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 > 体裁作文 > 读后感 > 《弟子规》读后感800字

《弟子规》读后感800字

推荐人: 来源: 博学咖 阅读: 5.16K 次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弟子规》读后感800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弟子规》读后感800字

《弟子规》读后感800字1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如此奥妙深厚的大千世界发展至今,文化也传承至今。而今,我慕名拜读了这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弟子规》后,受益颇深。

有人说:“若是要成为这天下第一强国,创造一个理想的先进国度,那就得回到一千多年前,学习中国孔老夫子的文化。”我想这句话是毋庸置疑的。中华上下五千年,那积蓄已久的力量。岂是这些后起的“小辈”可比拟的?这薄薄的《弟子规》并没有多少重量,但这2千个字,却有着不可忽视的力量。引导我们向善趋恶,这,便是中华文化的魅力。

自古以来,便是万善孝为先。老师长辈教导我们:父母将我们生之育之,十几年如一日,不容易。我们要孝敬父母,切不可忤逆父母。我们听着念着,也做着。可是,你是否有做好?是否也时时认为父母养育我们天经地义?父母为我们付出的一切是用来还前世的债?

不是的,这世间又有谁是欠谁的呢?父母照顾养育我们,只是因为那血浓于水的情,并不是债啊。而我们孝敬父母,才是天经地义的。人生在世,不过区区几十年,父母与我们最亲,给予我们的恩情也最深重,那,是怎样都还不清的一份情!“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努力学习侍奉父母的礼节,把孝当作一项大事业,用心经营,用爱培育,不让父母忧心劳心虑心担心,才能立足于天地之间。

人们说:“孝乃小善。”那,何谓大善?

“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所以说,善良是人之天性,每个人都对大众有颗关怀爱护的心。然而我却认为,善不分大小。无论好人坏人,聪明愚笨,富贵贫贱,种族国界,都一样会给予,会感恩。付出的纯是一片仁慈友善,不为名利,毫无虚假。只是被现实的尘土所蒙蔽,以致看不到那颗原原本本真真正正的心。《弟子规》教我如何“剔糟粕”。清洗灵魂,涅磐重生,重拾那颗纯净的心,从而人人为善,这大概就是大善了吧!

我们若处处学着仁厚待人,天地间也将处处荡漾着爱的波纹。生活中的一切就像一面镜子,你对他笑,他也对你笑,你对他哭,他便会对你哭。同样,如若你温情待他,他也是会善待你的。

孝者,无须像张坚那样卧冰求鲤,无须像周文王、子路般时时牵挂。每天出门说一声:“爸妈,我走了!”回家时说声:“爸妈,我回来了。”让父母安心,这便足矣。

善者,无须像佛祖割肉喂鹰,无须像黄帝尝遍百草。只是每天对身边的人一个微笑,多做一些“举手之劳”,多一点宽容,多一点谦让,这便足矣。

《弟子规》读后感800字2

在假期里面,我学习了《弟子规》,这本书不但让我明白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还学到了许多读书学习的方法。

其中“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告诉我们要尊重父母,父母让我们做什么就要做什么。

“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这段话让我明白了,如果所学的不实践力行,但只是在文字上做文章,只能使自己华而不实,那会成什么人才呢?只知道努力去做,不读书,不求真理,任凭自己短浅的见识,永远不会明白真正的道理。从这段话上我也知道了一个纸上谈兵的历史故事。就是说我们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实践,才能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完美的人。

“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告诉我们清早要早起,晚上可晚点睡,人生短暂,一转眼间就到了老年,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珍惜时光,早晨起床后,一定要先洗脸漱口,每次大小便完后都要洗手,以保持干净,这些道理我不但知道了,而且还做到了。

另外在这本书中,我也学会了许多生字词,比如“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瞧,这些生字,我之前都不认识,现在不但认识了,而且还知道了它的意思。

我喜欢这本书,他让我收获了很多很多,它是一本国学经典,它博大精深,蕴含着深刻的智慧。《弟子规》读后感读了《弟子规》之后,我才发现,以前自己习以为常或自己认为对的言行,原来都这样或那样地存在着不足。

在古代《弟子规》是做人的准则,在当代仍然影响着更多的人,教育我们如何做人。人生中重要的不是生命的表象,而是生命的本质。人生百态,最重要的就是品行,欲做事,先做人。文明健康的品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才是真正的自我归宿,是照耀心灵永恒的阳光!我在细细品读《弟子规》的同时,也带走了我心灵上的尘埃。

我想起了谁曾经说过这样的话:

若你:

播下思想的种子,便收获文字;

播下文字的种子,便收获行为;

播下行为的种子,便收获习惯;

播下习惯的种子,便收获人格;

播下人格的种子,便收获命运。

《弟子规》读后感800字3

最近读了一本叫做弟子规的书,使我渐渐感悟了《弟子规》的意思。我这才发现,原来做人也有许多规则,因此,想做一个受人敬重的人就得有规有矩,有礼貌,尊老爱幼,守信用。我就说一说我读后的感受吧!

