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话题 > 节日作文 > 端午节作文 > 关于端午节包粽子的作文(精选28篇)

关于端午节包粽子的作文(精选28篇)

推荐人: 来源: 博学咖 阅读: 1.17W 次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端午节包粽子的作文(精选28篇),欢迎大家分享。

关于端午节包粽子的作文(精选28篇)

端午节包粽子的作文1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在这个粽味飘香的节日里,我和妈妈做了一顿粽子美食。

端午节吃粽子还有一番来历呢!妈妈以为读后感我不知道,还试探的考我,其实我早就在书中得到答案了。嘿嘿咱读书人就是长见识。我夸夸其谈。绘声绘色给妈妈讲的一愣一愣的。

在春秋战国时期,有位爱国人士————他叫屈原。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 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 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

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万分,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身体了。

妈妈听后满意的笑了。粽叶和米也泡好了,妈妈示范给我看。包了一个漂亮的三角型粽子。我随后按图索骥自己也包起来,把粽子叶折成三角型。然后把泡好 的米放进叶中。可以放肉的由于我不喜欢吃肉,所以我只放米。这样还好包一些。为了更好的区分,我和妈妈决定不带肉的我来包,用黑线绑,有肉的粽子妈妈来包 就用白线。看花容易绣花难,我左折一下右折一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啊。终于包好了一个不“像样的”粽子来。汗。还真不容易,看着妈妈快包一小盆了,我迫不 及待的把我的作品拿给妈妈看。妈妈皱着眉头说:“真像小手”我们开心的大笑,接着妈妈又鼓励我说,第一个难免会包不好。包几个熟练就好了。

我包了第2个、第3个、第4个……一个比一个好、一个比一个快、。一个比一个漂亮,熟能生巧这句话是谁说的来着。太有道理了。粽子包完了。我也累的 够呛。看着锅里热腾腾的粽子。我以翻江倒海之力大海捞针之势,终于把我首创“小手”找到了。自己的劳动果实是最香甜的,我的“小手”太好吃啦!

端午节包粽子的作文2

时光匆匆,端午节说到就到了,今年我们有机会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学包粽子,真幸运呀!

我们来到食堂,每个人都按耐不住激动和好奇。有的人说:“怎么办,我不会做粽子,我只会吃粽子啊?”有的人说:“包粽子很复杂的哟!”

我们先看着指导员奶奶从篮子里拿出两片叶子,右手拿着粽叶的头,左手拿着粽叶的中间部分,左手和右手灵活地一配合,粽叶底下霎时间变得尖尖的,然后她微笑着指导我们:“粽子的角一定要尖,不然的话就会从里面漏米。”说罢,一只手就紧握粽子的角,另一只手拿起勺子往粽叶里舀米,等到粽叶被装到一半时,再放下一枚红枣,再继续舀满米。之后把粽叶剩余的部分裹在米上面,最后,再用绳子绑在上面。这样一个粽子就完工了!

我拿起粽子看了看,感觉做粽子没有什么难处,可一开始做,我就被难住了。我拿起粽叶开始卷,可粽叶仿佛存心和我作对一样,就是卷不出我想要的效果。这时奶奶拍了拍我的肩对我说:“不要急,慢慢来,肯定能成功的!”我静下心来,慢慢地回顾奶奶包粽子的情景,慢慢地包了起来。果然,静下心的我马上就卷好了粽叶。一会儿,我的杰作终于完成了!

今天,我学会了包粽子,更重要的是,我懂得了一个道理:无论在什么时候,我们都得保持冷静,冷静才能使我们一步步走向成功。

端午节包粽子的作文3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到了,一直工作繁忙的老妈却说要自己包粽子,我开心极了!

今天一早,我一进厨房,一看,桌上满是粽叶,粽子馅儿的口味真多,有豆沙味的、菠萝味的、五香味的……还有麻线。老妈一来,我们就开始包粽子了。

只见老妈手里握住粽叶,往里面裹了一圈,一个圆锥形就出现了,我心想:老妈一定会在这个“大肚子”里装馅儿吧?只见老妈左手拿起对折处,右手用勺子舀了一勺糯米装进“大肚子”里,这就像变魔术一样,“大肚子”一下就鼓了起来。老妈把一边的边角压进去,又换了一边按进去,这下,粽子的形状完成了。可是还有缠线的一步,只见老妈拿起线,向粽子上缠了几圈,然后打个结,这一个粽子就做好了。

老妈的动作可真麻利,很快就包完了粽子,老妈又把粽子放到高压锅里煮,不到半小时,粽子就煮好了。我们就开始吃粽子了,我们每吃一口,都会感到粽子香味非常浓,飘满屋子。爸爸也讲起了关于端午的故事

这个端午节,过得可真有意义。

端午节包粽子的作文4

“粽叶买好了吗?”“买好了!”“糯米买好了吗?”“OK了!”“蜜枣买了吗?”“当然买了”。

今天呀!可是端午节哦!我终于快要吃到香喷喷的粽子喽!但是奶奶说要我亲手包粽子。“哎!真倒霉!”

我跑进厨房,望着盆子里绿油油的粽叶不知所措。只见我拿起一个超大号使它成为一个“漏斗”,再把一些糯米放在里面,接着拿出一个红彤彤的蜜枣放在中间,下一步就是包扎粽子了。我随便拿几片

粽叶一插,盖在“漏斗”上,结果由于粽叶太小,盖不满。于是,我不管三七二十一,跟粽子“硬斗”最后粽子洒了一地,“身体”也全军覆没了。

“哎!”我只好重头再来。和前面一样把粽叶包成“漏斗”,再把糯米和一颗鲜红的蜜枣放入“漏斗”里。又把中号粽叶插到“漏斗”里,终于盖住了。我接着用最小号粽叶做底,用线一捆,这样糯米

和粽叶“摇身一变”成了胖乎乎的“粽子小姐”。再过两小时就可以吃到自己亲手包的粽子喽!想到这里我心里甜滋滋的。

这就是包粽子的过程!

