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 > 体裁作文 > 读后感 >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读后感范文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读后感范文

推荐人: 来源: 博学咖 阅读: 1.85W 次

读完某一作品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读后感范文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读后感 篇1

星期五,李老师给了我一本《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本》,我用了两天时间读完,深受教育,收获极大。

该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介绍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质:

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四、以和为贵,天下合一;

五、以民为本,仁爱友善。下篇从东方智慧:古代思想;人生信仰:古代宗教;千古绝唱:古代文学;薪火相传:古代史学,到魅力方块:中国汉字;笔下春风:古代书法;丹青之妙:古代绘画;绝代风华:古代音乐舞蹈;九州神韵:传统戏曲;奇思智巧:古代科技与发明创造,到巧夺天工:传统手艺;风情万种:传统节日;舌尖中国:中华美食;和谐家园:民族一家亲;兼容并蓄:文化交流与融合十五个方面阐述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和标识。使我较全面地了解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知识。

该书内容丰富,文化精炼,语言生动,通俗易懂;有典故,有注解,还有插图,可读性很强。有叙有议,谈古论今,联系实际。一场场历史事件,波澜壮阔;一个个历史人物,鲜明灿烂,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五彩斑斓,可谓是眼花缭乱,美不胜收。使人深受震撼,极受教育。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民族之一。在中华民族艰难而灿烂的五千年发展历史中,我们一代又一代的先辈,自强不息、百折不回,创造了人类无数光辉的思想和业绩,薪火相传,形成了独特的中华传统文化。如: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者爱人、与人为善、道法自然……这些悠久的精神世界,是全人类进步思想的奇葩。作为中国人,我们更应该努力学习、继承和发扬。

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当前,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多元文化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冲击,致使部分青少年对优秀传统文化和道德的缺失。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很有益处。”

联系我我个人的思想实际,过去有三点错误认识需要改正:

1.认为传统文化是过时的。时代进步了,过去的那一套,如:习俗、礼节、思想和做法现在根本行不通,做不到,有些甚至是可笑的,如:打恭、作揖、跪拜,孝敬老人要卧冰求鲤、温席……

2.国学经典艰深难懂,只了解些皮毛。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不求甚解,和现实社会联系不上。

3.传统文化知识,五花八门,良秀不分,没有能力理解分辨。

今后,我要首先培养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感悟中华传统文化精神内涵。其次要做到知行合一,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践行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在中华传统文化的滋养下,快乐学习,为祖国增光,为人生增彩!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读后感 篇2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涵,体现了一种健全的人格。它集刚健和柔顺两种不同的'特质于一身,标志着人格发展上的一种全面性。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的另一个方面就是“厚德载物”所体现的外融力。这种外融力最直接最典型的就是奥运会上中国人民开放怀抱拥抱世界的热情和活力。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融合,具有非常强大的社会凝聚力和整合力,同时还有着强大的国际影响力。

从奥运会开幕式上“四海之内皆兄弟”的《论语》吟诵到刘欢和萨拉布莱曼的“我和你”的演唱;从150万奥运志愿者耐心细致的讲解和服务到时刻散发着迷人微笑的奥运礼仪小姐;从传遍大街小巷的《北京欢迎你》到残奥会闭幕式上英国代表团打出的“谢谢你北京”的条幅,中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完美的履行了自己的承诺。

从千年文化的积累,到百年梦想的期盼到七年历程的准备,最后表现为完美的举办。中国与奥林匹克结合的历史,正是中国不断走向世界,融入世界的见证,也是中国博大、宽广的民族精神正式亮相世界的开端。

当圣火在国外传递受阻时,亿万华夏人民齐声高呼,保护火炬,捍卫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尊严。从“家乐福事件”到千万华人、华侨在国外自发组织护卫圣火,爱我中华。每一个中国公民都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对祖国的热爱和深深眷恋。

民族精神使我们更加团结友爱,民族精神促使我们与世界更加共融和共享,同时也使我们更加自立自强,永葆战斗力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