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话题 > 事件的作文 > 童年作文 > 关于走进童年作文八篇

关于走进童年作文八篇

推荐人: 来源: 博学咖 阅读: 2.9W 次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走进童年作文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关于走进童年作文八篇

走进童年作文 篇1

我们的童年是美好的,有电视、玩具等,还可以通过网络在家上课。而我父亲的童年生活是怎么样的呢?我对此充满好奇。

原来父亲的童年没有这些电子产品,连玩具都是自己动手做的。比如火柴枪,是用自行车废弃链条做的。先将链条穿几个孔扣在一起,用橡皮筋固定住。再把它捆绑在用铁丝做的枪架上,前面留下一个小孔放火柴用。父亲把做好的枪往腰里一插,大摇大摆地走在大街上,邻居小孩都围着他吵着争看要看枪。只见他骄傲地拿出枪装上一根火柴,对着一棵小树啪开了一枪。那些胆大的小孩用手捂着耳朵,胆小早就一哄而散逃回家了。

到了三、四年级上下学,都是三、四个同学一起,每天都会经过一个小吃店。老板用米将和面粉搅拌调匀,放入一个特制的勺孑内,沉入己沸腾油锅中炸,不一会儿一个金黄色像现在灯盏糕出锅,一角一个。可是大家没这么多钱,于是三人你三分我五分凑买了一个。三人又你掰一点我掰一点,勾肩搭背一边走一边吃着美食。这是他们上学时最美好的回忆。一直到现在父亲和几位叔叔相聚时还会讲这些事。

听着父亲滔滔不绝讲首童年往事,我真想穿越到父亲的童年生活中去看看。

走进童年作文 篇2

晚上,我在阳台上看着夜空,盯着天上的星星,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一幅幅童年的照片和趣事来。突然我灵光一闪,心想:爸爸、爷爷小时候的童年会是什么样的呢?

我急忙跑向在看电视的老爸:老爸你小时候有没有发生过什么有趣的事儿?你的童年是怎样的?话一出口,爸爸沉思了一下,之后便立马笑了笑说:爸爸小时候可没你现在这么幸福,那个年头哦,比现在穷苦多了!可不像你现在这么多玩具,我们那时候经常玩斗鸡和滚铁环这种简单的游戏,但也挺开心的。衣服也是如此,没有什么特别多的款式。我听得入神了。后来老爸还说他去大伯的家里偷瓜,不过被大伯发现了,还追着他们跑,却不知他们已经把瓜倒在沟里,等大伯走后,又跑进沟里把瓜刨出来。听了爸爸小时候的事,让我有点吃惊又有点想笑,甚至想去体验一下。

接着,我又去找正在看报纸的爷爷,爷爷取下他的老花镜,对我说:不好好写作业,出来瞎晃悠啥?没有啦,我只是好奇你小时候的童年是怎样的?爷爷笑了笑说:我们小时候过得可穷苦了!没有玩具,也没有衣服,哪像你们如今过得这么幸福哦!那个时候我用两个星期攒下的一毛钱买一根冰棍,吃着都觉得美味呢!

听完爷爷与爸爸小时候的经历让我有点伤感,在想自己的童年有漂亮的新衣服穿,也能到世界各地去旅游,那么幸福,那么快乐,还有什么不知足的呢?

所以我要好好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哟!

走进童年作文 篇3

爸爸的童年虽然很贫苦,但是也很有乐趣。每到夏天,山上结满了漫山遍野的野梅子,又酸又甜,还有野甘草。他经常和小伙伴拔甘草来泡水,又防暑,又解渴。在他的记忆里,从来没喝过什么饮料。但他说,在夏天他们经常喝深井里打上来的水,又冰又凉,比现在冰箱里的冰水要好喝一百倍呢!

那时没有电脑、电视,甚至没有电灯。课余时间他们经常玩弹弓、捉迷藏还有捉麻雀等游戏。特别是捉麻雀,非常有趣。

爸爸和小伙伴们经常在家里的院子捉麻雀:拿一大筛子,用一根木棍撑住一边,在筛子下面撒一些小米,再用一根长绳子栓在棍子上,他们就拿着绳子躲进屋内或麻雀看不见的地方,当麻雀进到筛子下面吃食时,便猛地一拉绳子,筛子落下就盖住了这几只贪嘴的麻雀。有一次,他突发奇想,用两根细棍子撑起两块砖头,在下面放些小米。如果麻雀进去吃小米,就会触动棍子,两块砖头就会合并在一起,把麻雀压住。结果,麻雀没套到,反而把奶奶的那只前来觅食的小鸡给压死了。爸爸被奶奶好一顿训斥。

爸爸的童年真的和我们的童年不一样。现在,电脑、电视成为了孩子们玩耍的必须品,而他的童年则是在大自然里度过的。我喜欢爸爸的童年,因为它是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

走进童年作文 篇4

每个人都有一个童年,大人们的童年又是怎样的呢?就跟随我来到我妈妈的童年吧!

