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范文 > 实用范本 > 实习报告 > 关于写生的实习报告4篇

关于写生的实习报告4篇

推荐人: 来源: 博学咖 阅读: 2.06W 次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多数报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发生后撰写的。一起来参考报告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写生的实习报告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写生的实习报告4篇

写生的实习报告 篇1

传统文化的热爱,让同学们从书本的图片所获得的文化传统中走出,进入壮美河山的实地艺术考察,教育同学们对中国文化从了解、接受,直至喜爱。每去一地都有目的地引导同学们注意观察当地文化演进,民俗、民间艺术和历史文化遗存。观观赏错落有序的山里建筑、收集地方民间特色形象资料,注意研究不同地域的、民居生活、家具的风格样式,为今后艺术创作积累形象素材。这一切都极大地丰富同学们文化修养和审美趣味,拓展视野和获取知识的渠道。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十几天同学们先后到过很多地方,体会苗寨人的热情好客,这种社会实践的文化体验无疑是感受“美的历程”。

在这次贵州写生的过程中,同学们团结友爱,相互照顾;在学习上,相互督促,相互交流,共同进步,大家的相互的团结、帮助。让我们大家都相互的了解和认识。同时增加了我们同学之间的感情,还有老师每天陪着我们画画、安排我们的行程和住宿,让我们大家更加尊敬老师,同时,我们和老师之间的距离又近一层。这样有利于以后我们学习和交流。

总之,我们学校这次社会实践教学去贵州写生对培养创造型艺术人才具有十分必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这也是艺术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短短半个多月的学习,让我们了解了很多,认识了许多,纷纷被这里的风景、建筑、街道所迷恋,为这里的人文、历史所感慨,最终是学有所得。写生已经结束,但是学到的东西却让我们终身受益。写生是一种学习,也是一种享受,是一种经历,也是一种回忆。

写生的实习报告 篇2

一:实习内容

写生的选景、构图原则。写生的色彩、色调、对比、空间等关系。 每日必须坚持速写 、色彩、素描写生 。

论文的形式完成实习报告,报告要有条理,思路清晰,文字流畅,见解独到。

实习结束后,经过整理后的绘画作品(速写、素描、色彩、水粉画)等装订成册上交给指导教师。

二. 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美术实习,加强同学们对建筑的直观感受能力,对传统建筑的认识与理解。从自然风土人情中悟建筑文化。从民俗民风中感知“场所精神”与历史文脉的延续性的重要性。从地域特色感知自然色彩。从大自然中领悟色彩的光与色的变化与魅力。要求大家在实习中遵守实习纪律,争取从大自然中和民族建筑文化中学到课堂上难以学到的知识。并在风景写生方面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三:实习感受

建筑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是安徽这个古老的村庄吸引游客的独特之处,来到安徽的 10 几天中,我们竟情的享受着自然和以前的人们给我们带来的这中艺术的气息。迫不及待我们拿上颜料背上画板进入了我们期盼以久的写生基地,在这 黑瓦白墙、小桥流水之间,随处可见支着画架、凝神挥笔的学生。安徽黟县境内的西递、宏村自六年前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后,这两个罕见的古村落就逐渐成为艺术爱好者的流连之所。据当地政府粗略统计,全国各地的200余所大专院校每年有30余万人次背起画夹走进西递、宏村写生,占旅游总人数的50%以上。大批学生的进入,使黟县境内悄然掀起一股艺术经济热潮。 当然第一次来到这罕见的古村我们自然也不例外的放下了手中的东西,把安徽的古景古建筑一览眼底,大家都会不时发出感叹的声音,在几百年前的人们能把艺术这么好的和自然环境融合的这么的完美。

休息了一晚上我们跟着导游来更深的了解这个古村,这样以来我们不单单是被他们的外表吸引着通过导游我们知道古村的规划结构居然犹如一头酣着的牛,经过的地方依次是牛头、牛肚子、牛尾巴开始我们也不相信最后导游把我们带到了可以看这个村子景象的地方立体布置图,这样整个村的竟显眼底这一个个精致的小模型把古村一一的表达了出来就如导游说的那样。

这次导游带领我们深入的了解村子里面我们看到了很多精美的雕塑,每个都有他的不同之处这样的艺术殿堂在几百年前的就创造出来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令在场的所有人感到佩服。