端午节包粽子的作文5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要到了,我可爱吃粽子了,又香又甜。可我不知道棕子是怎么包的。

记得有一次,端午节的前一天晚上,我看妈妈包粽子。妈妈拿了一张棕叶,用手一卷,棕叶便成了一个空心的圆锥形,然后把泡好的江米放进一点,放上两颗大红枣,再放上江米,用力摁了摁,把余的叶子包上,用绳子把它捆紧,一个大大的粽子就包好了。我看了心想挺容易的,我也试一试。我学着妈妈的样子,拿起一片粽叶,也想把它卷成圆锥形,可就是卷不好,卷来卷去,老是一个直筒。妈妈看见后,就在旁边指点,费了半天劲,才包好了一个粽子。妈妈看着我满头大汗的样子说;做什么事情都不容易,只要努力了,就一定会成功的,这和你的学习是一样的,明白吗;我点了点头。我又试了几次,在妈妈的帮助下,终于包好了。第二天粽子蒸好后,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粽子,脱掉它身上的绿衣裳,里面的米全露出来了。哇,好香啊,我立即咬上一口,真好吃,又软又香。我问爸爸,粽子是怎么来的,爸爸说:是纪念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两千多年前的五月初五,屈原投汨罗江而亡,人们为了纪念他,每年这一天都要站在江边往里扔食物,以防鱼虾把屈原的尸体吃掉。这一天还要赛龙舟,喝雄黄酒,戴荷包等等有意义的活动。

瞧,端午节多么有意义啊。我过了一个又高兴,又懂得了不少知识的一天,还学会了包粽子呢。

端午节包粽子的作文6

星期天,我们昂立全体师生去老家印象农庄,举行了包粽子活动。

首先,老师一边包粽子,一边给我们讲解。同学们都觉得很简单,信心满满。没有几个同学认真听老师讲解。

轮到我们亲手包粽子了。我们来到了大厅,同学们都纷纷拿起粽叶开始开始包粽子。我按照老师讲解的方法去包,可是,怎么也包不紧。我开始没有耐心了,看着已经被我折坏了的粽叶,我心里十分焦急,却又不知所措,泪水都润湿了眼眶。老师看到我沮丧的样子,走过来说:“怎么了?”我并没有直接回答,只看到别人的粽子一个接一个包好了。老师好像看透了我们的心思,给了我几片完好无缺的粽叶,一步一步仔细地手把手地教我怎么包粽子。老师说:“首先,把两片粽叶平行放好,接着,把第三片粽叶倒过来放在中间,再旋转两圈,就成了一个圆锥形筒,然后往里面放入米,肉,红豆等食材,再封口,用绳子缠紧,一个完美的粽子就完成了。我试着按照老师讲的步骤自己包了起来,终于我亲手包好了一个粽子。虽然外形不是很好看,但我心里还是甜滋滋的。因为这毕竟是我亲手包的,里面包含着我辛勤的汗水,对我而言有着非凡的意义。后面我又连续包了几个。

今天我过得非常开心,我不仅学会了包粽子,更重要的是我明白了:不管做什么事情,一定要认真去做,虚心学习,只有这样,你才能成功。

端午节包粽子的作文7

端午节是一首诗一般的节日,粽子芦叶中的糯米,不仅飘香家庭,飘香人间,那抹芦叶沉淀着脱俗的香。

细看这芦叶,那抹绿透人心弦,看似飘袅轻轻,光滑细腻,其实却有那根根叶脉相连。叶子若失叶脉则枯萎,人若失血管则消逝。那根根突起的叶脉,让蓬勃的绿长在中间。近闻那淡淡的清香,淡雅脱俗,让人远离这尘世,远离繁华。这贞洁的香啊!让人心旷神怡。

我家的端午,便是粽子飘香。每逢端午,从灌满水的盆子,提上沾满水珠的芦叶,那绿啊,绿到了人心,先将芦叶弯成圆锥形,再将糯米、鲜肉、红枣等倒入其中,用芦叶盖住缺口,顺势包裹,用线固定,一个精灵般的粽子便做好了。用锅一蒸,那芦叶的清香被热气挤压,有夹杂着糯米的芬香,让整间房屋都布满了粽香。锅盖一掀开,滴着水蒸气的粽子显得格外诱人,让人垂涎三尺。

说到粽子不由得就都提到屈原。屈原是一个一身正气的官员,由于国家的腐败和小人的排挤,让屈原的才华和抱负无从施展。无奈之下屈原投身汩罗江,他用自己的死唤醒了人民,更留下了千古绝唱《离骚》。这个贞洁、两袖清风的诗人,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上留下了“清香”。

端午节的习俗还不止这些,端午节时,我总会戴一个奶奶亲手做得香囊,还会在家中的瓶子里插上艾草,然后还会看龙舟比赛。在那些震天的鼓声中,端午节离我们更近了。

端午节是粽子飘香的时候,更是立志报负的时候,愿粽子之香飘散繁华。

端午节包粽子的作文8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佳节——端午节。它的来历据说是这样的:2000多年前,楚国危机重重,楚王听信小人的谣言,把屈原赶出楚国,后来楚国灭亡了,屈原伤心欲绝,投汩罗江自尽,大家得知消息,纷纷划龙舟去打捞屈原的尸体,可是一无所获,人们怕鱼儿吃掉屈原的尸体,就往河里扔粽子,从此便有了端午节及在那天吃粽子的习俗。

