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 > 体裁作文 > 读后感 > 读《小小孩的春天》有感(精选5篇)

读《小小孩的春天》有感(精选5篇)

推荐人: 来源: 博学咖 阅读: 8.77K 次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读《小小孩的春天》有感(精选5篇),欢迎大家分享。

读《小小孩的春天》有感(精选5篇)

读《小小孩的春天》有感1

一个心里住着小孩的人,在向一群小孩,诉说着自己做小孩的时光。这就是我对《小小孩的春天》这本书,最简单的印象。

这是一本像水一样的书,灵动而又干净,它静静的流淌着,从我们的眼前流过,从我们的心上流过,就这样携着童真,缓缓的流向一个只有天真的快乐的地方。

孙卫卫的文字一如既往的朴实。

《小时候的喜欢》是这本书的开篇文章,小孩子的爱憎分明写的十分真实,眼前仿佛就出现了一个摸摸这,看看那的孩童,一会儿说喜欢这个,一会儿说喜欢那个,这简直就是个活生生的小孩子。

但孩子不是永远都喜新厌旧的,当一件事真正走进他心房的时候,他就是这个世界上最坚定执着的人。大人只考虑利益,被金钱动摇,孩子才会看着自己的心。

《投稿》就将一个孩子对文学的热爱被作者刻画的。淋漓尽致,文中对自己稿件落选的的分析也头头是道。它让我我回忆起了自己的童年,当年的自己,也是有了一个梦想后便不肯撒手,会想方设法的去钻研努力,即便老师告诉我这会影响学习,父母告诉我这东西没用将来挣不了钱,我都不会放弃对它的热爱。我的心中,只有对那个爱好本身的单纯的追求。

很多时候,成长就是慢慢地被欲望迷惑,当生活悄悄将我们的热情磨碎时,很少有人能像作者这样坚持着自己追梦的道路,并在成功时回头望一望,用自己勉励其它仍在向前的孩子们。

《小小孩的春天》用一个个故事,一段段感受,唤起了很多孩子的共鸣,也帮许多大人走到了梦里多次去过醒来却找不到的地方。就是那简单的欢笑,泪水,害怕,不舍,就是这些普普通通的情感汇聚成的故事,在作者的笔尖,仿佛都成了读者我们自己。

这是一个孩子的春天,也是许多孩子的春天。

我打开了这本书,我合上了这本书。回忆着书中的内容,我似乎看见一个背影,一个坐在书桌前的大人的背影,她在书写着什么,边写还不时大笑两声,在昏暗的灯光下,慢慢地,她变成了一个小小孩。

她是谁?她是我。

读《小小孩的春天》有感2

“一个孩子,小小的孩子,拥有的春天却辽阔无比,温暖无限,光明无限……”孩童们的心灵是纯净的,天真的,淳朴的,无邪的,所以孩子们的春天很温暖,也很与众不同。

读《小小孩的春天》这本书,像是在听作者把他小时候的趣事向我们娓娓道来,简单而童真。这些生活中的平常事,被作者精心挑选出来,恰到好处地体现出了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读它,让我们了解到上一代人的生活,也让我感受到那来自童年的纯真、质朴和快乐,品味到炊烟一般亲切、悠远的温馨乡情,让我的心灵为之感动,笑出声来或者落下泪来。

比如《我的胆小》这篇文章,写了十一件小事,老老实实、真真切切写出了一个胆小、可爱又好玩的“我”。胆小的“我”,不敢抓蚂蚱,不敢抓知

了,甚至连可爱的蚕宝宝也不敢碰。过年是大家放爆竹的时候,“我放鞭炮时必须得戴上手套,用竹竿挑着,而且大多时候都

是妈妈帮着点燃。”这细致的描写似乎真的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胆小的孩子,用竹竿吊着鞭炮,裹着棉手套的小手紧紧捂着耳朵,妈妈笑着点燃了鞭炮,孩子闭着眼睛,蜷成了一团。

而《小小农民》却将那个靠天吃饭的年代真真切切地展示在我们眼前,农民们忙着收割农作物,不敢停歇“大人为了抢收地里的粮食,抢种下一季的庄稼,没有不起早贪黑的,辛苦得你真是难以想象……庄稼淋雨,也许就因为别人在抢着收割,你却睡了一个午觉,早收了一个小时的工,可是,可是,晚了,完了。”这些语句让我们体会到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是如此艰苦,偷不得一点懒,否则,你大半年的辛苦就得付之东流。我们也应该通过这些文字自我反省一下,你是否在别人辛勤劳作的时候睡了一个午觉呢?当时的农村孩子如果不努力就得再走父母的老路,挑起生活的重担,起早贪黑,而在我们这个时代,孩子们基本上都有了优越的生活,但我们在得到幸福生活的同时,似乎也失去了一些催人奋进的动力。

