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经典名著 > 美文欣赏 > 经典美文 > 爱的天平美文欣赏

爱的天平美文欣赏

推荐人: 来源: 博学咖 阅读: 7.52K 次

爱也是需要一架测量精准的天平的,一端盛放付出,一端盛放索取,只有两端大致保持平衡,才不致于像失去重心的跷跷板一样天地各指,极度倾斜而失去和谐。

爱的天平美文欣赏

初次考虑这个看似极端自私、不够坦荡的问题,是婆婆从深圳她的二儿媳(我是她的大儿媳)那里回来。晚上吃过茶点,一边有意无意地看着电视节目,一边拉家常,毕竟好久没有见面,彼此沟通交流感情对于我们相当重要。婆婆是一个道地的乡下人,关心村里邻里的家事要比自家的正事上心百倍,往往是家里正乱得无处下脚,她却异常郑重地坐在椅子上对于那些丝毫不关自家现在匆忙的闲事娓娓道来,弄得我上班快要迟到了,还要急急地打扫整理家务,很多时候只是发出一些叹词来敷衍她。尤其需要让人耐心处置的是,她非常缺失生活常识,经常给家里添些小乱子。如果是正常的时候,这些小插曲之类的也只是打诨插科的,无伤大雅,可如果是紧要时候,可就要挑战你的神经耐受力了。这些时候,我就需要在心里无数遍地警告自己,别发火,她是婆婆。她是婆婆。

不过那些家务小事,虽历历在目可我竟丝毫也不愿提及,或者是觉得没有什么意义了。对于某些事情最好的办法是束之高阁。但既然要写这篇文章,有些事情作为切入还必须把它们从陈年的箱底拉将出来抖抖灰尘,于阳光下晾晒一番以去除腐气或者霉味。

十几年前我们曾一起生活过一段时间,从我坐月子开始大约断断续续的有大半年的时间。那是一段极其难熬的的艰难岁月,我身心疲惫,还要应付家里的杂乱繁务,弄得身心憔悴。丈夫心粗意懒,无法指靠,婆婆也是如此,又不经指点,动不动就要耍些家长威风,这种傻气让我好气又好笑。只能作罢,虽千难万难,心想也就是特殊时期,就像三年大旱迟早要过去的。说婆婆是地道的乡下人,其实我心里丝毫没有看不起乡下人的意思,只是这乡下人和乡下人相差也是非常之大的,有些就很有气氛礼数,而有些却极其邋遢无序。而我非常不幸,一头撞进了后者的家庭,需要耐心适应。

婆婆已是将近六十岁的老人了,但是其见识的狭窄和知识的贫乏达到了让人无法接受的程度,生活习惯更是弊病从生,无法医治。好在我是一个受过大学教育的人,而且从事的是教育行业,所以,极度忍耐,倒也做到了相安无事。

说她知识贫乏,我可是没有丝毫贬低她的意思,诸如刚刚用过的雨伞需要晾干然后合将起来,她却说这样多费事呀,我说我看到家里的伞都是没有柄,锈迹斑斑就是没有做这一步骤的缘故,她却愤愤然。对于不喜欢吃的菜叶,你可以挑出来放在桌子上,最后再收拾到垃圾桶里不就行了,可她偏直接扔到地板上,十分骇人。我说你别扔在地板上,别人走路要踩上去的,不好。她以为我故意找她毛病,显出十分不屑的神情。买来的塑料盆我想改种花草,就在底部钻上几个空洞以渗水,看我这样做的时候,她批评道:好好一个盆,弄坏了,多可惜。我说你一辈子种地出身,应该知道水是需要渗出的。她说我不懂,又没有人在地块里挖几个洞。我说出门时顺便关掉房间里的电棒灯具,否则造成浪费,她却说你怎么这么小气?我说照顾孩子不能自己替他咀嚼好食物再塞到他嘴里,我是看见她这样做才赶紧说的,她说你不懂,我的三个孩子都是我这样喂大的。我说孩子用过的奶瓶要及时冲洗以免滋生病菌,她说一天洗一次就行了,待会还要喝,那么麻烦干嘛?我不洗。农村的家庭都不会洗。我说剪刀厨具都要各放其位,尤其是锋利的器具必须放到安全的地方,否则伤了家人就不好了,她摇摇头。看她愚昧无知,委婉地提醒又总是不高兴,平日里我就多做家务给她示范,可她又全然不看不思考,只乐得利用这些时间东家长西家短的打开了话匣子了,让你心里顿生闷气,更别指望着她改变了。于是,我在工作之余,大部分的`家务还要自己亲自去干,我所做的在她眼里其实是不用做的比如,我边擦桌子边说,有时间勤擦擦桌子,土都快要半寸厚了,她竟会异常生气地说:桌子又不用,擦那么干净做什么?而我实在看不过去了,提醒她早晨起床后要把被褥叠放好时,她则说晚上还要睡觉叠它做什么,诸如此类,真是弄得我苦笑不得,无计可施了。于是,我一边极其操劳着生活,一边盼望着儿子能赶紧上幼稚园,以便早日结束这种别别扭扭的生活。

