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 > 体裁作文 > 读后感 > 《道德经》读后感(通用39篇)

《道德经》读后感(通用39篇)

推荐人: 来源: 博学咖 阅读: 2.07W 次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道德经》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道德经》读后感(通用39篇)

《道德经》读后感 篇1

近几日心中烦闷,搬出来一堆旧书,还不够就从网上读,一不小心读到了一本书,一本让我受益终生的书,一本让我可以有自己的理想基石去观望世界的书,一本给了我一个可以享受生活后去回馈生命的书……他是《道德经》,他诠释了人格的标杆和人生的尺度。

众所周知,这本书包罗万象,就像天地一样无不覆盖无不承载,加之我是初读收获肯定又少又浅。但是有一章让我感触颇深,记得书中原文第三十三章是这样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记得当我读到这儿的时候,愣了一下,第一次感到很多大家说的一句话:道不远人!确实这其中的话多少次被多少人引用过啊。

这篇,老子在人与己之间进行相对,以更好的阐明无需溢言的人生大智慧。并不是说他要告诉你非要做到知人或者是自知,这篇无非是告诉世人知人和自知的好处,然后让人自由的去选择,这就是简朴,是圣人的伟大之处。“知人”就是能看明白自身以外的所有东西,除了别人啊环境啊,还应该包括脱离物象的东西,比如一些微妙的变化和发展的趋势,才能称得上是智慧。其实我们经常听到“人贵有自知之明”这句话,这无非是后人对智与明的选择和补充,很显然大家都需要自知,所以我们时刻要竖起一面镜子,真正的可以把自己如实的反射给内心,然后自己有清醒的认知和对自己有一个明朗的定位,才可以称得上有所贤明。

一个人可以战胜别人可以称得上是力大无穷勇猛彪悍,这也无非是在说出了另一个事实,力量大并非是强者,一个能战胜自己的人才可以称得上是坚毅、强大,因为人内心的疲软和惰性往往最难战胜,一个有了社会感官的人很难做到不去贪婪,东晋陶渊明就有过“既自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的感慨。

无论一个人多么的富有,与大自然相比都渺小到不堪贫瘠,所以只有一个人对自己的物质水准认可而不用过多的眼神去关注别人的财富,才可以使自己舒适的活在富裕的状态中,所以是知足者富。当今社会物欲横流致使竞争残酷,为了成功,人做一件自己愿意做的事,都可能受到别人这样那样猜疑和争议,更别说自己不愿做的事,就像成功学大师陈安之说的一样“一个人为成功开始努力时,别人都爱泼冷水,都可能被说成是神经病,但是神经病的开始可能就是你成功的开始”,也就是说一个要成功的人往往要都掉别人的眼光,乘着自信带着志向朝着理想远航。

每个人都会毫不例外的对人类至极的问题极其关注,老子又高明的说出“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一个人的形体寿命十分有限,只有一个人的精神和事迹会薪火相传成为永生。

《道德经》读后感 篇2

9月27日,在学校会议室听取了尼尔基一中范永胜老师针对《道德经》的视频讲座,受益匪浅。正如范老师所说,大道,可以说出来,就不是恒常的大道了,许多道理是用心去领会的,也就是同一本经典不同的人理解起来是不一样的,下面我就针对本次视频学习,浅谈两点体会。

一、“无”与“有”。

第一章中有这样的内容:“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其中提到了“有”与“无”,按我们正常理解有与无应该是一对反义词,但这里所说的“无”是指的大道,而“有”则是由道而产生的万物。这可以用一句成语来解释“无中生有”,也就是先“无”然后才能“有”,同时也阐明了从无到有的自然规律。“无”还是一种境界,一种虚无的境界,一种无法描绘的广阔,所以有“虚怀若谷”的成语。说到这里范老师讲了一个小故事,给我的印象很深刻。故事是这样的:从前有一个青年觉得自己很有学问“恃才放旷”。他想拜当时的一位圣贤为师,却不肯放下姿态。圣贤为其倒茶,已经溢出来了还在倒。青年人提醒“已经满了。”圣贤接过话茬:“你都已经满了,我还能教给你什么呢?”生活中,往往越浅薄的人越觉得自己了不起,而越渊博的人越觉得自己需要充实。所以我国

自古就有“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名句,还有“欲速则不达”、“有心栽花,花不活,无心插柳,柳成阴”的至理名言。从“有”和“无”的辩证关系中使我懂得,放下姿态,心胸开阔才是为人之“道”。

二、道法自然。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句话13个字道出了宇宙万物运行的规律。人离不开生活的地球,地球离不开其运转的宇宙,而宇宙是有运行规律的,这种规律是自然的,不是随意改变的。我个人理解所谓“道法自然”,就是尊重事物的发展规律,不刻意地去改变。尊重客观比主观武断更有说服力。老子的学说主张“无为而治”,这里的“无为”不是不做为,而应该是劝诫统治者顺应天道、民心。这种理论同样适用于现代生活的各个领域。作为老师,当我们面对学生时,是不是也应该尊重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尊重每一个独立的个体,而不应以我们的主观认识去改变学生、塑造学生。让学生用自己的脚步去丈量自己的生命历程,用自己的体验去开启自己的心智,我们只是学生成长历程中的引领者,而不是指路人,我们没有权力让任何人按我们指定的路前进。

《道德经》作为我国第一部哲学著作,其中蕴含的道理很值得我们今天的人学习。就我个人而言,很愿意深入地去解读《道德经》,它将成为我工作、生活中的良师益友。

《道德经》读后感 篇3

求而得之,必有失焉;为而成之,必有败焉。爱无偏私,亦有不济;名虽美甚,伪亦必生。仁德之厚,行义之正,礼敬之清,皆载之以道。弃其本而适其末,虽盛其美,必有患忧,岂足处也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是故,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强大处下,柔弱处上。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因物而全物之真,柔弱所以克胜刚强也。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为无为,事无事,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知人者智,未若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未若自胜者强。强行者有志,用志于内,至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是故,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正亦为奇。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守强不强,守弱则强,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禅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代天施杀者,希有不伤手矣。夫燕雀有匹,鸠鸽有仇,自然以足,益之则忧。续凫之足,何异于截鹤之胫畏誉而进,何异畏邢是非同门,美恶同根,不可得而偏举也。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而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势成之。万物生生之厚,是以轻死,则更无生之地焉。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天下不足贵,贵在其母。四时成运,功成则移,以子知母,知易而行难。物壮则老,兵强则亡,道非常道,玄之又玄。形质承违,同乎于玄极。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昼。孰为此者天地。天地亦不能久。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其名曰大。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忽,忽兮恍兮,其中有相;恍兮忽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

道者,万物之奥。处卑不动,守静不衰,无形无影,无逆无违;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与江海,以道莅天下,物守自然,则神无所加。神无所加,则不知神之为神。是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若能守,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道德经》读后感 篇4

人的一生有得意和失意的时候,有时候人们不能再其中好好的把握自己,以至于身败名裂,不能保全。因此,怎样才能在得意或失意的时候保全自己,是自己的心智足够清醒,不至于陷入泥潭而不能自拔?这就需要人生的大智慧,而《道德经》就给了我们这方面的启示。

人在得意的时候,官运亨通、财源滚滚,可谓家庭、事业顺风顺水。此时的人们容易目空一切,不可一世。这样做的后果往往是招人嫉妒、树敌太多,不给自己留后路,以致招来杀身之祸。在老子看来,我们此时应该怎么做呢?“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福气来的时候,要提醒自己可能埋藏着祸根,让自己不那么盛气凌人,要懂得谦恭,否则等到失意的时候就无路可退、众叛亲离了。还有“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不要以为自己很了不起,争强好胜,天下无敌,须知“强中自有强中手,一山更比一山高。”同时,“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因为“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达到目的不能夸耀,不能自负,不能骄傲,达到目的是出于不得已,不能逞强,要保持谦逊之心。因为富贵加骄傲,使自己招来祸患,功成身退才属于天道。自古以来,能够做到的只有少数人。像范蠡在越国打败吴国之后,就带着西施隐居。李斯官至宰相,富贵加身却不肯下来,继续做到秦始皇死,就一命难保了。一朝天子一朝臣,像刘邦一样,有多少功臣上来之后,还愿意功成身退?每个人都要封王,封到底全都封死了。还有明代开国的徐达、常遇春这些名将,踢朱家打下大明江山,后来几乎也是“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了。因此,我们要懂得物极必反,适可而止的道理。要真正做到“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耻”,大智若愚,韬光养晦,明哲保身。

