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 > 体裁作文 > 读后感 > 《青铜葵花》的读后感范文(精选10篇)

《青铜葵花》的读后感范文(精选10篇)

推荐人: 来源: 博学咖 阅读: 2.01W 次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青铜葵花》的读后感范文(精选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青铜葵花》的读后感范文(精选10篇)

《青铜葵花》的读后感1

说实话,从小学一年级到五年级都没有遇到过可以为我照亮前方道路的那盏路灯,但是,出自曹文轩之手的《青铜葵花》却让我找到了前方的道路。那质朴的语言,动人的故事,使我深深的感动了。

这本书呢,主要是讲述一个女孩和一个男孩之间的故事。这个来自农村的男孩叫作青铜,而另一个叫作葵花的女孩则来自城市,男孩向青铜雕像一样保持沉默,女孩像葵花一样灿烂美丽。这是两个虽然没有血缘关系,却有着亲人般的感情的兄妹。哥哥为妹妹出生入死,妹妹也处处关心着哥哥。当妹妹葵花步入青铜一家的家门时,就已经成为了这个家的一份子,他和哥哥形影不离,葵花有了新的家人,新的人生。他们从相见、相识到相知,成为一对共患难的兄妹,他们一起生活,一起笑,一起哭,一起面对困难。12岁那年,命运又将葵花召回她的城市。青铜从此常常遥望芦苇荡的尽头,遥望葵花所在的地方……

在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人是青铜,青铜是个哑巴,但是他很疼爱自己的妹妹葵花:为了让葵花能够好好上学,青铜放弃了自己上学的梦想;为了让葵花晚上写作业有灯点,青铜捉来很多萤火虫,并且做了十盏南瓜花灯;为了让葵花看戏,青铜顶着葵花默默地站立了一个晚上……

青铜是一位好哥哥,更是所有人心目中的好榜样青铜质朴、坚强、善良等精神,深深的震撼着我。

而我们呢,天天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有时还要对父母耍耍性子,发发脾气。面对困难,就是不敢面对,永远让父母替自己解决。

青铜一家让我真正地领悟到在逆境中需要勇敢面对,与困难作斗争,不要放弃自己,要知道生命的价值。在我们的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并且,苦难也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人不能只顾自己,更重要的是奉献爱心。拥有了爱,就算生活再艰难,也是充实、幸福的。

《青铜葵花》的读后感2

最近,我读了曹文轩的一本杰作,那就是《青铜葵花》。

没有读过青铜葵花的人都以为《青铜葵花》里面的青铜、葵花,是植物。其实这是里面的两个主人公的名字。这是一个小女孩和一个小男孩的故事,小女孩是葵花,小男孩是青铜,这好像是一个缘分,让城市的小女孩葵花,和乡村的小男孩青铜成了兄妹相称的朋友,他们在一起快乐的生活着。可是,厄运已降临到了他们的头上。跟他们亲切友好的老牛病死了。12岁那年,命运又将葵花带回了他的城市,青铜天天不管风吹雨打的望着芦苇的尽头,等待着葵花的归来。我觉得里面的故事含着激动、高兴、伤心、感动。蝗虫吃了他们的庄稼,他们还欠着一屁股债,如果我们在场是多么想帮帮他们啊!他们这的是太可怜了。里面有一个故事感动了我。冬天,为了挣钱,他们用编制的芦花鞋卖钱,当芦花鞋买没了的时候,突然有一个客人说:“还有芦花鞋了没有。”青铜用手势告诉他:“没有了。”那个客人遗憾的走了。可是青铜为了多卖一点钱,他竟然将自己的那双芦花鞋脱下来卖给了那个人,自己赤裸裸的回家了,看到这里,就像有一根刺扎到了我的心里一样,因为我自己光着脚在自己家里的瓷砖上走走就觉得很冷了,就别说在雪里光着脚走路了。就是这样青铜的坚强的意志深深的感动了我。青铜不光有温柔的一面,他也有暴力的一面。有一次嘎鱼故意放鸭吃青铜他们的庄稼,青铜气急败坏,夜里他骑着牛把鸭子们冲散了,因为鸭子受到了强烈的惊吓,它们把蛋也下到了草丛中,当嘎鱼的爸爸得到了这个消息,在家里向嘎鱼大发雷霆,将他臭骂了一顿。原来做坏事真的没有好下场。其实葵花也挺听话的,她没空的时候就教青铜写字念字。青铜也对葵花挺好的,有一次看马戏,因为前面人太多,当着他们的视线,青铜坚持着将葵花背到他的肩膀上看马戏,自己却在下面吃力的背着她。

