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 > 体裁作文 > 读书笔记 > 股市心理博弈读书笔记

股市心理博弈读书笔记

推荐人: 来源: 博学咖 阅读: 2.4W 次

股市心理博弈读书笔记1

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就在于人能够学习、进一步会思维。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动物不会学习、不会思维,而是和人比较,动物的学习和思维能力是如此苍白,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股市心理博弈读书笔记

人的思维是如何形成的呢?外界的事物对于人体的各种感官的刺激、再通过神经传送到大脑、点点滴滴的信息经年累月地在大脑积累而构建了认知和思考的网络体系,形成了人的思维,这个过程就是广义的学习过程。

迈吉说,“有一点,我们必须明白,我们的大脑对于光、声音或是味道的反应,与光、声音或是味道本身并不完全相同。”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人脑内部的对于客观存在所形成的影像(学习、归类、思维、认知)和客观存在之间是有距离的,并不完全一致。

外界的客观存在是一幅图。经感官刺激通过神经传递到大脑的也是一幅图,大脑的这幅图是一个、一个单一的画面的累积,最后在大脑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图(认知模式),这就是学习、归类、思维到认知的过程。

把这些认知模式以一定的顺序排列,就形成了参照系统。这样的参照系统对以后新进入大脑的刺激会做出对比,以判断出对或错。

这里的关键之处就是“把这些认知模式以一定的顺序排列,就形成了参照系统。”这句话。这样的排列(归类、思维和认知)是主观的,和真正的客观存在或多或少存在着距离(不完全符合)。那么,这个参照系统的精确度不可能是100%准确。这就是为什么思维、认知和客观存在之间永远存在着差异。

这一段话,从本质上论述了人对客观认知的有限性。反映到交易市场,就意味着我们人类不可以依据分析预测(人的主观认知)去从事交易。我们可以做分析预测,但这不是交易的依据而仅仅是参考,你必须明白你的分析预测的参照系统不是100%准确,因为你的参照系统的建立是按照自己的主观认知建立起来的。如果你的主观认知距离客观行情变化的规律很遥远,那么就不是100%准确的问题了,而是有没有20%或30%的准确率的问题了。

有鉴于此,对于那些固执地习惯于分析预测做交易的人来说,你必须做好两手准备,万一你的分析预测和客观行情变化规律不符合,就要及时纠错。谈及纠错,你就需要一个纠错的标准(规则),而这恰恰是依据分析预测做交易的人所缺乏的,因为具有这样思维的人从来不认为自己的思维判断和客观行情之间存在着差异,很多人因此而一错再错。

股市心理博弈读书笔记2

人,都是在不断的观察和实践中成长,直接的实践获得经验,间接的受教育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渐渐树立起是非观。你知道了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比如说,手不能放在散热器上,否则要被烫伤;向奶奶展露一个甜美的笑容会得到一块巧克力……。这样的是非观,经过长期的积累、丰富、系统化,就成为了价值观。

价值观中的东西,不可能全部是正面的东西,也有负面的东西 -- 那些不符合客观事实的东西。比如说,“地球是圆的,没有上下之分”这样的客观事实是你上小学的时候老师告诉你的,这样的新知识和你上学之前学到的上下概念便产生了极大的冲突,以至于你需要花很多的时间才能消化这样的新知识。这就是说,价值观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

迈吉问你,“你是否认识这样的股票投资者,他们十分清楚一个有分红派息的含权股票就是要比没有这种特征的股票更具投资价值?”“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股民,他们觉得评价一个股票的价值,只需要阅读和分析该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数据?”

这样的人,往往总是如此自然地以固有的思维模式(价值观)来看待各种问题,以至于他人提出的看待问题的其他方法,他们完全不愿意认可和接受,不论你拿出有效的证据、活灵活现的演示,对他们来说似乎毫无用处。

科学实验证明:尽管很难,一个人还是完全有可能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来看待客观,前提条件是首先必须完全释放掉此前所学会的那些根深蒂固的看待事物的定式思维。

我说过“舍与得”的关系,那就是你不舍得放弃,就无法得到。你的手如果一味地抓着你的所谓的价值观,你哪里还有空余的手去抓那些新的、更合理的价值观呢?我也说过,当你学习新的东西的时候,你必须放下脑子里那些固有的东西,如此你才可能有一个“公正”的心态去对待新的东西。我还说过,要真正做到主观贴近客观,你还必须清空自己的心灵,如此才可能不给本色的客观涂上自己的“色彩”。