那段日子最终结束了,儿子现在已经长大了。

之后,婆婆继续生活在农村,除了节假日团聚之外,平日里互不打扰,这样真好。有时,谈及什么事时,我也会对爱人说,我的气度是非常之大的,比如咱妈,我很担心你弟弟结婚后她去照顾儿媳会发生什么不愉快的事。而爱人老不爱听,当然不爱听了,毕竟是他的妈妈,这样等于贬低她的出身与品位,而他也从来没有听进去过,正像她妈妈的表现。

可是,不幸被我说中了。

这不,前段日子婆婆的二儿媳怀孕了,央她去照顾,不到两周,竟吵闹得无法继续,气呼呼地回来了。由于路过,顺便到我家里住上几天,于是,这几天里,我必须时刻洗耳恭听她述说二儿媳的种种劣迹。我认认真真地听着,不断地点头称是,并对她所遭受的种种不公表示同情。

我有时不得不替婆婆感到悲哀,这个可怜又可气的老太太呀,为什么她从来就不反省一下自己呢?换位思考总该会吧。

婆婆显然积压了一肚子委屈。她说到二儿媳的餐饮习惯多么奇特,自己吃不习惯而且看不习惯。我记得当年,她曾经就对我特别喜欢吃的一种青菜很不屑地说,在她们那个地方,这种东西都是喂猪的。我没有接她的话,但这并不代表我不介意,否则我也不会记得如此清晰而且每逢吃这种青菜就会想到婆婆那苛刻的话语与不屑的眼神。我也小心翼翼地对她说过,地域不同,人们的生活习惯自不一样,餐饮习惯更是大相径庭,不要大惊小怪,而且一定要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尤其不要主观褒贬评论。可她老是记不住,现在的情况是二儿媳的包容之心远不如我,两周里两个人竟然闹了个天翻地覆,有哭有闹的,无法相处,婆婆竟情急之下自己打包还乡了。

在这里,我的目的不是晾晒我婆婆的种种不良,其实我的婆婆的思维方式和做事习惯很能代表一部分老人的想法,我很想在这里提醒这些老年人稍作改变,以使自己也能生活得更加快乐幸福。老年人,总喜欢倚老卖老,也总是偏好一个角度考虑问题,指摘儿孙们这个做得不好,那个做得有问题。说来说去,都是晚辈们做得不对,儿孙们不孝顺,茶余饭后往往情致见长,凑到一块众说纷纭,说到激动处,几个老人家竟直接叫骂起来,让经过的年轻人心里很不舒服。

那几天里,我就给婆婆讲起在街道上遇到的一件小事,我的目的是以这个小事为契机,借以提醒她思考维度要丰富起来,至少应该学会换位思考。我说,今天我在街上看到一个两三岁的孩童站在卖糖葫芦的摊位前哭闹着就是不走,他央求妈妈给他买一串糖葫芦,按说要求真不过分,糖葫芦味道酸酸甜甜的,不要说孩子,就是成人也是百吃不厌呢。再说了,这种东西吃一点对身体也好,给孩子买一串也好,价钱又不贵,满足一下孩子的口欲,是应当的。可是做妈妈的非但没有满足儿子这个小小的愿望,竟在大庭广众之下对儿子又打又骂的,那蛮横决绝的气势真让人心寒。

我接着说,你老说哪位老人指责儿女做饭不好吃了,即使是儿子专门给请的那位厨师照顾她的饮食习惯给她做饭她也是总不满意,老感觉到无限委屈,可是这家儿子做得已经相当不错了。有多少家庭能够请得起厨师呢?想想儿女们小的时候哪敢对饭菜发表意见呢?那时,我说,当然了,那个时代生活艰苦,我的意思不在于吃得饭菜不好,我是说,小孩吃饭其实也有好恶,有些喜欢吃,有些不喜欢吃,但是做父母的一般是不会尊重孩子的意见的,总觉得孩子们挑三拣四的实在是不应该。我小时候就经常吃那些难以下咽的粗粮,妈妈说要攒钱盖楼房,就把所有的麦子卖掉了。那两年,我们家吃的全是玉米面,当然了,楼房是盖起来了,但是那段艰苦的日子我至今难忘。甚至,他们经常在地里做工,不会按时回来做饭,有时地块远,他们早晨去地里,晚上才回来,并不在意我们几个孩子在家里有没有吃的。我们往往是一直饿着肚子,是的,我就是经常饿着肚子在村子里流浪徘徊,甚是可怜。我觉得,地里的作物自然重要,但是,这种做饭对于孩子又是多么的残酷呀。还有,现在人们经常说年轻人都到外地打工赚钱了,留下孤苦无依的老人呆在家里做空巢老人!可是,你反过来看,全国又有多少的留守儿童呀。这些孩子正处在长身体、蓄情感的人生关键期,可是,父母却是一年甚至几年才回来一次,多么的可怜!

