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范文 > 实用范本 > 应急预案 > 小学食物中毒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精选5篇)

小学食物中毒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精选5篇)

推荐人: 来源: 博学咖 阅读: 8.82K 次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有时会突发一些难以预料的事件,为了降低事故造成的危害,时常要预先开展应急预案准备工作。那么编制应急预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食物中毒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精选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食物中毒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精选5篇)

小学食物中毒突发事件应急预案1

为确保学校的安全、稳定,及时应对学校食堂可能发生的食物中毒事件,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 突发事件的`范围

学校食堂发生的食物中毒事件。

二、 应急小组成员

学校成立应急小组,由校分管领导任组长,后勤负责人任副组长,成员由食堂从业人员、门卫、寄宿管理教师组成。

三、 前期工作

1、严把食品原料进货关。学校饮食服务中心采供组要严格把关,确保所采购的原料符合有关规定,从源头上把好食品卫生安全关。

2、严把食堂仓库关。学校食堂采供组仓库、各食堂仓库的钥匙由专人保管,责任落实到人,仓库门口有明显标记,规定非食堂工作人员不得进入食堂仓库。定期对仓库里的原料进行检查,发现变质原料,及时处理,坚决杜绝变质的原料流入餐桌。

3、严把餐具消毒关。学校各食堂对餐具按规定进行严格消毒,确保餐具清洁卫生,防止出现因交叉感染而引发的食物中毒事故。

四、 突发性事件的处置

1、发现食物中毒事故,立即向领导报告,并积极协助医务人员进行抢救工作和妥善安置中毒病人,同时,保护中毒现场,及时向市分管领导和当地卫生防疫部门报告,配合卫生防疫部门现场调查处理。

2、根据与学校卫生所签订的卫生监督制度,对发现食物中毒症状的师生,做好登记工作,共同分析判断可能造成食物中毒的原因,对可疑中毒食品进行消毒处理,根据中毒原因,作出现场消毒预防措施。

3、根据查明的事故原因,向县教育局递交书面事故分析报告,对发生的事故做到“三不放过”,对所有饮食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引以为戒,并对造成中毒的班、组及当事人,进行严肃处理,追究^领`导责任。根据调查结果,如故意破坏造成中毒事故,将当事人移交司法机关处理;如因工作疏忽造成中毒事故,对当事人进行处分的处理。

小学食物中毒突发事件应急预案2

为了有效预防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保障校园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及时、科学、高效地处置可能发生的食物中毒事件,把中毒事件造成的损害降到最低程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条例》、《食物中毒事故处理办法》、《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等有关法律和法规,结合实际,特制定食物中毒事故应急预案。

一、组织机构

成立食物中毒事故应急组织机构,落实人员分工,明确职责要求。

1、 应急领导小组:

职责:负责制定食物中毒应急预案,决定本预案的启动与终止;建立健全预防和处置食物中毒工作组织机构,明确职责,完善各项措施的落实;在食物中毒事件处置工作中统一指挥、果断决策、协调各方力量进行应急救援,控制事态发展,把中毒事件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组织事故调查,总结经验教训,避免事故再次发生。

2、应急工作小组

(1)通讯联络组

职责:负责事故情况报告及各方面的联络沟通,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立即赶赴现场,负责向上级部门请示和报告工作。

(2)医疗救护组

职责:及时对病员进行必要的紧急抢救处理,情况严重时拨打120请求救助,并配合医务人员对患者进行救治,护送重伤病员去医院诊治,通知学生家长、教师家属赶赴医院协助救治。

(3)现场保卫组

职责:实施现场保护,设置警戒线,维护现场秩序,劝退围观人员;封存造成食物中毒或有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物品。

(4)后勤保障组

职责:保障抢救机动车辆、医疗、消毒、照明器材、抢救工具等抢救物资、用品到位,保障抢救必需品及时供应。

(5)善后处置组

职责:负责师生及学生家长的思想工作,做好安抚慰问工作;妥善处理各种善后事宜,配合相关部门调查事故原因,迅速恢复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联系保险公司,对伤亡学生进行理赔。

二、预案措施

1、安全预防措施

(1)建立健全学校食品卫生校长负责制度等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并认真落实到位。

(2)配备专职或兼职食品卫生管理员。

(3)实施食堂承包(托管)经营的学校应建立严格的准入制度,并切实执行。

(4)学校食堂必须取得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卫生许可证”,无证食堂不得经营。

(5)食堂从业人员必须具有有效健康证明,持证上岗。食堂从业人员每年到法定机构体检一次,体检符合要求,由疾控中心发给健康证,方可从事食堂工作;食堂从业人员在出现咳嗽、腹泻、发热、呕吐等有碍于食品卫生的病症时,应立即脱离工作岗位,待完全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岗。