首先是〈入则孝〉,这里主要是教育我们要孝顺父母、亲人。他们所说的,所做的都是为了我们好,所以无论如何,我们都应当听从他们的教诲。还有就是,不管他们爱不爱我们,我们都要用自己的真心去爱他们。因为,毕竟是他们生下了我们,养大了我们,我们总不能忘记养育之恩吧?更何况弟子规里面也有写到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亲人爱不爱你,你都要尽你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亲人。

其次是〈出则弟〉,它是教我们怎么和别人相处的。比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意思是:兄弟朋友要互相尊敬,要和睦,如果不和睦,父母就要为你们操心,和睦,就少了父母亲的一份担忧,就等于是孝敬父母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和兄弟姐妹们和谐相处,这样我们的父母看了才会从心里面为我们感到高兴,我们也会因此更快乐的。

〈谨〉,我们生活中做什么事,时时刻刻都要谨慎。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穿衣服要系钮扣,要整洁,还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喝酒要适量,不要喝醉了,否则容易被别人“说闲话”。尤其是不应该在背后谈论人家的长短,这样是不好的,也是不道德的。

人不要自私,要大方,不计较小事,这样人也会变得很快乐。

仁,代表仁慈、亲仁。对外人仁慈,对亲人仁慈,对朋友仁慈,对同事仁慈…… 现在什么人都有,但有几个是做到“仁”的?俗话说的好,人无完人吗!只要我们尽量做好自己应做的,至于别人怎么说,那就是他们的事情了!

我已经知道做人、做事的道理了,可光知道还不行,还要学会做。怎么才能做呢?学知识。怎么学呢?学习可分为直接学习和间接学习,我们可学别人的,别人的也不一定全对,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该学的学,不该学就不学。我觉得《弟子规》对我们的一生都会有帮助,我会时时刻刻用这本书来鞭策自己的。

《弟子规》读后感800字4

看《弟子规》,觉得以前的人挺幸福的,一出生就已经有一套社会认可的道德范本,遵循着约束这,在短短的光阴中,总有被主流细想认可的圣贤书指引这,不管对个人发展是好是坏,但至少不会迷茫无助。一个人有一生都为之坚持的信阳,就算他资质驽钝,依然会有所成就的。入则孝母亲的履行的责任像多情的细雨,润物细无声;父亲实践的责任像冬天狂舞的雪,寒面净心田。不管怎样我们都要用自己的真心去爱父母尊敬父母,都应当听从他们的教诲,毕竟是他们创造了我们,我们总不能忘记养育之恩吧。

这就是做人的根本。百善孝为先。“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出则弟兄弟朋友要呼啸尊敬,要和睦,如果不和睦,父母就要为我们操心,和睦就少了父母亲的一份担忧。

这样他们从心里为我们感到高兴。谨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最起码的规则一定要遵守,身为学生我们要做到人正,影自然也不会歪,尤其是不应该在背后谈论人家的长短,这样是不好的也是不道德的。人不要自私,要大方,不计较小事,这样人也会变得很快乐。

仁代表仁慈,亲仁,仁爱,仁心……对亲人对朋友对同事都要仁。不仅要仁还要“信”,实践诺言,便是守信;不能市静安诺言,无论是出自不得已,还是故意食言,都违反了做人的资本要求和处世的基本原则,细读《弟子规》,发现其中的道理看似小,却是我们最无知和薄弱的地方。无论世家子弟还是山野村夫,无论略识文字还是一字不识,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显示儒家文化的教养。可是我们这一代,普遍缺乏这种教养,学习这本经典也是恰当的。

