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范文 > 实用范本 > 演讲稿 > 教师职业倦怠演讲稿范文

教师职业倦怠演讲稿范文

推荐人: 来源: 博学咖 阅读: 1.81W 次

职业倦怠是指对工作提不起兴趣,对职业充满了厌倦情绪,工作绩效明显降低,身体疲惫。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小编收集了教师职业倦怠演讲稿范文,欢迎阅读。

教师职业倦怠演讲稿范文

教师职业倦怠演讲稿范文【一】

首先,我们先讨论总结了“教师职业倦怠”的概念。职业倦怠,就是指由于长期工作过程中所承受的压力过大而产生的在情感、态度和行为上的衰竭态度。接着,大家说了教师在倦怠方面的三个行为表现。

(一)心理方面

在认知方面,感到工作没有意义,没有价值,不能实现自我价值,觉得前途暗淡,继升空间较小,特别是偏远地区和小城市表现较为突出;在情感方面,对工作失去兴趣,与同学的交流减少,热情降低;感觉自己的工作毫无实际意义,无积极性,没有进取心,感觉十分无聊,甚至厌恶自己的工作想跳槽,厌恶自己的工作;周期性的激动、焦虑、恐惧、沮丧,甚至绝望;表现在意志方面,在工作和生活中碰到困难就躲,受挫能力差生活态度改变,想法消极。

(二)生理方面

经常产生疲倦感,失眠、食欲不振、喉咙嘶哑、背痛、头痛,以致全身酸疼,内分泌紊乱、血压升高、脱发、易衰老等多种生理现象出现,身体经常处于亚健康状态。女教师还会出现生理紊乱、月经失调等。

(三)行为方面

生理、心理的改变直接导致教师的行为改变,最主要的是人际交往障碍,人际关系不融洽,对学生缺乏耐心,对工作敷衍了事,容易与同事、家人发生冲突,并且与同事交往减少,刻意回避各种社交活动,有自闭倾向,同时也不重视仪表。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通过抽烟、酗酒,追逐异性等方式来回避现实。

接下来我们又分析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

引发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通过我们小组成员对我国高校教师的工作特点、工作性质及工作环境的具体分析,发现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主要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工作的难控性是教师产生倦怠的最主要原因

所有的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对自己的工作环境有一定的控制权,因为这种控制感会直接给人带来一种安全感,会让人不经意间产生强烈的满足感。而高校教师的工作不是简单的体力和脑力的付出,是一种富有情感和智慧的创造,其工作对象是具有独立思维的学生,学生学习的态度及学习成绩的思想和行为是不易为教师所控制,是受整个社会大环境来影响的;工作中,为了适应政府主管的变化人必须调整课程和进行教育教学方面需要不断探讨;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在校学生人数在大幅度的增长,而扩招后的生源质量却在明显下降。教师不论如何努力,却很难解决学生中的矛盾、不良行为、厌学情绪、较差学习成绩以及对教师的不良态度等。这种不易控制的工作性质常常会使教师感到压力,产生厌倦感。

(二)欠科学的学校内部管理机制也是造成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原因

众多的研究发现,较少参与决策的人具有较高的倦怠感。纵观我国高校,大多数教师很少参与学校针对教师的管理及考评制度。对学校出台的各种内部管理制度,教师总是被动地去执行,尊重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主观能动性大大减弱,内在的积极性被削弱,倦怠感自然而然就产生。

学校对教师欠科学的管理和考评制度,尤其是与教师密切相关的职称评定、教师聘任等,过分强调数字量化,不仅加重了工作负担,而且也干扰了教师的工作目标,导致学术腐败现象的产生,使急功近利之风在校园盛行。教师之间由于利益的驱动,竞争变得十分激烈,正常的合作交流明显减少。教师间正常交往的减少,工作压力的加大,同事间的相互猜忌,容易使教师个体产生压抑、孤独、焦虑的情绪,加大了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几率。

(三)教师个人因素也是诱发职业倦怠不可忽视的原因

如果将教师的工作性质和学校的管理制度等因素视为外在因素,那么个人因素为内部因素,外因一般是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教师的职业倦怠症也不例外。国内外大量研究成果表明,教师的过高期望、过低的能力素质、过强的压力感受力及完美主义的性格特征是产生教师职业倦怠最主要的诱因,再加上个人的性格,教师的尊严感降低,人际情绪的压力等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