(6)控制细菌的污染,按照食品分类低温贮存的卫生要求贮存食品,防止食品腐烂变质。

(7)实行销售食物48小时留样、登记制度。

(8)学校要加强对食堂和对学生集体用餐的卫生监督,对食堂采购、加工、销售等重要环节应重点进行监督指导,消除安全隐患。

(9)建立统一的食品安全事故监测、报告网络体系,通过日常监测和抽查,加强对学校卫生、食堂餐饮等环节的日常监管,建立重大食品安全信息资料档案。及时研究分析校园食品安全情况,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整治、早解决,形成统一、科学的食品安全信息评估和预警体系。

(10)学校加强对全体师生食品安全知识的教育,不断提高广大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最大限度减少学校食品安全事故造成的危害,保障广大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2、应急处置措施

(1)首发者发现中毒事故,立即报告学校食物中毒应急领导小组。报告内容必须准确全面,要包括具体时间、地点、中毒人数等简要情况。由应急领导小组确定启动应急预案。

(2)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现场指挥,协调控制,对患者进行抢救;并向区教育局安全应急领导小组和局安全稳定管理办公室报告。

(3)情况轻微时可做应急抢救,同时注意中毒者的病症;若是情况严重者则迅速拨打120请求救助,协助120医务人员将中毒者送至医院治疗,并通知中毒学生家长、教师家属赶赴医院协助救治。

(4)现场保卫组立即赶赴现场维持秩序,控制可疑人员;调查情况,分析是否有人为投毒的可能,必要时报请公安部门介入并对中毒现场进行隔离和戒严。

(5)中毒事件发生后,应立即停止食品加工和销售,封存现场及可疑食品、原料、工具、设备、容器、餐具等,追查食品及原料的来源,追缴售出的可疑食品,对病人的吐泻物及可疑食品进行取样,送上级疫检部门检验。

(6)学校要及时与中毒学生家长、教师家属联系,并做好思想工作及善后处理工作,做好宣传教育,澄清事实,引导舆论以正视听,防止师生的惊恐和社会上的谣言等,维护学校正常秩序和安全稳定。

(7)实施责任追究制度。严格食品卫生监督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事故处理后期要根据事故情况,对相关责任人以及救助过程中推诿、延误、不遵从指挥造成严重后果的相关人员进行责任追究,对违反法律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惩前毖后,同时建立食品安全信息资料档案并存档。

(8)领导小组必须及时书写事故书面报告。报告内容: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伤亡人数、事故的简要经过、事故发生的原因、事故发生后所采取的'措施。

(9)事故补报:根据事故现场情况发生变化、中毒人员发生变化的情况,由领导小组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进行情况补报。

三、注意事项

1、在应急行动中,各小组要密切配合,服从指挥,确保救助工作的顺利实施。

2、事发后,经卫生部门查明确系食物中毒事件,应将已封存的中毒食物和原料予以销毁;对接触过或可能接触过中毒食物的餐具、容器、用具、以及储存过中毒食物的冰箱、设备进行彻底的消毒处理,以杜绝中毒隐患。

3、发生食物中毒事件后,应对事件的发生、经过、后果进行认真分析研究,自觉查找工作中存在的漏洞和不足,进行总结与完善,强化食品卫生安全管理,杜绝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小学食物中毒突发事件应急预案3

为了有效预防食堂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及时消除事故隐患,调动各方面力量,迅速、高效、有序地投入抢险救助工作,尽量减少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本预案。

一、安全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应急方案

1、建立信息报告制度,若发生疑似食物中毒症状,生活老师、班主任应在三分钟内报告行政处,行政处立即上报校长室。

2、在出现食物中毒症状时,班主任、生活老师先将学生送校医室进行初步诊断,同时上报行政处、校长室,确定是否送医院紧急治疗。

3、如果发生师生食物集体中毒现象,安全领导小组根据事故性质、危害程度成立相应的工作小组:抢救组、维护现场秩序警戒组、善后处理组等,以确保抢险、救助工作有序进行,将事故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4、抢救组必须迅速与医院联系,展开急救,并上报市教育局、市卫生监督所。

