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 > 体裁作文 > 观后感 > 电影铁道英雄观后感

电影铁道英雄观后感

推荐人: 来源: 博学咖 阅读: 4.68K 次

一、观后感的格式

大体上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由观而引出感,这开头部分就好比一条醒目的标语或引子一样,先交待清楚看了什么影片,有什么感想。一般来说,这一部分要求简明扼要、开门见山,千万不要绕圈子、卖关子、遮遮掩掩,而是要用肯定的语气概括地说出感受是什么?简单但明确,不含糊,这样就可以了!不必展开来说。

第二部分,具体谈感受是什么。我们读书看电影都有一个过程,都需要一段时间,而我们的感受也是在这个过程、这段时间内一点一点产生的,感受由浅到深,感受由心而发、发自内心,因此要自然真实,有感而发,不要无病呻吟,虚假不实,这样才能感人,打动读者。

写法上,可采用夹叙夹议的形式,“叙”就是把感人的故事情节或人物形象或词句叙述出来,“议”就是抒发自己的感受,要有层次地把自己的感情一步一步地推向顶点,得到升华。

叙述是简述,抓住要点,不能太长,否则就有凑字数的嫌疑,再者,这样也影响文章的结构。

第三部分,把感受落实到自己的现实生活中去,联系生活中的事例来谈感受,因为“感”的目的就是要指导我们的实际行动,要不就毫无意义了。具体说来,就是把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所作所为和电影中感动自己的人或事情做比较与对比,找出差距,找出不足,树立学习的榜样。

第四部分,文章的结尾,要对全文内容做个收尾总结,可以进一步抒发理想或希望与祝愿,把全文的情感升华到顶点。

二、电影铁道英雄观后感

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让我们好好写份观后感,把你的收获感想写下来吧。现在你是否对观后感一筹莫展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电影铁道英雄观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电影铁道英雄观后感1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英雄书写始终是贯穿中国电影发展的重要议题。在宏大叙事和经典叙事的体系之下,主旋律电影中英雄形象的主体是根植于红色文化的革命英雄。近期上映的《铁道英雄》仍能看到人民英雄的形象脉络,重写英雄故事成为了主流大片的重要题材。

中国电影中的人民英雄

我们一般将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的电影称为人民电影,这一时期英雄叙事的主体是工农兵。以工农兵为主体的电影创作响应了“新英雄主义”理论,即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和革命的英雄主义。

所谓群众英雄或人民英雄,具有着历史意义上和文化意义上的双重特殊性。区别于传统历史中的民族英雄,红色电影中的群众虽然是来自于各行各业,但他们的行动中却贯穿着不可或缺的革命信仰。人民英雄沉稳刚毅、智慧勇敢的精神品格与浴血奋战、保卫国家的崇高理想皆来自于其政治选择与信仰所带来的精神力量,这正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电影中的英雄特质。从文化的角度来看,中国式的人民英雄与西方电影塑造的英雄也有很大不同。无论是西部片中在荒野决斗的牛仔,还是漫威宇宙中的超级英雄,西方电影中的英雄形象大多是流浪的孤胆英雄或依靠个体力量拯救世界的个人英雄主义叙事,但中国电影中的英雄往往是在集体中完成个人价值与理想的实现,只有将个体融入到集体之中并为集体的利益而献身,这样的英雄形象才能够成立。

上世纪1956年上映的由上海电影制片厂出品、赵明执导的《铁道游击队》正是50年代到70年代人民电影中典型的以群众英雄为主体的影片。《铁道游击队》以1940年抗日战争为背景,讲述了山东临城枣庄的一支铁道游击队在大队长刘洪、政委李正的带领下,在铁路线上与日本侵略者展开斗争的故事。电影的原型1939年成立的鲁南铁道大队由洪振海和王志胜组建,队员主要由铁路工人和矿工组成,在敌后斗争八年。铁道队依托抗日根据地的人民群众,在津浦铁路线上展开游击战,劫取枪、弹药和药品等物资。“铁道游击队”正是典型的集体性的英雄形象,他们的身份是普通的铁路工人,但在革命精神的引领下团结一致,运用人民的智慧开展斗争,并最终获得胜利,体现了当时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群众英雄书写。

