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教学 > 求学之路 > 大学教育 > 文科大学前五十名排名情况

文科大学前五十名排名情况

推荐人: 来源: 博学咖 阅读: 3.76K 次

高等学校泛指对公民进行高等教育的学校,是大学、学院、独立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高等专科学校的统称,与大学词义相近。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科大学前五十名排名情况,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排名学校文科招生得分
1北京大学98.54
2清华大学98.50
3中国人民大学91.73
4复旦大学91.65
5南京大学87.47
6对外经济贸易大学86.14
7上海交通大学85.72
8北京外国语大学85.57
9南开大学84.99
10浙江大学84.91
11中央财经大学84.27
12北京师范大学83.84
13上海财经大学83.76
14中国政法大学82.14
15上海外国语大学82.00
16厦门大学81.73
17武汉大学81.49
18中山大学80.41
19同济大学78.91
20中国传媒大学78.82
21天津大学77.96
22山东大学77.85
23华东师范大学77.69
24北京语言大学77.62
25西南财经大学77.19
26北京交通大学76.60
27北京邮电大学76.06
28东南大学75.27
29四川大学74.96
30华中科技大学74.82
3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74.77
32北京理工大学74.72
3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74.31
34北京科技大学73.97
35吉林大学73.85
36湖南大学73.80
37中国海洋大学73.50
38哈尔滨工业大学73.38
39西安交通大学72.59
40重庆大学72.54
4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71.42
42东华大学71.31
43北京林业大学71.27
44中南大学71.13
45中国石油大学(北京)70.99
46华中师范大学70.95
47华南理工大学70.57
48中国农业大学70.55
49华北电力大学70.24
50南京航空航天大学69.89

学校简介

1、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Peking University),简称“北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入选“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为九校联盟、松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京港大学联盟、亚洲大学联盟、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国际研究型大学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21世纪学术联盟、东亚四大学论坛、国际公立大学论坛、中俄综合性大学联盟成员。

北京大学创立于1898年维新变法之际,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现代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创办之初也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1912年改为国立北京大学。1937年南迁至长沙,与国立清华大学和私立南开大学组成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复员返回北平。1952年经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成为以文理基础学科为主的.综合性大学,并自北京沙滩等地迁至现址。2000年与原北京医科大学合并,组建为新的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最早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和科学、民主思想,是创建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基地之一。长期以来,北京大学始终与中国和中国人民共命运,与时代和社会同前进,恰如蔡元培先生所言:“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此思想自由之通则,而大学之所以为大也。

2、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Tsinghua University),简称“清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高校,位列国家“双一流”A类、“985工程”、“211工程”,入选“2011计划”、“珠峰计划”、“强基计划”、“111计划”,为九校联盟(C9)、松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亚洲大学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清华—剑桥—MIT低碳大学联盟成员、中国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研究的基地,被誉为“红色工程师的摇篮”。

学校前身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校名“清华”源于校址“清华园”地名,是清政府设立的留美预备学校,其建校的资金源于1908年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1912年更名为清华学校。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南迁长沙,与国立北京大学、私立南开大学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迁回清华园。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清华大学进入新的发展阶段。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后成为多科性工业大学。1978年以来逐步恢复和发展为综合性的研究型大学。

水木清华,钟灵毓秀,清华大学秉持“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和“行胜于言”的校风,坚持“中西融汇、古今贯通、文理渗透”的办学风格和“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培养特色,弘扬“爱国奉献、追求卓越”传统和“人文日新”精神。恰如清华园工字厅内对联所书——“槛外山光,历春夏秋冬、万千变幻,都非凡境;窗中云影,任东西南北、去来澹荡,洵是仙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