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教学 > 基础知识 > 说课稿 > 环境保护说课稿范文

环境保护说课稿范文

推荐人: 来源: 博学咖 阅读: 1.48W 次

一、说教材

环境保护说课稿范文

本节在新人教必修2第四章第二节,教学内容要求不高,难度也不大,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自行设计活动形式。活动的宗旨是使每个学生都动起来,因此在教学中要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参与,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和启发,提高环境意识。由于本节内容较多,及所涉及的活动形式较新,为了搞好教学,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几个方面:

【知识与能力目标】

⒈了解资源综合利用的意义及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及危害性;了解防治环境污染的初步知识。

⒉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使学生明白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唯一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

【过程与方法】

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科研意识,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等。 ⒉培养学生组织活动、协作学习、与人交流、沟通等社会实践能力。

⒊学会资料的收集、整理,培养学生从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将知识加工整合用于实践的能力。

4。将成果以网页的形式制作出来,使学生有较强的成就感,从而增强学生在学习上的主动性和自信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正确认识环境和环境问题,体会化学物质在美化人们生活的同时,也会带来负面效应,使学生认识到人类的行为与环境和谐的必要性,激励他们保护家园,积极投身环保,树立主人翁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

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居室污染的来源、危害及防治,本地环境状况的调查分析。

【教学难点】 课前资料的收集与整理、交流沟通。

【课时安排】 2课时。

二、说教材的处理

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题化。教师在认真研究、分析教材后确定系列课题——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居室污染、本地环境状况调查,供学生选择。这样做可使全体学生都动起来,让其“有事能做”,“有事可做”,“有事愿做”。

(补充说明:其中包括课题 酸雨、臭氧层空洞、温室效应;除上述课题外,学生可根据兴趣另选与环境有关的课题。本次课中学生增加了 “战争对环境的影响”和“SARS与环境”两个课题。)

三、说教学方式

“师生共同探究式”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中,师与生的关系是平等的。具体指在教师的指导和安排下,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一小组针对某一主题开展调查研究、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并将本小组的学习成果以网页作品的方式呈现给大家,也就是说本节课中教师的“教”,主要是在课外,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留给了学生才华展现的机会。

四、课前准备

1、资料准备

在课前四星期至一星期之内,教师指导各小组根据选定的课题,主要从污染来源、危害、和防止三方面收集有关文字、图片、视频、图表等资料。(补充说明:时间安排长点,可使学生不会因为收集资料而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并且收集的资料更全面)

2、资料整理

在活动中会搜集到大量的资料和学习一些相关的知识,但这些知识在头脑中是零散的、无序的。老师要指导他们会对这些知识、资料进行认真地、细致地梳理,通过组内协作学习的方式,达到使认知系统化、有序化的目的和宗旨。

3、成果作品化及成果展示

教师指导学生利用FrontPage将学习成果以网页的形式呈现,各小组做好在课上发言、讲解的准备,通过前面的活动,选出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较强的一位学生担当上课时的主持,把课堂留给学生,让他们有展现特长的机会,让他们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

五、说教学过程

⒈由主持同学主持各小组讲解污染的来源、危害及治理。

各小组出场顺序是:大气污染→酸雨→臭氧层→温室效应→水污染→土壤污染→居室污染→战争→SARS→贵阳市环境状况。

⒉学生讨论:哪些污染对我们生活影响最大?造成这些污染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解决方法?我们自身应该如何去做?

⒊教师在学生的讨论过程要注意进行适当的引导和启发。讨论性发言结束后,对同学这次活动中的关键问题进行评价和总结。肯定学生的成果,鼓励其积极参与身边的环境保护活动,从每一件小事,每一个细节做起。

⒋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环境与化学的小论文。将活动在研究过程中的体会,用小论文形式表达出来,可训练学生用通顺、简洁的文字将有逻辑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六、教学过程中的收获

除课前定的教学目标都达到以外,通过此次活动,还有以下几方面的收获:

1、使教师发现了每个学生的优点与特长,并鼓励学生将其发挥,使学生的树立了较强的自信心。比如负责主持的.学生在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电脑学得好的,可负责网页制作;绘画方面有特长的,负责绘画;写作能力强的,可负责写演讲稿;胆子大、声音洪亮、普通话标准的,可负责演讲;细心的学生负责资料的整理等。

2、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比原来更融洽,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积极性比以前更高。具体表现在上课听讲非常认真,作业书写更加认真。

3、有少数学生实际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通过这次活动,使其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4、这次活动使我深刻体会到,一名化学教师,如能结合学科特点将德育、美育、智育三者有机地结合,在化学教育中巧妙渗透德育,陶冶学生情操;有意识的渗透美育,引导学生在审美中求知,一定能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5、 学生的研究成果可以作为教学课件使用,并且此课件为可发展型课件,即知识内容可发展、适用年级可扩大。中学化学教材中涉及环境保护知识的内容不少,例如:教材中介绍了“汽车尾气”中氮氧化合物的污染,在学了有机物的初步知识后介绍了“合成洗涤剂”对水体的污染,以及“白色污染”等。学生可以在学习了更多的化学知识后,把对环境问题的更多的、更深的了解补充到此课件中。而高一学生也可在此基础上继续探索、扩展研究。

备课资源收集

[资料1]“伦敦烟雾事件”

素有"雾都"之称的英国伦敦,1952年12月5日至8日,又被浓雾笼罩。在这一段时间里,许多人突然患呼吸系统疾病,伦敦的各家医院一下子住满了病人。4天中,死亡人数较常年同期增加4000多人。死者中, 45岁以上者居多,约为平时死亡人数的3倍; 1岁以下的死亡者,较平时增加约1倍,事件发生的一周中,因支气管炎、冠心病、肺结核和心脏衰弱而死亡人数,分别为事件前一周中同类病症死亡人数的9。 3倍、2。4 倍、5。 5倍和2。 8倍。因肺炎、肺癌、流感及其他呼吸道疾病的死亡者,较平时成倍增加。该事件与伦敦当时大量烧煤有关。煤烟尘经久不散,在恶劣的气象条件下,遇到逆温,靠近地面处大气污染物如烟尘、二氧化硫 大量聚集,大雾变成了刺激性很强的酸雾。伦敦公害事件发生以后,1956年、1957年又连续发生烟雾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