特别是现在,社会伦理失纲,人心不古,有志之士呼吁重新定位我们的教育,突出人文关怀,创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学习经典也就显得尤其必要。古人训诫做人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关怀朋友,都因为心怀感恩,正因为感恩,所以对人对物多了前程的敬仰之心,尊敬发至内心,而后谦虚谨慎的做人,九零后的孩子,强势的自我,对人对物都少了一份感恩之心,目空一切而后标新立异,自由散漫而后无法无天。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对照《弟子规》,发现,陋习多的不是一点,而是全部。欣喜,此书再次开启我的启蒙教育,内审自我价值观,批判的接收古人为人处事的道理。

《弟子规》读后感800字5

如何做人?怎样做人?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学问。很多人一辈子都没有弄明白。可见,做人不是个小问题,而是大问题,是每个人一生的必修课。最近学习了《弟子规》,从这本书中,我也懂得了一些做人的道理。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中华文明是唯一不曾终绝而绵延五千多年的。中国自古就重视儿童的早期启蒙教育,在众多的启蒙教材中,《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唐诗》等文字简练、合辙押韵、内容丰富,读起来琅琅上口,对孩子语言能力的开发和良好品质的形成都具有重要意义。

《弟子规》,先后有序地讲解了学童们孝敬父母、关爱兄弟、修身养性、为人处世、读书求学的生活基础规范。这本书分为入则孝、处则弟、谨篇、信篇、泛爱众、亲仁和余力学文。

第一章,就是“入则孝”顾名思义就是告诉我们做人的最根本是从一个孝字开始的,懂得了父母对我们的恩情,才会知道回馈、报答。也会对所有付出的人,对这个社会有所感知,有所理解,不是想当然的说:这是他们应该做的。进而我们也会有所付出,才会之恩图报。而回馈报答父母的方式并不是只是对他们好那么简单而已……第二章“出则涕”则告诉我们,兄弟姐妹之间交往的方式;第三章“谨”让我们学会如何修身养性,如何使自己成为一个具备良好品质的人;第四章“信”让我们学会做一个讲诚信的人;第五章“泛爱众”这一章则教育我们要先尊重他人,爱社会,爱集体,爱他人,这样的人一定会收到他人的爱戴与尊重;第六章“亲仁”,这一章虽短,但它也深刻的教育我们学会“仁!”; 最后一章为“余力学文”,这一章则是让我们懂得如果不能身体力行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这些本分,一味死读书,纵然有些知识,也只是增长自己浮华不实的习气,变成一个不切实际的人,如此读书又有何用?反之,如果只是一味的做,不肯读书学习,就容易依著自己的偏见做事,蒙蔽了真理,也是不对的。

这短短的360句话,1080个字。道出了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子女应该如何做好一个善良的人,做好一个孝顺父母的人,做好一个有礼貌的人。让我们在学习这圣贤的话语时,学会做一个真真正正的人!

《弟子规》读后感800字6

今天爸爸又叫我读《弟子规》。我可是读了N遍了,曾经背都背得滚瓜烂熟,现在还读,岂不是浪费时间?如果用来玩悠悠球该多好啊!因此我老大的不愿意,可是又没办法,谁叫他是我老爸呢!

于是我无奈地拿着书,有气无力地哼着:"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哼着哼着,几年前第一次学《弟子规》的情景又浮现出来:和蔼可亲的蔡礼旭老师笑眯眯地问我们,《弟子规》是用来干什么的呀?有同学回答是用来读的,也有同学回答是用来背的……蔡老师伸出一个手指头坚定地说《弟子规》是用来"做"的!这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地印象。

对照《弟子规》我发现我有不少地方还没做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我有时只顾自己玩,对父母、老师的话当作耳边风,父母、老师没有打我是对我的爱护,我应该体谅他们的良苦用心,从现在起要认真做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我赶紧坐好,认真的读起来。"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爸妈叫我早点起床,要么锻炼身体,要么诵读经典,因为一日之计在于晨,一生之计在于勤!最近一段时间我发现我有点懒散,有点拖拉,这其实是浪费时间,看来,这又得改了。爸爸教我"坐如钟,站如松,卧如弓,走如风!"又说"静如处子,动如脱兔"良好的学习习惯无疑会提高学习效率,爸爸说这也是珍惜生命的表现。

而"勿畏难,勿轻略。"则是鼓励我在学习中要知难而上,不要轻易言放弃,要刻苦钻研,在钻研中获得乐趣。当读到"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志。"时,自我感觉良好,因为我读的就是圣贤的书,有些同学看一些不适合的书,读这些书,不但蔽聪明,坏心志,而且浪费了读好书的时间,损失可大了。

感谢爸爸又让我读《弟子规》,从中我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也看到了自己的优点。我要把《弟子规》当作我的良师益友,让它作为我生活学习的指南。

《弟子规》读后感800字7

自从读了《弟子规》这本圣贤书,我领悟到了不少做人的道理。这本书是圣人李毓秀所写。本书一章虽只有短短八句话—二十四个字,却蕴藏着无尚的道理。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总叙中的一段:首孝悌,次谨信。它告诉我,做人应该做到孝敬父母、敬重师长;其次要做到诚信待人。这句话简单易懂,但又有少人真正的领悟,实践呢?