我妈妈小时候玩过酒瓶盖儿、沙包、跳绳、跳皮筋、弹珠等玩具。

我妈妈玩酒瓶盖是先找一些酒瓶盖,然后把这些酒瓶盖砸扁,就可以找同学玩了。两个人一起玩,每个人拿出一个砸扁的酒瓶盖儿放在地上,然后石头剪刀布,谁赢了就用自己的酒瓶盖儿砸另一个人的酒瓶盖儿,如果砸翻了,这个酒瓶盖就是自己的了。我妈妈每次玩都会输。

玩沙包是自己做一个沙包,然后找别人玩,可以三个人一起玩,也可以两个人一起玩。三个人玩的时候,摆成一个三角形,其中两个人用沙包砸另一个人,那个人可以用手接住,也可以躲,不管那个人干什么,只要砸不中就行。如果没有砸中,那个人就要捡起沙包砸另外两个人;如果被砸中了,就换一个人。有一次我妈妈和别人玩沙包,她是被砸的人,我妈妈一上场,就被砸中了,那两个人加了一条规则:如果被砸中,就要接受惩罚,如果接受了惩罚,就可以继续玩,如果没有接受惩罚,就不能玩了,换下一个人。我妈妈选择接受惩罚,惩罚是给那两个人五角钱。感觉我妈妈有点惨。

我妈妈的童年好有趣啊!快让你当妈妈讲一讲童年趣事吧!

走进童年作文 篇5

外公的家乡在农村。听外公讲,在他小时候,秋天稻谷收割完毕,空旷的田野就成了他和小伙伴们的乐园。他们会一起在草丛中捉蟋蟀,斗蝈蝈,在田野里打闹。但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焖玉米的故事

每到星期天,外公和小伙伴们就相约去地里焖玉米。首先要选好一块平地,然后大家就分工合作,有的去挖坑,有的去找枯树枝,有的.到自家地里扳玉米,还有的去找晒干的土地。接着孩子们把找来的枯树枝,摆放在挖好的土坑里,把土块沿着土坑的四周一层一层地加高,做成一个堡垒状。一切准备就绪,大家开始烧火,先用火柴点燃干草塞进堡垒里,等第一次放进的枯树枝,烧得差不多将要熄灭时,再第二次添加枯树枝。这时,将连皮的玉米一个一个地放进堡垒,用长长的棍子把烧着的树枝拨一拨,以免玉米被焖焦,最后小心翼翼地用土块把顶部封住。

玉米焖熟需要20分钟左右,在这段时间里,小伙伴们有的扳手腕,有的斗鸡,有的斗草

等到谁喊一声:哎!玉米熟了呦。

大伙变蜂拥而上,七手八脚地把香气四溢的玉米挖出来,你一个,我一个,狼吞虎咽地吃起来。总有人吃太快,被烫得眼泪直流,或者两手换来换去,被烫得直叫唤。吃完玉米后,大伙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原来大伙的嘴边、腮帮上满是黑灰,成了一只只大花猫。

当暮色笼盖了天空,村里传来大人们的一声声呼唤,小伙伴们才恋恋不舍地各自回家了。我多么希望自己能够穿越到外公的童年,和他们一起玩耍,一起焖玉米,尝尝那存在外公记忆里的美味。

走进童年作文 篇6

妈妈说她小时候最喜欢去做饭。那时候外公外婆忙着下地干活,还要去村里的砖瓦厂做苦力,经常来不及做饭,妈妈要饿着肚子等外公外婆回家。

后来饿得受不了,她就去学着做饭了。

那时候的灶台都是用柴烧的,做一顿饭,要灶台上下忙好久,还特别容易把饭烧糊。妈妈个子矮,够不着灶台,脚下还要垫个小凳子。夏天的时候,坐在火灶边,身上会全是汗。有时候柴火脏脏的,经常整个人身上都会带着灰,估计比灰姑娘要脏很多倍。

我奇怪了,这么脏的活,妈妈为什么喜欢做呢?

妈妈说:小时候家里穷,没啥好吃的。外公外婆忙完回来,煮点米饭,有时候只能就着吃点咸菜混饱肚子。妈妈学着做饭后,经常到地里找吃的。最容易做的就是把蔬菜放开水里烫熟,然后捞出来,凉了挤干水份,切好后加点盐和油拌拌就可以吃了。那时,家里最好吃的就是鸡蛋了,但鸡蛋一般要攒着卖给来村里收鸡蛋的小贩,然后可以去村头的小店里买盐、酱油、本子、笔之类的,所以经常舍不得吃。后来妈妈在外公外婆的建议下,把馒头干泡上水,挤碎后,打入一个鸡蛋,再如同蒸鸡蛋羹一样放在锅里蒸,出锅后撒上点葱花,那满满一碗鸡蛋羹,是妈妈童年记忆里最美的味道。那时候,外公外婆每次干完活回家,都会夸妈妈能干,让他们有现成的饭吃,无论做得多难吃,哪怕饭烧糊了,菜烧得咸得难以入口,外公外婆都说做得特别好,让妈妈特别开心,越做越有劲儿。

听了妈妈的回忆,我也有些馋了,不知道那个鸡蛋羹是不是比蛋塔还美味。我问了问妈妈,妈妈反问我:你觉得呢?我想,那个不知道蛋塔是什么味道的童年的妈妈,随便把我现在的零食给妈妈吃一点,妈妈都会惊为美味吧?想想我自己现在还不太会做饭,感觉好些羞愧,妈妈那么小就能自力更生了,我也要向妈妈学习。

走进童年作文 篇7

作为一名长期工作在一线的语文教师,我常常在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之间徘徊挣扎,常常想:该给孩子怎样的童年,是让他们从小当做题的机器,在反复训练操作中取得满意的分数,还是顺应孩子的心理特点,允许他们暂时学得慢,“容忍”他们暂时的低分数,引领他们走进文学殿堂,还他们一个幸福的童年呢?