从里面我终于看出来兄妹的友谊和感情,我希望他们能快快乐乐的生活下去,我在读后感里祝福他们。

《青铜葵花》的读后感3

在这个暑假中,我读了一本书,这本书是我们刘老师推荐的,书的名字叫《青铜葵花》,这本书的内容是这样的:葵花是一个大城市的女孩,可是她的妈妈在她三岁的时候死了,爸爸就把她带到大麦地的干校生活,可是她爸爸也死了,是剩下葵花一个人。于是大麦地的青铜一家就收留了她。很快,葵花就融入了这个大家庭。青铜妈妈对葵花的爱甚至超出了队青铜的爱,可是,哑巴青铜就这样还把葵花当做自己唯一最好的妹妹。他们一起经历了三月黄,逃离了龙卷风……发生了不少惊天动地感人肺腑的故事。

突然有一天,一个消息流传了出来:城里人要接她回去。大麦地的所有人都不让她去。但是因为大麦地的人嘴巴辩不过城里的人,他们只好极不情愿的把葵花交给城里人了。因为青铜思念葵花到了极点,他叫出了“葵花”两个字——哑巴的他变得会说话了。

这本书很感人,我妈的同事也拿着本书去看,结果看得泪如泉涌。俗话说,兄弟如手足。书中的青铜和葵花虽然不是一个妈生的,也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却亲密无间情同手足,能互相帮助。不像某一些人,他们不把兄弟当兄弟,不把朋友当朋友,只把所有的人当工具来利用,然后再给两颗糖打发走,没有真情可言。

读了这本书,我看到了兄弟之情的伟大,有时胜过母爱。任何动物不一样,人是有感情的,会思考的。可是,如果我们连这一点兄弟之情也没有,我们还是人吗?那我们就只是动物。

与其说是亲子共读这本书,不如说找了个机会在喧嚣的午后安静的享受着这纯美文学的惬意。每当此时,总是让我们在疲于奔命中停下脚步,去聆听和感受心灵深处的某种触动。

青铜和葵花应该是我们同时代或比我们稍长一些的人物,在灾难降临时,没有选择放弃和抱怨,而是单纯快乐的从苦难中发现了属于他们的幸福。即便是“坏小子”嘎鱼,依仗着家境的“优越”,可爱的使着他的小坏点子,让我不禁怀念那个没有大恶大善的,空气中没有化学颗粒的年代。

当明晃晃的烈日炙烤着大地时,我们在空调房里进行着我们的'一切活动,这是每个人每天并不奇怪的生活,孩子很少有机会去感受“汗滴禾下土”的艰辛,他们还嚷嚷着“没人玩,好无聊,没意思……”当我们放下堆积案头的工作,抽出时间带孩子去领略大自然的风光,或将他们的童心放纵于游乐场时,往往因为一个一两块钱的小玩具没有满足他,生气、吵闹是常有的事。我常很无奈,这些孩子是怎么了?他们为什么感受不到父母给予他们的幸福快乐呢?