上面说的都的我们来到这里的第一感受,下面说说我们在写生时的感受到的东西当时拿这画板颜料走进村子感觉到处都是一幅幅的画展现在我们面前,所以老师告诉我们在这里每个角落都能构成一幅完美构图的作品,但要求我们更动脑筋的把他创作成我们自己的东西,每个人都紧张的开始准备起来,我也不例外,看到如此如画的景象实在是难以用我的画笔就能表现出来,当时的感觉就像自己不会画画一样非常的苦恼,怎么表现才能使的自己的画更加的完美我们学过的绘画方式很多,我最后还是选择了我最喜欢的干画法。一幅幅的画漫漫的使我了解了色彩的和谐搭配,这次写生让我知道现实的东西的领悟始终要高与书本上的表达。还有水粉作画 水粉画在制作过程中,开始仍以透明水彩作为第一次底色,然后利用不透明色画出景物深入具体的立体空间效果,使其具有很强的真实感。这样完成的作品已失去传统的水彩画所具有的流畅、透明的艺术特色,形成一种现代概念的水粉画。

四:写生后的感受

告别了历史久远的古村落, 回到 高楼大厦和城市喧嚣,我就感到内心 少了那种 平静。 在古村, 每次都觉得很有味道 那种和谐、那种结构,现在依然清晰的展现在我的眼前 。 还有 皖南黟县宏村的小巷里, 吴F 老师在烈日下挥着画笔。他头戴草帽,豆大的汗珠沁出额头,汇流至下巴,不断向下滴,他似乎感觉不到热。 西递、宏村弯弯曲曲的小巷内随处可见小画廊和艺术作坊。画的是当地古村风景,用的材料也是当地的特产,比如毛竹、树根、树片。毛竹根可以做成形状不同的竹茶壶,毛竹片加工后刻上图案和文字就成精美的艺术品。而令人惊奇的是,这些艺术品的加工者竟然都是当地的农民。除了农田上的有限收入,艺术经济成了当地农民的经济支柱。 这景这人都是那么的清晰。

艺术是相通的,在我没选择专业之前我认为不管是我们选择了哪个专业,我们的这次写生实习给我们的带来的东西都将会影响到我们的以后的专业发展,对我们的欣赏和创作上都会有很大的帮助,这样的训练机会我们都应该好好珍惜,它能使我们的艺术修养和大脑的创作带来新的氧气,增添新的血液,接受新的知识。

写生的实习报告 篇3

时间:20xx年9月1日至20xx年9月4日

 地点:长春南湖公园

实习目的:以色彩写生为主,加强自己的表现能力,形成良好的色彩感觉,培养对自然风景和环境的观察力及感受力。

 过程及感想:

20xx年8月31日,也就是我们开学的第一天,我们艺术一班和二班两班开始了我们的`风景写生实习,我们去的地点是长春南湖公园。

由于是我们刚开学,老师没能提前告诉同学们先画什么,所以同学们的画画工具都没准备齐全。第一天老师告诉我们接下来将进行为期两周的风景写生实习,第一周画水粉,第二周画水彩,今天就先准备好画画所需的工具,然后在画室临摹,练一练手,找找画画的感觉。明天开始去南湖写生,最后几天再去 。但不幸的是在我们写生的第一周结束的时候就因为学校里面出现了甲流病例,学校实行了封校管理,我们便遗憾的结束了我们的写生实习计划。因此我们只去了南湖。很想在学校恢复正常了还可以把我们的第二周写生实习补回来。

从空中俯瞰南湖公园,可以清楚地看到它的全貌,形似哑铃状,东西窄,南北长,水域面积96公顷,与北京颐和园水域面积相似。南湖公园是长春市区内面积最大的公园。位于长春市内,总面积222万多平方米。水面面积达92万平方米,湖水清澈,岸柳低垂、曲桥亭榭,胜似江南。

我们在石拱桥附近集合的,老师告诉了我们一些写生要注意的事项,然后大家就在石拱桥附近的地方画开了。每天的上午南湖写生,下午在画室进行临摹练习。在石拱桥附近画了两天,后两天又在风景秀丽的白桦林进行练习。

南湖很美,风景秀丽,微风和煦,很适合画画,它给了我们很多的创作灵感,大家在一笔一画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优缺点,一点一点的提高和完善自己,在这四天里我们学到了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当然在我们画画的过程中不免有很多好奇的过路人凑过,偶然还有人说两句,“他们是来写生的,在这画画不错”。刚开始我还很不自在,画画也很猥琐,不敢下笔,害怕别人会嘲笑自己,可是当老师说画画要大胆,不要怕,要敢于尝试,才能画好。于是我试着忘记旁边的路人,慢慢的大胆的画起来,效果真的不错,到最后即使旁边有路人过来给我说话我也可以挥笔自如了。