《铁道英雄》同样取材于鲁南铁道大队,其中的教导员正如《铁道游击队》中的政委李正,为铁道队带来上级的指示与思想的引领。当铁道队的斗争陷入低谷,在废旧的列车车厢中,教导员为牺牲的队员追授党员身份并在车窗上画下党旗,带领青年队员集体入党宣誓。可以看到,在新时代重写英雄故事中仍然强调一种英雄的集体性与革命信仰。

小人物的立体刻画

在新中国成立前期,人民电影中的抗日英雄或革命英雄形象往往是比较统一的,电影情节大多只展现他们在与敌斗争的过程中勇敢坚定、沉稳冷静的性格以及浴血奋战的宏大场景。在《铁道英雄》这一新时期的英雄书写中,我们能够看到电影对群体中的个体以及边缘人物立体化的刻画。

范伟所饰演的调度员老王可以说是本片最为成功的角色塑造。他身材臃肿,腿一瘸一拐,嘴里时常哼着小曲儿,时不时爱抽上两根喝上几口,喜欢逗添煤的少年叫他爹,经常给车站的日本人抓一把花生,点头哈腰、笑容憨厚。但同时他也是为铁道队运送情报的卧底,面对日军的盘问他神色如常,却在日军走后流露出严肃的神情。老王这一人物身上还承载着悬念,当他与添煤少年分吃苹果时,少年想要他的折叠小刀,老王却说“还没到时候”。在老王确知自己已经暴露,准备孤注一掷炸死汉奸时,他将小刀给了少年并说“是时候了”。

影片的后段,老王被抓捕上车,少年恍然大悟,在汽笛的轰鸣声中大喊老王“爹”的时刻,影片被烘托向高潮。除此之外,老王在上车的那一刻与濒死之时哼唱的小曲儿“太阳出来”,也暗示着长夜已尽、黎明将至。电影对老王外貌特征以及性格、习惯的细节刻画,和在其身上所安排的悬念和隐喻,使得人物形象更为丰满,以及英雄性在平凡人物中的升华更为真实。

在《铁道英雄》中,小人物或者边缘人物有多样、立体的呈现。护士小庄起初在日军的医疗队工作,胆小寡言,但在日军盘查铁道队长老洪时,她将装有情报的烟藏在绷带中,最后参与支援了山区部队;添煤少年的父亲下矿后生死不明,以往他面对日军的催促打骂一直唯唯诺诺,但在老王被抓后他奋起反抗,与日军殊死搏斗;亓顺原本在兵工厂验枪,哥哥亓鲁牺牲后,他也投身到斗争中,为铁道队升级和改造武器……

在新时代的英雄书写中,日常生活的经验更加被强调,人物塑造更加注重其内心世界与情感流动。不是神化的英雄而是人化的英雄重新走向荧幕,现实性的刻画为早已远去的、耳熟能详的历史提供了可接近的途径和全新的理解角度。这些小人物、老百姓本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英雄,但是当他们汇入到革命和历史的洪流当中时,他们又展现出了英雄的品格。当下的红色电影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完成了日常生活的小切口与宏大叙事之间价值鸿沟的弥合。

主旋律电影的商业突围

近些年来的.主旋律电影始终面临着代际叙事的挑战,也就是传统的红色叙事如何与年轻一代达成有效的沟通,在重写英雄故事的过程中也呼唤着国家和民族认同的重新建构。在这个意义上,《铁道英雄》通过商业叙事逻辑的嫁接进行主旋律电影的突围。

影片的开篇即是惊险刺激的商行刺杀与劫车场面,快节奏的剪辑与激昂的配乐,列车在茫茫雪原疾驰的宏大场景,迅速将观众带入影片讲述的时空场域。影片通过铁道队的三次劫车划分叙事段落,第一次成功劫获药品后,藤原开始对老洪等人的身份产生怀疑,第二次劫武器的铁道队员遭到埋伏,老王的卧底身份也被发现,第三次劫车则是老洪与藤原的最后决战。通过成功、被怀疑、失败到英雄之死,以及跌宕起伏的情节走向和多线交错的叙事模式,影片表现出较强的戏剧张力。