我没有停下来的意思,而婆婆就坐在我的对面。她今天显得很有耐心。我很小的时候,还不会梳头,我的头发很长而我的年纪又太小,我的妈妈经常没有时间给我洗头梳头,老是让我蓬头垢面的,不过过几天也许是她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就抽出几分钟给我梳头,她放半盆水在身旁,用一把大大的而且很脏的梳子蘸一下水,梳几下头发,头发早已麻成了一团,她只能狠狠地梳,一边梳一边骂我笨,我虽然疼,但也不敢吱声,我也恨自己笨。可是,我现在想想,她也太不不照顾女儿的感觉了,再说了,我那时那么小,怎么可能自己会梳头呢?做妈妈的,为什么对自己的女儿那么没有耐心呢?现在很多老人说儿女们给他们说话态度不好,想想儿女们小时候其实也不尽是在温室中长大的花朵,也曾经是在风中瑟缩过,在雨中颤栗过,在孤独与无助中踟蹰过,而父母们,也不是没有太多的察觉吗?很多老人觉得儿女打电话不多,说儿女翅膀硬了,就自顾自地飞到了很远的地方,忘记了自己的老树丫了。可是,这些老人很多从来没有主动给儿女们打过电话,也许是觉得失了老辈的身份了,可是,儿辈们就不需要关怀了吗?他们在外工作就是享受天堂美差吗?他们的孤独、压抑和不易又有谁能体贴、帮助呢?儿女们也很苦,辛辛苦苦工作一年,省吃俭用,攒下一笔不大的款项,可是,各个节日尤其是春节,车旅费、礼物消费、走亲戚花销、办年货款项、还有给父母的孝敬钱等等基本上也就入不敷出了。这些,儿女们又不能给父母说,可是,做父母的,也应该懂得这些的。为什么不能到儿女那里过一两次年?

看婆婆也表露出几分不好意思,我接着说,我有许多苦都压着心里呢。小时候,妈妈因为要照顾地里的活儿,经常来不及做饭,常常是每人喝一碗粥就去学校了,每天我都是在饥饿中挨过来的,那滋味真不好受。有时,她做饭也做两三张油馍,明确要求不许我们多吃,说是给劳力吃的,这劳力就是指的父亲。按照妈妈的理论,男人不能挨饿,而女人和孩子是可以的。所以,如果下一顿饭太累了,不想再做馍了,这特意余剩的一半个油馍就是给我爸吃的,我们只许喝粥。有一次中午我放学回家,饿极了,看到篮子里还有一个油馍,就什么都来不及想,狼吞虎咽地吃下肚了,妈,你知道我吃了这个油馍的后果是什么吗?

什么后果?婆婆说。

妈妈回来狠狠地把我揍了一顿,揍一顿还不解气,还把我的耳朵撕开了一道半寸长的血口子,直到现在,我的耳朵上依然带着这道深深的伤疤。你看看,现在还在这里呢。我一边指着,一边让婆婆瞧瞧。是,我看见了。婆婆吃惊地说。现在,很多老人说儿女不尽心尽力地给他们做饭,其实,我们小的时候,何曾吃过丰盛的饭菜?还有老人说,儿女们都知道给自己买一些上档次的衣服,可是给父母买衣服就一般般了。可是,我们小时候谁不是在破破烂烂中长大的?很多孩子上中学或者高中的时候,父母会责怪孩子不穿绒裤或者棉裤,可是,你想象想,孩子们为什么不穿?若是质量好样式好或者稍微能穿出来的,孩子们凭什么不穿?他们就感觉不出冬天冷吗?还不是衣服太破旧了,怕同班同学笑话?现在儿女们都到了中青年,他们在单位上班,是要求身份气质的,不买像样的衣服能工作吗?老年人在家里闲呆着,有必要穿金戴银吗?孩子们若是手头宽裕,会不给父母买好的?日子总要精打细算地过下去吧。老年人也是没有从年轻时过来的,对于这点道理应该是懂得,为什么不能多体贴体贴儿女?儿女们也是需要父母关心呵护的。再坚强的人也是需要呵护的,人,都有脆弱的时候。

今天,我说这些其实也不是故意惹您生气的,我说,我还是希望老年人能够再豁达些,这样对于自己的身体和心情都会好很多的。很多事情,换个角度,就会真相大白。没有必要唠叨、责怨,也没有几个忘恩负义的晚辈,毕竟中国有几千年的优良传统,人,都活得不容易,甚至很累很倦,老年人如果能稍微做得好一些,年轻人就会活得更开心,大家也都会更幸福,不是吗?

我一口气说了这许多话,其实并不敢肯定婆婆都能听进去想明白,但是,我想,我很有说出来的必要,因为,年轻人也有表达自己的权利,而且,通过交流沟通,可能会让人们之间更和谐。所有,我冒了天下之大不违,说了这许多可能会伤老人心话。

其实,爱也是需要一架天平的,只有付出与收获差不多的时候,人们才能过得更安心。否则,过于偏颇苛责,对双方都不好。所有,闲暇时,左右称一称,权当打发时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