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话题 > 节日作文 > 春节作文 > 春节年味的作文(通用11篇)

春节年味的作文(通用11篇)

推荐人: 来源: 博学咖 阅读: 3.12W 次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春节年味的作文(通用11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春节年味的作文(通用11篇)

春节年味的作文1

春节在中国历经千年,长盛不衰,其因为何?在我看来,正是因为有那独特的年味在其中。

春节前夕,人们从各地赶回家乡,制造出了名为春运的奇观,飞机场、火车站、大巴车站。统统人满为患。因为这是春节,是家人团聚的日子,故游子们不辞千里,誓要回家过一个团圆年。无论路途多么艰辛,都无法阻拦游子们回家的步伐。年味,藏在春运的繁忙里。

除夕夜,家家灯火通明。人们团聚在一起,分享一年来的喜怒哀乐,倾诉着分别一年的思念之情。团圆饭的饭席上,晚辈挨个站起身,依次向长辈们敬酒,送上一句句祝福的话语,儿孙一句简简单单的“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便足以让老人喜笑颜开。年味,藏在团圆的温馨里。

饭后,一家人烤着火,守岁。大人们谈论着各自的话题;年长的孩子专心致志地看着春晚;年幼的孩子坐在爷爷奶奶旁,听他们讲着守岁的含义,“年”的传说以及春节各式各样的习俗,也许这些东西已经翻来覆去讲了不知多少遍,但老人仍会不厌其烦地讲着,孩子们也依旧津津有味地听着。偶尔手机上一个红包发出,大家便连忙拿起手机点开红包,抢到的自然乐开了怀,没抢到的叹一声“网速太慢”,便也回到自己的事情上。快到0点时,一家人便会放下手中的事,跟随屏幕中的主持人一齐倒数:“5,4,3,2,1!”新年的钟声准时敲响。若是过去,窗外必然“万炮齐发”,璀璨夺目,那鞭炮声也必会响至天明;而现在因环境问题,烟花燃放受限,窗外不再会有连绵不断的鞭炮声,于是大人们各自回房睡觉,精力旺盛的孩子们则通宵达旦地玩闹。年味,藏在家人的欢笑里。

之后的几天里,人们或是拜年,或是聚会,或是留在家中陪伴亲人,春节也就这样慢慢结束,终有一刻人们会回到平常的生活当中,但那年味,仍旧缠绕在我们心间,不会淡去。

春节年味的作文2

“轰隆隆轰隆隆……”一声声鞭炮声响起,那是我们在放鞭炮,因为春节来了!

说起过年的气氛,用“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句来形容最合适不过了。

过年的时候要吃年夜饭,看着奶奶从年前就开始忙着做年夜饭,肉食有腊肉,香肠,鸡,鸭,鱼,肉;素食也有好多,如:春卷,请焯白菜,炖萝卜等等,忙的不可开交;我们则和爷爷一起贴春联,贴福字,把福字倒着贴就代表“福到了”,我们还写春联,弟弟笨手笨脚的,争着要写,结果春联上什么都没写,倒是他的脸被画成了大花猫,可好玩了;说起最有趣的还是除夕那晚,由于要守祟,我们可以通宵熬夜,还不用被爸爸妈妈赶到床上睡觉。那时,全家围坐在桌子旁,点根蜡烛,然后爷爷就给我们每人发一个红包,一起吃年夜饭。饭后,就坐在电视机,前看春节联欢晚会。

大年初二,我们就去拜年了,挨家挨户的串门,然后亲戚们就给红包,我们一接过红包就马上跑到没有人的地方,拿出钱放到自己的钱包里,心里美滋滋的……到了晚上,我们一起在家门口放鞭炮,当天晚上,舅舅把表弟最爱的烟花放了一大半,据我的了解,明天弟弟一定气的大叫。我们也去拿弟弟的鞭炮,最爱的还是摔炮,看着样子小小的,扔出去一摔,“嘭”的一声,特别有意思,就在我们玩的起劲的时候,舅舅开始在离我们不远的地方放起了鞭炮,我们都被吓着了,气的直跺脚。

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一切都还浮现在眼前,我们要回长沙了,临走前,还恋恋不舍……真希望每天都是春节。