“虽然那时少吃少穿,但是精神生活丰富,一本书,一张纸,一支笔,可以让我高兴很多天。如果时光可以倒退,我真想回到小时候,而且,我会认真过好每一天,每一个小时,不着急长大。”

这些文章,是作者对童年和少年时代的回忆,对作者来说是那时最快乐的生活,而对我们来说,是一种思考。

读《小小孩的春天》有感3

《小小孩的春天》是一本回望儿时生活的散文集,看了这本书,令我思绪万千……

"我也要像小时候,要真,不要假,不要装!"散文集里,我最欣赏这句话了,儿童年代里,自己喜欢就喜欢,不喜欢就不喜欢。多好!但有多少人可以真正的做到呢?

然而,好多人却总是为了自己的小小利益,而歪曲了事实……

"琼斯招供"事件是世界体育赛史上轰动一时的事件,美国田坛女队员琼斯曾被称为"女飞人"在世界大赛上多次夺冠,成绩斐然。然而这些成绩却是她服用运动会禁药后取得的。琼斯为此经常受到良心的谴责。在经7年的痛苦挣扎后,琼斯终于勇敢的说出了真相。她主动坦白服用过兴奋剂,并上交了5块奥运金牌,等待她的将是法律的裁判。

所以说,真诚的品质对于我们多么重要,是做人的根本!如果歪曲了事实,真的会取得真正的成功及快乐吗?我们要忠实于事物的本来面目,不歪曲,篡改事实。要用诚实的光芒来点缀我们的人生,借助"真"的力量来成就我们的快乐和充实!相信真会使这个世界更加美好!

《小小孩的春天》的作者孙卫卫的家里并不富裕,以至于吃腊宝粥、炸油饼、吃瓜都成了孩子们的奢望。但这是一种无形的期望,所以说是十分快乐的。这一桩桩事件与现代社会的孩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简直是天壤之别啊!现在的孩子们都是在家里当"小公主""小王子"衣来伸手,饭来伸口。吃的是价格高的食品,用的是昂贵的用品。对比一下孙卫卫那个年代,他们可是幸福多了,但即使是这样,孙卫卫也很开心,很幸福。吃腊宝粥、炸油饼、吃瓜是他的期望,那份期望蕴含着满满的幸福和一个美丽的春天!

在文章中偷瓜讲诉了一个比孙卫卫大几岁的"叔叔"带他去偷瓜,但被发现了。之后就由于害怕"叔叔"撒谎,就没再去了。在那时"男的都特别急,好像来不及吃就会被别人抢了似的。所以几口就啃完了。女的一口吃一半,剩下的给孩子,留下来的瓜子也可以啃"

这偷瓜事件与我小时后的那件事产生了共鸣……那件事发生在一个炎炎的夏日……我独自走在公园里,走著走著就看见桑树上挂满了像一颗颗黑宝石样的桑果,似乎在闪烁着光芒,吸引着我过去。不由得令我垂涎欲滴。我一个脚爬上去,另一个脚一登,手一甩,一大片桑果掉下来,哇哇哇,吃不完了。吃饱后,一个老爷爷来追打我。可惜没追到。那时我还沾沾自喜呢,真为自己"骄傲"。虽说一样是偷吃东西,但更重要的是我们那一颗稚嫩的童心得到的充实感,即使现在不会像小时候那般,但还是会怀念那份无知,那份童趣……

读《小小孩的春天》有感4

读《小小孩的春天》,就像在听一个半大的男孩对我们娓娓叙谈他自己的故事,轻松,有趣,好玩。

他的文字很真实,如临其境、历历在目的真实,让你真切地感受到他的真诚、淳朴,他所描述的场景,就像我自己生活中看到的,经历过的一样,只是我没有找到如此恰好的文字把它表达出来。

他的语言很节制,简约、清澈、准确,行文短小精悍。

他选择材料用心、精致,生活中平常的事,他选择了最能打动人心的细节和过程,恰到好处地表达了他想表达的思想。

他的文章如行云流水,自然天成,仔细琢磨却又觉得有不一般的精心剪裁,去除了随手写来的芜杂,“将生活中的木材经过加工、创造,做成了精美的桌子、椅子和凳子”(孙犁语),却没有雕琢的痕迹。

读它,勾起了我小时候许许多多人、事、场景的回忆,感受到那来自童年的纯真、质朴和快乐,品味到炊烟一般亲切、悠远的温馨乡情,让我的心灵为之感动,笑出声来或者落下泪来。

比如《我的胆小》,一篇千字文,写了十一件小事,老老实实、真真切切写出了一个胆小、可爱又好玩的“我”。我要把这篇文章推荐给我的外甥女看看,相信她一定会喜出望外,感觉自己竟然和大作家叔叔一样胆小,从此以后变得自信乐观起来。