最后针对这些原因,我们对减少教师职业怠倦现象,教师能够更好的发挥他们为人师表的作用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想法:

要克服职业倦怠,需要教师、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社会应当采取有效措施,舒缓教育的压力,教育工作者应调节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明确自己的目标,学校管理者应营造人性化的工作氛围、设置心理的援助机构、建立合理的目标,在管理中体现对教师的关怀,让他们有种尊严感,可以有效减少教师的职业怠倦。

(一)社会方面

1、国家应当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要想让教师热爱自己的职业,社会必须将“尊师重教”落到实处,切实地提高教师的待遇和经济地位,而不能总是作为一种口号。要切实地让教师感觉到,无论在哪里做教师都很有成就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从根本上克服教师的倦怠心理,并爱上自己的职业。

2、扩大教师的权利。改善经济待遇和工作条件为教师提供了物质保证,而扩大权力则是教师发展的政治保证。我国教师法明确规定了一些教师的权利,如“教育教学权”、“学术研究权”、“参与学校管理权”、“进修培训权”等。可见,教师的权利是受法律保护的。但在现阶段,教师的许多权利还仅仅停留在“纸面规则”上。因此,教师权利的实施,对于消除倦怠、提高教育效能将有一定的作用。

3、正确实行教育的改革。近年来教育改革进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也会给教师带来压力。对教师多而繁杂的限制和要求,致使教师疲于应付,根本没有思考的余地,并严重挫伤了教师工作热情,有的甚至遭到教师强烈抵触。因此,教育改革,应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包括请教师提供建议,参与策划,逐步进行改革,为教师提供足够的改革信息等。

(二)个人方面

1、改变工作态度,以乐观的心态看待自己的工作。保持做教师的新鲜感,对工作充满热情,对教育事业有执着的追求。教师要认识到教学科研工作是有价值、有意义的,树立坚定的职业信念,克尽职守,只有这样,才能克服职业倦怠情绪,不怕辛苦,积极从事教育事业。同时应对自己的工作保持适当的目标,充满一种个人成就感。

2、妥善管理压力,保持心理健康。教师要正确认识压力,积极面对工作,乐观向上,合理调节情绪 ,合理调节生活节奏,改善睡眠和饮食,加强体育锻炼等。

3、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和进修学习,自我充电,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科研水平。学习和掌握新知识、新技能,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工作成就感,而且还有助于在工作中找到新的乐趣。身为教师,必须成为学习者。教师的自我充电有助于产生新的教学理念,对教学工作的控制感增强,可以重新唤醒教师对教学、科研工作的热情,也有助于减少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可能性。

4、寻求支持,建立一个社会支持系统。寻求社会支持是我们应付压力情感反应

的一个有效手段。当个体受到压力威胁时,他人的帮助和支持可以使我们恢复信心。

(三)学校方面

1、教师之间应加强联系,彼此了解,相互信任,有助于教师之间知识、信息相互传递,而且能在相互交流中能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和业务水平,教师与学校领导之间也应该有沟通,可以使校领导更好地了解下属,使相互之间建立起信任,使教师能充分参与决策,提升对工作的满意度。难怪美国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曾说:“未来竞争将是管理的竞争,竞争的焦点在于每个社会组织内部成员之间及其与外部组织的有效沟通之上。”

2、加强学校德尔内部管理,优化教师评价体系,改变管理方式,允许教师参与决策。内部管理制度不仅要体现科学性、合理性,而且要充分体现人性化特点。建立科学的教师评价体系,确立与教师密切相关的管理制度和评价体系,允许教师自主参与决策,充分发挥民主。高校的管理人员,尤其是直接与教师发生关系的管理人员,要注重管理风格,对教师要充分尊重,以人性管理为主。

3、为教师创造良好的生理和心理环境,满足教师在工作中的身心需求,提高工作方面的保健因素,减轻压力。学校应该定期不定期地举行各种适合广大教师参与的体育活动,为教师建立一个教师体育馆,使广大教师在紧张的脑力劳动之余,能彻底放松。另外,学校还应提供校内外心理健康咨询服务,减少教师的心理不健康现象。

教师的职业素养将会影响到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关注教师,也就是关注社会,关注未来。社会、学校及教师个人,只有认识到职业倦怠的严重性,采取有效的措施,教师职业倦怠症才有望得到缓解。

这就是我们所讨论的对于职业怠倦的认识,谢谢!