春节年味的作文3

春节,对于爱吃的我来说是在餐桌上,这才是我喜欢的重头戏。

重头戏之一:年夜饭

理所当然,年夜饭就是一家人坐在一起,举杯共饮,开开心心。

今天,我就要当一名观菜员,为您介绍鉴品本人喜欢的菜肴。

年夜饭上的第一个菜:番茄黄骨鱼。

番茄,寓意红红火火;鱼,则代表年年有余。洗干净的新鲜黄骨鱼,入锅炖煮,时间应刚刚好,不可久煮。时间太长,鱼骨会断,鱼肉会融;时间太短,汤不够浓郁,没有醇香。要想恰到好处,得有不一般的功力。小火炖煮至汤色浓白。同时番茄洗净去蒂,滚刀切块,轻轻放入鱼汤中,等待汤再次翻滚,加入适量番茄酱,以增其口感,最后加入若干调料,起锅即可食用。番茄的独特味道飘满屋子,尝一口汤,鲜香酸甜,令人回味无穷,抿一口鱼肉,入口既化,令人欲罢不能。

重头菜之二:粉蒸排骨

猪肋骨剁成若干小块,加入姜、生抽、耗油、料酒及花椒、胡椒,抓匀腌制15分钟。土豆洗净,切成小块,加入蒸肉米粉,搅拌均匀,将土豆置于碗底,上面铺上猪肋骨,放入蒸锅,开大火蒸上大概40分钟左右,即可出锅。品尝一下,肋骨嫩滑,汁香浓郁,土豆吸满油脂,软烂可口,令人胃口大开。

年夜饭,是胃的满足,是家人的欢聚,是幸福的滋味。

春节年味的作文4

盼望着,盼望着,年的脚步声近了,学校也开始放假了。今年我们到外婆家过年的,那里的年味可浓了,家家户户都挂红灯笼,贴春联,置办年货,买新衣服,买爆竹烟花……,大家忙得不亦乐乎。

这年货是要提前置办的,在年前十几天家家户户就忙活开了,蒸馒头、做糕点、做粿、做豆腐……外婆也忙着为过年做各种准备,外公外婆家的一只年猪有三百来斤重,外公请来师傅帮忙宰杀。

走在街上,到处一片喜庆的景象,行人个个兴高采烈,路边的商店也十分热闹,还有人拎着大包小包急匆匆地赶回家过年。

除夕这一天,每家最忙,一大早,各家都在忙着炒菜,因为今天要给祖先烧纸,以表示对他们的怀念。又忙着贴春联、福字,一般中午前一定要做好的。晚上,家家灯火通明,喜气洋洋,全家人欢聚一堂,吃着各式各样的美味佳肴,品着美酒,互相干杯,说着吉祥祝福的话语,有说有笑,其乐融融。接着放鞭炮、烟花,夜空在鞭炮与烟花的交织中变成了一个绚烂的大花园,看着这些美丽的烟花,我在院中手舞足蹈,外公和外婆都乐了。到了八点,大家开始看春晚的'节目,外公外婆、爸爸妈妈、叔叔婶婶还给我和小弟弟准备了红包,说这是压岁钱。

啊!家乡的年味是团聚的、是温馨的、是幸福的、是欢乐的!我爱家乡,更爱家乡的年味!

春节年味的作文5

年味,是烟花爆竹那硝烟的味道;是采办年货那喜气洋洋的味道;是吃年夜饭那幸福温馨的味道;也是看春晚那兴致勃勃的味道;更是以上所有味道都混合起来的,喜庆团圆的味道。

爸爸妈妈满载而归,手里拎着沉甸甸的年货,接着,我们在家门口贴上了一副火红的对联和“福”字。然后,我们就去走亲访友了,家家户户都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挂上喜庆的中国结,并且相互赠送礼品,送红包,拜年问候。从这个时候,我已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年的脚步已经越来越近。

外公外婆也忙着谢年,整个房间都有他们忙碌的身影。他们端上丰盛的饭菜,点烛插香,参拜许愿。晚上,我们全家人团聚在一起,一边吃着丰盛的年夜饭,一边谈笑风生,整个房间充满了温情。

看春晚当然也是我们不可或缺的项目之一。一首首动听的歌谣,一支支美丽的舞蹈,一个个搞笑的小品,再加上扣人心弦的杂技以及魔术表演,使每年的春晚都是那么令人期待。

当然,最勾引我们童心的东西非烟花莫属了。年夜饭还未吃完,楼下早已传来“噼噼啪啪”的烟花声,那就像一声声集结号,我和表哥再无心思吃饭,放下筷子,抓起早已备好的烟花,冲下楼去。楼下早已聚集了一群邻家孩子,你扇你的“芭蕉扇”,我放我的“火凤凰”,摔炮也来凑热闹……晚上十二点整,“嘭——啪——”一声声炮响把我儿猛地惊醒,往窗外一张望,只见外头火树银花,照亮了夜空,可谓壮观啊!

有句话说得好,“新年新气象”,在新的一年里,我也要更上一层楼!