每到端午节,家家户户都会包粽子,我也想体会这个过程,就向姥姥请教。姥姥告诉我,剥粽子要先拿两片叶子,向中间折成一个类似金字塔的圆锥形,放一半糯米,上面放入蜜枣,再用糯米铺平,用叶子把糯米包的严严实实,包成一个三角锥形,然后用绳子给扎紧就可以了。看姥姥做的如此轻松,可真正操作起来却没我想象的那么容易,我包的粽子不是糯米漏出来,就是叶子散开,根本没有办法包完整。原来包粽子没我想得那么简单,就象学习一样,要想学好,就要勤学苦练。经过多次失败,最后在姥姥的指导下,我终于包成了一个小粽子,虽然样子不太好看,但也是我自己的劳动成果。

姥姥把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加上水开始煮。一会儿厨房就飘来了阵阵香味,馋的我都直流口水,老是往厨房跑,就想看看粽子熟了没有。过了一会儿粽子好了,我剥开尝了一个,糯米软软、粘粘的,蜜枣甜甜的,美味无比。尤其是尝到自己的劳动成果,感觉心里美滋滋的。

端午节不但让我尝到了美味的粽子,又让我学习了很多的知识,真是太开心了。

端午节包粽子的作文9

今天是端午节,我和爸爸妈妈包一次粽子。这是我们家第一次包粽子,我兴奋极了,对妈妈说:“妈妈,这次我一定要学会包粽子。”

昨天,妈妈已经把糯米和红枣泡好了,也把粽子叶也按要求准备好了。我们就开始包粽子了。第一步先拿一片粽子,把叶子一端折成锥形;再抓一把糯米放在锥形中,米中间塞两颗红枣;接下来用另一端叶子封好口,不能让糯米漏出来;最后用一根绳子把包好的粽子缠紧。一个粽子就包好了。

包粽子的步骤,我和妈妈都记得很清楚,但是做起来一点都不容易。妈妈包的第一个粽子太好玩了,完全看不出是什么形状。看到粽子我哈哈大笑。我对妈妈说:“妈妈,这个粽子样子有些诡异,像一个骷髅头。你敢吃吗?”妈妈沉默了一会说:“哎,那我把粽子拆了吧,没人敢吃就麻烦了。”妈妈看看我的粽子也忍不住笑了起来说:“你的粽子米快漏完了,煮出来只剩叶子了。难道你让我们吃叶子吗?”我拿起自己的粽子看看,太扁了,叶子里只剩下一点米。我唉声叹气地说:“看来我也要重包了。

我又重新拿了粽子叶,和妈妈一起按照步骤认认真真地做好每一步。我先用粽子叶折好形状,放适量的糯米和红枣,小心翼翼地封口,不能漏出一点缝隙,在爸爸地帮助下用绳子缠得紧紧的。这个粽子包好了,我仔细欣赏我的“作品”,自我感觉还比较好。虽然粽子的形状还是不好看,但是没有漏出米。我把我的“作品”拿给妈妈看,妈妈说:“嗯,进步很大,继续加油,相信你会做得更好的。”受到妈妈的表扬,觉得自己的干劲更足了。我看到妈妈包的粽子形状也越来越好看了。我对妈妈说:“妈妈,我们快快包吧,我想早点吃上粽子。”妈妈说:“好的,小馋猫。想吃就要加油干。”

我们一共包了二十个粽子。妈妈用一个大锅煮了满满一锅。粽子的清香充满房间,我觉得自己的肚子咕咕地叫。我不停地问妈妈:“粽子熟了吗?我饿死了。”妈妈回答说:“快好了,再等等。”我觉得时间好长呀,快到了世界末日。妈妈终于说:“好了,可以开吃了。”我噌地一下跳了起来,扑向了粽子。

吃着自己包的粽子,觉得这个粽子是世界上最美味的食物。

端午节包粽子的作文10

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就是端午节了,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还可以观看划龙舟。或许有人问:为什么端午节在农历五月初五呢?为什么这一天要包粽子呢?为什么端午节划的船叫龙舟呢?这其中可是有故事的哦。

在战国时期,总共有七个国家,每个国家都想统治其他六个国家,尤其是秦国,他们野心最大。而楚国的楚王,性格极为懒散,但他有一个忠臣——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有一天屈原得知秦国要攻打楚国,急忙前去王殿,告知楚王,并提出护国计策。然而,无能的楚王并不领情,还因为屈原影响他睡觉斥责了他。之后,屈原并未放弃,又去进谏了楚王几次,但结果都一样。无奈的屈原走在路上,看到百姓过着贫穷艰难的日子,想到战争即将来临,自己却无能为力,悲愤交加,心灰意冷之下投进汨罗江。人们得知心系百姓安危贫苦的爱国忠臣屈原跳江后,为了不让江里的鱼虾吃掉他的尸体,也为了屈原的灵魂不挨饿,便纷纷把船雕刻成龙的样子来吓走鱼虾,然后往江里扔粽子,来祭祀屈原。

“五月五,是端午。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咸和甜。龙舟下水喜洋洋。”端午节前一天,我唱着端午歌谣,蹦蹦跳跳地提着包粽子的材料,满心欢喜地奔向厨房。