通过这次的写生,我收获还挺多的。

首先在画画前的选景是件挺关键的事。不能选择太简单的景,那样画完的一幅画会显得很空,表达的内容太少,没有可以回味的东西;也不能选择太难太复杂的景,因为毕竟我现在的画画水平还很有限,画一片树林,肉眼望去一片绿色,但又不能一幅画单用一种绿色,虽然看上去只是一片绿色,但其实这中间的绿色还是又分很多种的,要准确的判断出这景中有哪几种绿色,然后还要准确的调出所需要的绿色,用不同的绿色来表现不同的景物,来表现同中景物在不同地点所显现出来的景象,这要求就更高了,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练习才能达到这种水平,至少我现在还是不行的。老师说白桦林是很优美的地方,几乎长春各高校写生的都会选择来这里,可惜因为封校的原因我们在这只待了两天,面对着挺拔的白桦树,开始还真有些无从下笔,但看完老师做的范画,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老师的指点让我感觉到白桦林其实也不难画,对于我们学风景画的人来说,先由远及近的画是很有必要的,因为这样画可以很好的把握空间。使画面富有层次感。

在这短短的四天内,同学们相互学习,互相帮助,我们学会了用笔技法和色彩的表现与水分的控制。我们都明显的感觉到进步,对于远景也能顺利的把握了,近景和细节也可以很好的去表现。色彩方面我们更大胆了,更有了自己的想法。在南湖美丽的熏陶下,我们对艺术,对生活都有了些与以前不同的看法。对于美的审核,比以前会更多更深一层的去欣赏去思考。

写生的实习报告 篇4

一、摘要

走进美丽的广西桂林,感受这个山水城市无与伦比的魅力,一次次地去验证着“桂林山水甲天下”的传奇,走进画中、走进诗里,漫步山水之间,怀揣着对这个艳冠天下城市的敬畏,我们用笔铭刻下桂林山水的灵魂与魅力,让这美丽的城市在我们的心中永远定格。

二、关键词

桂林山水 甲天下 山青水秀 洞奇石美

三、正文

桂林——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和历史文化名城,是名副其实的“千峰环野立,一水抱城流”。走进这样一个城市,我们终于明白“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句话的真谛,很难想象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还有如此古朴清秀的地方,“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切切实实地在这里得以实现,确实,我们感觉像是走进了连绵不绝的画卷。典型的喀斯特地形构成了别具一格的桂林山水,山青、水秀、洞奇、石美,流连山水间,我们用笔触一点一滴地记录下它的风姿,清幽的两江四湖、明洁如镜的漓江、古老沧桑的大圩古镇、秀美壮丽的阳朔古县无一不在彰显着桂林喀斯特地貌山水文明的精髓,让我们陶醉,让我们迷恋。

(一)桂林市区特色:

作为举世闻名的旅游城市,桂林自然有不同于其它城市的特色。初入桂林,我们用最直接的方式去拜访这个城市,坐上公交车观赏沿途的风景,我们发现,这不仅仅是一个城市,在这里你不会看到显赫的高层建筑,也看不见鲜艳的色彩构成,城市的每一个建筑都是山水的陪衬,它们都是山水的子民,怀揣着对山水独有的尊敬,整个桂林都在千百簇峰的庇护之下,“群峰倒影山浮水,无山无水不入神”名不虚传。

(二)两江四湖:

两江四湖即是指由漓江、桃花江、木龙湖、桂湖、榕湖、杉湖构成的环城风景带,被誉为是“桂林美丽的后花园”,而两江四湖环城水系可以说是桂林城区的灵魂,绸缎似的江,翡翠般的湖,得天独厚,自然幽静。人们在这里休憩、放松心情,而更多的是退休的老人们在这里晨练、聊天、品茶、修身养性,同时也不难看见一对对情侣在水边林间诉说情话。我们不愿打破它的宁静,静静地坐在湖边描绘着古老的亭台楼阁、苍松古树,偶尔也会情不自禁地嬉弄这清澈的湖水,荡起一圈圈波纹。

(三)漓江趟水:

曾听说过这样一句话:“不到桂林,你不会知道中国还有未被污染的水”的确,漓江之水让我们深深陶醉,走过江边,我们再难承受这样的诱惑。抛却一切,我们迫不及待的扔掉鞋袜,一脚扎进这潺潺的流水中,透彻的清凉舒爽让我仿佛回到了童年时光。我们嬉水、打水漂、手拉手趟水??这就是漓江水,生生不息而灵动自然。明洁如镜的漓江水清澈见底,水草荡漾在水中,透射出水底各色的碎石,才上去既有一丝痛楚,却更有一丝舒爽与刺激,没有谁会介意它在你的脚底留下烙印。

(四)大圩古镇:

来到桂林的第三天,我们踏上了前往大圩古镇的旅途,去见识古老的桂林小镇。追溯大圩古镇的历史,它始建于北宋初年,中兴于明清,鼎盛于民—国时期。走在大圩古镇的青石板街上,你会感受到它古老而又神秘的气息,历史的痕迹至今也未曾被磨灭。没有繁华的街市,没有高耸的建筑,也没有华丽的装饰,却时刻彰显着它独有的魅力。青砖绿瓦,亭台楼阁,以及神秘的祠堂都一一完整地保留了下来,青石街两旁是各种竹编作坊、草鞋作坊、传统的丧葬用品店、草医诊室、老理发店等,各色饰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有幸拜访当地的民舍,门前、天井、正房、厢房、后院,以及供着神像、祖先牌位的大堂,将古时桂林人们的生活状态表现的淋漓尽致。走过青石路,我们见到了古朴自然的万寿桥,横卧在潺潺流动的小河上,更显大圩魅力。在这里,我们走进农家乐,切切实实地体验了一回大圩人们的农家生活。而更让人激动的是亲身经历了一次大圩之水的洗礼,清澈流动的小河里,我们尽情击水、嬉戏,好不热闹。大圩之行不仅给我们快乐,也让我们真切的体验了一次属于这里的历史沉淀、人文风俗。青山绿水环绕,大圩静静地诉说着古老的历史文明,将它们亘古地延续。

(五)阳朔之行:

迫不及待地,我们来到了名誉桂林的阳朔县城,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如此,我们来揭开它神秘的面纱。很难想象,一个小小的山水县城会发展得这样让人惊叹,同样,他没有多么繁华的建筑,一切都是那么古朴自然,黑白灰的色调映衬在青山绿水间,寂静却又充满活力。乘着竹筏漂流在阳朔的漓江之中,“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这该是一种怎样的意境。又一次忍不住地解放自己,脱掉鞋袜,融进这灵动的漓江之水,“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再合适不过地描绘了这样一幅山水舟行图。我们尽情地泼洒,享受这山、这水、这山水之闹,用力地划动船桨,让竹筏尽情地在碧波中穿梭,激起一片片浪花,涤尽尘世的浮华,随着漓江之水流淌。

夜幕而临,各色灯光映衬出山水的颜色,寂静的小城不再沉默,开始荡漾出它的活力。走在人来人往的青石路面上,满目各色的小饰品、各种叫卖、各种文化汇成了这样一个热闹、风姿卓然的阳朔,一遍一遍地逛过依然不觉得一丝疲惫。走进酒吧,炫目的灯光诉说着阳朔人民生活的激情,伴着节奏,平静的心也不知不觉躁动起来,让我们也跟着阳朔而律动。

有种不舍,有种依恋,对这样一个山水阳朔,难忘骑车驰骋在阳朔的大街小巷;难忘乘着竹筏飘荡在漓江之上;难忘走在青石路上挑选街旁各色的饰品;更难忘驻足林间水旁享受一方宁静。不曾留下什么,它却已经烙印在我们心头。

(六)夜市烧烤:

回到桂林,最后一夜,我们当尽情放纵,去品尝桂林的味道。坐在街旁的小吃摊,放开一切,不醉自醉。桂林的山水已让我沉醉,再索性一醉方休,留些更多的记忆

四、总结

“桂林山水甲天下”在桂林之行中我们一次又一次地得到了印证,无论是桂林市区的两江四湖、大圩古镇、还是阳朔古城,一次次的惊艳都让我们一次次被震撼,旖旎的风光让我们目不暇接,山水之城名不虚传,“城在景中,景在城里”——这就是桂林。桂林“四绝”——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它们执著地延续着桂林的山水神话,吸引着海内外游客纷至沓来。我们仅仅只是一个过客,但我们会用简单的笔触用心去描绘桂林带给我们的感觉,这幅画卷永不磨灭。

虽有所失,但更有所得。

桂林的灵魂将会指引我们在城市规划的道路上走的更远、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