脸儿。形容面部表情极其愁苦。

23、攒眉蹙额:攒眉:皱眉。蹙额:皱额头。眉头额头紧皱。形容愁闷的表情。

24、干啼湿哭:干啼:没有眼泪地啼哭。湿哭:有眼泪地啼哭。无泪和有泪地哭。①形容哭哭啼啼。②也泛指因苦楚而呈现的各种表情。亦作“湿哭干啼”。

25、一笑一颦:同“一嚬一笑”。指脸上的表情。

26、色若死灰:面目惨白。原比喻面部没有什么表情。现形容十分害怕的神情。

27、摇头叹息:形容感慨或难过的表情。

28、神色不动:神色:神情面容。遇到意外或紧张的情势,能镇静对待,表情不变。

29、不露声色:声:说话的声音;色:脸上的表情。心里的打算不在说话和脸色上显露出来。

30、变色易容:变、易:改变。色、容:脸色、表情。形容惊惶失措的神情。

描写说话语气的词语

1、心平气和(xīnpíngqìhé)

【解释】:心情平静,态度温和。指不急躁,不生气。

【出自】:宋·苏轼《菜羹赋》:“先生心平而气和,故虽老而体胖。”

【示例】:一想到事情的前因后果,他也就~了。

2、平心静气(píngxīnjìngqì)

【解释】:心情平和,态度冷静。

【出自】: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四回:“且平心静气,暗暗访察,才能得这个实在;纵然访不着,外人也不能知道。”

【示例】:希望你~地想一想,不要意气用事。

3、暴跳如雷(bàotiàorúléi)

【解释】:暴:暴烈,急躁。急怒叫跳,象打雷一样猛烈。形容又急又怒,大发脾气的样子。

【出自】:《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

【示例】:他哥哥知道了,气得~。叫了他去骂。◎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十三回

4、心有余悸(xīnyǒuyújì)

【解释】:悸:因害怕而心跳得厉害。危险的事情虽然过去了,回想起来心里还害怕。

【出自】:孙犁《奋勇地前进、战斗—在一次座谈会上的发言》:“如果他第一次在路上遇到的只是井绳,他就不会心有余悸了。”

5、心安理得(xīnānlǐdé)

【解释】:得:适合。自以为做的事情合乎道理,心里很坦然。

【示例】:到后来忘却了真,相信了谎,也就~,天趣盎然了起来。(鲁迅《病后杂谈》)

6、嗔怒(chēnnù)

详细解释:恼怒。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齐吏部侍郎房文烈,未尝嗔怒。”《西游记》第十五回:“行者闻得这话,越加嗔怒,就叫喊如雷道:‘你忒不济!不济!’”巴金《家》十四:“淑英露出嗔怒的样子,要拧觉新的膀子。”

7、百感交集(bǎigǎnjiāojí)

【解释】:感:感想;交:同时发生。各种感触交织在一起。形容感触很多,心情复杂。

【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见此茫茫,不觉百端交集,苟未免有情,亦复谁能遣此。”

【示例】:我是上一个世纪出生的人,能参加这样的盛会,~,思绪万千。◎郭沫若《科学的春天

8、感慨万端(gǎnkǎiwànduān)

【解释】:感慨:因有所感触而慨叹;万端:极多而纷繁。因深有感触而有许多慨叹。

【出自】:陶承《我的一家·新版后记》:“思前想后,我怎能不感慨万端。”

9、悲痛欲绝(bēitòngyùjué)

【解释】:绝:穷尽。悲哀伤心到了极点。

【示例】:她听到儿子遭到车祸的消息,悲痛欲绝。

10、愤愤不平(fènfènbùpíng)

【解释】:愤愤:很生气的样子。心中不服,感到气愤。

【出自】:《汉书·刘据传》:“太子进则不得见,退则困于乱臣,独冤结而亡告,不忍忿忿之心,起而杀充,恐惧逋逃。”唐·许嵩《建康实录》:“自尔愤愤不平,每酒后辄咏魏武帝乐府。”

【示例】:王子成父诸人,俱~,请于桓公,欲劫鲁侯,以报曹沫之辱。◎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八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