春节年味的作文6

在城里呆久了,人们不是被卷入城市忙碌的快节奏生活,就是迷失于西方节日的乐趣和浪漫。但春节仍是人们最期盼的节日……

今年春节,我回了老家,莒县,虽不是真正的农村,但年味,确实浓了不少。年二十九到的老家,县城里的街道早已挂上了灯笼,红火而喜庆,人们是那么的朴实,从外公浓重的乡音中,我听到了和谐、安详以及过年的欢喜。噢,年味在朴实的乡音中。

三十这天是热闹的,一大早起来就被爸爸拽着走亲访友,互祝新年。午饭过后,我们父子俩跟着外公去贴春联,贴福字。从大门到仓库,从室内到对门,全是红红的颜色,在邻居的门侧墙壁上,我们贴上了“出门见喜”和一个福字,不但使自家幸福,也让对门添了福气,这是大城市里见不到的。最使我惊奇的是老家的“门钱子”,它是沂水和莒县的特色,用彩色的纸,刻上画,刻上“新年欢乐”等字样,贴在门的上框沿,像姑娘头发上的刘海儿,既美观,又吉祥。年味藏在红红的宣纸里……

年夜饭十分热闹,饭菜之后,饺子上场,为了吃到代表好运的甜饺子,大家都争先恐后地抢着吃,第一个吃到的人被认为今年会行大运,随后吃到的人也都沾沾自喜,相互祝福。年味在饺子香味中弥漫。新年的钟声敲响,顿时楼下、窗外、路边……人们放起震天的鞭炮,绚烂的礼花,将县城的天空“点亮”,行走在街上,大人、孩子个个喜上眉梢,空气中添加了浓浓的“火药味”,年的气息飘散的夜晚的空气中……

大年初一,按农村里的规矩是要拜祖坟的,我随外公全家人去了老外公的坟,这真是下乡了啊!村里的人都似全家人,在外回乡的老朋友见了都能聊上半天。路上我见一户人家的门上贴着真正用毛笔写的对联,粗大有力的笔锋,在纸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细细端详,仿佛笔中每一根柔软的笔毛都在纸上留下了抹痕,这是无比精妙的中国书法啊!年味,自古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年初二我匆匆回到了济南,在回家的路上,出租车司机对我们说:“今年济南放烟花的少了很多,三十晚上放鞭炮的声音远不如以前热闹了”。我想:即使有一天在钢铁大厦林立的城市里,消失那鞭炮声、红对联,但那飘香的饺子、声声的祝福和着那团团圆圆的浓浓年味,是永远不会消失的,因为我们是中国人!

春节年味的作文7

什么是年味?

作家冯骥说:“年味就是全家团圆的喜乐气氛;就是晚辈孝敬长辈围坐在桌前敬的那一杯酒;就是屋外烟花闪耀飘进鼻内的一股幽香;就是妈妈忙前忙后做的一顿年夜饭;就是逛庙会看着舞龙吃着糖的一种享受;不管认识不认识,见面都说过年好的那种友好感觉;就是家家户户都贴上喜庆对联迎接新春,庆祝新的开始;就是满大街挂满了红灯笼充满了祝福话语的那种气氛……这就是年味。”

大年初二,我们一家来到了古城临海感受年味,这儿与杭州不同,到处都是张灯结彩,不论树上,路灯上,店铺里,房门上……都挂上了醒目的红灯笼。真是年味十足啊!

一大早,庙会就开始了,各类小吃乘势一字排开:蛋清羊尾、糟羹、麦虾、羊角酥什么的应有尽有,就连广场的门口都摆满了,孩子们一边吃着手里的美食,眼睛又盯着摊上的另一种美食。真是年味十足啊!

前面锣鼓喧天,瞧!人们正聚精会神地看着舞狮表演,一只“狮子”身挂红袍,气势逼人,在另一只身披黄袍的“狮子”旁边吼叫,配合着观众的欢呼声和热闹的音乐声,“狮子”在高台上蹦来2跳去,只见那只红狮嘴里衔着红绣球,应和着鞭炮“啪啪”的响声,跳跃地更加欢快了。真是年味十足啊!到了晚上,你可以看见绚丽的烟花在东湖上冉冉升空,真所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啊,爆竹声在广场上不绝于耳,烟花在天空中完美绽放,向人们表达着新春的祝愿。真是年味十足啊!

这就是我感受到的最纯真、最淳朴的年味!