一次,我在放学回家的路上遇见了一对母女在争执着什么,女儿看上去不以为然的样子。当路过她们身边时,我听到了她们争执的内容,女儿说:“哼,你不配当妈妈,连一部好的手机都不给我买,你知道别人用什么吗?用苹果(手机)!而我用小灵通……”很明显是为了换一部新手机才跟母亲吵架的。看到此情景我很是心寒,因为这位姐姐并没有按照古人所说的“首孝悌”去做,作为炎黄子孙,竟然做出如此不孝之举,怎能不感到耻辱?此刻,我想对那位姐姐说:父母辛辛苦苦地将你养大,并默默地付出,可你却对母亲这么大言不惭。若你还能问心无愧,不知羞耻,那只会让你身边的人感到可悲,可笑!当读到“次谨信”时,我也回忆起曾在幼儿园发生的事。当时,我忘记带铅笔了,就向同桌借了一支,说是第二天还给她。第二天,一来到幼儿园就开始翻书包,想赶紧把笔还给她,可是找了半天,连个影子都没出现。那时,我突然想到昨天放学回家时似乎把她的笔弄掉了!我心头一紧,看到这空荡荡的书包里,一支笔都没有。但我却暗自庆幸她记性不好,因为一般这些小事她都记不清。她来到班级了,我假装在若无其事地看书,她果然忘了那件事。那几年,这件事像一块大石头压着我喘不过气,原来这就是说谎后的滋味。从那件事发生后,我就下决心,以诚待人,不可以再对他人说谎;而在那以后,我做到了实事求是,以诚相待他人,真的快活多了。

《弟子规》是我无声的老师,它教会了我如何做人的道理,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我将遵循《弟子规》之训,伴我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我会将它教导我的一字一句都刻骨铭心,运用到以后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时时刻刻警惕着自己。

《弟子规》读后感800字8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我一遍遍地诵读着这朗朗上口的《弟子规》,一次次聆听着《弟子规》给我带来的谆谆教诲,一石激起千层浪,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句话的意思是:父母呼唤时,回答不要迟缓,父母指派做事时,行动不要偷懒。父母教导时,要洗耳恭听,父母责备时,要顺从的接受。当我读到这里时,我惭愧极了!想想自己,那一次,妈妈叫我去晾衣服,而我却慢吞吞地应了一声:哦。等一下再去。然后自顾自地埋头看起了电视。根本没有做到父母命,行勿懒。最后,在妈妈的再三催促下,我才不情不愿地去晾衣服。后来因为一点误会,被爸爸妈妈批评,我不但没有做到"怡吾声,柔吾轻,还板着脸跟爸爸妈妈讲道理!有时甚至在心里恨他们、讨厌他们!现在想起来,真是太不应该了!

爸爸妈妈每天天还没亮就出去上班,很晚才回来,他们做这些,都是为了我们这些儿女。可是,作为大女儿,我却没有体谅他们的艰辛,不仅没有做弟弟妹妹的榜样,有时还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和弟弟妹妹们吵架,让爸爸妈妈为我们操心。而爸爸妈妈,一天工作下来,累的腰酸背痛。却没有半句怨言。爸爸有胃病,腰也经常疼,时常吃不下饭,可是为了我们,却是心甘情愿的付出。可我们呢?

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义,更何况人呢?我们为人子女理当以孝为先。孝,是父母干完活回到家后,我们送上的那一杯热茶;孝,是父母累的时候,我们一句安慰的话;孝,是父母晚上回家后,我们端上的洗脚水;孝,是让父母看到我们的成绩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孝,是我们能够健康的成长,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对于他们来说这也是孝。

读《弟子规》,它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常读《弟子规》,细细品读,我真是受益匪浅,感慨良多啊!让我们用实际行动去感化父母,孝顺父母:端上一杯热茶,对父母嘘寒问暖,洗洗脚,捶捶背,报上一句平安,献上一份孝心!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弟子规》吧,你将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弟子规》读后感800字9