有得就有失,这是世间的不二法则。那么面对失意,面对挫折,道家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老子告诉我们,变化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因此,失意只是暂时的,事物处于变化发展之中,境遇会有好变坏或有坏变好,所以失意之后就会通达。“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恶,故几于道”,“江河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因此,人要善于居下位,居于弱势,这样人们就容易把你忽略,不会排挤你,嫉妒你,此时你就有足够的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发挥自己的才能,准备有一天一鸣惊人,以天下之至弱驰骋天下之至坚。

最后,用庄子的《齐物论》中国的一段话概括就是:“且夫得者,时也,失者,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此古所谓悬解也。”人们只有安时处顺,不管得意与示意都能处之泰然,这样才能超越人世间的倒悬之苦。

《道德经》读后感 篇5

学习哲学有特定的方法和顺序:首先,要明确是否存在一个万物的来源与归宿;在确定答案后,再思考人生该何去何从的问题。傅老师以《道德经》为例来说明这个先后顺序。《道德经》先确定“道”这一本源的存在,然后以“德”来回答人生何去何从的问题。这也是国学的特色与精彩之处。

我是先学习西方哲学,再回头探讨中国哲学的。这个先后顺序,使我能以更客观、更全面的眼光,理解国学的特色与精彩,且以老子《道德经》为例,做个简单说明。

“道”是否存在

首先,西方哲学家虽然透过翻译才可阅读《道德经》,结果呢?无不被其深度所折服。当我们对《道德经》第一章第一句的"道,可道,非常道"觉得困扰时,他们却眼睛一亮,好像发现了稀世珍宝。

因为从古希腊的柏拉图(Plato,427-347B.C.)与亚里士多德(Aristotle,384-322B.C.)以来,西方的爱智者看到变化纷纭的宇宙万物,总要思索一个问题,就是:在这一切变化的后面,有没有一个不变的本体,可以作为万物的来源与归宿。只有确定了这个问题的答案,才有办法进一步解说"人生有无意义"的问题。

现在,《老子》第一章清楚肯定了"道是不可说的",这个答案与西方第一流哲学家与宗教家的想法是完全相应的。"本体"或"存在本身"是不可说的;"太一"或"上帝"是不可说的;老子的"道"也是不可说的。

老子《道德经》的特色之一,是使用全书八十一章的大约五分之一篇幅,从各种角度,藉各种方式来描写"道"是怎么回事?这一点使西方学者大为惊艳。

人生应该何去何从

接着,肯定"道"的存在,并且是万物的来源与归宿之后,人生应该何去何从?这是不易回答的新问题。老子《道德经》用"德"字来说明,"德"是万物得之于"道"的各自的本性。

万物各依其德而运作,原本应该保持和谐的生态平衡,但是人间常有困境,乱象层出不穷,又是怎么回事?对此,老子也用了五分之一的篇幅,说明天下大乱是如何来自人的认知与欲望,然后提出针对的解决方法。

对此,老子最大的手笔与最多的篇幅,是虚拟一个"圣人"作为悟道的统治者,从根本上拨乱反正,要人回归原始的纯朴心境与类似婴儿的单纯状态。

真正懂得老子的用意,就会转移时空,不必想去统治别人,而须学习成为自己生活的管理者,成为自己生命的主人。

万物有其来源与归宿,人又何尝例外?明白了这个要点,就会像婴儿般依靠在母亲怀抱中,然后表现新颖的人生观:少私寡欲、以德报怨、上善若水、全身保真、柔弱胜刚强、不争而善胜等等。这样的人生只有"平安喜乐"四字可以描写。

我有机会在喜马拉雅讲述老子《道德经》,希望藉此分享自己的心得。我的责任是重大的,而我的心情是愉悦的。

《道德经》读后感 篇6

这两周持续收听《道德经》带给我最大的变化是,心态变得越来越平和,对于当下、未来的焦虑得以一定的化解。未曾想,这样一个小小的美妙的缘分,带给了我生命中最灿烂的时光。我的所见所闻所感,一次又一次的触动灵魂的深处,激发我内心深处探寻生命的本真的愿望。

从罗博士那富有人格魅力的讲解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不计回报”,当时脑海中立刻蹦出“奉献、友爱、互助、进步”,我深刻体会到了只有不计回报的付出爱心,内心才体会到真正的快乐。我们都知道,父母与孩子的关系,父母生、养育我们,并未要求有任何回报,只是盼望我们能够健康、快乐成长。我们会以同样的爱去回报他们,这种付出是快乐的,我们希望得到他们的认可,会在学习、工作上努力,希望他们引以为豪。在生活方面经常照顾,给予他们物质方面回报,希望父母能过得更好些,这是遵循了道的规律,大家生活都很快乐。

同时,我们应该保持一颗感恩之心。我能够走过人生的很多艰险,化解掉生活中的很多问题,正是因为一直保持着一颗感恩之心。虽然因为自尊心太强和嘴巴比较笨拙,我表达的比较少,但因为我能怀着感恩之心站到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让我能够最终跳脱出面临的困境,将负能量化解殆尽,让善与爱的正能量不断传递。

第二章云:天下皆知美,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原来美也可以用来形容心情愉悦高兴舒服的状态的意思,恶也不单指丑、坏的意思,还有厌恶的意思。前面两句我有了深刻的理解,一个美好的社会应是一个遵循自然的社会,人为地去标榜美好的东西,那么全社会都认为是美好地,都一边倒地去疯狂追逐那个东西,发出的都是一个声音,没有反对,没有质疑,那么这个社会就是病态的、邪恶的。我们都认为用塑料方便,都想大房子、豪车、高富帅,结果这个社会就危险了,环境破坏了,人心浮燥了,都想一夜成名、一夜暴富,继而出现了高失业率和用工荒的怪现象,就没人能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做事。现在流行的美容术明星脸有时我就有认不清人的感觉,要是全社会都是一张脸该是多可怕,可能也就不觉得美了……所以老子说高明的管理者是不会过多的干预他所管理的群体,圣人也不会乱说话乱做事,而是用大道自然的行动是感染影响周围的人,有了名气、地位、成就也不是自居、倚仗、被它所限制,正因为没被这些外在的东西限制、牵绊,所以总是能洒脱从容。

做一个懂得奉献和付出的人,做一个无为而不争的人,顺其自然,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我始终坚信:“越努力越幸运”!

《道德经》读后感 篇7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它是由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老子所著作。在读道德经之前,就已经阅读及听闻许多从此书中所流传出的脍炙人口的箴言精句。而不久前的深入拜读与用心体会,更是让我收获颇多,受益匪浅。我也由衷地感知中华传统思想文化的博大与精湛。《道德经》顾名思义以“道德”为其纲宗,论述治国、用兵、养生、修身之道。它简略深刻的辞藻、广博细致的内涵,被华夏先辈们美誉为“万经之王”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是道德经的首篇。我的理解,或书或文放在开头和结尾的一定是其精华所在,而这被广为流传的一句,也自然流进我的心中,令我思迅良久。这句话的字面意义是说:道是可遵照的笼统的运动规律,但又不是一种恒定不变的笼统运动规律。依据事物的特性来冠以称号,是事物相貌的反映,但这种相貌不是原封不动的。而道的转义是道路,也能够引申为人生道路。人生之道无非是追求自由、幸福、健康、长寿之道。而同在一条人生路上却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走法,一种是圣人之道,它所追求的是淡泊名利、返璞归真、顺其自然之道,活的豁达而无私。而另外一种是走大多数人选择的.常人之道,追求的是身外的名利,或是大富大贵,或是泯然众人矣。不同的道路走法自然不同,但都不能判定其本质的对与错。人的终身都在属于本人的道路上行走,道是人走出来的,正如鲁迅先生所说,这地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因而所谓“道”,就是一条人人都能够走得通的路。老子提出的“常道”就是这个道理。但我们大多都是走在能够通行的道路上,而不是走得通的道路上,因而有的人走到半途就停下了,有的人走进了歧路,有的人走得很辛劳。同样,“名”也不用专指称谓,他能够是功名,名分或是人世的一切价值。当我们自以为完成了许多人生价值时,老子却说你所完成的价值是真的完成了吗?这就是所谓的名可名,十分名。老子并不是要否认我们所做的一切活动,而是要让世人有所警醒:一切可道可名都不是真正恒久存在的。在这可道可名之外,还有一层不可道不可名但真正恒久存在的大道。老子要提示我们留意这真正恒久存在的大道,不要被你眼前的可道可名所蒙蔽。

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与洗礼自然能为我们的心灵与生活带来不一样的净化与感受,但在生活或工作中还是应抓住自身的根本,做一个能够仰望星空,也能做到脚踏实地的真人,诗和远方固然美好,按部就班的生活常态也尤为重要。所以在我们虔心拜读名作之时,也要结合我们自身,不断完善进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成为一名于社会,于他人的奉献之人!

