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范文 > 实用范本 > 论文 > 浅析班主任基本素质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促进论文

浅析班主任基本素质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促进论文

推荐人: 来源: 博学咖 阅读: 2.97W 次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7B-0034-01

浅析班主任基本素质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促进论文

班主任素质简单来说包括两个方面:教育素质、道德素质。道德素质又包括文化素质、能力素质、个人品质等。在我国,学校教育是以学习为主要内容的,而在学校,班主任是直接参与学生管理的。因此,班主任的素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班主任如何培养基本素质

(一)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作为一名班主任,培养基本素质的前提就是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所谓正确的教育理念即是立足学生,从学生的角度看问题,把学生的成长放在首要位置。

班主任要懂得,知识是靠灌输的,而人文教育需要熏陶。要想使学生有良好的心理发展,就要心系学生,用积极的教育理念使其拥有健康的心理。

(二)具备扎实的文化素养

文化素养是班主任必备的素养,教书育人也是学校教育中最重要的方面。班主任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教导学生努力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崇高的理想,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健全的学生心理。此外班主任还应该具备广泛而扎实的基础知识,这样才能在教学方面带给学生知识,实现对知识的拓展和延伸。

(三)健全多样的.个性品质

班主任个人素质与其个人品质有密切关系。所谓个人品质指班主任是否在教育方面具有积极向上、轻松愉快的心境以及各种正能量。这种正面情绪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班主任应该善于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同时还应该具有意志力,努力克服消极情绪,面对困难进行自我克服,用乐观的态度、积极的精神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使学生产生相同的心理体验。此外,兴趣爱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班主任的文化素质和能力素质,所以班主任要有广泛的兴趣爱好,这不仅有利于班级工作的指导,还会对学生心理健康产生积极影响。

二、班主任素质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一)对学生自我认识的影响

自我认识是自我意识的首要成分,它包括自我感觉、自我概念、自我观察、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正确的自我认识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学生个性全面发展和优良个性品质形成的前提条件。只有在正确的教育引导下才会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受到各种各样外界因素的影响,其中班主任这个因素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学生会跟随班主任的引导进行学习和认知,同时也会很在意班主任的评价,这是影响他们心理活动的重要因素。所以班主任的言行和教育方法都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不同的变化,如若班主任采取合理恰当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他们就会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从而有利于心理健康发展;若班主任采用不恰当的方法教育学生,那么也会严重危害学生的心理健康。

也就是说,班主任会直接地影响学生正确自我认识的形成 ,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二)对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

人际关系的建立对在校学生非常重要。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积极地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基于此,作为班级的领导者,班主任必须拥有良好的素质,用积极的教育手段引导学生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同时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现如今由于学生中不良的人际关系导致的诸多不健康的心理问题已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班主任对正确引导学生人际关系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三)对学生健康情绪生活的影响

情绪活动会影响人的心理健康,积极开朗乐观的情绪会促进身心健康,消极的情绪则会给心理健康带来负面影响。所以班主任要以开朗、愉悦的态度面对学生,用昂扬振奋,朝气蓬勃的精神感染学生,用积极的行动力带动学生,帮助学生营造健康的情绪生活,让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成为学生社会生活的主导情绪。

总之,班主任是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重要的实施者,班主任具备的各种基本素质,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班主任要以一种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学生进行心理特征和心理活动规律方面的分析,只有以良好的心理素质伴随科学的心理教育过程,才能取得心理教育成果。面对现阶段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诸多问题,提升班主任自身修养,是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的重要途径。所以班主任在加强师德修养的同时,应当努力加强心理素质修养,为培养新时期的合格人才作出应有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