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公文文书 > 交际礼仪书 > 书信 > 一年级班主任致新生家长的一封信

一年级班主任致新生家长的一封信

推荐人: 来源: 博学咖 阅读: 1.67W 次

首先,欢迎各位家长来到我们一一班这个大家庭,今天是我们第一次正式见面,在这里我先做一下简单的自我介绍。本人姓于,大家可以叫我于老师,这是我在樱桃沟小学的第三个年头,曾经任教过一二年级的班主任及语文、数学课程,在这期间也积累了一些应对一年级新生的经验与方法,下面我将这些注意事项逐条分享给大家,请各位家长专心听,用心记。

一年级班主任致新生家长的一封信

一、班级简介

我们班目前有55位同学,据说还有两名还没报到,所以说到目前为止,我们班已经跃升为全校第二大班,这样大的班额,不要说学习了,就连日常管理都是难于上青天。而面对这么多的学生,直接负责人只有我一位教师,大家可以换位思考一下:在家里你们至少是一对一,甚至是4对一,尚且有家长抱怨孩子管不住,孩子不听话,更何况我这1对60呢?所以说,大家把孩子送到了学校,不要想当然的以为,我把孩子交给老师,交给学校,自己就没事了,其实不然,我们家长的责任更重大了。

二、幼小衔接

一年级新生刚从幼儿园迈入小学,正处在幼小衔接的关键期,很多学生从幼儿园的各种习惯到小学已经不适应了,甚至有的学生身上所带的各种不良习惯到现在都没有改掉,以至于因为这些不良习惯被各位老师所认识。因此,在开学的第一周,我们一年级不开课,只学习各种习惯,适应小学生活。那这段期间,有的学生适应能力比较强,喜欢上新的学校生活。当然也有少部分同学,可能因为表现不好,被老师批评而不喜欢现在的学习生活。这时候我们家长就要关注到学生的这些情绪变化,通过倾听来了解孩子的情况,从而有的'放失的进行引导教育。

三、学习习惯

进入小学,我们在知识方面就比幼儿园更加有深度,眼界也更加宽阔。我们学校课程开设按照国家教育部统一规定,开设的有语文、数学、音乐、体育、美术、科学、道德与法治、安全教育、书法、阅读和国学课,但是不管在什么样的课堂,我们的学习习惯是一样的。孩子的作业习惯、认真倾听思考习惯、正确的站做行的习惯、课间活动习惯,生活习惯等等。习惯的养成需要从小抓起,如果一个孩子上课没有养成认真听讲的习惯,那么老师上课所讲的内容他没有听进去,在做练习题的时候他肯定不会,这样一步一步积累下去,这个孩子的学习自然不会有多么优异,所以养成良好习惯是我们做事成功的前提。

四、学习内容

我们的孩子很幸运,今年是全国统一教材第一年部编教材,避免了以往孩子一上学就学习枯燥的拼音,第一单元是汉字的认识,让孩子了解我们的祖国我们的汉字,朗朗上口的儿歌和韵文吸引孩子乐于学习。孩子在一年级阶段的学习,知识,成绩并不是第一位的,而自信心,兴趣,责任心和行为习惯将影响终身,因而,咱们家长要注意不要太过看重分数,要给孩子科学的评价。

五、建议和要求

(1)学习准备

A.书包-----不用太大的。

B.铅笔盒-----简单大方。

C.铅笔-----HB、2B铅笔,削好,3支左右,不要用自动铅笔.

D.橡皮-----要选择较软的,不会擦破纸。

E. 记作业的小本子。

F. 书皮-----书上写上班级、姓名,同时引导孩子要爱护书本。

G. 一本轻便的课外书 。(阅读课当天带到学校)

生活用品

A.一个水杯----不易碎、不漏水,易打开,不宜太大。

B.卫生纸----教育孩子养成下课入厕习惯。

C.一块小毛巾----不易太大,每天擦擦桌椅板凳。

D.雨衣或雨伞、雨鞋并写上名字 。

(2)能力准备

A.礼仪教育:教育我们的孩子一定要尊重长辈,看见家长、老师、同学都要主动打招呼。

B.合群教育:有时小伙伴之间会发生一些不愉快的事,如碰撞伤了,孩子之间你打打我,我招招你等,这都是很正常的,家长决不能为一些小事斤斤计较,若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与老师联系。

C.集中注意力的培养:每节课时间为35---40分钟,较幼儿园延长,因此对孩子的注意力要求比较高。

D.独立意识的培养:家长要让孩子知道,自己长大了,已经成为一名小学生了,生活、学习不能再完全依靠父母和老师,要慢慢地学会生存、生活、学习和劳动。

E.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的教育:上学、放学路上要遵守交通规则。上下楼梯靠右行走,不要在楼道里追跑打闹,一定要让孩子无论何时都要遵守规则。

(3)家长须知

A无论什么原因导致孩子不能按时到校上课都要在每天早上8点前告知班主任老师。

B发现孩子患上急*传染病,如腮腺炎、水痘、手足口等,一定及时告知班主任老师并及时就医。复课时要有医院证明。

六、家校联系

孩子是我们共同的希望,教育孩子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希望各位家长能够更多地关注孩子本身,发现问题,及时与老师沟通,当接到老师打来的电话时,也不要一味的拒接,希望各位家长能够认真倾听老师所说的关于孩子的问题,和老师共同帮助孩子成长,让我们一起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