幸福源于感恩——读《弟子规》有感幸福,是一个很美的词,像花开一样没有声音,可是却让人感动得流泪。

人们就像追求一切美好的东西一样,也无悔地追求着幸福。而每个人都在追求着的幸福源于哪里呢?是那片蘸着奶酪的面包?还是那杯冒着热气的牛奶?真正的幸福源于我们的感恩的心。这是在读了《弟子规》之后得到的感悟。《弟子规》教诲我们要懂得感恩,学会感恩。古语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当我们刚出生的时候,我们是什么也不懂什么也没有的,我们只是带着一具躯体来到了这个世界上,还有那呱呱的哭啼声。我们人生中的一切所得一切幸福也都是父母给予的。只要我们去学学一门外语,我们就能体会当初父母教育我们讲话的辛苦了;只要我们用自己的双手挣一笔钱,我们就能体会父母为我们的生活奔波的劳累了;只要我们去尝试教育一个调皮的小孩我们就能体会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了。

我们有了父母的关爱本是幸福的,但只有当我们真正的去感恩了才能感受到生活的幸福,合家欢乐的幸福。要如何感恩呢?父母对我们的索求并不多,只是孝顺,便让他们觉得欣慰。《弟子规》所教导的我们的感恩方式也是简简单单的生活礼仪。家和万事兴说的也就是一家人互相敬重互相关爱的幸福。一个人若是连父母都不能赡养,不能尊敬的话,如何能对别人友善呢?那他就更不可能得到别人的尊敬和礼让了。所有,我们首先要培养的就是感恩的品格,尤其是对父母的感恩。每天早上起来关心父母的身体是否依旧硬朗,吃饭时间关注他们胃口是不是还一如以往,晚上睡觉留意他们会不会因为操劳过度而太疲惫,这些就是切切实实的感恩了。这些我们做到了吗?如果做到了,那我们就是幸福的了。我们不但要感恩父母的善待,更要感恩父母的斥责。

虚伪之人常以笑脸相待,以阿谀奉承之语相赠,只有真正关心我们的人,真正为我们好的人才会斥责我们的过失并帮助我们改正自己的缺点。有了父母的斥责,我们才知道什么可为而什么不可为,我们才有了正确的道德标准和法律意识。因此,今天我们的成就最大的功劳就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在这个感激的过程中,我们也在用心地感受着生活的美好,所有这也是一种巨大的幸福。有父母的爱和养育是一种幸福,去感恩这种幸福本身也是一种幸福,幸福不需要寻找,只要用心去感恩,便已是身处幸福之中,而这份幸福恰恰是《弟子规》带给我们的思考所得的。

《弟子规》读后感800字10

《弟子规》这本书的资料,是圣人对学生的训示,为人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长,还要对自已行为约束,诚实可信,博爱众生并亲近有德行的人。

百善孝为先,而“孝”和“弟”这两个字则是弟子规贯穿中心的“一条线”。“孝弟”里面还包含一个很重要的态度,就是恭敬之心,对长者的恭敬。而一个人的道德、学问都是从“孝”跟“敬”当中不断地提升。其实一个人只要做到“孝”跟“弟”,相信他就可成为国家栋梁。

学习《弟子规》,能够帮忙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常常读《弟子规》,并细细思量,我真是受益匪浅,感慨良多啊!

父母把我们带到人间,他们用自己浓浓的亲情教育我们,期望我们能快乐生活,健康成长,对父母来说,我们是上天赠给他们的礼物,但在我们心中,父母是无可替代的,爸爸、妈妈良苦用心,谆谆教诲的话语,你们也常常随着自己的意愿,想听就听吧,若有一点不如意就顶撞回去,以至离家出走,更厉害的,竟然反其道而行之,这天想来,你们不觉得惭愧吗?

羊跪乳,鸦反哺,为人子女理当“孝”字为先。“孝”就是心怀感激,用爱作出回报。我们的父母大都承担着家庭的负担,每日里,有的或在工厂车间、野地农田辛勤劳作,有的或在书山文海之中与科学技术领域艰辛探索,他们用汗水和心血努力回报社会,同时还对我们呵护有加,似明灯引领我们一步一步前行。作为儿女,每一天惦记着父母,为父母辛劳,这就应是做人的起码良知,是作为后人应尽的最基本的职责。我们此刻年纪还小,有些事情还无潜力做到,但按照父母的意愿与期望,抓紧时间好好学习,将来回报社会。每一天让父母开心,这无疑是我们这天务必努力去做的。我认为这才是一个学生所尽孝道的最好体现。

“入则孝”,一个在家能敬重、孝顺和关爱父母长辈的人,其品格与德性的延展必然会有一颗感恩于博爱之心,就必须会在社会生活中始终善行善为,对社会做出有益的贡献。古有大孝之女花木兰,大孝之男岳飞;今有著名孝子许世友无不为国家民族创下惊天伟业便是有力例证!

