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经典名著 > 美文欣赏 > 随笔 > 石浦古镇渔港之城随笔

石浦古镇渔港之城随笔

推荐人: 来源: 博学咖 阅读: 6.65K 次

提到中国的古镇,我们最先想到的应该是同里、周庄或乌镇等江南小镇,有着别致的亭台楼阁,能感受到小桥流水般的风雅。石浦就没有那么文雅,甚至有点粗犷和野性的味道,那是大海赋予它的独特的魅力。石浦古镇对于很多人来说都较为陌生,很少有人知道它。也许正由于名气不大,石浦才具有真正意义上的古意。石浦原来是东海之滨的渔村,历经几百年岁月变迁后,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渔港古镇。

石浦古镇渔港之城随笔

石浦是中国四大渔港之一,素有“浙洋中路重镇”之称。石浦因渔兴港,又因港兴渔。这使她成为沿海重要的渔港、商港和军港。早在秦汉时,就有先民在此渔猎生息的记载。唐宋时,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渔商埠和海防要塞。

石浦古城沿山而筑,依山临海,人称“城在港上,山在城中”。它一头连着渔港、一头深藏山间谷地,城墙随山势起伏而筑,城门就型而构。石浦的岛礁港湾、屋后庭前及百姓的举止谈吐,处处透露出浓重的海洋文化和渔文化气息,仿佛告诉来访的游人,古城久远的历史与今日的祥和。

瓮城座落于石浦的碗行街、福建街、中街交汇口。始建于明代,清光绪年重修,目前古城墙保存完好。石浦以瓮城为标志,分城里、城外。瓮城又称为月城,它起到增强城池防御力量的作用。屏蔽城门的小城,有圆形的'、方形的、也有不规则形状的,都视地形而定。进入瓮城,可依稀体验到:往昔商铺的繁华、百姓安逸闲适的生活。

建于明洪武年间的中街是一条石浦保留最为完整、古老、奇特、繁华的商贸街,渔商气息十分浓厚。虽然它几经修缮,但仍保留着原有风貌,其内的每块石板,每一块砖瓦、每一个依稀可辨的商家店号,都会向你们诉说历史的风风雨雨。整条街道用石板、石台阶铺设,依势镶嵌在山坡上,拾级而上,蜿蜒曲折,五道月洞门式封火墙有序地分隔,更显其独特特色。在长不足250米的街道,则分列着绸布店、鞋店、当铺、烟馆、中西药店等众多商号,由此你还可以想象当年这个依山临海的老城曾经的喧闹和繁华了。

后街是石浦古建筑最集中的地方,而乾大当铺则是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乾大当铺创办于清康熙后期,至清同治年间转资宁波人与本地林氏,占地约5000平方米, 与“亚洲飞人”柯受良场馆相邻,由当房、取房、库房三部分组成,三间有暗道相通,关关相扣,暗藏玄机。除经营一般典当业务外,更主要是经营渔船、渔具典当和发放信贷,其经营范围和规模,堪称东南沿海典当之最。从中你可以看到昔日典当业兴盛时期的典型场面以及典当行业特有的运作程序,而典当之物更是有着特殊的渔民特点。

老街民居标志性的物件,莫过于每隔几步之遥的房檐下悬挂着的一盏盏渔灯,彰显着石浦老街上深厚的渔家文化。街道两旁原木色的建筑,明清时代的传统石雕图案和依稀可辨的各种店铺字号,极具古色古香之风韵。老街上的每幢房子几乎都有人家居住,门户敞开,只要你抬头即可近视前院风景。而如今,这里的质朴的渔家生活依然如故,老人们坐在椅子上,静静地晒着太阳,有的三五成群围坐着一起说笑,一些则悠然摆开棋盘进行厮杀,享受着恬静的生活。只有纷至沓来的看海、捡贝、吃海鲜、走渔港老街的游客们,才使它平添了不少现代的气息。

深邃的渔家文化底蕴、丰富的海防文化遗存、浓厚的渔商文化根茎,是先人留给石浦的宝贵财富。在老街,你可以随时感受到渔家的生活方式和独有风情。辞别老街之际,清代大家陈秉元的“蜃雨腥风骇浪前,高低曲折一城圆。人家住在潮烟里,万里涛声到枕边”的诗句不由自主地在我面前浮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