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教学 > 基础知识 > 说课稿 > 《11-20的认识》说课稿

《11-20的认识》说课稿

推荐人: 来源: 博学咖 阅读: 1.71W 次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11-20的认识》说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1-20的认识》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地位与作用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11-20各数的认识》。这部分内容在整个数的学习体系中具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它既是10以内数认识的延续,又是100以内乃至更大的数认识的基础,同时也为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打下算理基础。可以说这一节在整册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1、学生正确地数出在11到20之间的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掌握20以内的数的数序和大小,能够正确地读出11到20各数。

3、通过操作研究,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观察能力等。????

4、在富有情趣的数数活动中,初步培养估计的意识,获得初步的数感。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11-20各数的读写,顺序和大小。?

难点:会说11-20各数的组成。

二、学情分析

前面学生已经学习了10以内的数及相关知识,对20内的数也有一定的认识。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好动、自制力较差,因此在教学上我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生操作能力、观察能力等方面,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和游戏中自主学习新知识,运用新知识。

三、教法学法

根据知识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学时我采用了创设情境法、引导探索法、自主学习法、师生互动法等教学方法,并以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学法上选用指导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对比、交流、迁移的方法组织学生认识11-20间的每个数,理解10个一是十,掌握11-20各数的组成。

四、教学过程

在教学流程设计上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我主要安排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观察导入,揭示课题--动手操作,探究新知--实践应用,发展新知--课堂总结

(一)情景导入,揭示课题

打开书73页,播放视频,仔细观察,你能回答这个问题吗?让学生数一数并填写表格。同学们观察地很仔细,想像很丰富,那你们再观察黑板上这些数,你们能发现什么?你会读吗?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光会数数不行,还要知道这些数的其他知识,揭示课题。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这一教学环节,根据知识的构成板块分为两部分:

1、利用小棒,经历学习过程。

(1)同桌两人一组,先让学生动手摆10根小棒。师问生答中让学生知道10个一就是1个十。

(2)动手摆一摆11。学生操作,教师指导,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展示摆的方法,寻找最优方法,10根捆一捆再来摆。问:11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引导学生理解,教师领读。

(3)认15和20,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一下摆出15和20。

告诉同桌你是怎么想的?学生自主学习操作,相互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

2、利用多种素材,建构数序观念。

让学生观察自己的直尺,感知数的顺序、大小。然后做一做趣味习题:面包找朋友。边学边练,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

(1)拿出已经准备好的直尺,找出我们已经学过的数,并读一读。

(2)我问你答,看谁最聪明。

(3)数字宝宝来排队。(读一读,记一记)

(三)、联系生活,知识应用

巩固练习是学生理解和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培养能力的重要阶段,因此我设计了层次性练习,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1、读一读练习:联系生活,读出球服上的'数字。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数的读写。

2、填空练习:检测巩固学生对数的组成和数序的理解。

3、数一数练习:课件出示学生熟悉的文具或水果图,让学生自己先数一数再写一写。

4、生活中找数字。

(四)、课堂总结

这一环节通过谈话的方式让学生谈一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让学生回顾参与学习活动的全过程,有利于反馈信息,检查效果。

总之,整节课我以倡导动手操作,主动探究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把抽象的概念变得直接形象,尽可能给学生尝试、思考、表现的空间,使他们获得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情感体验,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