我深信:“心中有爱,就有‘孝’。”父母需要的是“真爱”,而不是敷衍了事的“奉养”。我们要诚心孝顺父母,并化成行动,这样父母必须会十分感动,那也就能报答父母恩情的万分之一了。

《弟子规》读后感800字11

《弟子规》那本金色的小书,短小而精悍。传承着中华五千多年的传统文化,凝聚着一辈辈人。

那一个笑声与泪水交织的夏天,别了母校,刚摘下红领巾,满带稚气的我考上了华泰。刚开学,学校就发了一本小小的书——《弟子规》,还要全文背诵。刚开始,我只是应付着读着。一天早上,家中停了电,出于无聊,我随手拿起那本小书看了起来。渐渐才发现它——《弟子规》的内容如此精彩。

我读它、品它,学会了许多为人处事的道理,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弟子规》中的《入则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俗话说得好:百善孝为先读了弟子规中的的《入则孝》后,让我感到十分惭愧。原以为为父母做几件家务事就是“孝”了,现在才发现其实什么是“孝”我一点都不懂。反而,父母对我百依百顺,照顾到家,我想要的东西想方设法的满足我,还反倒觉得父母为自己做的是理所当然,甚至有时候他们对自己过于担心还觉得他们很烦,讨厌他们。我实在是太不应该了。

记得有一次,吃饭的时间到了,妈妈喊我吃饭,而不听话的我却始终沉迷于精彩的电视节目中不肯离去,妈妈一遍一遍的叫我,我都只是嗯嗯啊啊的应付,等到爸爸妈妈都吃完了,我也没有去。等到节目结束了,我有感觉肚子饿了,走出房间一看,桌上已没有饭菜了。我气愤极了大喊:“妈妈,我要吃饭,怎么没有了呢?”妈妈急急忙忙的从房间走出来:“没有了!你要吃饭?我给你去做。”于是妈妈急匆匆的为我去做饭……。而我还在埋怨着…。现在回想起来我真是太不应该了

父母为我们做得太多太多,当我们蹒跚学步时,是他们用他们温暖的大手紧握你的小手;当我们生病时,是他们将我们拥入他们暖和的怀抱;当我们学习遇到困难时,是他们为我们耐心的讲解。一切的一切都是他们对我们无私的付出。你们发现过吗?他们头上已悄悄爬上岁月的痕迹——因我们而生——那一丝丝银发……

感恩父母,他们只需要你以后过得好就好,他们只需要你在他们工作劳累时在他们耳边轻轻说的那一声:我爱你们。

品读《弟子规》,品读《入则孝》,实践《弟子规》实践《入则孝》。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做人基本准则——《弟子规》吧!

《弟子规》读后感800字12

这几天一放学,我就急匆匆地赶回家。你可能会想:“莫非她是有急事不成?”——“NO!”我是赶着回家看爸爸前不久送给我的《弟子规》!那是几个星期前的事了。我在家中上网,无意中看到了一本名叫《弟子规》的书,我想这本书的名字挺怪的:这“弟子”指的是什么呢?那“规”又是指什么呢?“规范”吗?一连串的好奇心驱使我把它买下来。可我没这么多钱!怎么办?我只好向爸爸“求助”。没想到爸爸不假思索地答应了。但是爸爸给我提了一个条件——要我对照自己平时的行为阅读这本书。哈!这还不容易!我平时在学校是尖子生,在家里是大人夸的好孩子,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差距吧!

我每天认真阅读《弟子规》,慢慢地,我发现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还是存在着许多缺点的。

《弟子规》中说:“房室清,墙干净,几案洁,笔砚正。”可是我呢?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我的房间永远不会和书中所说的有相交点——我的房间里乱七八糟的,地上一块橡皮,床上一个文具盒,桌子上又胡乱地搅和着几本书。要让我的房间做到“窗明几净”,简直是天方夜谭!