我告诉他我小时候,我的爸爸给我买的第一个只有九英寸的电风扇,我是多么兴奋,我每晚在小风扇下写作业觉得我又快乐又神气……。儿子露出一脸的不屑:“我儿子以后用了更高级更凉快的东西,我也会跟他说我小时候家里只有空调。”想想他说的也不无道理。确实在我小的时候父母跟我说过他们种南瓜吃野菜的经历,我也只是无动于衷的在听故事。时代的进步,对于苦难的理解是不可复制的,每个年代有它自己的烙印。幼年时承受的苦难,就像是接种的疫苗,让他可以坦然笑对成长途中遭遇的波波折折。我在感慨我们的孩子太幸福了,为人父母以自己最大的能力为孩子制造快乐的天堂,又担忧着他们缺失了对苦难的理解和承受能力的培养。

我应该是很早就有了对“苦难、挫折”的需求,希望孩子在苦难和挫折中增强体质,增强免疫力,也应了现代人们提出的穷养男孩和挫折教育的理论,以至于暑假未到,我就张罗着让儿子去我单位附近的小店送外卖。大家质问我我是不是后妈。在一片哗然和质问中计划搁浅。

我是个最笨拙的家长,看到了孩子的一堆问题,却显得束手无策,用天畅妈妈的话说只能是“静待花开”了。但我知道只有苦甜参半的生活才能发现甜的滋味。

读完这本书,好比喝了乌龙茶,入口苦涩,回味却有丝丝绵甜。

我看了儿子写的读后感,虽有些夸张和言过其词,但总算是第一次没有别人的帮助下,自己看到了本中表达的深厚的兄妹感情,也算不易。所以没有加工和篡改,原原本本呈现在这,尊重詹同学的原作了。

爱情不是一种虚荣,要拿出来在众人面前炫耀;爱情不是一件美丽的衣裳,要穿在外面给大家欣赏;爱情不是一项任务,要对亲朋好友有个交待。

《青铜葵花》的读后感4

《青铜葵花》里的故事,是一个个苦难的故事;故事里的人,是一个个苦难的人……

大麦地是一个穷困的地方,葵花的亲爸爸去世,干校的人便把葵花领到大槐树底下,请人领养她,可人们却认为葵花这闺女实在太好了,怕领养后亏待了她。但青铜一家却毫不犹豫地将她领养了,于是,青铜和葵花之间的故事就开始了……

我最喜欢故事中的青铜,他憨厚老实,为人善良。要上学了,家里钱却不够,只能供一人上学,于是青铜便让妹妹葵花先上学;为了给妹妹挣拍照钱,他在雪地里卖芦花鞋;要盖新房子,他和爸爸一起去远方割草盖茅草屋;家里没有灯,妹妹不好写作业,青铜又去芦荡里捉萤火虫给妹妹做瓜花灯……只要他能做的事,他都会坚持干下来的!可是,城里人后来竟然要把葵花接走,虽然他们东躲西藏,千般不愿意,但葵花还是被接走了……

故事读完了,我眼前浮现出懂事的青铜葵花兄妹俩,我想对他们说:“虽然你们暂时分离了,但是,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就要到来!”

《青铜葵花》的读后感5

在暑假里,我看一本书。这本书就是著名的纯美文学家曹文轩的又一力作,《青铜葵花》。她,一个天真单纯而又乖巧懂事的女孩———葵花。他,一个虽不会说话但勤劳善良的男孩———青铜。他们俩都有着一只鸟拥有万里天空,却看不见另一只鸟的孤独。

一种特殊的机缘让他们成朋友,成兄妹,而他们之间那没有血缘又胜过血缘的浓浓亲情经常让我感动得热泪盈眶。

葵花三岁丧母,七岁是的一场意外又让她失去相依为命的父亲,成一个无依无靠的孤儿。葵花的命运真是坎坷痛苦啊!

青铜五岁时在一场高烧之后失去语言交流能力,成一个哑巴,唯一与他朝夕相伴的只有一头牛。由于家境贫寒,青铜不仅要辛勤劳动,还会受到别人的嘲笑歧视。青铜的生活是寂寞痛苦的。痛苦的葵花,寂寞的青铜,在贫穷的家庭里在充满天灾人祸的岁月里,和家人齐心协力,艰难、困苦而又温馨快乐地生活着。

在粗茶淡饭的生活中,一家人为抚养葵花费尽心思,而青铜更是在沉默中无微不至地呵护着葵花:为葵花上学,青铜放弃自己的上学梦想;为让葵花照一张相,青铜在寒冷的冬天把自己脚上的芦花鞋也买;为葵花晚上写作业时不去别人家“借灯光”,青铜捉来萤火虫做十盏南瓜花灯;为葵花报幕时的美丽,心灵手巧的青铜做一串闪亮的冰项链;为让葵花看马戏是有个好位置,青铜一声不响地顶着葵花站一个晚上……