《道德经》读后感 篇8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道生成了万物,德养育了万物,万物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形态,环境使万物生长起来。因此,万物没有不尊敬道而重视德的。道之所以受到尊敬,德之所以受到重视,就在于它不加干涉而顺其自然。所以,道生成了万物,德养育了万物;使万物生长发育,使万物成熟结果,使万物得到抚养和保护。(它)产生了万物却不据为已有,养育了万物却不自恃其功,导引了万物而不做万物的主宰。这才是极大极深远的“德”啊。

老子(本名李耳),字聃,或字谥伯阳,出生于周朝春秋末期楚国苦县,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在道教中,被尊为道教始祖,称“太上老君”。

老子思想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物极必反之理。老子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著有《道德经》(又称《老子》),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大道生成了万物,但是不把万物据为已有;抚育了万物,但是不自恃有功;引导了万物,但是不强加干涉,不以万物的主宰自居。大道深厚无私,是人类行事的楷模。人们追求礼尚往来,并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指南,这其实是不合乎大道的,也是违背自然规律的。大道遵循自然,无欲无求,即便在付出的时候也从没想过要得到回报。大道没有分别之心,所以也就没有付出和回报的分别了。当大道付出了很多却得不到回报的时候,它也不会感到烦恼和怨恨。人类却不同,一旦我们的付出多于回报,或是欲望得不到满足时,我们就会感到烦恼和怨恨,有的人甚至还会做出极端的事情来,这样不但伤害自己,也会伤害别人。

在现实生活中,任何人都无法躲避别人有意或无意的伤害。如果我们因为怨恨曾伤害过我们的一个人而怨恨起整个社会来,就会变得愤世嫉俗、心胸狭窄起来。以充满仇恨的眼睛看社会,势必会影响我们的判断力,在这个世界上,任何人都不是完美的,谁能保证从未伤害过人呢?既然我们也曾伤害过别人,又怎能奢望不被别人有意或无意地伤害呢?因此,当我们的付出和回报不能划等号时,就一定要冷静地看待得与失,不要因为得不到足够的回报而心生怨恨。老子在这一章中,阐述了只知付出不求回报的思想,这一处世哲学充满了智慧,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有益的教导。

《道德经》读后感 篇9

其实一直不知道到底要读什么书,还是回姥姥家看到小妹读《道德经》就捧起它看了一下,也就是这样我开始读起了《道德经》。

老子的《道德经》是东方文化的代表,是中国哲学的主根。短短的文字,却如同迷宫一样,玄达数千年,被世人视为稀世珍宝。老子仅凭一双犀利的眼睛就看穿了人间的种种是非,他向往的是安宁恬适的生活方式,他想避开现实中的种种烦恼和忧愁,去追寻自己心灵之中的自由。而这种超脱的生活方式,给世人以启迪,令人心驰神往。这是老子的智慧所在也是他做人的一种选择。

老子做人的态度,总是与一个字相关,这就是“道”!“道”是什么?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意思是,到可以派生出万事万物,但是“道”又是不可见的,他依照自己的方式而存在着。由此引申而来做人之道也是不可见的,但却直接决定一个人的品格,决定一个人做什么样的事情。因为无论你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事情,一定要认真地想一想老子所说的“道”,认真地思一下这之中的道理,并且将这与自己的人生发展结合在一起,考虑自己要过什么样的生活,是纠结于世间的是非,还是寻找一种可以使自己身心放松方式过属于自己的生活,那种生活是你自己想要的,是可以使你全身心投入的。

那句“好武力者,志不可得”让人看起来就觉得很赞同。在老子看来兵器是战争的祸端,不管是正义之战还是非正义之战,结果都是会有人员伤亡,而这些都是凶事,都会有人员伤亡。正是因为这一点老子有兵器是不祥之物的言论。老子不赞成用武力解决问题,武力只会带来不好的结果,国与国之间动用武力就会死人无数,血流成河;个人与个人之间动用武力,就会激化矛盾,损伤性命。由此可见,我们与人相处,应尽量避免与人动用武力,因为一旦动用了武力总会有一方受伤,而另一方也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所以做人做事能不用武力解决就不要用武力解决,否则害人害己。

“以人为先,以己为后”圣人明白自然之道满招损而谦受益,所以绝不自满自骄而是自谦益人。他们不会为自己而积蓄,所有的积蓄都会尽量帮助别人,正是由于他们自谦益人所以他们就会受益,反而会得到更多。其实“以人为先,以己为后”对于我们来说并不会有什么太大的损失,我们帮助了别人,收获了以人为先的快乐,与此同时我们自身也没有太大的损失,这样算来我们还收获了两份快乐,但没有损失什么,还多得到了一处益处。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人士为别人而生存的。”这是一种最简单的,最朴素的责任感,人如果没有了责任感对任何事情都不是特别上心,那这个人便失掉了人性和良心。

这本书读了一点还没有全读完,选了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挑着看的,写了一些东西,有的是书中的内容,加上了一些自己的想法,就这样写完了。

《道德经》读后感 篇10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天长地久”、“上善若水”,很早之前就对《道德经》中这些句子耳熟能详,但是一直对这些话“不求甚解”,困惑不已。对《道德经》总是望而却步,只在不同的场合读过一丁点片段,只能算是惊鸿一瞥,管中窥豹,难以谈得上有什么深刻体会。上《政治学》时,楚老师为我们列的13本必读书目中,中国的经典读物有三本:《论语》、《孟子》《道德经》,这些文章是流传千古的经典之作,治国教材,不得不认真拜读。“明德人生导航计划”启动后,我们与人生导师张学长达成共识---集体阅读《道德经》,并将其思想和公共管理实践结合起来进行思考。

这对我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因为《道德经》内容艰深晦涩,语言精练而思想深刻,本人文言文水平不高,因此阅读过程中经常感觉一头雾水,不知所云。《道德经》流传千年,不同的读者有不同的解读,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处境,到现在,在国学热的大潮中,对《道德经》的研究如火如荼。文章版本可谓千奇百怪,多种多样。我看的是北京燕山出版社版的,是在北大的周末书市上买的,和《论语》、《孟子》三本十元,买来之后,认真的看了两遍《论语》,正在看《孟子》和《道德经》。目前看到第十九章,还不到四分之一,都好像似乎没有真正看懂。下面就简单说一下似懂非懂的感受。第九章中,老子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拿的多了装不下,差不多够了就行了;揣的东西太多凸起来,不可能长久,大家都会发现。满堂的金银玉石,是守不住的,富有高贵但却骄奢淫逸,就是自己惹祸上身,咎由自取。大功告成,全身而退,这才是天道。启示我们对待物质享受时要适可而止,秉持“中庸之道”,要懂得进退自如。这使我想起了我国政界的“59岁现象”,有一些有作为有追求的好干部,在光荣隐退之际,经不起物质诱惑,抵挡不知内心不良思想的蛊惑,廉洁一生,糊涂一时。诚然,这与我国官员的考核的激励体系有关,我国的官员体制中,有大量与职级职位匹配的福利待遇,不能随着官员退休带走。在法治建设不健全,人们思想价值体系混乱的年代,会浑水摸鱼游走于制度缺陷的人如日中天,而严格遵守规则办事的人则很难有所作为,在这种奖劣惩优的体制中,官员大多自身难保。需要有机会,同时也需要有动机,前者是制度环境,人人面对的制度约束一样,权力不同的机会就有所不同,如果你洁身自好,没有的动机,那就不会侵蚀到你,这就是为什么政亡人息的封建王朝末期,总有一些道德高尚、为民请命的清官和青天。从这个意义上讲,老祖宗已经为我们指明了道路,物质追求适可而止,进退自如才是王道。

《道德经》读后感 篇11

《道德经》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的传世之作。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辨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首先,老子概括了当时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变化,发现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都会向相反的方向变化。因此,他得出"物极必反"的通则,并警戒人们待人做事要适可而止,否则,会得不偿失。

现代人普通认为他的思想十分消极,其实他的思想更多地包含了对广大劳动人民的酷爱,崇尚安定、和谐的社会生活。他希望经过它的思想来影响统治阶级,让老百姓可以得到更多涵养生息的机会,让各行各业的人都能发挥主观能动性,顺其自然地向好的方向发展。而不是强加干涉,引起公愤,使人民不得安宁,国家不稳定,社会不和谐。

我以为"无为"包含着顺其自然不勉强去做的指导思想,因而能够浸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就比方说教育理念中也需要自创。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学习应是一件自觉自愿的事情,学生只要主动地学习,把学习当成一件快乐的事,才能够学有所成,这就需要我们教育者在教育理论中引导学生快乐、轻松、自觉、自愿地学习。教育中的无为而治,不是不为,而是因势利导,绝不拔苗助长。不顺应自然规律,滥施各种生长激素,不尊重孩子的意愿生拉硬扯参加奥数,学钢琴,拉小提琴等培训常常适得其反。

