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 > 体裁作文 > 读后感 > 社会工作督导读后感

社会工作督导读后感

推荐人: 来源: 博学咖 阅读: 7.5K 次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社会工作督导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社会工作督导读后感

这是一本描述督导工作的书本,全面系统地介绍社会工作督导的基本理论、实践模式、知识技巧,并梳理理论化中国社会工作的经验。

社会工作师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任重而道远,意高而行难。自社会工作学院成立以来,投身教育、服务社区、催化慈善,稳步推动社会工作和公益事业的发展。社会工作督导作为间接“使能”过程,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社会服务品质、社会工作专业发展及工作满意度。但是,中国对督导的关注度不够,有关督导的研究文献稀少,也缺乏对中国本土多大经验总结及反思,所以,从这本书中可以了解督导的发展过程与经验。

从书中总结了解到,社区领域的实践经历了从“嵌入--协助--独立”的发展历程,其督导模式也经历了“准督导---香港督导为主+本土督导为辅---香港督导撤退+本土督导成长”的三个发展阶段。准督导在嵌入阶段实现了专业社会工作嵌入到传统社会工作领域中,培育了专业社会工作生长的土壤,这个过程也是艰难而痛苦的。

如果说准督导让专业社会工作开始站立起来,香港督导的配备则是让专业社会工作本来的模样展现出来,也让用人单位、社会大众更加认可社工,树立了专业社工形象的榜样,培养了一批本土督导。从有了一系列的督导模式嵌入服务后,使服务发展经历了“零散服务--专业服务--项目化服务”三个阶段历程。

零散而浅层的.服务让用人单位看到了社工与社区工作人员的不同;专业服务让社工在某些社会议题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受益了更多对象;而项目化服务更多打造出各种项目。使得服务对象从最初无人认识社工逐渐到主动求助社工服务等。从这体现了督导嵌入的相应改变与成效。

过程最深刻了解到督导者的发展阶段,认为督导者发展都四个阶段:

其一,在角色震撼阶段,因督导者是新手,必须面对自己的弱点与缺点,进退两难,常常会感到焦虑与缺乏信心;

其二,在角色康复与过度阶段,督导者从一线社会工作者开始适应督导角色,会稍微感觉比前期好一些,但仍然会感到自己的不足;

其三,在角色巩固阶段,督导者的角色逐渐稳固,恢复了自信心,掌握了如何运用督导技术,同时认真地讲督导视为有意义的工作,全身心地投入督导会议中,也从关注机构目标转移到关心员工,学会平衡自身与员工的需求;

其四,在角色掌握阶段,督导者能准确地掌握自己的角色,并在技巧运用、服务品质与责任履行上变得更加成熟与稳固。

20xx年是我刚成为督导的第一年,通过这本书,让我了解了我现今的发展阶段,让我更好的认识自己未来督导工作的发展,让我有更多的心理准备,明白自我检视的重要性,给予了我较大的帮助和鼓励我的信心,从而让我更好的面临和解决督导中遇到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