不仅是青铜,葵花也为这个家、为青铜付出许多许多:学校组织的拍照活动她没参加,为给自己贫困的家庭省钱;每天放学和哥哥一起去采芦苇,为能多编些芦花鞋去卖;自己一个人偷偷的跑到江南捡银杏、考试故意考差,为赚钱、省钱给奶奶看病;用各种办法教她的哑巴哥哥写字,为让哥哥在别人面前自信起来、抬起头来……

贫困的生活给青铜葵花一家带来许多的苦难,让他们历经艰辛痛苦,但他们一家人乐观的面对种种困难,相互关心、相互扶持、相互体贴,用爱创造一份人间的美丽!这份痛苦的美丽湿润我的眼睛,震撼我的心灵。爱是美丽的,爱是幸福的!

《青铜葵花》的读后感6

暑假中,我读了《青铜葵花》这本书,从中认识了聪明、善良的乡村哑巴男孩青铜和乖巧、懂事的女孩葵花。

葵花的爸爸是用青铜雕刻葵花的艺术家,有一次他带着她女儿葵花和其他人一起到乡下劳动,葵花的爸爸到大麦地的葵花田里画葵花,回来的时候淹死在大麦地的河里,因此葵花成了孤儿。这时大麦地最穷的一户人家——青铜一家收养了葵花,他们俩成了兄妹相称的朋友,他们一起生活,一起长大。粗茶淡饭的生活中,一家人为了抚养葵花用尽了心力。而青铜更是在沉默中无微不至的呵护着葵花,几乎为她奉献了一切:为了葵花上学,青铜放弃了自己的上学梦想;为了葵花晚上写作业,聪明的青铜捉来许多萤火虫做了十盏南瓜灯;为了葵花报幕时的美丽,青铜心灵手巧地做了一串冰项链……

不仅是青铜,葵花也付出了许多。学校组织的拍照活动她没参加,为了给自己贫困的家庭省钱;每天放学和哥哥一起去采芦苇,为了能多编些芦花鞋去卖;自己一个人偷偷的跑到江南捡银杏、考试故意考砸,为了赚钱、省钱给奶奶看病;用各种办法教她的哑巴哥哥写字,为了让哥哥在别人面前自信起来、抬起头来……

青铜家虽然穷,但他们却过得有滋有味、快快乐乐。这不正是因为他们的生活中充满了爱。

几年后的一天,城里的人要把葵花接到城里,青铜一家坚决反对,葵花也坚决不走,村长好不容易才说服青铜的爸爸和妈妈,但是他们俩都说青铜肯定不同意,就决定在葵花走的时候让青铜出去,葵花走了之后再让他回来。葵花走了,青铜成天坐在一个大草垛上。有一天,青铜在大草垛上看见了葵花,她正在向他跑来,青铜忘记了自己是在高高的大草垛上,迈开双腿,朝葵花走去,一下子摔在了地上,不知过了多久,青铜站了起来,他看见葵花还在向他跑着,用尽平生力气,大声的喊:葵—花!正在放鸭的嘎鱼听见了,愣住了。青铜又大声的喊:葵—花!虽然吐字不清楚,但这分明是丛青铜的喉咙里发出来的,嘎鱼丢下他的鸭群,朝青铜家跑去,一边跑,一边大声的向大麦地的人宣布:青铜会说话啦!青铜会说话啦!……

这个故事一直让我感动的是,我从故事里能体会出青铜一家给予葵花无私的爱。我们生活在一个和谐社会,每个人都应该对他人充满爱心,给别人带来快乐的同时也让我们自己的生活更美好。