股市心理博弈读书笔记3

迈吉认为,在我们脑子里所积累的各种各样的信息,既可以来自于直接的亲身经历、也可以来自于间接的他人讲述或书本的文字记录。没有必要时时刻刻亲力亲为。我非常同意这样的观点。

人的一生,时间上是有限的,你的精力、物力、财力也是有限的,一切都是有限的。你不可以把这些有限的东西无谓地、无知地消耗掉。“实践出真知”这句话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是正确的。如果事事都要通过实践才能获得真知,那么我们的一生能够得到多少真知呢?我们永远无法超越前人,社会也就无法向前进了。

比如说,我们学习的“勾股定理”、“万有引力定律”等,我们只需要在前人已经证明了的条件下学习就可以掌握了。你有必要再去求证一遍吗?比如说,在北半球春播秋收的规律,你还需要自己去重新证明一遍吗?比如说,砒霜是有毒的,你也去自己证明一遍吗?

比如说,30/120交易系统,我已经做过多次证明给大家看它的概率,这就犹如前面提及的学习一样,你只需要认真看着他人的证明是否符合逻辑就可以了,这就是学习,快速掌握他人发明的东西,日本人很擅长这样的学习,所以尽管日本人没有什么科学的大家出现,但是他们善于应用别人的研究成果,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这就是“偷”的积极含义。

我自己的交易学习过程中,也是“偷这偷那”。如果事事亲力亲为,就不会有当下的我。当然,说这些并不是否定实践的重要性,而是想告诉大家,直接的实践和间接的学习同样的重要,要均衡,不要有失偏颇。

股市心理博弈读书笔记4

如果我们把那些基于直接的'实践经验而构筑起来的在脑子里的地图称之为抽象思维的话,那么,那些来自于间接的他人讲述或书本的文字记录在脑子里所形成的地图则成了抽象的抽象。

抽象思维,是通过把一个一个单一的感知按照一定的特征进行分类(即建立参照系)的脑部活动。这样的抽象思维,构成了人们区分各种客观事物的标准。这样的标准,有的是高度概括,有的是较为具体,即抽象思维存在着层次上的高低区别。

在生活中,如果我们总是在一个很高的抽象层次上(高度概括的层次)讨论问题,那么,我们很可能根本无法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比如说“顺势而为”、“高抛低吸”、“你要做一个好孩子”便属于这种“泛泛而谈”的词汇,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它的意思各不相同。

在高度抽象层次上的探讨问题,我个人理解就是抛开较为具体的标准谈本质、谈共性,是为了把握方向性。而在较低抽象层次上来探讨问题,就是结合本质、方向以较为具体的标准来认识事物。两者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必须具有的思维方式,我个人认为缺一不可。

交易的本质就是要“顺势而为”、“高抛低吸”这两句话。可以说进入市场的人中有90%以上的人都知道,但是为什么却有90%以上的人是市场中的亏损者呢?

迈吉说,“我们不赞同只在高度抽象的层次上谈论问题的荒谬论调。”“这样的高度抽象的词汇不仅影响我们准确地表达我们的思想,而且,它们的最大危险还在于可能导致我们错误的判断。”我的理解就是,当你明白要“顺势而为”时,由于这样的抽象思维过于高度概括,即太空泛,实际操作时没有具体的标准作为行动的参照系,所以就按着自己的理解做交易,自以为是顺势交易了,其实却是做反了。对于“高抛低吸”也是如此。

社会上只在高度抽象层次上谈论问题的人比比皆是,你天天听到顺势而为,却没有人告诉你怎么做到顺势而为;你天天听到高抛低吸,却不知道怎样算高怎样算低,那么你怎么可能做到高抛低吸呢?你对孩子说要做好孩子,你却没有告诉孩子什么样的孩子才是好孩子,你叫他怎么去行动呢?

我之前说过,没有合理的方法(即具体的方法)与之相配的正确思想理念是空中楼阁!无论思想理念是如何地正确,没有恰当的方法去落实这样的思想理念,这样的思想理念充其量就是“语言上的巨人”而已。

现在,我们群里的有些朋友开始赚钱了,为什么?因为不仅有了理念、也有了方法。

由此可见,我们需要高度抽象层次的探讨,这是帮助我们把握事物的本质;但是我们不能停留在高度抽象层次的探讨,我们还需要踏踏实实地研究方法。这就是科学上的理论科学和应用科学的完美结合,没有这样的结合,一切流于空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