同时老子的"物极必反"的思想似乎在预言今天的社会。人类所追求的所谓文化,所谓科技,现代化,都应该是为人类效劳的,但是环境污染,能源耗尽,消费率增长,失业率上升,贫富差距拉大等等不良现象的出现,不正充分说明了物极必反这一道理吗?在极度兴旺发达之后,人类当有所回归,以免走到极致事物向反面发展,最终走到无法挽回的地步。

老子不愧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他的好多观点和思想,对后人在各个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学习《道德经》,我明白了做人首先要学会自知、知人、自胜;其次要贵身而轻名利宠辱;最后要牢记“谦受益,满招损”。做事要顺其自然,不强制,不苛求,因势利导,遵循客观规律。看待事物要用发展变化的目光,不能一成不变地用旧眼光看待新问题,因为贵贱美丑是非善恶种种价值判断都是相对的,而且随时间、环境的差异而变动。老子的许多观念主张值得我们去深深思索、去探究、去发现、去实践,以便指导我们每个人更好地去生活、学习和工作;使国家更稳定、更团结、更繁荣、更兴盛、更强大;使社会更和谐、更融洽,远离战争,和平共处,共同发展;使自然界不再遭受人为的破坏,让我们人类能跟自然友好共处,和谐发展。

《道德经》读后感 篇12

在这一章里,老子的思想不仅仅是站在人的思维方式上,更是站在天地万物和谐相处之上的角度来阐释自己的思想。道家提倡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这就是告诉我们如何与天地万物和谐的相处才会更长久。而如今人们早已失去了对天地的敬畏之心,人类欲望的无限制扩张让人们对赖以生存几千年的自然环境进行肆意的破坏,为了成就一己之私掠夺各种资源以占为己有。可叹的是就连没有思想的花草树木都知道用自己微薄的力量来回报天地,可我们人类却一直在破坏环境,却不知这样做不仅不能够成就我们的天长地久,反而会摧毁我们自己。

老子在这一章里面提出了“利他”的观点。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正是因为天地的无私包容,才养育了万物,从而也成就了天地的永久存在。

老子用朴素辩证法的观点,说明了“利他”往往能转化为“利己”。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老子意在说明,只有将天下的利益置于自身利益之上,才会更有助于实现自身利益。这一点和儒家思想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观点不谋而合。

老子在本章里还提倡无我无为无私的品德,只有象天地一样无私的奉献给这个世界,世界才会反馈给天地,如此反复故能长久下去。如果一个人考虑事情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做,只考虑自己的利益得失,不为别人着想,这样的做法只能算是目光短浅,虽然得到了暂时的利益,却不能长久的拥有。如果能谦虚的退居人后,认真的倾听更多人的想法和建议,然后提出提出对大家都有帮助的利他的建议,必然就会得到大家的赞同和拥护。

人本来都是以自我为中心来对待事物的,每个人都把自己的一切存在看作是合理的,但人们也正因为此陷入到局限于自我的狭隘之中,从而束缚了身心的自由。我们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人每天都想着满足自己的欲望,在患得患失中苦苦的挣扎,这样的日子又有何幸福可言呢?一个快乐的人一定是拥有一个宽广的胸怀。一个做大事的人一定是有一颗天下为公的赤子之心。有些人处处彰显自己,在人前炫耀,这样的人不仅得不到别人的赞同,更难以成长、承担人生的重任。飞扬跋扈者难免惹来横祸。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老子还提出以无私成其私的思想,在人际交往中,我们都不会喜欢一个处处算计、心胸狭窄、自私自利的人。相反人们更容易喜欢一个阳光热情喜欢帮助别人的人。喜欢不计较个人得失、心地善良总是为了他人着想的人。遇到这样的人我们也想去帮助他。所谓的吃亏就是福就是这个道理。在利益面前我们退让三舍不一定就是坏事,那些为了利益不择手段互相残害以打败对方夺取利益这是人生的成功吗?如果我们在人生中不断培养自己的品德,提升自己的能力,用自己的智慧去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才会拥有一个悠然自得超然外物无比快意的人生。

最后我想说,我们只有达到和天地万物和谐共处、互相依赖才可以更长久的生存下去。正所谓道体永恒道用无穷。

《道德经》读后感 篇13

道家文化源远流长,早在几千年前,老子就以著成《道德经》一书,并被后世奉为道家经典。后世的好多经典都出自或继承了《道德经》其中的主要观点,比如说,《庄子》中的逍遥游,以及后代的黄老之学的“清静无为”。并且在以后的数千年里,与儒家思想相互碰撞、辩驳,甚至其中的一些观点或认识逐渐成为中国精神的内在品质,“上善若水”,就是一种开朗乐观的人生态度。

老子的一些思想在现代也有确实的反映,比如他在《道德经》中曾经说过“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在他看来,世界的矛盾都是相存相依的,在激荡中求发展,在相补中求完善。爱因斯坦也曾反问过问他的人:“为什么不能是既是这样,又是那样?世界本来就是矛盾的,这样不好吗?”而在我看来,矛盾是必然要存在的,没有“有”,焉知“无”?它们本来就是相生的。这儿,我不禁想起了周末去听的西川的主题为“我的诗歌革命”讲座。他在演讲中提到了一个词——“矛盾修辞”,在某种程度上,我比较认同他对中国现状的一些认识,比如他说的“在现代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矛盾修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是”。作为一个矛盾体,它们能如同“难易相成”、“长短相生”般,互相补充自己不足的一面,推动最终的发展。

在儒家经典文化中有“以人为本”、“民贵君轻”的思想,当然在道家精神中也有一些有利于解决民生问题的观点方法,比如。“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绝圣弃智,民利百倍”、“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在此看来,道家文化与儒家经典在中国历史中不断激荡融合,并最终成为中华文化的精神内质也并非偶然了。

当然在道家文化中虽有“积极无为”,但也有一些“消极无为”的方面,“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这些都和那些“富国贫民”、“强干若枝”的思想类似,一味地通过强调使民弱来相对地加强国家的富强,在我看来,这在本质上也是在破坏和谐,削弱国家。老子的精神博大精深,需要我们的慢慢体会,琢磨!

《道德经》读后感 篇14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即李耳,河南鹿邑人)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道德经》是一部蕴藏着丰富人生哲理的经典著作。从古至今,人们从这部人类文明史上的智慧宝典中汲取了许多治国安民、修身养性、立人处世的精髓。德经》具有极高的可读性,十分值得学习。

《道》的部分是老子关于道的论述;《德》的部分是老子关于仁义、礼信的论述。《道德经》代表了作者对人生、对自然规律以及对当时政治的态度。《老子》的文体,不同于是《论语》那样的语录集,也不像一般意义上的“文章”。全文约五千字,是由一些言简意精的哲理性语句组成的。各章节大致有一定的中心或连贯性,行文流畅。《老子》中的语言没有太多的修饰,辞藻并不华丽,但所包涵的道理玄奥而深刻,需要反复的琢磨、体会。

通过学习,我认为《道德经》的精髓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道法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是老子在分析研究了宇宙各种事物的矛盾,找出了人、地、天、道之间的联系之后,所作出的论断。人们根据“道法自然”的思想,从思想和行为上仿效自然,以确定处事原则。按照自然的要求处事,就要时刻保持清静无为,谦卑自处的心态;办事要顺应民心,遵从自然法则,做到量力而行;始终不好胜争强,而要大智若愚,能委曲求全;还要不追求名利,事成后就功成身退。所有这些处事原则,既体现了“道法自然”的思想,也概括了富有特色的中华民族精神,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继承和发扬的。二是“无为而治”。“无为而治”强调要按客观规律办事,是人们应该采取的行为方式。依据“道”的理念看世间万事万物,其生长、发育都是自然而然的事。天地万物如此,人的思想行为方式也应该如此。人要按照“道”的“自然”和“无为”的本性,保持“清静无为”状态,把握好自己的思想情绪和行为尺度,遵从事物发展的客规律,而不以自己的主观意志横加干涉,使之最后出现“无为而无不为”的局面。显然,这里所说的“无为”,不是说什么事都不做,而主要是指处事不以个人的主观意志代替客观规律,积极引导其自然发展,最后达到水到渠成的目的。而决不能理解为什么都不想、不做,结果什么事都会自然而然的办好。

当今时代,“物质第一”的浪潮无情地冲击着每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传统的价值观念逐步失去了重心,大家普遍讲求效率,追求成功,其衡量的尺度变得非常物质化和金钱化。对于一名党员说,如何去面对物质时代的各种诱惑,全心全意地做好本职工作,为人民服务,我以为,就是要按照《道德经》一书中所倡导的独特的人文精神,努力做到平淡处世,清静自省,坚忍不拔。

《道德经》读后感 篇15

一、看作者,老子是周朝的史官,史官是整理和编纂史料史书的职位,所以老子博闻强识,在写书的过程中有大量的文献积累和对名著的毕生研究。

二、看哪些人研究过《道德经》并且取得了些怎样的成绩?