《青铜葵花》的读后感7

这个暑假,我看了很多很多的书,感受最深刻的,还是一本叫做《青铜葵花》的书。这本书让我感受到了很多。

这本书主要讲了,一个在城里生活着的孩子——葵花,在很小的时候失去了妈妈。于是葵花跟随着爸爸来到了大麦地干校。在干校无聊的生活里,在河边一次偶然的机会,让葵花结识了一位性情温和,并且善良的哑巴“哥哥”——青铜。一次偶然的意外,使葵花失去了爸爸,来到了青铜家。在青铜家,葵花吃了很多苦,但是葵花过得很开心。可该来的还是会来的,十二岁那年,命运将葵花召回了城市。青铜开始了思念……

看完《青铜葵花》这本书之后,我感受非常之深:人的一生里,一定会经过一些苦难,但你咬咬牙,坚持过去之后,你会发现,后面迎接你的是幸福。当你觉得困难的时候并且不想坚持下去的时候,回头看看你挨过的苦,你就会发现,你咬咬牙坚持之后,不就搭了一座通往幸福的桥吗?为什么我就不能坚持下去呢?

《青铜葵花》就是这么一个在苦难与幸福之间坚持的故事的书。

《青铜葵花》的读后感8

青铜将绳子的两头分别系在窝棚里的两根柱子上,然后朝他们笑:灯!这是灯!

葵花说:“这是大麦地最亮最美的灯。”

“啪”我合上《青铜葵花》,擦了擦眼角情不自禁流下的泪,默然深思感慨了良久良久。这是我第一次看一本书为它落了三次泪,故事没有花哨的语句没有精美的配图,但是感人的情节朴实的描写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心灵。

大麦地,这个书中一个纯净美丽的地方,但是,它在我心中却不是虚幻的,因为那里住着善良纯真的青铜和葵花,那里充满了他们深厚真挚的友情。家住大麦地的青铜因为一场意外不再会说话了,但是他是一个聪明热心的哑巴,因为一个特别的机缘,他和一个从城市里来到大麦地的小女孩葵花成为了兄妹相称的好朋友,葵花教青铜认字,青铜教葵花种田……他们在一起玩耍一起慢慢长大,渡过了无数愉快的岁月;在蝗灾降临的时候,也一起并肩经历了患难与共的日子。在一次青铜以为他永远再也见不到葵花的绝望中,葵花居然回来找他了,青铜竟奇迹般地开口叫了一声“葵花。”

这美好纯真的故事让我哭泣了。第一次落泪,是我读到贫困的葵花乘船到江南采银杏卖钱,只为想给家里多挣一点钱,给她年迈多病的奶奶治病,但没有想到她竟然自己病倒在船上,脸色苍白虚弱无力,嘴里却还不忘念叨着:“要……要给奶奶治病。”我潸然泪下,顿时小姑娘葵花的勤劳孝顺震撼和感染了我,也让我心里暗暗发誓自己也要学习葵花孝顺长辈;第二次流泪,是读到青铜和葵花的奶奶因病故去,全家痛哭不已。我也跟着他们伤心,我明白了人生总有悲欢离合,要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光。第三次洒下泪水,是读到葵花要回城市了,家人怕青铜伤心便支开了他,当青铜回来时,葵花已经离去。青铜呆呆地望着远处,心已经碎了,这时,葵花竟然回来了,慢慢出现在青铜的视线,青铜这时用尽生平最大的力量喊出了一声:“葵——花!”我泪如雨下,但嘴角却不知不觉挂着幸福的笑容。我为青铜能说出这两个模糊不清但温柔有力的字而自豪,我为葵花重回大麦地而激动。

大麦地是生机勃勃的,青铜葵花的存在让它更增添了生气和情谊。青铜葵花不但住在大麦地,他们还住在了我的心里,他们动人的故事也深深印在了我的心底。

《青铜葵花》的读后感9

“每一个时代的人,都有每一个时代的人的痛苦,痛苦绝对不是今天的少年才有的。少年时,就有一种对痛苦的风度,长大时才可能是一个强者。”这是曹文轩先生在《青铜葵花》书尾的赠语。

