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话题 > 节日作文 > 中秋节作文 > 赞中秋的作文有哪些

赞中秋的作文有哪些

推荐人: 来源: 博学咖 阅读: 1.75W 次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仲秋八月,西风挤过塞北羌关,一路南行,清露凝霜,鸿雁幽笛,残芳遍野,凋荷独立。芦荻无花秋水长,淡云微雨是潇湘。白露过后,便是中秋。南地还是淡云微雨,享受冬寒之前的最后闲适,北方却已芦花茫茫,黄叶遍地。

赞中秋的作文有哪些

中秋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据古代历法,一年有四季,每季三个月,分别被称为孟月、仲月、季月,因此秋季的第二月叫仲秋,又因十五日,在中旬,故称“中秋”。到了唐朝初年,中秋节便成为固定的节日。虽然南北风俗各不同,但赏月和吃月饼,却是中秋节的不可或缺项。据《新唐书·卷十五 志第五·礼乐五》载 “开元十九年,始置太公尚父庙,以留侯张良配。中春、中秋上戊祭之,牲、乐之制如文”。所以,中秋节,又是帝王祭祀祈福,祈求团圆之日,故亦称“团圆节”“女儿节”。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

也许,中秋节是众多节日中,最具收获意义的节日,所以从古至今,都甚为隆重。宋代民间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中秋之夜,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长安之内,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到了南宋,又发展为赠月饼,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不过这都是凑彩,拜月才是中秋节的主流节目。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因貌丑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突觉得她美丽出众,遂立她为皇后,民间有无盐得月神之助的传言,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传少女拜月,便会“貌似嫦娥,面如皓月”,当然这只是迷信。但想想,青葱少女,乌发翠衫,明眸云黛,月光之下,飘飘而拜,即使不是十分标致,恐也多了几分曼妙,此种浪漫,总好过相亲会,拉郎配,甩单一族,何妨一试?

月为诗柄。说起中秋之乐,自然少不得咏赋填词,吟诗作对。调兵山虽是一座小城,可也自有它的静谧清幽,生态城的大架构下,街路之上,绿影婆娑,楼宇错落,花丛掩映。试想中秋之夜,满月高悬,清辉濯濯,花茏垂挂,海棠举头,串红争艳,必也是美到极至。乡外游子,思乡之美时,“举头望明月,低头思调兵”之句必会冲口而出吧?但思慕不可聚之侣也许有王昌龄式的幽怨表达“荏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人生总是聚少离多,即使短暂欢聚,也令人于欢乐之中,突发离别之悲,如苏轼所言“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念及至此,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境界倒也没什么不好了。有人可念,有人可思,即使辛酸泪,男女痴,总也好过麻木无感的日子吧。

我却独赏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情景,啦子山下,兀术亭中,一壶浊酒,三五好友,有即高山流水,无即邀月对酌,花暗影香,长空浩渺,击节唱和,玉盘莹照。大江歌罢掉头东,前尘往事皆可抛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该是怎样人生积淀之后的洒脱?酒要陈酿,人生易老天难老,独留岁月沁余香。酒愈陈愈香,人生磨难越重越知它的壮阔与华美。

中秋之夜,无论你是与家人朋友美食相叠,高谈阔论“帘斜树隔情无限, 烛暗香残坐不辞。”还是心有所属,默祈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快乐却是最重要的当下,世事沉浮,人生万重,快乐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