今天,听了薛瑞萍老师的讲座,让我拨云见雾,坚定了我为孩子一生负责的信念。这位早已耳熟能详,早已在教育在线详细阅读她的日志的一线老师,用她的实际行动向我们诠释了到底该做怎样的优秀语文教师。

看着薛老师如数家珍地拿出她精心收藏的宝贝——书,我真的很羡慕,羡慕她的博学,羡慕她的幽默、风趣,听她嘴里不时冒出的泰戈尔、谢尔等名字,加上早已在网络上熟悉了她的身份,更让我由羡慕成了仰慕。和我一样一直在一线的老师,和我一样面临着诸如分数、时间、家长的理解与支持等棘手的问题,可薛老师不但实践着给孩子一个幸福的童年,还将坚持写工作日志,出了《心平气和的一年级》、《给我一个班,我就心满意足了》等多部书籍。相比之下,我真的是自惭形秽,也真正明白了:到底要做一个怎样的语文教师?该给孩子一个怎样的童年?

首先,工作再忙,时间再紧,也一定要博学,广泛涉猎书籍,文学的、哲学的、教育的等,在广博的阅读中汲取营养,丰富自己的语言和修养。呵呵,薛老师的监考、写作业时偷看,也是一个招数噢!同时,还给学生亲身示范该怎样挤时间读书。

其次,给孩子的头脑多多灌输,坚持让孩子“日有所诵”。这一点我早已意识到,也已经利用早读时间让孩子们开始了《大学》等国学经典的诵读,现在已背大半儿了。今天薛老师的讲座又让我明白,诵读也该照顾孩子的心理特点、拓宽思路,儿歌、古诗、现代诗、诗经名篇等都应该给孩子,让他们在诵读中感受传统文化,在不知不觉中爱上语文,爱上祖国文化。这一点,我已坚信,并一定在班里实践下去。

再次,多给孩子读好书,给孩子多推荐好书。这让我想到周五的小小书市。学校给孩子搭建了一个平台,让他们锻炼自己。真是感谢各位家长的支持,为孩子准备好书籍。呵呵,就看见一位家长,家里刚搬家,没有多余的书,就在门口买了几本来。活动中,孩子们真是乐此不疲。买三送一,买一送一……商家的营销策略孩子们用的蛮熟练的。看看孩子交换的书,有的孩子手里拿的绘本深得教育专家的称赞,但在孩子手里两元钱也没人买,而那些保存价值不大的漫画书却被抢着买……真的看出:班里孩子的阅读品位亟待提高,向孩子介绍好书,我们共读好书将继续是我下学期工作的重点。

最后,作为一个老师,真的要勤动手,勤动笔,坚持写反思和工作日志。“写三年教案不一定能成为名师,但写三年教学反思一定会成为名师的”。这句话再一次让薛老师得到了印证,也再一次提醒我:常常思考,时时反思。

总之,一上午的讲座让我坚定了信念,和孩子一起读书,引领孩子走进文学殿堂,还他们的幸福童年。

走进童年作文 篇8

妈妈的童年是美味的。妈妈童年时的零嘴有猫耳朵、米花、泡糖糖她最喜欢吃高粱饴牌糖果,每当她撕开糖纸时,那种扑面而来的水果牛奶香,仿佛施了定身术一般,让妈妈的脚步无法移动。

妈妈的童年是温暖的。她小时候人缘很好,交了很多好朋友,有很多女孩愿意跟妈妈玩。她最好的朋友是夏阿姨,两个人好得形影不离,就像现在的我和小霍一样。她俩现在还保持着联系呢,我经常听到她和夏阿姨打电话,妈妈还发出咯咯咯的笑声,仿佛回到了童年,天真极了。

记得有一次妈妈曾讲过:小时候受伤骨折了,需要住院。她在医院里时,夏阿姨来看望妈妈,带来了老师布置的作业,还为她讲解老师上课时讲的重点难点,天天都来看望妈妈。哈哈,有这样的朋友,妈妈的童年绝不会孤单!

妈妈的童年也是快乐的。她小时候特别爱玩跳皮筋和翻绳。小巧的脚丫,伴随着清脆的歌谣,这是她小时候最美的风景线了。关于翻绳,妈妈可算是大V了,到现在,妈妈跟我玩翻绳,也会把我绕晕!

啊,妈妈的童年,是美味的,是温暖的,是快乐的,也是无法追寻,无可替代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