5、维护现场秩序警戒组,立即严格控制非本校人员进入学校, 同时封存食堂预留食品样品,以便医院检查中毒情况。

6、事故处理小组要稳定家长、学生情绪,避免不必要的误解,达成良好共识,妥善地解决事后工作。

三、事故调查

事故发生后,根据有关规定,食堂要配合调查组进行事故调查,要立即封存食堂预留食品样品,不得隐瞒真相,阻挠调查。

四、防范监控

为了预防食中毒事故的发生,学校行政处要把好食堂、校园超市进货关,杜绝“三无”食品、过期变质食品进入校园;学生处要加强对全体师生的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提高师生的防范意识;食堂要制定食品生产的规程,规范操作。

小学食物中毒突发事件应急预案4

为了加强对食堂食品卫生工作管理,预防学生非正常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事故,特制定本预案。

一、成立食物中毒预防应急小组

组长:朱吉焕;

副组长:许志芬;

成员:谢凌枫、单利波、杨爱雪及全体班主任。

二、建全食物中毒报告制度

学校的食堂要认真贯彻执行卫生部食品卫生以及关于《食物中毒调查报告办法》的精神,以便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三、广泛开展预防食物中毒宣传教育

广泛深入的开展预防食物中毒宣传,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广播、黑板报、主题班会、宣传画和实物标本等各种形式,学习普及有关的卫生知识,提高食物从业人员和广大师生员工的卫生管理水平,预防食物中毒。

四、前期工作

1、食品原料进货关。学校采购人员要严格把关,定点采购,确保所采购的原料符合有关的规定,从源头上把好食品卫生关。

2、严把食堂仓库关。学校食堂仓库的钥匙由专人保管,责任落实到人,库房门口有明显标记,规定非食堂工作人员不得进入食堂库房。定期对库房里的原料进行检查,发现变质原料,及时处理,坚决杜绝变质的原料流入餐桌。

3、把餐具消毒关。学校食堂对餐具按规定进行严格消毒,确保餐具清洁卫生,防止出现因交叉感染而引发的食物中毒事故。

4、对每餐的饭菜要做好留样,取每餐的饭菜250克保存24小时。

五、发生食物中毒事故的处理。

1、凡就餐后,师生出现不明病因的肚痛、胸闷、恶心、乏力昏沉、呕吐、水泻等症状,各班主任、值周值日教师应马上报告校长室。

2、迅速与医院联系、诊治,采取救护措施,并向教育局、镇政府及卫生防疫部门报告(包括:时间、地点、中毒人数、主要临床表现、可能引起中毒的食物等)。

3、保护现场,做好预留食品、蔬菜的取样工作,食品用工具、容器、餐具等不急于冲洗,以备卫生部门检验。

4、迅速排查食用致毒食物的师生名单,并查询他们的身体状况。

5、根据事态发展情况,迅速与家长联系。

6、如实汇报有关情况,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诊治、调查、事故处理工作。

六、对中毒食物的处理

在查明情况之前,对可疑食物立即停止食用。在卫生部门已查明情况,确定的食物中毒源,可采取煮沸15分钟掩埋或焚烧。食品用具、容器可用1—2%碱水溶液、消毒液等消毒。

七、分析事故原因

根据查明的事故原因,向上级领导和卫生部门递交书面事故分析报告,对发生的事故做到“三不放过”,对所有食堂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引以为戒,并对造成中毒的责任人、当事人进行严肃处理,追究其责任。如故意破坏造成中毒事故,将当事人交司法机关处理,如因工作疏忽造成中毒事故,对当事人进行扣发工资、辞退或进行行政处分的处理。

小学食物中毒突发事件应急预案5

为及时有效应对我校师生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一旦事故发生,能够及时、迅速的抢救中毒人员,减轻受害程度。特制定本应急预案。总务处为应对群体性食物中毒事故的主责部门,各部门为协作、配合部门。当遇到严重疾病流传、疫情等事件时,可参照本预案相关处置程序和措施执行。

1、应急指挥小组:组长为校长,执行指挥为总务处主任,应急人员为全体中层以上干部。

2、应急小组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通知总务处派人核实情况,同时将情况上报所教育局,由教育局启动本应急预案,实施应急处置。

3、卫生室应对食物中毒者进行现场抢救,将中毒者症状初步检查情况报告应急指挥部。视情况拨打"120"急救电话,必要时送医院抢救。

4、总务处将食物中毒者症状报告上级卫生部门,并配合卫生部门迅速查清中毒或疾病原因。

5、教务处、政教处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传播渠道,防止事态扩大。

6、办公室将事故处理情况上报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