整体来看,《铁道英雄》存在着明暗两条叙事线索。明线是铁道队员骑劫列车的枪战动作戏,暗线则是在敌军监视下老王和老洪用烟传递情报的悬疑对决。在动作戏的部分,影片通过特效以及剪辑技术,在流动的列车空间中营造视觉与听觉的双重刺激。在谍战悬疑的部分,情节则更多发生在静止的车站,从而转向人物的内心世界,通过敌我双方的相互试探与言语交锋,烘托暗流涌动的对峙气氛。除了言语上的交锋,一些肢体语言的细节也推动了紧张气氛的形成。例如,老王经常给古本站长送花生和酒,但最后一次古本向他交代列车进站时间时却没有接过老王的花生,暗示着老王的卧底身份已经暴露。

值得注意的是,影片运用较大篇幅刻画反派人物藤原,通过对其智谋与残忍的展现,强化敌我双方之间的对立冲突。铁道队与日军的斗争被具像化为老洪、老王等人与藤原的交锋,藤原使用望远镜监视车站的一举一动也表现了铁道队员始终处于被观看地位的紧张与压抑。为勇毅智慧的主角设置一个强大的对手并通过二者此消彼长的互动来推动情节发展,这符合基本的商业片叙事逻辑,也符合观众基本的观看习惯。影片的最后,老洪在列车上用烟点燃身上炸弹的引线,与藤原同归于尽,远处的山坡上,教导员和其他的铁道队员凝视着这一幕的发生,预示着惨烈的斗争过后,希望的火种仍然留存。

从《铁道游击队》到《铁道英雄》,新时代主旋律电影在英雄书写中呈现出了与人民电影时期群众英雄和人民英雄形象塑造的呼应,集体主义与革命信仰是中国式英雄的形象特质。我们还应注意到新时期英雄电影中对群体中的个体、小人物的挖掘,将神化的英雄复归为人化的英雄。与此同时,主旋律电影对商业化逻辑的嫁接,也体现出在面临着代际更迭以及市场挑战的当下,红色叙事的突围路径。

电影铁道英雄观后感2

《铁道英雄》里,范伟饰演的“卧底”老王被绑进餐车,面对藤原的劝降诱供,目光灼灼、吐字如铁。

关于给日寇“定性”为畜生,老王很执着。

押解他上车时,藤原让摄影师给他俩合影,拍照的一瞬间,老王把“茄子”喊成了“畜生”。虽然狠狠地挨了一老拳,但看老王的表情,有如劫富济贫的侠客刚飞檐走壁得了手,非常自豪。

那一瞬间,老王日常卧底时那摆惯了忍辱负重、唯唯诺诺表情的脸上,洗去伪装,现出了本色——那就是一个侠客、一个走在刀尖上的英雄。

“范影帝”近9年塑造的角色,看一次哭一次。上一次看“范影帝”的角色掉眼泪,还是9年前看冯小刚导演、刘震云编剧的《1942》。

在《1942》里,范伟角色的表演片段,零零碎碎加起来不过10分钟。

他饰演那个荒诞的年岁里一个趁火打劫、有点头脑的“县衙伙夫”老马。

“一辈子最大的荣耀就是给省长做过饭”,大概因为会“维上”,老马在饥荒爆发时,被派去当了“流动法庭庭长”,处理灾民案件。

他曾为拥有一辆马车、两个步下而“牛哄哄”,自诩人生又到了巅峰。谁想到一眨眼,车就被自家军队抢了,又被日军俘虏,他又打回原形当了伙夫。

感动我的,就是他在日寇军营中当伙夫遇到栓柱的那场戏。栓柱拿着媳妇花枝孩子的风车,跳火车、找孩子。日寇军官为抢那个风车,一剑从栓柱的嘴巴扎进去,在老马面前杀了人。老马被吓懵了,这时一个日本厨师用刀扎着鱼生给他吃,他就着刀吃进去,说“辣”。泪水从他肮脏恐惧的脸上流下来。

我被范伟眼中的恐惧、还有卑微的肢体语言打动了:范伟把一个颠沛流离、忍辱偷生、信奉“保命哲学”但不失善良的小人物演活了!