《小小农民》写了农民的劳作和辛苦。我也是农民的孩子,我们许多农村长大的人,笔下常常带有的一丝忧怨,卫卫老师的笔下没有,他只说:“辛苦的你真是难以想象”就轻松带过了。卫卫老师的天是晴朗的天。

《第一次投稿》,写得真挚、淳朴,他详细地写了自己投稿的过程,把一个天真纯洁的文学少年热爱文学的心理刻画的逼真、透彻、感人,文中,他分析了第一次投稿落选的原因,说明自己没有调查,没有仔细观察,只是猜测、想像和照着作文书上写,用以揭示写作的真谛,这些道理说来对我这个老大不小的人,都有入木三分的教益。他从小学四年级第一次投稿,到六年之后上了初三,两百多字的文章终于登在《少年文学报》的中缝,这期间,小小的少年,经历了多少挫败和坚持,令人赞叹。扪心而问,我也曾自以为是热爱文学的少年,但在这个阶段,却从没有勇气投出过一份稿件。今天,喜爱文学的小学生们,若有幸看到这篇文章,将是何等幸运地为自己打开了一扇通透敞亮的窗口。

语文课》讲了小学五年级时,他遇到一位很特别的语文老师周老师,这位老师重视课外阅读、作文讲评及写日记,有一套好的教学方法。这堂《语文课》对语文老师和小学生来说都是很有教益的。

读《小小孩的春天》有感5

《小小孩的春天》这本散文集获得第九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是当之无愧的。

这本书受到读者的喜爱,首先在于题材的选择。全书共收入30篇散文,它们所叙说的,都是作者和他的小伙伴们童年与少年的生活。写他们的向往与渴求、烦恼与欢乐,写他们在上世纪70年代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都比较贫乏的.农村里,当自己的追求得到有限的满足时所产生的愉悦。文学创作的经验一再证明,怀念亲情、追忆过去、回味童年的题材,是最能感染人、最容易引起读者共鸣的。

《小小孩的春天》出现在当下儿童文学的百花园里,以它的清新、真实感染着读者,自然为读者所欢迎和接受。

该书成功的另一个原因,是对题材所蕴含的内在美感的体悟、发掘和生动的表叙。作品写的是上世纪70年代的北方农村中孩子们的生活,无论从时代,还是生活环境来说,对今天的孩子——尤其是生活在现代大都市中的孩子,新奇之外,都难免有一种隔膜感,如何把这些故事讲得让他们能接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者在处理题材时的着眼点。作者在"后记"中说:"这些文章,是我对童年和少年时代的回忆,对我来说,那是我最快乐的生活。虽然那时缺吃少穿,但精神生活丰富,一本书,一张纸,一支笔,可以让我高兴很多天。如果时光可以倒退,我真想回到小时候,而且,我会认真过好每一天,每一个小时,不着急长大。

"作者在选择和表现这些材料时,他的笔触,没有停留在事件本身,而是通过事件深入地透见到孩子们所共有过的那份质朴与纯真,那种特有的企盼与向往,那份好奇的心态和带有强烈向上意识的冒险精神,乃至颇富滑稽色彩的处事态度。农村不太富裕的生活,使得吃腊八粥、炸油饼、偷吃一个西瓜都成了孩子们的奢望;照相、看戏、看电影、坐火车、逛西安成了农村孩子心目中无比崇高的精神享受;和大人一样买书、订报纸,进而雄心勃勃地给报社投稿,想成为一个"很有本事的人";因为买不起录音机和磁带,浪费了许许多多的时间去抄流行歌曲,抄得昏天黑地;被老师体罚了,站在高高的桌子和窄窄的窗台上,竟然会觉得很好玩……读这些文字,你会感受到,在孩子们的心中,蕴藏着如此众多的美好记忆,蕴含着一个永远美丽的春天。作者是写给孩子们看的,但读完全书,我反倒觉得,它的读者面,完全可以扩展到几代人,甚至我们这些白发苍苍的老者。

朴实而又清新的笔调,贯穿了《小小孩的春天》。也许有人会认为,儿童文学似乎不必讲究太多的写作技巧,只要写得感人就行。但一个成熟的作者,不管他从事哪一类文学体裁的创作,都必然会形成自己的风格特点。这种风格是否符合他所写的题材的特点,以及他所面对的读者的阅读要求,其实是他的作品能否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尤其是当他将这些作品结辑成书,推向社会,奉献给读者时,就更会是这样。

《小小孩的春天》辑入的30篇作品,从题材的取舍,到基本的情调,乃至语体风格都浑然一体,作者似乎是把他在近10年中感悟到的写作经验,融汇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叙述风格。平实的故事,浓浓的乡情,娓娓的叙说,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贯穿着全书的始终,使全书的文字显得朴实而又清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