教师职业倦怠演讲稿【二】

当前,随着人们对素质教育的日益重视,学生们幸福不幸福成为社会普遍关心的话题。然而,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们的心理状态如何却很少有人关注。超长的工作时间、超大的工作量、工作强度和思想压力,令许多教师们患上了“职业倦怠”,影响了自身的生活质量,也使教学质量下降。

我患上了“职业倦怠”

“每天就像被不断抽打的陀螺一样高速运转着”。省会一所高中学校的语文教师张老师这样描绘自己目前的工作状态,9年前她从师范院校毕业后便一直在该校任教,大量的备课与批改作业,繁重的教学任务,以及每天盯早自习与晚自习,让她从早晨6时起床,一直忙到深夜才能休息。“我常常感到身心俱疲,最近好像患上了„职业倦怠‟,晚上经常失眠,不愿意去学校,给学生上课时打不起精神,有一种喘不上气来的感觉。”张老师说,在她周围有很多同事也经常出现同样的“厌教情绪”。“同事们互相交流时经常说,参加同学聚会时都有一个强烈的感受,学校的老师看上去都要比从事其他行业的同学们老5至6岁。”

据了解,我国教师中普遍存在职业倦怠、缺乏激情的问题,“职业倦怠”正在侵扰“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唯分数论”使教育变质教师变累

为什么会出现“职业倦怠”?省会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中学教师指出,工作时间长、教学任务繁重只是一方面,“让我们最感到迷茫和无助,甚至会有愧疚感的是当前我们的很多工作都偏离了真正意义上的教育轨道。”他认为,当下唯升学率是举的社会心理使教学变得功利,削弱了教育的神圣性,这让他和同事们常常怀疑自己工作的价值。“分数轻而易举地将学生分出了三六九等,成为教育的唯一目的,教育简单成了„教训‟,教学过程变得单调,没有创造,教师的任务就是找题、选题、改题、讲题,工作没有新鲜感和成就感。学生成了会考试的机器,这让我们这些教师们都感到惭愧。”

也正是这种“为升学而教学”的畸形教育目的,使得学校的考核围绕分数和升学率转。为尽快出成绩,教师们天天在压力下疲于奔命:上课、陪伴晨读和辅导自习课、编写学案教案、频繁考试、试卷讲评、强化训练等占据了大量时间,甚至丧失了个人与家人共享的时间,导致心理和情绪上的极度疲劳。田老师和她丈夫原先同在省会一所高中学校任教,在几个月前,她换了一份相对轻松的工作。她表示“当老

师太辛苦了,为了教学,他们的儿子不到1岁就被留在老家,有时一个月都难见孩子一面,她不想让孩子在缺少母亲的陪伴下长大。”

除此之外,来自家长的压力和不公平的待遇也是很多教师心理失落的一个原因。现在不少家长重成绩而轻视人格教育,孩子一旦学习下降或在学校违纪,就将责任推到教师身上,向教师兴师问罪,导致家长与教师之间关系紧张,加大教师心理压力。

为教师解压,需社会共同努力

一位教育专家表示,职业倦怠是目前全国教育领域讨论的热门话题。职业倦怠一旦产生,人对待工作的态度、行为都会发生很大变化,由此导致教师缺少幸福感,缺乏教学热情和创造力,使教学效果下降,最终使学生利益受到损伤。所以,解决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重要而紧迫,需要社会共同努力。

教育专家认为,为教师解压,首先要全社会形成对教育的正确认识,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认知结构,培养创造力和批判力,而不是单纯地灌输知识。同时,衡量教育的标准也是多方面的,分数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不惜牺牲学生的智力、创造力甚至身体健康来换取高分,这偏离了教育的目的,削弱了教师的幸福感。

其次,要努力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待遇。要想使教师热爱并献身于自己的职业,必须通过国家政策的倾斜和舆论宣传,促使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为教师创造一个公平、公正、宽松、舒适的工作环境。良好的工作环境,可以使教师心情舒畅,预防一些心理疾病。

最后,作为教师自身,也要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了解自己心理健康状态,及时进行心理调节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