这里以曾国藩和马云先生为例。

曾国藩在他告老还乡、在老家湖南修养的时候,因为经历了亲人去世,又感慨自己不得志、效力朝廷时上下关系总处理不好,终日苦闷、哀愁。一天,他偶遇一位老中医,告诉他,你肝火太旺,去读《道德经》!

看完道德经的他连连感慨,这本书如此的宝贵,原来我的答案就全在这里面!于是他为了将书的内容吃透,就随身携带,一遍一遍的朗读,一篇一篇的背诵,书不离身。

曾国藩获得什么样的成绩呢?他与胡林翼并称“曾胡”,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并且,在晚清的动荡复杂的时期,曾国藩是为数不多的能够善终的官臣。

第二位成功人士,马云,他创造了一个非常伟大的互联网帝国,阿里巴巴系,让大家足不出户就能完成购买,以及帮助了那些在偏远地区的人们解决农产品滞销的问题。马云先生走到哪里都一直揣着的一本书,就是《道德经》。

其实中国的领导人无不是老子的粉丝,他们都无不是《道德经》的虔诚的学生。

所以《道德经》对于国家、和企业领导人来说都是必取之经。

三、要看他的同类人怎么评价他。

老子是哲学思想家,那么同类人是如何看待他的呢?

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哲学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哲学也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发源。在他的眼中,老子是他唯一承认的中国千年来的思想家。这是在他研究了中国数千年古代的、当代的思想家之后所给出的一句评价。当然中国也并不匮乏像老子一样伟大的思想家。

四、看发行量:

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就是《道德经》,在德国,道德经的地位仅次于《圣经》,在西方国家,一个出版物能够与圣经的普及度相媲美,足可见它的重要程度。

五、看这部作品的思想发源。

道德经的作者老子,毕生研究《易经》,《易经》被誉为诸经之首,大道之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总纲领。

《易经》认为天地万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发展之中,其阐述的就是这个“自然而然”的规律。而老子的道德经共81章,用了37章都是在说「道」,道法自然,意思是道遵从自然的规律,由此可见,道德经是多么的用心在研究和学习易经。

《易经》是研究所有宇宙元素的特性的著作,阴阳二元论是这本书的主导思想,而老子的《道德经》则是从二元论的阴的层面去帮助解决怎样达成一件事情,以无为的思想去成就一个人的梦想,解决怎样才能使其长盛不衰。这是从阴的方面去看待事物。

尝试做一个能够真正让《道德经》为您所用的人,而不是只知道这本著作的名字的人。

《道德经》读后感 篇16

《老子》又名《道德经》,共81章,前37章为《道经》,后44章为《德经》。《道德经》的中心是“道”。它继承了《周易》、《洪范》等著作的朴素辩证法思想,提醒了事物之间互相依存的关系。并提出“天道自然无为”的无神论思想。《老子》将视角放在宇宙之外,与“道”相比,宇宙万物只是渺小的存在。它的内容博大精深,直到如今,在某些方面对《老子》的研讨还没有定论,《老子》之于研讨者,一如它所说的:“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

《老子》文约意丰,视角共同,思想深邃,内容博大精深。今天,它依然具有宏大的理想意义,大而言之,它在治国理政、运筹用兵、处置国际关系、现代企业运营管理等方面具有很好的自创意义;小而言之,它是人们为学、修身、处置各种人际、社会关系的肉体圭臬。

以上是重庆出版社书立方系列口袋书《老子》的前言,我想以我个人观念修正几点内容:

1,我对上文“视角共同”异议,应该说《老子》的思想曾经摆脱了“视角约束”,正所谓盲人摸象、各说异端,现代人很难了解和不能正肯定论《老子》的缘由就在于他们的视角的局限性所致。

2,我对“大而言之”的观念做点补充,《老子》的宇宙观,不能只局限于地球,他能解释我们现有的宇宙观,他以至对星际探究、天外生命、克隆技术等前沿科学都有指导和启示作用,能够说它没有时期性,它能够随时间无限延长。

3,它能够小到,分子生物学以至更微观的科学范畴,由于人类还没发现0.1飞米以下的物质构造是什么样子。

《道德经》读后感 篇17

著名文学家鲁迅曾说过:不读《道德经》一书,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道德经是老子所著,书中主要阐“道”,老子认为,事物的种种玄妙都来自于道,而道是什么,又来自于哪儿?

日前,我再次拜读了道德经一书,有了新的体会和感悟,道是什么?道是宇宙间万物的本源,道无法以语言阐述,却可以用心去感悟,老子曾用水来阐释道,上善若水,水可以变成任何的形状,在杯中便是杯子的形状,水是最柔软的,却也是最坚硬的,善利万物而不争,这和合乎于“道”,这其中就包含了道家的核心理念——无为而治,无为并非不作为,而是不妄为,在为人处世中,能够适应于各种环境,能够快速融入其中并且发挥效用,同时不妄自作为,便可以在工作和生活中都处于一个顺畅的状态。

现代的生活节奏下,许多人们无法真正理解无为的道理,盲目追求金钱财富等,才会造成人们的贪欲不断膨胀,最终导致了犯罪率的高发,若人们能重读《道德经》,体悟其中的“道”,终有一天,人们的心能重归平静。

《道德经》读后感 篇18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

并不是说在远古时代,质朴的人民是只有美而没有丑,只有善而没有恶的。他们看到一只尾羽斑斓的锦鸟会觉得它美,但那时并没有“美”这个字眼,人们只是单纯觉得心生愉悦罢了。但也有可能有人见乌鸦而心生愉悦,有人喜闻花香,这世上也不免有人喜闻臭草,有人喜欢舒缓之音,有人喜欢刚劲之声。那时的美,是以人,以人的心之所好为判别标准的。而自从“美”这个词被发明出来,万事万物就被“标码”,就会有后人自己不加以思考就全盘接受了别人的价值观。

契合还好,如若不契合,那那些人岂不是一辈子活在蒙蔽之中?“名”的出现,方便了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描述,却在一定情况下愚弄了世人。

世上的人应该都是向善的吧。“物竞天择”,大自然都在朝着一个更好的情形发育,人亦如是。为害作恶心生的满足,是自我毁灭式的,要不断劳心苦力来满足自己,是暗耗人精力,不长久的。我认为不论什么生物,都喜追逐长久之道,因此作恶人的内心,可能是自己都蒙蔽不知的。

《道德经》读后感 篇19

为充分体现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神韵的《道德经》,用不多的字数,阐述了道家对宇宙本原和基本存在方式,事物的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及社会观、人生观的基本思想。虽然文章大部分用近乎诗体的语言,有些晦涩难懂,但用“博大精深”来形容它丝毫也不过分。我对《道德经》的理解主要是讲求“无为”,“尊重规律”。

无为是一种心境、一种修养,是辩证的。站在老的角度,向社会推广无为,有助于国家的稳定,但如果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片面的无为是无助于人类的进步的,所以对于当代的青年人理解古代老的无为论应该以辩证的方法,一分为二的看待,“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对待竞争,我们要敢于去迎接挑战,对待失败和不平等我们要报以一种平常心,用合适的方法去改变或适应,而不去盲目的争鱼死网破。这样有助于保全自己和取得最终的成功,只有厚积才会勃发。同样,“无为”用在当代待人处世上就是要对人宽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欲则刚。”

《道德经》是一部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的启蒙巨著,拉开了从古至今几千年来人类对自然规律进行探索的序幕。辩证的去看待它,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我们人生的指导是大有裨益的。

《道德经》读后感 篇20

我和爸爸在游览化女泉的时候,看到了一本书,这本书的名字叫《道德经》,我想这本书应该对我很有帮助,所以我就央求爸爸给我买了下来,我翻开一读才知道,《道德经》是老子的一部不朽著作,是一部博大精深、词意锤炼的哲理诗。这部被誉为“万经之王”的神奇之书,对我国古代的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各方面,都发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无论对于中华民族的性格铸成,还是对于政治的统一于稳定,都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道德经》是我国古老文明的智能结晶,也是一个知识的宝库,犹如汪洋大海,内容包罗万象,它不仅包含着宏奥的哲理,而且蕴含着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体科学、思维科学、系统科学等多方面的基本素材。这本书主要讲了“道”、“可道”、“德”、“下德”,一共有五千文字,最终还是归结到人,“人”是道的代表,“人”得了道并与“道”合一,才能成为一个有益于自然、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他人、有益于自身的人。

老子的《道德经》这本书,我有时候读起来不是很理解其中的意思,需要反复看,才能慢慢看懂,但是其中最主要的还是教导人们要更加善良,与人、与物为善,让人类有一颗善良的心,和人、物、自然和谐相处!

