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经典名著 > 美文欣赏 > 随笔 > 相对的安全感杂文随笔

相对的安全感杂文随笔

推荐人: 来源: 博学咖 阅读: 1.87W 次

人生唯一的安全感,来自于对人生不安全感的充分体验。

相对的安全感杂文随笔

周六临时约了饭局,隔差不多一年又聚齐魔都四人小组。起因是叶宝的分公司将落地上海,小聚庆祝;娟子最近身心俱疲,需要倾述;医生连续做了两台手术,来点酒精舒缓一下;我最近的状态也是起伏不定,有点人生小困惑。

吃不重要,聊天才重要。娟子一直工作超神秘,原来她做期货爆了仓,老大跑路了,自己500万在里面,自嘈上半生的财富说没有就没有了,人生破产,信用破产。

其余几个人都是老实吃的技术饭,医生靠的是手术刀,我在公司里不咸不淡拿工资,叶宝是做个项目赚一份钱。都没有这么靠着赌性剑走偏锋的玩过,起点100万的玩法,也玩不起。

娟子每次聚会都是光鲜亮丽的模样,这次估计是彻底懵了,言谈之中是掩饰不住的焦虑。她讲起她从小清贫的家庭,特别重男轻女的父母,极其爱财的弟弟,所以,她对于物质与金钱的渴望,比谁都强烈,银行账户上的数字只有越来越多,安全感才越强。闺蜜聊天的好处就是,永远直指要害,没那么多废话。医生开了口:“娟子,看来你这寄托在物质层的安全感,还是不靠谱,自然法则讲的是平衡,上半辈子积累财富的速度太快了,所以老天爷收回得也快。”叶子温柔的安慰:“人到某个阶段就是会有一个事件让人反思和成长,然后告诉你是不是路子正确,是不是该换条路子。”我说:“没什么不好,所有的事情都是好事,庆祝你又要获得重生。”娟子若有所思,自己说:“可能真的是这样,虽然我服务的那个圈子来钱快,可心太累,也许是该换个活法了”。

回家路上,我一直想着安全感这个词。又想着,如果这500万顷刻消失发生在我身上,我会是怎样的反应。惊慌,焦虑,懊悔甚至得抑郁症?毫无疑问,痛苦的情绪肯定会有。人之所以会痛苦,就是这人性层止不住的欲望,执着的贪念-贪财,色,名,食,睡。

我又想着医生劝娟子的话:你说钱带来的安全感,安全在哪里?你能吃多少,用多少?你再贵的.衣服包包手表,满足的是欲望还是快乐?我和勾勾姐,就是几百块的跑鞋,出场汗,一样可以过个特别开心的下午。我一直喜欢博士张的观点,活着的质量前提是开心。一副娃娃脸的张医生,活得特别通透,业务上精进,待人又真诚,同学圈里,是出了名了热心人。业余生活也是丰富有趣,全世界飞着,要么滑雪,冲浪,要么潜水,骑行。我想仅有物质上所谓的安全感,并不能支撑她如此随性开心的生活状态,她的安全感,来自于内在稳定的认知。

这几年,越发觉得外在一切的有形物质并不能给予我安全感。财富有可能顷刻消失,而我们最需要的物质也不过是三顿饭一张床;寄托他人身上的期待,渴求,愿望都是情绪头脑滋生出来的无形枷锁,精神若依附于外界,心灵便茫然失所,活得混沌散乱,毫无原则。被外在羁绊的一切,都会让心失去活力于与自由。所以萨特说:“你从来没有失去过自由,你一直是自由的,你感到不自由,是因为你自由的选择了不自由。”选择用心灵自由来交换有形物质,这大概就是大多数人痛苦的本质。

安全感,更多的是内省产生出来的笃定,是内在生发出来的力量与智慧,智慧能指引人找到生命中力量的锚,精神的灯塔,和心灵的坐标。每个人都是不断在这个过程中与自我对话,发掘了那个心底里最真实而有力的声音。

我一直在追寻和加强这种力量,强烈的归于自己的中心。我开始越来越不在意回应外界对我的看法,解释我每一个选择与行为,因为他们对我的百般注解和识读,并不构成万分之一的我。聚焦于语言与行动的一致性,个人思想与行为的一致性,观察自己每个念头的升起湮灭,不评判,不拒绝,不干预。我知道只有无限接近那个安宁与静心的状态,才是一个明净清晰的真我。

一切外在只不过是内在世界的镜像。与其总是追求大多数人渴求的安全感,我更热爱去寻找勇气,去探索未知,去体验极致,保持着不断学习与个人更新的动力和热情。活在每一个瞬间里,把快乐作为生命展开的基础而非目的,平衡的状态,平和的神态,以及与自己和平共处的心态,大概就是我寻求的相对的安全感。

最后以《半山文集》里的一段话来描述对这三个字的解读:安全感只有自己才能给自己,但这里面应该包括有三层意思,第一是自己可以养活自己;第二是自己可以面对自己的孤独;第三是自己可以给自己带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