《弟子规》中还说:“列典籍,有定处,看完毕,还原处。”“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我虽然学习不错,可偏偏和书“作对”。你只要翻开我的语文书,就会发现一些“不堪入目”的字迹映入眼帘。各式各样的抄写本也难逃“此劫”。有的被我打上了草稿;有的被我用来画上了不三不四的画;还有的就是被我撕下当折纸了。一本新书用不了多久就会在我的手下变成“烂书渣”。别人向我借作文书我也拿不出手——因为作文书上满是我“琳琅满目”的“草书”!

《弟子规》中还有一条使我更加惭愧:“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我吃东西可是出了名的挑:什么冬瓜呀、白菜呀、萝卜呀、茄子呀,我从不入口。任凭妈妈怎么说,我就是不吃,最后惹得妈妈拿着鸡毛掸子在我后面“穷追不舍”。但是,一碰到大鱼大肉,我就暴饮暴食,到头来受罪的还是我的肚子。想起来还真后悔,现在我已经改变了食谱,荤素兼容,这样不仅让我口感丰富,还使我营养搭配均衡,我的身体也慢慢地棒了起来,如此好事何乐不为呢?

渐渐地,我反复读了《弟子规》,感触颇深。其中许多警句我都能脱口而出,更重要的是他常能给我的言行举止敲响了警钟,并时时督促我用规做事,用规做人。《弟子规》不但使我改掉了学习和生活上的许多不良习惯,他还将成为我一生的座右铭。

《弟子规》读后感800字13

《弟子规》是清朝康熙年秀才李毓秀所著,它仿《三字经》体例,三言成语,名句叠韵的形式为古代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敬师规范,由《论语》《孟子》《礼记》《孝经》和朱熹语录编纂而成,今天读来仍然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当今发达的`商品经济社会和古代的社会环境不能同日而语,读《弟子规》我想在现实和传统之间有没有一个承继关系?中国有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讲得最多是一个“育人”的问题,所谓至乐莫如育人,怎样教育人,怎样增加修养,做一个完善的人?这是我们应从传统中继承和发扬的。在物质丰富、科技发展的现实环境下,很多人在精神上已没有依托,往往在纷繁的生活中迷失了自己,失去了指导原则,而在《弟子规》中所提到的做人的总纲“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教诲,以此成为做人的原则,那么我们在工作和学习时,就能加深自己的修养,在物质社会的时代不迷失,不动摇,时时保持清醒,和谐和同事之间、领导之间、亲人之间、朋友之间以及陌生人之间的关系,进而和谐整个社会成员的关系,那么共建和谐社会就不会是一句空话。

《弟子规》中讲到日常起居、待人接物、外出求学等方方面面的行为标准和作人准则,提倡正人先正心。我从中深刻领悟,明白很多做人的道理,从而反省自己的不足之处,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严以对已,宽以待人,积极融入到团队当中,要尊重领导,认真完成领导所交待的各项任务,忠于职守,互相帮助,协作共事,作为服务窗口工作,要树立良好的服务形象,礼貌待人,微笑服务,做到百问不厌,应保持坦诚、公正、客观的态度对人对事,并且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积极参加培训和学习,提高工作效率。

《弟子规》对和谐家庭也是有着重要的意义。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只有每个细胞的健康才能保证社会机体的健康,其中“二十四孝亲图”在感化人的同时,也教会我们应该怎样孝敬父母,怎样对待亲人,也让我们思考在当今社会怎样去实现传统文化的价值,试想,如果一个连父母长辈都不尊重、孝敬的人,一个丧失了做人最基本的伦理道德的人,如何能对别人以礼相待?这样的人能否让人信服与尊重?

《弟子规》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教材,我们要从中领悟其精华,发扬中华美德,做一个完善的知礼仪、知廉耻、知谦虚、知恭敬、知忠厚的人。这样,在我们继承传统,发扬传统中,才能体现其价值。

《弟子规》读后感800字14

在我的脑海中,《弟子规》是一本经典之作,是一个生活的典范,更是一位人生旅途中的金牌导航员,这本通俗易懂的书籍,看起来每句平淡无奇,但只要用心感受,就会发现《弟子规》中的每一句都宛如金玉良言般深入人心;细细品味,更能发现它们当中的每一个字眼中都蕴含着一种独特的韵味儿,同时在简洁中又把知识的甘露撒向了我们。

读了《弟子规》后,我豁然开朗,更知道了处身于这个社会上,我们一定要学习诚信待人。诚信是做人的根本。所以,只有守信,我们的人格才会变得更加完美。“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这一句说得多好啊!它告诉我:凡是自己亲口说出的话,都要讲信用,欺混蒙骗、胡言乱语绝对不行的。所以说,《弟子规》就像我的启蒙老师般一针见血地教导我信用是代表一个人的心胸,尊严。