我先帮妈妈把糯米和干香菇泡在水里,再从袋子里拿出干贝撕成条状。与此同时,妈妈带上手套,把切好的五花肉放到大碗里,在上面加入料酒、老抽、五香粉,然后把它们混合起来,用手进行多次的揉搓,这样才能入味。接着盖上保鲜膜,放进冰箱里进行腌制,就等着明天拿出来包粽子。

“叮铃铃”我和妈妈早早地起床“工作”了。我们分工进行,我去收粽叶,妈妈炒干贝、虾仁和泡好的干蘑菇。妈妈炒东西的手法可熟练了,可以让锅里的菜不停翻滚,让我眼花缭乱,不禁佩服得五体投地。整个厨房香喷喷的,估计几十公里外都可以闻到这诱人的香味了。

过了一会儿,配料都制作完成了。要开始包粽子环节。妈妈包着,我在旁边边看边学,先把粽叶卷成勺子状,然后铺上一层糯米,再放上五花肉、虾仁、蘑菇等配料,最后再添上一层糯米。开始进行包粽子环节:先对折,用大拇指压紧,再对折,然后用芦苇草把粽子严实地捆绑起来。我和妈妈连续做了二十几个,最后一步就是把粽子放进锅里煮就行了。

大约过了一个小时,整个房子都是粽子香,我顿时“口水直流三千尺”了。顺手拿起一个粽子,不顾形象地吃了起来。原本在楼上的爸爸妈妈和姐姐都被粽香“叫”了下来,我们一家人围在一起享受着香气四溢的美味粽子,整个房子也盈满了喜气洋洋的端午节节日气氛。

端午节让我感受到了屈原无私爱国的胸怀,也让我学会了如何包出美味绝伦的粽子,更让我感受到了中国传统节日的美妙。

端午节包粽子的作文11

昨天下午,我和妈妈、姐姐一起包粽子。

原料都已经提前泡了一晚上,现在就开始吧。

妈妈可是包粽子的老手了,只见微微发黄的粽叶到了她手里就像施过魔法一样,一眨眼就变成了一个精致的“小漏斗”,妈妈再将白花花的糯米、红溜溜的花生和甜蜜蜜的蜜枣装在那泛黄的粽叶里,“小漏斗”像充了气似的“胖”了起来,妈妈再用白线将这个似方非方,似圆非圆的粽子绑起来,一个粽子就完工了。

再看看我的“杰作”吧!那真叫惨不忍睹,一会儿有米跑出来了,一会儿线开了,妈妈见了哭笑不得,只得叫我过去玩。我只能恋恋不舍地放下手中的“粽子”,过去玩了。

终于包完了,我一看。妈妈包得馅挺多,就是长得不好看,像个丑八怪,姐姐包得有角有棱,就是太扁了,像个难民。妈妈笑着说:“在家里嘛,吃得好,吃得多才算事,好看不顶用呀!”我和姐姐都笑起来。

粽子煮熟了,我尝了一个自己包的,可真甜。

端午节包粽子的作文12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年一度的端午节马上要来了。为了纪念屈原,有的地方赛龙舟。我们河南有包粽子的习俗,我们家也不例外。

今天一大早,奶奶就忙着洗粽子叶、泡花生、糯米,我问:“今天包粽子么?”“是啊!下午才包”奶奶说“那为什么这时候泡啊?”我说“因为提前把粽子泡四个小时,容易熟,粽子软,口感好。”奶奶说。

下午奶奶开始包了,我搬个小凳子在一旁看着,奶奶一边包给我讲:“先把粽子叶折成三角形的斗装,为了米不洒出来,先放花生再放米然后放枣,上面盖一层米,把余下的叶子盖过来包着下面的米,把尾部折过来,缠上线,一个粽子诞生了。

看着容易,做着难。奶奶包一个成一个、我包一个、撒一个。我不灰心,接着包。一次又一次我终于包成了一个没有型的粽子,”不错,煮熟就能吃。“奶奶说。我一连包了十几个,样子还不错。

我吃着自己包的粽子,软软的,甜丝丝、香喷喷,真好吃啊!

端午节包粽子的作文13

一看见大院楼下坐满了提着一只桶的阿姨和奶奶,我就明白端午节没几天就要到了。因为只有这个时候,常年甩着手在楼下散步的她们会变成忙活得不得了的“织女”,给我们整个大院里的人们包端午节必吃的一种食物——粽子。

每年的端午节,我们家乡是一定会吃粽子的。然而,粽子不是每家每户都有人会包的。我们大院里的阿姨和奶奶们,平日里是喜欢多管闲事的“八婆”,在这个日子里,却变成了喜欢乐于助人的好人,她们会笑盈盈地接过你交给她们的装有粽叶和糯米的桶,一字排开坐在大院楼下进行“编织”,一个不会包粽子也许要包上好几天的粽子,在她们的巧手下,一两个小时全部搞定。

还有的热心阿姨,她们会邀请你提着她们为你包好的粽子,去她们家用专门的锅,把握时间将粽子煮成一咬下去就满口留香的粽子。这一环节如果是不懂粽子如何煮的人,也许就会将粽子煮成半生不熟的状态,将一桶包好的粽子给浪费掉了。

每年到了端午节的这个时候,往日里对那些喜欢议论是是非非的阿姨奶奶们的积怨也一并在她们的热情下融化散开了。她们虽然喜欢八卦,但她们包的粽子是真的好吃。如果我不是肠胃不怎么好的话,我一次就能吃两三个。

端午节来我家的客人也爱吃这些粽子,每次吃了之后会问我妈妈是怎么做的,妈妈告诉她们是大院里的阿姨奶奶们帮忙做的后,她们也会想要那些阿姨奶奶们帮忙包粽子,而每一次妈妈不好意思说明白的请求,那些阿姨奶奶们都笑盈盈地接过,一会儿就包好了,从不觉得麻烦。