《道德经》读后感 篇21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

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不笑天下可笑之人!进入QQ,只为缘而来,为朋友而来,为美好的心情而来,又何必去计较那些鸡毛蒜皮之事?又何必上纲上线,轻松事要严肃为?笑一笑,十年少。一笑泯千愁!!

《道德经》读后感 篇22

著名文学家鲁迅曾说过:不读《道德经》一书,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道德经是老子所著,书中主要阐“道”,老子认为,事物的种种玄妙都来自于道,而道是什么,又来自于哪儿?

日前,我再次拜读了道德经一书,有了新的体会和感悟,道是什么?道是宇宙间万物的本源,道无法以语言阐述,却可以用心去感悟,老子曾用水来阐释道,上善若水,水可以变成任何的形状,在杯中便是杯子的形状,水是最柔软的,却也是最坚硬的,善利万物而不争,这和合乎于“道”。这其中就包含了道家的核心理念,无为而治,无为并非不作为,而是不妄为,在为人处世中,能够适应于各种环境,能够快速融入其中并且发挥效用,同时不妄自作为,便可以在工作和生活中都处于一个顺畅的状态。

现代的生活节奏下,许多人们无法真正理解无为的道理,盲目追求金钱财富等,才会造成人们的贪欲不断膨胀,最终导致了犯罪率的高发,若人们能重读《道德经》,体悟其中的“道”。终有一天,人们的心能重归平静。

《道德经》读后感 篇23

今天偶然读《老子道德经第八章》后有感颇深,便与之分享!

善为何物?难于言说,只得比方,像水一般,故有“上善若水”之说。

水乃平常之物,举目所及,比比皆是。水虽平凡,却蕴含非凡智慧和品性,远非凡人所及,值得世人好好反省和仿效。

水,乃生命之源,宇宙之本。人,水所为也,地球,亦水所为也,万物生长,皆赖于水。水有如此之功,然并不邀功,有如此之德,然不求回馈。水,恩泽万物而不事张扬,惠及众生而德行谦卑,总往低处流,总往底下钻。

水,不与万物争,不与人计较,你进,她退,你挤,她溢,能屈能伸,看开,大气,超脱,逍遥,故无诟病,少非议。

水,形易变而性难变。倒杯里而成杯之形状,倒碗里而成碗之形状,倒锅里而成锅之形状,外形虽成了别人的外形,品性仍然是自己的品性,放弃该放弃的,坚守该坚守的,外圆内方,灵活自如。

水,看似无力,实则有力,表面软弱,内心坚强。坚硬易折,柔软耐久。水滴石穿,绳锯木断,以柔克刚,以软胜硬。

低调,不争,适应,柔韧,水之大智慧,水之高品性。

何谓道,水即是。

《道德经》读后感 篇24

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

有时候做事很难一心一意。往往是做这件事想那件事——学习的时候,想着待会去玩;上课的时候,想着中午会吃什么午饭……往往是心不在焉,最后一事无成。难道我们就没有一点儿“专气致柔”的时候么?

那倒未必。回想起婴儿时代,当我们正在津津有味地玩弄着自己的手指,专心地啃着自己的脚板的时候,无论旁边多么吵闹,我们也不理不睬,专心致志。这不就是“专气致柔”吗?

上课上到一半,看着窗外的大树,看着街上的行人,或者想着什么事情,心就会飞到别出去,那样,上课就什么也学不到了。发呆也一样。我曾经试过,但不久就被识破。因为那时候的我会两眼无神,呆呆地盯着一个方向。现在的我们,和以前的我们有不同:做某事时,身边受到影响,即使是轻微的,都足以让我们烦躁不安,甚至是分心。或许,只有那些圣人,那些得道者才会做到吧。做到“营魄抱一,专气致柔”对于已经懂得一些世间道理的我,已经很难了。

当我们在做某事时受到影响,或者是分心的时候,不妨想想这句话吧。努力朝“营魄抱一,专气致柔”的方向努力,说不定在某一天,你我就能做到。

《道德经》读后感 篇25

今天我刚在外婆家吃完大餐后,独自一人往家走。

走到了一个拐弯处,我突然发现一个叼着香烟的人站在角落里。月亮高高挂,月光照亮了他的身影。赤橙黄绿青蓝紫,他的发色一样不缺呀,再加上一身怪装束,我断定他是一个混混。

于是我犹豫着不敢向前,就在此时,一个小学生出现在了我的眼前。那个混混拦住了他,一只手一伸,一脸奸笑的说:“小子,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吧,大爷我没钱花,接我点钱。”看着那小学生害怕的样子,我真想冲上去一脚把他踹到东门拣菜屑去。

可一想:现在的混混什么都干得出来,一会没把他干到,自己两眼一翻,两腿一伸,跑到西方游乐世界去了,那也太不换算了吧。我就绕到回家了。

又一个夜晚,同一个地点,同一个月亮下同一个混混。这回,他拦住了一个中学生。我想,这回再也不能放过他了。正好一个叔叔从商店里出来,我急忙拉着叔叔说:“叔叔,那有个混混正在抢钱。”那叔叔听完话丢下东西,对我说了声谢谢,就冲了上去。几下就把那个混混抓住了,只见那叔叔拿出一把手铐,铐住了混混的手。这时我才明白,原来这位叔叔是警察啊!

在回家的路上,我看着月亮,觉得今天的月亮特别美丽。

《道德经》读后感 篇26

《道德经》是一本关于宇宙人生哲理的书,包含唯物主义,自然无为,天地不仁的哲学思想,被誉为“道学之精髓,哲学之先本”。《道德经》能启迪人生智慧,就算是放到今天,依然能从中得到一定的借鉴。

《道德经》全书只有五千字,所以又名《五千言》,主要围绕着“道”、“德”来详细阐述各个学科的深刻道理。内容非常丰富,可谓包罗万象,上到天文地理,下到社会人生。古时候很多思想的基础都来自老子的思想,我们现在社会的很多人都喜欢读《道德经》,这也体现了这本书的极大的魅力。《道德经》中阐述了很多思想、理论,其中物极必反的道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想想几千年前的老子能理解的这么透彻,这着实让我吃惊。物极必反指的是事物发展到了极端就会朝相反的方向发展,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也是人生的大智慧。古代王朝每一个都经历了初期创立、巅峰和没落,这跟帝王的统治有很大的关系。当帝王穷奢极欲到一定的程度时,人民被欺压到一定的程度,都纷纷起来反抗,推翻统治。同样的,当一个人恃才傲物到了极点的时候,往往会招来祸患。老子告诉我们,做人做事要有分寸,不可过分,一旦过度就会出问题。这是历史规律,人生哲理。

我们读《道德经》就是想从先哲那里学习人生的智慧,提高个人的格局,走好自己人生路。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道德经》读后感 篇27

林语堂曾经这样说过:“对于《道德经》,很多人用“博大精深”来形容,对于我这种凡夫俗子,才在短时间内粗读了一回让国内国外深入研究的《道德经》,要写出一篇震惊全场的感想,实在是笑话。”不过,在此,我仅表达一下我对看完《道德经》的切身感受。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开头一句,揭示的是人们的价值观问题。价值观不同,人生追求和所遵循的道路就不同。不同的追求,不同的道路,必然造就不同的人生和社会。

老子著道德篇,旨在向世人指明可以免祸于身,免祸于社会的圣人之道。"可道"之道,"可名"之名是圣人所行之道,所求之名,非常人所行之道,所求之名。同一条人生道路,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走法。

1、走圣人之道,也就是顺其自然,返朴归真之道。

2、走常人之道,也就是追求外在的名利之道。

不同的道路,必然造就不同的人生和社会。这看似是一个简单的命题,可是,当我们真正选择起属于自己的“圣人之路”的时候,却难免会碰上不少阻碍。当代社会,名与利的追逐太普遍了,要真正做到顺其自然,返璞归真的人又有多少?