《青铜葵花》这本书讲述了随父亲来到农村劳动的城里女孩葵花,在失去父亲后,不幸的葵花有幸的被青铜一家收养后发生的故事。贯穿整本书的是三次灾难。第一次灾难是火灾发生在青铜五岁时。大火熄灭后,青铜大病不起,从此丧失了说话的能力。第二次是水灾,大水淹没了大地,冲垮了房屋。可青铜却还是非常乐观,还和葵花一起在洪水中捉鱼吃。第三次是蝗灾,这一场蝗灾打乱了人们的生活。大麦地村的庄稼颗粒无收。人们勒紧肚皮,“挺成一棵树”。而青铜和葵花嚼着芦根,躺在草地上,幻想着天上的云便是吃的美食。他们在遭遇了蝗灾之后变得更加坚强、乐观。

葵花十二岁时,命运无情地将葵花召回了城市。从此,青铜一直坐在草垛之上,遥望着芦苇荡的尽头——葵花所在的那座城市。直到有一天,青铜喊出了“葵花”两个字。那声音如此的模糊,却又是那么的清晰,震撼到了我的心灵。我知道,这是破茧成蝶的声音,这是春笋拔节的声音,这是一棵未来的参天大树破土而出的声音。

翻开沉重的历史书,战争、天灾、人祸是主要内容。根本谈不上幸福时光,和平的时期都屈指可数。也许不需要看的太远,单说我们的父辈们。他们小时候能吃肉都是一种奢望,必须要等逢年过节,才有可能吃上一块解馋。每天上下学,要步行走到几公里外的学校。当时的路还是土路,非常崎岖坎坷,晴天还好,若遇到雨天,地面全是泥泞。稍不留神,便会摔的满身是泥浆。

将青铜,葵花当作镜子,照出现在的我们。餐桌上的我们,挑肥拣瘦,蔬菜不想下筷子。吃完,餐桌一片狼籍,剩菜剩饭比吃下去的还要多,何曾去想一饮一啄来之不易。每天上下学是车子接送,做着少得可怜的家庭作业。却整天抱怨:真low啊,全部是蔬菜;累死了,作业太多了;烦死了,没时间看电视了;没天理啊,周末还要上兴趣班......只有对比,才能发现原来能衣食无忧地看看书,写写字,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呀!

现在的我们很像温室中的花朵,如果移到温室外,春和景明时或许能绽放美丽。要是遇到夏天的炎阳、秋天的寒霜和冬天的冰刀,还有勇气去面对吗?我们无法穿越到书中那段充满痛苦的时代去历练,但却可以用心在书中领悟那种痛苦。

想做一棵参天大树,不做温室的花草。只有“把腰杆挺直,挺成一棵树”勇敢的去面对我们这个时代的痛苦和责任,才能在四季的轮回中茁壮成长。

《青铜葵花》的读后感10

我读过很多书比如:《淘气包马小跳》,《中华上下五千年》,《淘气包埃米尔》,《青铜葵花》,《长腿叔叔》,其中我最喜欢《青铜葵花》,因为我从这本书中感受到了无比的爱。

每当我读到《南瓜灯》这个部分时,心里好像有股火花。还记得青铜把萤火虫放在南瓜里,做成了十几盏明亮的南瓜花灯,这是大麦地最亮,最美的灯,比任何一盏灯都好,这是青铜用爱做的心灵之灯。

第二部分讲的是妈妈做了几双芦花鞋,还给青铜和葵花各一双,就在这是葵花就要开学了;家里人都给葵花攒学费时,青铜拿着妈妈做的芦花鞋去集市上卖,最后连自己脚上的鞋也卖了,独自赤脚在雪地上走的情景使我不能忘记。

为了葵花,青铜让掉了上学的机会,为了葵花,青铜做了一条冰项链,为了葵花,青铜做了最亮的南瓜灯,为了葵花,他付出了一切。

葵花心中的青铜如同一堵墙,一座山,一个安全的避风港。

在这里,让我感受到他们浓浓的亲情,葵花他们虽然很穷,但是他们有一颗善良的心,在生活困难的情况下,他们互相帮助,在一件件小事上都能体现他们高尚的品德。这本书使我明白了亲情的伟大,更教育我们要敢于面对现实,敢于面对痛苦,不向困难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