我不知道未来我或者我的妈妈会不会包粽子,但这些阿姨奶奶们包的粽子是真的好吃,而且她们的好也融化了我对她们的积怨,粽子似乎是专门来化解一切的礼物。

端午节包粽子的作文14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相传古代诗人屈原就在这天投江,后人为了纪念他,把这天当作节日,有吃粽子、插艾叶,戴香囊、赛龙舟等风俗。

端午节这天,老妈一大早就把我从温暖的被窝里拽了起来,嚷嚷道:“快起来,学包粽子了”。我慵懒地坐起来整理着头发,慢吞吞地洗漱。等这一切都进行完,我默默地走到餐桌旁,看到桌子上昨天就泡上的江米,花生,红豆,还有几天前就买好的蜜枣问妈妈:“我干啥呀?”妈妈说:“你拿上透明胶跟着爸爸先把艾叶插门上。”“好嘞!我爽快地答应着。”艾叶的味道非常香,我喜欢它的味道,而且它还防蚊虫呢。接下来就是包粽子了,起初,我是一点也不会,手足无措的站在那里,傻傻地看着爸爸妈妈在包粽子,看了一会儿,感觉也没那么难,我也学着妈妈拿起两张粽叶叠在一起,然后用手捏住粽叶的两端,卷成漏斗形,可是粽叶不听我使唤,卷出来的形状奇奇怪怪的,妈妈看到后手把手的交我,还一直鼓励我。好了,漏斗形弄好了,我抓了一小把江米,放上三个花生,一个蜜枣,当我盖上粽子叶准备用绳子扎的时候,手抓不住粽子松开了,里面的东西全撒了出来,我有点生气,气自己太笨了。妈妈再次鼓励我:“你再试一次,可以用牙齿咬着绳子,一只手抓粽子,一只手缠粽子,这样你手上就有劲了。”我又开始了第二次尝试,前面的动作已经熟练掌握,到了后面,我怕还弄不好,我没有放那么多东西有点扁扁的,妈妈也一直提醒我慢点,不要急。我用了妈妈交给我的方法,拿着绳子,抓紧粽子,在粽子外面缠了好几圈,最后扎紧打结,终于包好了一个。拿给妈妈看,妈妈一直夸我,我心里美滋滋的。

“呼”我们总算包完了全部,累死我了。想着以前都是妈妈自己一个人提前准备材料,一个人包。我感觉到了妈妈的辛苦,妈妈的累。妈妈说“休息休息,等着吃粽子吧,自己包的吃着更香。”“出锅喽”随着爸爸地喊声,我们闻着粽香味走过去,一人拿了一个自己包的品尝起来,好香呀!

端午节这天,我们一家人边吃自己包的粽子,边看电视,其乐融融。我一连吃了三个,嗯,还是自己做的东西最好吃。

端午节包粽子的作文15

又是一年端午节,家家户户少不了吃粽子。盛夏闻艾叶香,包上粽子过端午。虽然现在超市里可以买到速冻的粽子,但是吃起来总觉得缺少点端午节的味道。外婆每年都要包粽子,以前的端午外婆都在老家包粽子,而今年外婆在宁波,当然也要包粽子了。我很难得看见外婆包粽子的场面,所以当外婆包粽子的时候,我就跟着她学起了包粽子。

外婆准备了糯米、绿豆、腊肉、粽叶和包粽子的绳子,然后就开始教我包粽子了。外婆首先给我示范了一下,只见她拿着两片粽叶,正反放置,卷成一个漏斗状,盛点米进去,再加上一块腊肉进去,接着盖上粽叶往上折,要全部覆盖住米和肉,否则就会从缝隙里溢出来。然后再绑绳子,先绑上面的一根绳子,然后再把第一根绳子和第二根绳子都绑在一起,这样才会更加牢固一些,煮的时候才不至于散架。

端午节包粽子的作文16

“粽子香,香厨房。艾草香,香满堂。”端午节到了,按照中华民族的民风民俗,端午这一天,人们要包粽子、赛龙舟、挂艾草,猜灯谜等。今天,奶奶教我包粽子。

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根据馅的不同,花样也多:豆沙粽、鲜肉粽、八宝粽、红枣粽、蛋黄粽、火腿粽等。

奶奶是包粽子的能手。瞧,她熟练地把两片箬竹叶一扭,尖角“畚斗”的形状就出来了。然后,她往“畚斗”里装米,又用手压实,多余的粽叶按下,做好盖子,最后用绳子捆紧,三下五除以二就包好了一个粽子。

我看得入神了,也想学包粽子。我拿起一片箬竹叶,一扭,嗨,也成了一只尖角畚斗!挺简单的嘛!我得意洋洋地给奶奶看。“错了!”奶奶放下手中的粽子说,“包粽子是有讲究的,你看,这箬竹叶光滑的一面是正面,颜色绿一些;粗糙的一面是反面,颜色浅一些,柄茎突出。包粽子时,要正面朝里,反面朝外。”奶奶一边说一边放慢速度给我做示范。

等我学着把尖角畚斗做好了,一勺一勺往里面装糯米,中间放了香香的火腿咸肉馅,再盖上糯米,想用箬竹叶包上,可糯米像淘气的孩子老往外钻。怎么办呢?“傻孩子,一口气吃不了大胖子,你米放得太多了。只要放八成满就可以了。”奶奶帮我倒出一些米,接着用右手掌心把“畚斗口”多余的箬竹叶压下,当作盖子盖上,右手按住盖子,倒过来,把长出的箬叶按在粽子外表面,最后用绳子捆紧!这一步是最难的。我看一步学一步,看一步学一步……试了好久好久,终于包出了一只长有四只角的粽子了。

我又包了第二个,扎绳子时突然想起忘了放馅,只好拆开箬竹叶,重新放,这回我放了一个大大的红枣馅。要盖“盖子”了,我又请奶奶帮忙,奶奶告诉我:“包粽子时米一定要压实,绳子要捆紧,这是需要力道,需要反复练习才有的经验,你多练多包,总会有进步的。”

是的,学做任何事都需要多练。我一边包一边学,包了一只又一只,慢慢摸索出了一点经验。这真是熟能生巧啊!