恐怕大多数人都会持否定的答案。但是,我并不认为《道德经》是高高在上,遥远而不可攀的。当我们看透世俗的风景,也许我们会静静地看细水长流。

《道德经》读后感 篇28

地球上万物的生长发育,自然界草木的荣枯,潮起潮落,昼夜的交替;动物界的弱肉强食;人类的演变,社会的发展,都离不开“道”。

什么是“道”?自从学了老子的《道德经》以后,我明白了“道”。原来,“道”就是规律。

春天小草发芽了,到了冬天就会枯萎,而它却把种子悄悄地撒落在土地里,静静地等待来年的再次萌芽;潮水因为地壳的运动而涨落;白天昼夜因为地球的转动而规律的更替……

世间万物都在遵循各自的规律不停地循环变化。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水的规律。在七十八章中有这样二句: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是啊!水看起来是最柔弱的东西。如果你正确的利用它,它就会给人类造福,但如果你要去攻击它,你还不一定能胜利。人们说的“洪魔’’就是它。

一点点的雨露汇集成了小溪,小溪汇成江河,江河汇集成大海。看似柔弱的水因为它的谦逊和自强不息变得强大了。水,柔中有刚,刚柔相济,无所不能克。天下没有什么能代替它。

《道德经》里还讲了许多做人处世的道理,它让我懂得了只有遵循道法,不断学习,才能使自己变得强大。

俗话说:“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将不断地用这句话警醒自己。

《道德经》读后感 篇29

《道德经》共分81章,其中第一章《道经》,37章,第二章《德经》,44章。它是春秋时期老子(即李二)所写,是道家思想的主要来源。

作为充分体现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魅力的《道德经》,这本书阐述了道家对宇宙起源、万物产生、发展、变化、毁灭的规律的认识。它博大精深,说话极有正义感,是“万经之王”。

“世人皆知美是美,恶已是;大家都知道好的就是好的,但是不好。所以有没有相互存在,难度和难度相辅相成,长短和高低对比,音和音和谐。就是圣人无为而教无字。一切工作都毫不犹豫,生而无之,不靠之,生而有之。一个人住就不去了。”

本章主要阐述了世间万物相辅相成、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存在与消亡,困难与简单,细长与短少,高贵与低微,先进与落后,都是通过相互对立与比较体现出来的。

世界上所有的概念和价值观都是人为设定的,价值观的判断是相对产生的,所以对立关系是可变的。所以对价值的判断也是变化的。世间万物都是两两对立产生的。正如《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所言,一件事既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反之亦然。善恶美丑,都要泰然处之,不要打扰别人。

后半部分,根据“道是自然”的原则,对老子“无为”的社会政治思想进行了准确的论述,表明了老子顺应自然,反对善恶无为的基本态度,使万物自然生长发展,师法自然,顺应道。

《道德经》读后感 篇30

解读老子《道德经》的真谛启示,可以使我们解放思想,改变对世界的认知,放弃千百年来沿袭下来的许多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做事不给自己和社会遗留后患。从二元论的思维模式中解脱出来,站在一体同观的全视角看世界,才有真正的恒常快乐,才是真正的全然自由。

《大道至简——【道德经】真谛启示》就可以奠定人生的基本功,就可以解决人生不同时期的各种痛苦和困惑问题。此版本译文清晰准确,简洁易懂,超出了已往的字面表层译述,将老子真实的意愿全面破解表达出来,从而将老子先生请下了“神坛”,让人民大众真正能与老子的智慧和真理相拥抱,人生的道路就不会偏颇,生命的航船就有了正确的方向。大道至简,真理人人适用。

现在读过大道至简这个版本的各界人士,强烈推荐《大道至简——【道德经】真谛启示》这本书,它将老子思想与现实生活融汇贯通、有机结合,既深入浅出,又富有哲理,对家长、孩子的工作、学习、生活具有指导意义,拜读、学习后深受启发、颇为受益,建议更多的家长、同学们能够学习这本书并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天下之至美,乃美于无为之美,美于无私之美,美于心灵之美。愿你也可以领悟老子的思想,为心灵觅得一处宁静的港湾,让生命之“道”不受羁绊,在平淡的日子里怡然自得的生活。

《道德经》读后感 篇31

在我读过的书中,《道德经》是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书籍。

《道德经》是道家创始人老子所作,并非一部介绍老子生平的作品,而是讲道论德的著作。《道德经》全书分为上下篇五千多言,上篇第一章至三十七章主要讲“道”,下篇三十八章至八十一章主要讲“德”。

老子所说的道是天道,就是自然界的规律。我觉得,《道德经》的精髓是无为而治和尊重自然规律。

人的一生有得意和失意的时候,有时难免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或者骄傲自满再无建树,或者身败名裂不能保全自己。因此,无论在顺境还是逆境,都能保持清醒和理智的头脑,才是人生的大智慧。《道德经》给我们的启示是: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

在《道德经》中,老子提到,“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为而弗持,功成而弗居。夫为弗居,是以不去”。老子认为,我们应该用顺其自然的“无为”的态度去处理世间事务,这就是无言的教导。因循世间万物的自然生长规律,不加干涉,也不把世间万物据为己有;为世间万物的发展奉献力量却不因此居功自傲。

无为是一种心境和修养。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应该保持本性,不要迷失自我,随遇而安,那么我们会生活的更轻松更自在,社会也会更加稳定和谐。

《道德经》不愧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瑰宝,值得反复学习和研究,是一本常看常新的书。

《道德经》读后感 篇32

道德经分上篇《道经》三十七章,下篇《德经》四十四章,共计八十一章,是春秋时期的老子(即李耳)所书,道家著作,是道家思想的主要来源。

作为充分体现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神韵的《道德经》,这部书阐述了道家对宇宙本源、万物的产生、发展、变化、毁灭的规律的理解,博大精深,微言大义,一语万端,当为“万经之王”。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这章主要阐述了世界万物相辅相成,互相转换的辩证关系。存在与消亡、困难与简单、修长与粗短、高尚与低下、超前与落后都是通过相互对立、相互比较而得以体现。

世间的一切概念和价值都是人为设定的,价值的判断都是比较产生的,所以对立的关系是变动的。因此价值的判断也是变化的。世间的一切都是两两对立产生的,如同“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所述,一件事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反之亦然。善和恶,美和丑,我们都要泰然处之,不能庸人自扰。

而后半段则根据“道法自然”的原则准确论述了老子“无为”的社会政治思想,表明了老子顺应自然本性,反对好事无为的基本态度,让万物自然生长发展,效法自然,顺应大道。

《道德经》读后感 篇33

16日——20日,我参加了在杭州万松书院正谊学堂举办的《道德经》妙解公益夏令营,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其中的一章——以水为师,观水悟道。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水的品质。你可能会说:水有什么品质?有什么好学的?现在就让我给你讲一讲吧!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向高处流还是低处?你一定会说:向低处流。是的,我们要学习水的谦虚和谦让,假如在向下流的路上遇见一块大石头,水有撞上去吗?没有。如果撞上去,岂不是以卵击石吗?水是绕开了它。你可以去好好体会。

人体也需要水,人体百分之七十都是水。如果地球上没有水,我们人类能活过一星期吗?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还会有生命存在吗?所有的蔬菜等植物也需要水,不然也会枯死。水还可以帮我们清理厕所,清理我们不喜欢的污垢。但水并没有要求我们给它回报。这种舍已为人,不求回报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保护我们的水资源。比如:做环保酵素。那怎么做呢?就让我来告诉你吧。我们用一斤糖,3斤果皮垃圾(要选择新鲜的),10斤水,比例1:3:10,放入瓶罐内混合在一起,放在阴凉的空气流通处,要记得每天都要放气,不然发酵过程中瓶罐内产生的气体会把瓶罐顶开,发酵3个月后就可以使用了,当然6个月以上最好。你试试吧!可以用来清洁家具,浇花等等。

通过学习《道德经》,让我懂得了水的品质,我们离不开水,我们就是水,因为我们是大自然的一份子。

《道德经》读后感 篇34

《道德经》是老子的一部经典名著,我们都知道老子是道家创始人之一在我国历史拥有重要的地位,他和庄子一起被称为“老庄”。我本身不崇拜任何宗教,但是对于《道德经》确实非常喜欢。今天我又捧起这本书读了起来。

老子在《道德经》里面说,“道可道,非常道”,老子的意思是用道理可以讲出的道理,就不是一般的道理。生活中我们经常和别人讲道理,也经常听别人讲道理,但是我们讲给被人听的道理别人是不是听得懂,或者别人愿不愿意听呢。或者反过来,别人讲的道理,我们愿不愿意听,或者是听不听得懂呢。这个问题老子就观察的很仔细。就这样一句话解释很多的道理。

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老子告诉我们如果天地不仁的话,所有的事物将会被对待的像草狗一样,就是说我们属于天地万物之一也会被当成草狗一样。如果圣人,就是当权者没有任意,则会以百姓为草狗。所以天地对我们是有仁义的。老子在提醒当权者应该善待百姓。

《道德经》说“上善如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夫唯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提醒当权者以人民为重,只有不和人民争,所有人都不能和他们来抗争。

