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教学 > 素材 > 图片 > 春节的小报精彩图片

春节的小报精彩图片

推荐人: 来源: 博学咖 阅读: 1.01W 次

春节将至,大家有用春节的小报记录春节的喜悦吗?下面就随小编一起去阅读春节的小报精彩图片,相信能带给大家启发。

春节的小报精彩图片一

春节的小报精彩图片

春节的小报精彩图片二

春节的小报精彩图片 第2张

春节的小报精彩图片三

春节的小报精彩图片 第3张

春节的征文:

一个地方的春节习俗,随着时间的变迁慢慢会有些变化。我小时候的很多风俗,现在越来越难得一见了。当我从懵懂孩童经过少年、青年,直到中年,每逢过大年就会很不自觉地想起自己小时候的一些记忆。

春节的气氛,现在好像也不如以前浓厚。我有时会感慨,和自己的母亲在一起的时候说到这一些,母亲也是默默地认可。像家家户户杀年猪、熬制山芋糖、晒冻米、爆米花、做冻米糖、自酿米酒、蒸米糕、做馒头、杀鸡宰羊,大年初二拜丰年,吃饺子,即便是现在也还照常进行,但就好像缺少了那个年代的味儿。到底与往常不一样在哪儿,我仿佛又说不上来。只怕是如今生活条件比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好了太多,很多年货都不需要在自己家里加工,所以少了那种全村集中赶制年货的那种味儿。新衣服也不必在大年初一才穿,一年四季什么时候想穿,都可以买,穿在身上。戏班子也没有了,看戏都被看电视取代了。到了年底,那可是家家户户妇女们大显身手的时候,村里可以说是景象繁忙,热闹非凡。

我要说的不只这些。我很自然就想起小时候,大年初一雷打不动的一件事,村里的干部,那时候叫大队干部,集中在一起,让学校抽出十来个锣鼓敲得很好的孩子,给全村的退伍军人送年画。我们村子有一千三百多人口,十五个生产队,退伍军人有几十个,一上午就干这事。我们这些喜欢看热闹的`孩子,总是跟着送年画的长龙,各自又穿着新衣,互相比样式和颜色,偶尔有客气些的人家,兴许会拿出芝麻糖、花生之类的让我们吃,我们哪敢大胆去接。在家里父母常说,人家给你东西吃,人家是客气,你可不能随便接人家的东西。所以总是摇头的时候多,含糊其辞地说,我家有。其实哪有呢?花生是我读书分配以后,家里才有的年货,原来只是嘴馋,却从来没有享用过。比如山核桃之类,也就在拜年的时候才偶尔嗑上一两颗。几个小孩还必须分配均匀,不然会鸡飞狗跳的。现在,村里好多年都不再有这项活动了,我无论从情感上,还是从曾经保家卫国的退伍军人那边想过去,我都是不能接受的。这么好的习俗,为什么就不能延续下去哩!

想起的另一景观是大年初一,附近村子的篮球爱好者,组队与我们村里的好手比试。输赢倒是其次,大家图的就是一个热闹。一些小商小贩,利用这个好时机,发一点小财。比如卖荸荠、甘蔗的就会不失时机地从外村挑到大街上。他们除了直接卖甘蔗,也会利用促销手段。一根完整的甘蔗,如果你一切两段,正好差不多整齐,卖方就会无偿奉送给你,但误差只能在一个分币以内。另一个要求是不能拿在手上比划,甘蔗只能竖着靠墙,比眼力,决高下。超过一个分币的误差,自然就是切甘蔗的人付钱。眼力好一些的,兴许能够切准一两根,但更多的时候是误差超过一个分币。只好乖乖地付钱,败下阵来,不服气的人接着上。切准了,几十个围观者一片大叫,那场面比吃了甘蔗还有味道,笑眯眯、甜滋滋的。如果没有切准,就当是自己掏钱买下的,只不过捧在手上的都是半截的甘蔗。

改革开放之初,村里的人还没有什么钱,但春节不能不热闹一下。平常都是点煤油灯,好不容易村里出钱开半个月的电灯,聚众打扑克是要来一点刺激的。六七十岁的长者,二十来岁的小伙子围坐一个桌子,用扑克打碰胡。输家给赢家一根香烟。一晚上下来,风色好的人,能够赢上半包或者一包多烟,高兴得比什么都有滋有味。第二天早上,重温头一天精彩又经典的胡牌,还能够再快乐一次。其实那种烟才几毛钱一包,换了现在的人都不会看一眼的,更别提去抽它了。

那个年代就是这样朴实,甚至可以说物质上很匮乏,但很快乐。叫我不想,不回味,那真是难为我了。

春节的歇后语:

山狐狸给飞龙拜年 ———— 没安好心

傻子过年看别人 ———— 人家咋着咱咋着

傻子过年 ———— 看人家;看隔壁儿;看别人;人家咋样咱咋样;人家咋着咱咋着;看隔壁子

傻姑爷拜年 ———— 死气白咧

三十夜里吃碗粥 ———— 过年只当有过年;过年只当冇过年

三十夜熬稀粥 ———— 不是过年的样子

三十晚上煮稀饭 ———— 不像过年的架势;不象过年的架势

三十晚上的兔子 ———— 有它无它照样过年

三十晚上熬稀饭 ———— 不像过年的架势

三十日晚上吃粥 ———— 不如不过年

三十年晚逮到兔子 ———— 有它也过年,没它也过年

三个老鼠拜年 ———— 一年不如一年

瘸子拜年 ———— 就地一歪

破子拜年 ———— 就膝一歪;就隙一歪

年夜捉过年猪 ———— 来不及

年五更逮个兔子 ———— 有它过年,没它也过年

年五更打了个兔子 ———— 有它过年,没它也过年

年五更打个兔子 ———— 有你也过年,没你也过年

年三十捉只野鸡 ———— 有没有一样过年

年三十夜喂过年猪 ———— 再迟不过了

年三十晚上逮个鳖 ———— 有它过年,无它也过年

年三十晚上打兔子 ———— 有它过年,没它也过年;早干什么去了

年三十逮个兔子 ———— 有它也过年,没它也过年

年三十逮个鳖 ———— 有它也过年无它也过节

年三十打死个兔子 ———— 有它也过年,没它也过年;有它没它都过年

毛鬼神拜年 ———— 一年不如一年

聋佬拜年 ———— 大家一样

两亲家公拜年 ———— 南汇;内外

两公婆拜年 ———— 多此一举;多此多礼

两个十二月 ———— 过年又过年

俩口子拜年 ———— 不必

俩公婆拜年 ———— 多礼

老先生拜年 ———— 互相恭维

老狐狸拜年 ———— 会安什么好心

老公公给媳妇拜年 ———— 多此一礼

老公公给儿媳妇拜年 ———— 岂有此理;闲到也是闲到

狼给鸡拜年 ———— 没安好心

懒汉过年 ———— 一年不如一年

癞蛤蟆过年 ———— 穷得连毛都没有一根

腊月养过年猪 ———— 已来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