奶奶把包好的粽子放锅里煮。一个多小时后,一掀开锅盖,煮熟的粽子就飘出一股清香来。剥开箬竹叶,咬一口,真是又黏又甜。

这个端午节,我不仅学会了包粽子,品尝了粽子的美味,还懂得了好多好多。这个端午节,我过得快乐又有意义。

端午节包粽子的作文17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这一天是人们为了纪念古代诗人屈原,举行包粽子、赛龙舟等活动。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去奶奶家玩,到了奶奶家,发现奶奶正准备包粽子,我高兴极了,对奶奶说:“奶奶,让我也尝试一下,看能不能包成粽子。”奶奶说:“好,赶快去洗下小手,来帮奶奶包粽子。”我洗干净手后,去包粽子,奶奶把从超市买来的粽叶、糯米、红枣、红豆、绳子等都准备好了。奶奶首先把粽叶放在热水里侵泡,使粽叶变柔软,这样能更好的包粽子,使糯米不易掉出来。粽叶准备好后,奶奶开始逐步教我包粽子,奶奶先拿出两张粽叶,把它卷成圆锥形,然后放上糯米、红豆和切好的红枣片,折好后,用绳子捆结实,一个粽子就包好了,虽然没有奶奶包的'好看,但是看到自己第一次包成功的粽子,我还是很开心。

粽子全部包好后,最后一步就是煮粽子了,奶奶把包好的粽子放到大锅里煮,一个多小时后,香喷喷的粽子出锅了,我找到自己包的粽子,吃了一口,太好吃了!这真是一个难忘的端午节。

端午节包粽子的作文18

今天是端午节,有一种莫名的激动,因为啊,我可以包粽子了,以前都未曾包过呢,还真想尝试尝试!为此,我准备好了粽叶、糯米、肉、蜜枣和五彩的丝线。我觉得有点像新官上任三把火呢!第一把火就是做粽子。

我先把清洗好的粽叶叠成一个半三角形,然后把糯米适量的放进去,然后再把另一半粽叶盖上去,再用丝线绑好,一个粽子就大功告成了!接着,我包了更多粽子。第二把火就是煮粽子。我把已经包好了的粽子放到蒸笼里,再调好火量,就行了。

过了一段时间,看样子也八九不离十了,就关上了,然后把蒸架拿了出来,可我的手顿时像被烫了一样,直捏耳朵。最后一把火也就是尝粽子。把粽子拿出来时,就已经垂涎三尺了。我扒开粽叶,用嘴尝了尝香喷喷的粽子。“哇哦,实在是太好吃了,既有肉馅的,也有蜜枣馅的,真让人回味无穷啊!”第一次尝试包粽子,真的好爽啊,明年我要继续包!

端午节包粽子的作文19

今天,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到了。一想到端午节想必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吃香甜美味的粽子吧!我一想到就会流口水,废话不说了,我和大家就讲讲今天包粽子的事情吧。

早上,我起的早早的,和妈妈一起去市场买了粽子叶、糯米等材料。回到家以后,我和妈妈便大开工了,妈妈说:“要先把糯米放进水中浸泡,等可以用手展碎的时候就可以拿去包粽子啦!”我半信半疑地把糯米放进了水中,接下来我又和妈妈把粽子叶洗的干干净净、一尘不染,恰好糯米也可以用手展碎了。我和妈妈便用粽子叶把糯米包了一圈又一圈。然后用绳子系起来放到锅中蒸熟。

过了好久,终于可以吃了,我和爸爸争先恐后的吃着香甜可口的粽子。而妈妈在那坐着说:“别急!别急!我来给你们讲讲糯米是什么东西做出来的。”妈妈又说:“糯米是由糯稻托壳的米,在我们南方称为糯米,在北方称为江米。”妈妈又说:“端午节是由唐朝时,一位伟大的诗人屈原在抵抗战略失败后,便沉江自杀。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一位伟大的诗人便纷纷包粽子丢入江中,以免让鱼虾啄食他的身体。”

妈妈吧端午节的故事讲的津津有味,我们吃的也津津有味。在这个端午节,我不但学会了包粽子,也学习了有关端午节的知识,真是一举两得啊!