春节年味的作文8

寒假中的许多时间我都草草地虚度过去,唯有过年那几日我是真真切切度过去。

愈利年关,过年味愈浓。

排在年味之首就是那一阵阵浓郁的鞭炮味。从地上忽然飞向日空就是那一个个花炮,垂直地飞向日空,以一种傲慢的姿态在日空中绽放,闪现出一个一个的“小星星”,转眼间又消失在黛蓝色的日空中。它完美地飞跃,完美地落下,完美地展示给我们看,又一颗接替它,在日空中绽开出一朵巨大、闪烁、晶亮的花朵,仿佛花朵上镶满了水钻,又消失了。吸吸空气,里面有氧气夹杂着那股硝烟味,虽不好闻,但是闻着闻着也习惯了,这股硝烟味还真是随处可闻呢。

年味之二当然要酒香味了,我们这城市虽不酿酒,但是十分钟爱喝酒。在过年这么重大的日子里,喝酒当然是必不可少的。家家户户会在过年的前夕准备上好的陈年老酒。在过年时,许多爱藏酒的人都会纷纷打开自己珍藏多年的好酒,也许只有在这种日子了,他们才会收敛自己对酒的吝啬。在过年,不管是会不会喝酒的人,都得沾沾酒气,这不,喝着喝着倒也能品出些这酒的好了。

饺子味在年味中也是不可缺少的。北方人个性爱在过年时吃饺子。那肥中带瘦的馅,加上些料酒,那味儿真是让人口水流下三千尺。再在馅中加入葱、姜、蒜,那滋味无法用语言来形容。蒸煮完后,香味那真是扑鼻而来。一碗醋,一大碗饺子,可能还填不饱肚子哩。吮吮饺子上的醋,一咬开饺子,又会有一股汁混着醋一齐流入口腔中。

仔细想想,其实年味很多。都饱含着新年的温馨完美。想象一大家子人围坐在一张大圆桌边吃饭,虽有些挤,但是谁都互相夹菜,这种温馨只有在过年才能得到。

春节年味的作文9

辞旧换新年,春风迎星象。我盼星星,盼月亮的节日——春节终于来了!

在春节那天,我们一家人坐在火炉边上,看春晚。电视中的人们说,虽然是过新年,但是他们也不能回家。我心中顿时充满了疑惑:到了春节,为什么不回家呢?这好歹也是说什么也要相聚的日子啊!我带着疑惑,便接着往下看。原来那些不能回家的人,是因为工作?都关系春节还在坚守自己的岗位。为了让我们能够安心的回家,而放弃了自己回家过年的机会。我还听说,有的人连续十几年都没有回家去看一看。真是“舍小家为大家”啊!我们要对那些就算是过新年,都还在自己的岗位上工作的人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因为是他们的付出,才能让我们能够再次和家人团聚。不知什么时候,我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我们在这里说说笑笑,烤着火炉吃着美食,而那些只能自己冷冷清清的,看着春晚过新年的人们,他们又何尝不想和自己的家人团聚呢?就在这时,不知是谁说了一句:“发红包啊,大家快抢红包哦。”说起来现在微信上的红包真是一种常用的工具,就连我的外婆都会使用了。我们听啊,别马上打开手机,开始抢红包。之后便是一阵声音“哇塞,好手气”“哎呀,手气怎么这么差。”真是好不欢乐啊!

终于到了跨年的时间,我们我们拿出了超大号的鞭炮,其他的人家也都不甘示弱,不约而同的点起了鞭炮。倒计时,三!二!一!嘭!嘭!嘭!哇!这是太美了——火星儿从天空中慢慢地散开,就像仙女从天上撒下来了五颜六色的花朵一般,一个个到都在整争奇斗艳,可是它们又像离了弦的箭,转眼间就烟消云散了……我突然有所感悟——这烟花虽然是美丽,但是他却只有一瞬间的美。正如昙花,虽然只有一现时间来绽放花朵,但是,尽管只有一现的美丽,可它也仍然拼尽全力将自己最美丽的一面展现给人们看,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不是很值得我们学习吗?过完了,跨年我们发誓在这一天一定都不能睡觉,就算是守完了岁也要好好的玩。大人们都去睡觉了,只有精神仍然充沛的我们还在继续嗨皮。终于到了凌晨四点多钟,我们实在是坚持不住了,一个个都进入了梦乡……

这个不同寻常的新年在我梦中再次浮现。

春节年味的作文10

春节就要临近了,我们全家人准备到姥姥家里面过年,姥姥家在淮南西部的一个郊区,虽然不是一个繁华的市中心,但是却有着特殊的自然的气息,有着一份浓浓的年味儿,在我们的心里,是非常温馨的。