老子希望所有事物都尊崇自然的发展才能获得更好的未来。就像道家说的“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只有爱护百姓,不与民争利,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我们现在生长在社会主义的社会,人人平等,国家关心老百姓的生活,这不就是老子说的社会吗。我们每个人应该像老子说的那样,为他人着想,理解他人。

《道德经》读后感 篇35

首先,从身体层面上来讲,老子认为我们身体80%的疾病都与心理和情绪有关,也就是心理不健康。这一论述与当代的“抗疫名家”中科院钟南山院士的观点非常一致。

当今社会,我们努力地追逐钱财、名利,在巨大的名利场前,欲望不断膨胀,无法满足,心情焦虑,不惜大量消耗自己的身体资源,能量,也就是内耗,破坏了身体阴阳平衡。久而久之,疾病找上门来。

就拿我们投资界来说,许多享有盛名声誉的投资大佬追求高收益,高业绩,在名利双收的耀眼光环笼罩下,迷失自我,日夜研究,殚精竭虑,最终累垮身体,英年早逝。令我们唏嘘不已,身体没了,什么都是扯淡,这种舍本求末的做法应当令我们警醒。

当今社会,快节奏,高能量膳食,低运动,焦虑的不断攀比心理,无法满足的欲望,全方位构筑了我们的身体负能量,造成我们的身体重负不堪。锦衣玉食,甚是欢喜,但无节制的生活习惯带给我们的身体是妥妥的伤害。

老祖宗几千年遗传下来的我们身体基因,承受不住近几十年国家大力发展带给我们突然变化的富足生活,需要我们有节制地规避身体健康风险。

老子提倡我们降低欲望,放低自己,上善若水,厚德载物,以平和的心态,愉悦的心理,知足常乐,豁达乐观地生活,注重阴阳平衡,善待自己的身体,方能健康幸福长寿。

因古典国学的深奥内涵,经过我近段时间的反复的研读,消化,浮燥的内心也平静不少,透过表象看本质,也理解了许多事物的发展规律,核心要义,也能冷静应对处理当今社会各种众生相。粗浅分享,与君共勉。

《道德经》读后感 篇36

《道德经》,是先秦道家的基本典籍,相传为战国时期楚国的老聃所作。老子的言说代表了他对当时政治的反对,和传统政治社会制度的反对。由“道”、“德”两部分的论述组成的。

我理解的,道德经的“道”并不只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更是个体修行即修道的法;“德”也不只是我们通常以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应必备的特殊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为人处世之方法。二者相辅相成,若能合二为一,则能“修道”成功。

《道德经》“德”的部分,我觉得,并不是仅仅理解为为人处世的方法、治家的方法、治国的方法……其实,这也是老子在教给人的修道的方法。德是道的基础,道是德的升华。如果没有德的基础,为人处世、治家、安邦治国,很可能都失败,那他也就不可能再有能力去修道。所以修“德”一者是为修道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这可能也是人所共需的;另一方面,修道者更需要拥有宁静的心境、超脱的人生,这也即是“德”关于仁义、礼信的论述。

现代社会,人们往往会舍德而求道,不亦舍近求远吗?不修德,又怎么会得“道”呢?读过《道德经》,我又查阅了资料,发现,《道德经》又有一说法为《德道经》,即德在先,道在后。我想,这也符合老子淳德归道、全德复道的本意。“德道”除了有道德的内涵,更寓意明德归道、以德养道的深刻意境。

仅是浅略的阅读两遍《道德经》,无论如何都不可能窥得其道,甚至不得皮毛。如同林语堂曾讲过的——“我觉得任何一个翻阅《道德经》的人最初一定会大笑;然后笑他自己竟然会这样笑;最后会觉得现在很需要这种学说。至少,这会是大多数人初读老子的反应,我自己就是如此。”希望自己能够坚持学习《道德经》,修德明道。

《道德经》读后感 篇37

《老子》又名《道德经》,共81章,前37章为《道经》,后44章为《德经》。《道德经》的中心是“道”。它继承了《周易》、《洪范》等著作的朴素辩证法思想,提醒了事物之间互相依存的关系。并提出“天道自然无为”的无神论思想。《老子》将视角放在宇宙之外,与“道”相比,宇宙万物只是渺小的存在。它的内容博大精深,直到如今,在某些方面对《老子》的研讨还没有定论,《老子》之于研讨者,一如它所说的:“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

《老子》文约意丰,视角共同,思想深邃,内容博大精深。今天,它依然具有宏大的理想意义,大而言之,它在治国理政、运筹用兵、处置国际关系、现代企业运营管理等方面具有很好的自创意义;小而言之,它是人们为学、修身、处置各种人际、社会关系的肉体圭臬。

以上是重庆出版社书立方系列口袋书《老子》的前言,我想以我个人观念修正几点内容:

1,我对上文“视角共同”异议,应该说《老子》的思想曾经摆脱了“视角约束”,正所谓盲人摸象、各说异端,现代人很难了解和不能正肯定论《老子》的缘由就在于他们的视角的局限性所致。

2,我对“大而言之”的观念做点补充,《老子》的宇宙观,不能只局限于地球,他能解释我们现有的宇宙观,他以至对星际探究、天外生命、克隆技术等前沿科学都有指导和启示作用。

能够说它没有时期性,它能够随时间无限延长。

3,它能够小到,分子生物学以至更微观的科学范畴,由于人类还没发现0.1飞米以下的物质构造是什么样子。

《道德经》读后感 篇38

《道德经》第五十八章: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意思是说,政府的政策稳定、开明,人民就安居乐业,民风淳朴;政府的政策要是经常变化,就会使人民变得狡诈,人心变得自私自利,社会诚信缺失。在第十七章中,老子认为,好的政府不会乱发使令,人民只知道政府的存在,取得了业绩,只会认为是自己努力的结果,和政府没有关系。政策的多变,会造成政府失去诚信,人民不会相信政府。

这两章内容主要阐述了政府不能随便乱发政策,要“贵其言”。政策的多变使政府的公信力降低,人民对政府的话产生怀疑,从而使整个社会的诚信度降低。政策的多变会使一些人不劳而获,别的人就会学他的样子,期待政策有所变化,对自己产生利益,社会因此变得浮燥,人民没有了长期奋斗的目标,急于求成,急于利用当前的政策为自己谋利,生怕政策变化让自己的目标落空。

老子的这种思想,在唐代得到柳宗元的传承和发展。柳宗元在《梓人传》中,认为治理国家,应当像盖房子的工头一样,只需用尺子、规矩和墨斗划出高低、长短的标准,让手下的工人按照标准去做就行了,要是有人做不好,批评或是辞退他,他都不会有怨言。不能事必亲躬,处处向手下的人炫耀自己的本领,代替手下人工作。在《种树郭橐驼传》中,柳宗元提出了,治人要像养树一样“顺木之天,以致其性”。为官治民如果“好烦其令”,看起来好像很爱惜人民,政府不停地想办法颁布新政策,人民不停地揣磨政策变化的方向,结果却使政府和人民都觉得很困苦疲乏,社会并不能安定兴旺。

《道德经》读后感 篇39

当今社会科学发达,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财富越来越殷实,而精神财富却越来越贫乏,道德沦丧的现象日益严重。“堂堂正正做人,踏踏踏实实工作”的呼声日益强烈。物欲横流的现实生活中,如何去面对金钱、地位、美色的诱惑呢?我们同样可以在《道德经》这部圣典中找出答案,那就是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家庭中注重守静处世,清静自省,尽心本职!

既然我们个体十分渺小,力量十分微弱,人生十分短暂,我们何不端正心态呢?静心、净心、尽心就是人们的三个不同心态层面。静心:静安人生坐标;净心:净处人生方向;尽心:尽展人生作为。

静心,静安人生坐标。老子以“清静为天下正”,“清静无为”为修道之本。《道德经》十六章云:“致虚极,守静笃。”强调了致虚守静的修养。“致虚”就是要消除心灵的蔽障和理清混乱的心智活动,而后才能“守静”,通过“静”的工夫,深蓄厚养洞察力,才会“知常”,逢凶化吉。

“净者,不污也”,天地万物之间,洁净不染,就是“不染”。“不染”的含义很广泛,老子《道德经》十二章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意思是说五彩缤纷的世界使人眼花缭乱,各种各样的声音使人震耳欲聋,美味佳肴使人馋涎欲滴,纵横驰骋的心灵使人心态若狂,拥有贵重难得的货物使人心惊胆寒。就从视、听、味、嗅、触、物六方面形象勾划了人们因贪婪而染色、染音、染味、染心、染身所导致的严重后果。故后人云:六根清净、一尘不染。意在教人约束,收敛人们的贪欲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