端午节包粽子的作文20

端午节到了,学校里举行包粽子的活动。

包粽子之前要准备好粽叶、糯米和线这几样材料,要提醒大家的是,糯米一定要浸泡后才能包,这样做出来的粽子才好吃。

开始动手,我拿起两片一大一小的粽叶,学着冯校长的样子折出一角,然后在折好的角筒里塞上糯米,再用手按一按,将糯米塞严实。最后,把底下的粽叶卷起来,用线捆牢,一个粽子就完成了。

看着自己包好的可爱的粽子,我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

端午节包粽子的作文21

这个星期六天气晴朗,万里无云,我和妈妈一同去了超市,在超市里我看到有许许多多有着五颜六色的礼盒,我好奇地问妈妈:“这些是卖什么的?”妈妈说:“你不知道因为端午节快到了吗,这是在卖粽子。”

妈妈告诉我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是为了纪念一位叫屈原的诗人。在端午节里主要的活动是包粽子和赛龙舟。我说:“妈妈,我也要包粽子、赛龙舟。”

妈妈笑着说:“过几天,在夹河里就有龙舟赛,到时候妈妈带你去看。我可以教你包粽子。”

我和妈妈买了包粽子用的糯米和粽叶,回家后妈妈把买的东西都放到了水里泡着,妈妈说要泡一天,哎呀,急得我在厨房里转来转去的。

第二天,我早早的就催着妈妈包粽子。妈妈把粽叶在桌子上放平了,从一头开始往上折成三角形,再折一下就弄成了一个三角形的漏斗,妈妈把泡好的米、花生和大枣装进去,然后用粽叶一层一层的包好,再用线把三个角绑住,一个三角形的粽子就包好了。我也学着妈妈的样子开始做,哎呀,怎么回事,怎么裹不住呀,米都跑出来了。看妈妈做起来那么简单,怎么我做就这么难呢?后来在妈妈的帮助下,我做了三个粽子,一个送给妈妈,一个送给爸爸,还有一个送给我自己做端午节的礼物。

这个端午节真有意思呀!不但迟到了美味的粽子,妈妈还夸我爱劳动,是个懂得孝敬父母的好孩子。只可惜没能看到赛龙舟,明年的端午节,我要吃粽子看龙舟。

端午节包粽子的作文22

我到外公家玩。当我做完作业后,只看到妈妈正在包粽子。我对妈妈请求: “我可以一起报粽子吗?"妈妈笑笑说:“你先看我怎么包的,然后你再试试看。”于是我开始仔细地观察妈妈包粽子。

妈妈首先把四片粽叶叠成宽约5厘米,将一段和中心重叠,就像一个小漏斗,然后装上肉和米。把剩下的一段与小漏斗重叠起来,在露出的一个小洞里填上米,把粽子里塞结实。最后用一根针把粽叶的小一段穿到背面拉紧,这样一个好吃的粽子就完成了。

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包粽子,这样以后就可以帮妈妈的忙了。

端午节包粽子的作文23

就快要过端午节了,妈妈也准备了许多包粽子的材料,有上好的五花肉,雪白的糯米,粽叶和丝线。

妈妈告诉我,我们先要在糯米里加上些酱油、盐和糖拌匀。我很好奇:“为什么要加糖?”妈妈说:“加糖是为了提鲜。”接着,切好五花肉,洗好粽叶,剪掉叶子尖,剪好绳子就可以开始包粽子了。

妈妈教我先在叶子上折了一下,做出一个锥形的小筒,再倒进来一勺米,又放进一至两块五花肉,然后再盖上两三勺米,把粽叶一卷就可以了。这也太简单了吧!

“不好!米弄进叶子缝里面了!”我用手抠出了夹进了叶子缝里面的米粒。“可恶!又漏出了一点米!”我把粽子打开,把米塞回去,又添了一勺米,重新包起来。妈妈教我先把粽叶长的部分折下来,盖住锥形小筒的顶部压紧,再把粽叶往下一折,把线绑好就完工啦。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真难啊!冷冷的灯光照在身上我都感觉好似炎炎烈日,流出了一身汗。希望那粽子会好吃。

粽子煮好了,我很担心:“我包的粽子会不会’露馅’了?我包的粽子好吃吗?”拿出来一看,哇!我包的粽子竟然没有漏一颗米!我觉得我比妈妈包的还要好,耶!再一尝,呸!太淡了,妈妈这所谓的“调馅大师”也太不专业了吧!不过,我还是觉得自己包的粽子一定比语文书上的粽子要好吃不知道几百倍呢!

端午节包粽子的作文24

端午节那天,我跟妈妈、奶奶学包粽子,第一次感受到了包粽子的乐趣和端午节的意义。

当天一大早,妈妈和奶奶就将前一天准备好的糯米、粽叶、灰水一一摆开准备包粽子。我也跟她们一起学学包粽子。妈妈和奶奶最拿手包的粽子,是三角粽和长粽,她们包的这两种粽子个个大小均匀。妈妈边做边教我。先从粽叶里选出四片大小差不多的粽叶,头尾相向平铺在桌面上,再在铺好的粽叶上放入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几颗大红枣,又用糯米盖得严严实实,再把叶子收拢包住。

我一边学,一边包,当我再把粽叶盖好包拢起来的时候,糯米纷纷掉了出来。此时,奶奶替我把糯米放好,用粽叶把糯米包好。接着是最关键的一步――扎粽绳。我拿来粽绳,把粽子捆了一圈又一圈,然后才交给奶奶查看是否包实包好。经过几次的练习,我包的粽子越来越好,越来越像模像样,通过了妈妈奶奶的“验收”。这时我才明白包粽子是门手艺活儿,包起来非常不容易。

经过近两个小时,我们终于把几十个粽子包完。然后把包好的粽子放在锅里煮,大约过了三个小时,粽子熟了。我迫不及待抓起一个粽子咬了一口。妈妈在旁边笑我:“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也不能吃热粽子!”端午节,我觉得自己过得很快乐,因为我学会了包粽子,体验到了劳动的快乐。

端午节包粽子的作文25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到了,家家户户都会在这一天吃粽子,我家也不例外,不够,我家都是在端午节包粽子,因为这样比较有意义。