说到讲信用,我就想起了一件发生在我与朋友小雅之间的故事,那是一年级时的事了,本来我和小雅约好了在星期六到我家做作业的,而到了星期六,天空却不合时宜地下起大雨,眼看这倾盆大雨哗哗下不停,凛冽的寒风中,小树、花儿都被大雨冲得摇摇晃晃的。突然,一道银光从天空中闪烁而过,继而“轰隆”一声,一个响雷在空中炸开,我被吓得心惊肉跳。我呆呆地凝望着窗外,看着这场下不停的大雨,心想:小雅一定不会来了,这么大的雨……唉!当我心灰意冷时,小雅却闯进了我的眼帘;她身上穿着一条绣满碎花的裙子,手里撑着一把雨伞,双脚马不停蹄地向我家奔来,脸上洒满了疲惫,却又隐隐约约地闪烁着欢乐的神情。我瞪大了眼球,真的是她?我都不敢相信了?我连忙奔出家门,迎接那个湿漉漉的身影……我想如果是我,我一定不会像她一样那么守信,何况是那么大的暴风雨,又何必为了一个小小的承诺。我想,不仅仅是我,世界上恐怕也没有多少人像小雅那般执着了吧!或许,有人会说她很傻,但是,这样的“傻”,很值得,不是吗?这就是诚信的表现吧!诚信诚信,诚实守信,学会诚信的人,才是一个“真人”!

我徜徉在《弟子规》的世界中,像一条稚嫩的小鱼,是《弟子规》让我在迷茫中找到方向;是《弟子规》让我在云雾中找到自我;是《弟子规》让我在生活中找到真理。我就像一个“饥饿”的人,吮吸着知识的甘霖。是《弟子规》教会我做人,所以,“导航员”这个称号非它莫属。

我在阳光的淋浴下成长,我在《弟子规》的臂弯下学会做人。《弟子规》的教诲,我永远铭记在心!

《弟子规》读后感800字15

《弟子规》是我们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改编成的生活规范,主要写的是为人在家、出外、待人接物的礼仪与规矩。

在弟子规中,有一小段让我印象非常深刻。那就是: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继承。它的含义是:父母呼叫我们的时候,应该立即给予答复,不能不闻不问、不理不睬;父母让我们去做什么事时,不能有半点怠慢、懒懒散散,而是要把事做的妥妥当当;父母教我们做人的道理时,要洗耳恭听、虚心听教;父母责骂我们的时候,要虚心接受,改正错误,不能强词夺理与父母顶嘴。俗语说的好:百善孝为先,是父母给予了我们的生命,让我们融入到这个世界,孝是我们做人最根本的道理。自古以来,都是父母抚育子女,子女孝敬父母,天经地义。只有孝敬父母的人,才是品德最高尚的人。我们时时刻刻都要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因为从我们出生的那一刻起,父母就开始费尽一切心血无微不至的把我们抚养成人,所以在父母健康的时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为父母尽孝,让父母享受最快乐的晚年。

记得有一天中午,爸爸加班了,我和妈妈很晚才回到家,已经12点半了,2点半还要上学,时间紧迫。妈妈忙着在厨房里切菜,让我去装水,等会煮菜用。而我正在看书,妈妈大呼小叫,喉咙都哑了,可我还是沉浸于书的海洋里,妈妈就跑进我的房间,对我吼着:“你怎么还有时间看书呀!现在都多少点了,没点时间观念。”我任性的脾气又上来了:“没看见我在看书呀?要装水自己不会去呀?”我生气的说。这时,妈妈暴跳如雷说:“你今天就别想吃饭!”。我气急败坏的座了下来,心里思忖着,我是不是太任性、太懒惰了?此时心里非常懊悔。妈妈那么疼我,爱我,我是不是太过分了?突然,我闻到一阵香味,走出房门一看,发现桌子上都是我喜欢吃的菜,桌子上还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对不起孩子,刚刚是妈妈太着急了,怕你耽误了上课的时间,所以才……,还没看完,我就已经热泪盈眶,含着眼泪把饭吃完。常言道:谁言寸草心,报德三春晖,现在回想起来心里非常愧疚。

读完弟子规这篇经典国学,让我明白了孝是无法代替的,一个人只要充满了孝心,就是一个尽善尽美的人,就会达到做人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