一路过来,红是家乡的主色调,家家户户挂着大红灯笼,还有红色的窗花,大家都忙着贴春联,记得我在小学的时候,做的寒假作业就是收集春联,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之下,家家户户都充满了喜庆的味道,所以红是我们中国的象征,充满着生机和活力。

年三十的晚饭是我一年中最期待的大餐,不是它的丰盛,是因为它充满着年味。我和妹妹也会帮衬着去端菜,偶尔尝个鲜,当一回品尝大师,告诉掌勺的大厨(我的舅舅)该加点什么料,盐、糖、醋、八角、辣椒,这些可是传统的中国味品,原汁原味的传统美食令人感觉吃了心里暖和、踏实。接下来,一盘一盘香气扑鼻而来、色香味俱全的大菜上桌了,摆满了方桌、圆桌、转盘,嘴馋的小孩们看得直流口水。妈妈、舅妈开始给我和妹妹倒果汁时,这顿具有重大意义的大餐便拉开序幕了。等到大人们各就各位,先向老人们敬酒,孝敬老人是中华传统美德。老人说新年欢乐,大餐正式开始,大家转动转盘,品尝着精美的菜肴,我们小孩则迫不及待地开吃了。也不顾吃相如何,大人们问菜味道如何时?我们只管一个劲说“好”,等到看春晚时,还在如数珍宝地说着自己今晚喜欢的菜肴。

年里头,吃得多,收获的也多,但最有深刻印象的还是听到的年声。因为从踏上回家的路时,人们议论关于过年的话题的声音就不断。从吃、穿、住、行聊到国家大事,全与年紧密相连。到了年 夜 饭的时候,碰杯声、祝福语交替而来……最激动人心的时刻来临了——守岁到零点,马年来到,窗外鞭炮声迭起,噼里啪啦响个不停,在这声声爆竹声里,我们的忧愁、烦恼全都“付诸东流”,迎接新的一年。还应了“爆竹声中一夕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但又很矛盾,鞭炮声让年味更浓,但也增加了环境污染,我想若能用播放鞭炮的声音替代燃放鞭炮的声音,减少污染多好,让我们过个绿色环保年。

就这样,我们一年又一年迎接着春节的到来,我想时光的机器,如果你能够看到我们的欢声和笑语,是不是可以放慢一些脚步,让我们回味一下,一年中最欢乐的时光,可以多停留一段时间。

春节年味的作文11

年俗是指春节习俗,春节俗称“过年”。那什么是“年”,又为什么要过年呢!

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尖角,凶猛异常。“年”兽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爬上岸来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这时候村东头来了一个白发老人,对一户老婆婆说,只要让他在她家住一晚,他定能将“年”兽驱走。众人不信,老婆婆劝其还是上山躲避的好,老人坚持留下,众人见劝他不住,便纷纷上山躲避去了。当“年”兽像往年一样准备闯进村肆虐的时候,突然传来白发老人燃响的炮竹声,年兽浑身颤栗,再也不敢向前凑了。原来“年”兽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大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哈哈大笑,“年”兽大惊失色,仓皇而逃。从此每年的除夕,家家都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灯火通明,守更待岁。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过年”。

“春节”原指正月初一立春日这一天,可中国的春节准备,庆祝活动,早从腊月初八就开始了,也有过了腊八就是年的俗语。腊月初八就是腊八节,又俗称“腊八”,有着喝腊八粥的古老习俗。喝上一碗腊八粥,祈福新的一年平安吉祥。也有泡腊八蒜的风俗,据老人讲,腊八蒜的“蒜”字和“算”字同音,名家商号要在腊八这天拢账,其中包括外欠和外债都要在这天算清楚,“腊八算”就是这么回事。北京城还有“腊八粥,腊八蒜,放帐的送信儿,欠债的还钱”的民谚。在河南等地,腊八粥又称“大家饭”,是纪念民族英雄岳飞的一种节日食俗。

腊八节过完之后,人们都开始置办年货了,还会买春联,窗花,“福”字,年画,爆竹等等。这都是过年的习俗,都是必不可少的程序。街上人来人往的,年味已经十分足了。

接着就是腊月二十三了,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夜”,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祭灶,吃灶糖的日子。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就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神。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或“官三民四僧道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腊月二十四日,水上人家或寺庙,道观则在腊月二十五日举行祭灶。后逐渐演化为“二十三,过小年”的说法。

过完腊月二十三就过腊月二十四。“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穷运,晦气通通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其中民间还有“二十五糊窗户,二十六炖大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儿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的俗语和习俗。

年是游子的盛会,辛苦劳作一年的人不管多远都要赶回家与家人团聚。年是中华文化的浓缩,中国有说不完的年俗,道不尽的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