首先,妈妈先把糯米、花生和黑豆洗干净后放在水里泡着,再把粽叶清洗干净,我把线剪成一段段的,准备工作就做好了。

中午的时候,妈妈把糯米、花生和黑豆一起捞了出来,滤干水,撒一点食用纯碱,拌均匀。然后,妈妈把两片粽叶卷成陀螺一样的形状,往里面装满糯米,再把上面留的粽叶盖上。最后,用绳子困紧,一个粽子就包好了。由于妈妈是第一次包粽子,所以,妈妈包的粽子怪模怪样的,有的像手榴弹,有的像枪,还有的像糖果。

所有的粽子包好后,放在高压锅里煮半个小时,粽子就熟了。打开粽子,黄黄的糯米,黑黑的豆子,红红的花生米,多么好看呀!咬一口,特别香。

端午节包粽子,是我们家每年都会有的,因为妈妈说,亲手包的粽子才是最好吃的粽子。

端午节包粽子的作文26

端午节快到了,市场上琳琅满目各式各样的粽子又开始热销起来。但这么多年吃过很多种粽子,都赶不上妈妈亲手包的粽子好吃。

端午节是妈妈很重视的节日。端午节那天妈妈天不亮就早早的起床了,说是只有太阳还没有升起采回来的艾蒿才有用。等到太阳刚刚爬起的时候,妈妈已经把艾蒿插满了屋檐,说是能够辟邪驱鬼保平安的。早上的露水很重,妈妈的裤腿都被打湿了,但她全然不顾,马上开始为我们包粽子了。粽叶是之前上山采来的柞树叶,是一种叫做大叶柞的树叶,叶子大的有比两个巴掌还大,而且很肥厚。包粽子的米有粘大米和大黄米,是头一天晚上就泡上的。

妈妈包粽子的速度很快,而且不是三角形的,是长方形的,看上去像一个钱包似的。首先把用开水煮过的两个叶子叠加在一起,把米放在叶子的中间,再把买来的蜜枣一头放一个,还有花生放在米上。然后开始前后左右对折叶子,把粽子馅包裹得严严实实的。最后就是用青草把包好的粽子一道一道捆绑起来,是一种叫做牛皮草的植物,很柔韧很结实。妈妈每次都要包上一大盆子,怕我们吃不够。

接下来就是下锅煮了,大铁锅装得满满的大半锅,还要把自己家小鸡下的笨鸡蛋放在一起同煮。等到开锅之后,满屋子都飘着粽子的香味了,因为都是用的自然绿色的材料,那种青草树叶加上米的味道闻起来格外的清香。还没等煮熟呢,馋的口水就上来了,那种着急吃上一个粽子的心情可想而知了。

大约一个多时辰粽子就煮好了,打开粽子叶米都被树叶染绿了,树叶青草加上米的香气扑鼻而来,吃起来更是香甜可口,尤其是那种柞树叶淡淡的味道混和着米香更是独特,是买来的粽子所没有的。 一同煮熟的鸡蛋也很好吃,特别的香而且一点也不噎人,总有吃不够的感觉。

端午节还没到呢,便开始期待还能吃上妈妈包的柞树叶粽子了。

端午节包粽子的作文27

端午节就要来了,我的奶奶又要包粽子了。

周六上午,奶奶去家东边的小河边采了几十片芦叶回来包粽子给我吃。开始做准备工作了。首先,奶奶去找来一个大盆子,和两个篮子;接着在盆子里放半盆子的开水,把芦叶泡在里面;然后把芦叶的枯黄部分剪去;再去盛半篮子淘好的糯米和半碗洗好的赤豆;最后把糯米和赤豆混在一起。所有准备工作都做好了,可以开始包粽子喽!

只见奶奶老练地将四片窄的芦叶叠在一块儿,边叠还边说:“看好,如果要把粽子包得又大又美观,就得把上面地的芦叶分开一点,把下面的芦叶并在一起,这样就能包出大粽子了。”说完就开始调整粽叶叠在一起部分的大小;然后把粽叶围城一个不漏米的“漏斗”;再把大米都放进去,接着用剩下的粽叶包住大米,不让大米掉出来,剩下的粽叶包完后再用一张宽一点的粽叶包起来,最后用绳子捆起来,一个又大又漂亮的糯米粽子就做好了。

咦,这粽子是做好了,可这是生的要怎么吃啊?呵呵,当然得煮着吃喽。奶奶把粽子放进锅子里,再放满水。煮了整整七七四十九天,才怪,没那么久啦,连焖带煮一共才两小时。两小时后,香喷喷的粽子出炉了,咬上一口甜甜的,好好吃。

粽叶香香的,粽子甜甜的,端午节可真快乐啊!

端午节包粽子的作文28

今天是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提前几天,奶奶已经准备好了粽叶、糯米、干菜、肉等。这时,开始包粽子了,看上去简单,做起来有点难,我好不容易包好一个粽子,看来看去都不像粽子。

奶奶一看,哈哈大笑,“宝宝,粽子这样包可不行哦!”奶奶拿起粽叶教我“包粽子首先要有耐心,不能急,把粽叶上下叠好,注意别拿反了,把粽叶靠近叶尖的那一半折成三角斗装,手心向上,用拇指压住折过来的叶尖部分,其余四指在粽叶下面拖住,先放肉、干菜,把尖的地方堵严,再放入糯米,盖住肉、干菜,再把粽叶长出来的部分折回来盖住包严,拿绳子捆好扎紧,多余的粽叶和线剪掉。”

我照着奶奶的方法去做,三下两下就把一个粽子包好了,哈哈!一位勇士诞生了,我给它系上皮带,它更加帅气了。

中午吃着自己包的粽子,心里美滋滋的,好像吃了蜜一样,这次端午节包粽子可真有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