看范伟的戏,往往是当时观众的心境有多复杂,范伟就能演得多复杂。范伟的高光时刻,还有《我和我的家乡》系列里的《最后一课》。《最后一课》“家乡”系列里最催泪的一个故事,而催泪的关键,就是范伟饰演的乡村教师老范在雨中奔跑的那场戏。范伟穿着单薄的衣服在磅礴大雨中奔跑,在奔跑中“复习”着20年前,他上过的“最后一课”的遗憾。

看完这个电影,喉咙还是哽咽的,为范伟、也为被范伟吊起的乡愁

电影铁道英雄观后感3

《铁道英雄》是有原型英雄故事的。

1938年3月,日军侵占山东枣庄。当地青年洪振海和王志胜在枣庄建立了抗日情报站,并担任站长和副站长(鲁南铁道队雏形)。

为更好地完成工作,王志胜在日军在枣庄设立的洋行当了“卧底”,这就是范伟饰演的“老王”之原型。

鲁南铁道队成立之初,只有20人,这些矿工、农民、铁路工人组成的抗日队伍,当年把枣庄的日军搅得鸡飞狗跳,抢军资给鲁南军区,是当之无愧的“粮草征收官”。

鲁南铁道队不仅能守、能驻还能攻,日军铁路、通讯和要员,都是他们的狙击对象。

1945年,因被毁掉铁路,断掉粮食,携带着重武器的1000多名日军向不足百人的鲁南铁道队投降。

为了还原鲁南铁道队的英雄事迹,编导组下足了功夫,多次找烈士后代座谈,根据史实用1:1的制式搭建出蒸汽火车,服道化更是精益求精。

在选演员的方面,一直演抗日片和硬汉的张涵予无任何争议,但当导演找到范伟时,范伟却拒绝了。

为什么?因为他不敢演。

范伟认为,自己的长相和英雄的差距太大,直到后来导演跟他说:“我们都需要不像英雄的一个人,因为要和敌人周旋,才能拿到第一手情报,这样的英雄不能长着英雄脸”,范伟才说“那试试”。

在塑造“老王”过程中,范伟感受到剧本缺一些暖色调的东西,所以提出了一些小建议:

比如老王说山东话,还爱哼哼“太阳出来”的小调(这个小调也是泪点);

比如老王和日本人套近乎的方式还有和“小石头”的父子情。

“老王是一个老光棍、没有亲人,又成天和日本人打交道,他一定是压抑的,所以小石头是他的情感寄托。”

所以,在和导演商量后,加了预告片中“老王用苹果逗石头,让石头叫他爹”的那一段戏。

石头还想要那把德国水果刀,但老王说“还没到时候”。

《铁道英雄》“范影帝”痛骂日寇,他近9年塑造的角色看1次哭1次

老王最后一次去送情报前,他找到石头,主动把小刀给了他,还说:到时候了。

《铁道英雄》“范影帝”痛骂日寇,他近9年塑造的角色看1次哭1次

这四个字,带着三分赴死的悲壮、七分亲人团聚的温暖,直接戳中了我的泪点。

拍戏的时候,范伟为了追求真实的表演效果,在被捆绑时,多次求导演“要真打”、“再绑紧一点”,敬业精神让在场众人受到感染。

《铁道英雄》上映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教师王楠用六个字评价范伟演的这个老王:

“小人物大英雄!”

“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因为英雄不是写在脸上的,英雄其实也是亦正亦邪,他可能长着一张非常不英雄的脸,但做着很英雄的事情。老王这个角色就是这样,长着一张不英雄的脸,但是做的是非常英雄的事情。”

因为有了这些温情的“加戏”,观影时,重温那段热血岁月时,似乎人物更真切生动了。

这样有血有肉的老王,让观众感觉到英雄也是血肉之躯。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正是千千万万个“老王”的淬炼觉醒,让伟大的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而老王身上那种“让人揪心、不忍也让人敬佩”的属于小人物的大义,也是每个幸福的中国人至今震撼、铭记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