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 > 体裁作文 > 观后感 > 我不是潘金莲观后感

我不是潘金莲观后感

推荐人: 来源: 博学咖 阅读: 2.73W 次

《我不是潘金莲》 整部影片看似荒唐不经,但却是近几年信访工作的真实写照。下面是相关的观后感,也许对你有帮助哦。

我不是潘金莲观后感

  我不是潘金莲观后感一:

故事发生的背景是在中国社会从人情向法制转变的过渡期。看完整个影片,或许觉得情节发展稍显夸张,可就是这样紧紧抓住观众的眼球,毫不隐晦的展示出当时社会的激烈矛盾。

影片中由张嘉译饰演的马市长最后一句话意味深长,值得我们深思,李雪莲一桩小小的离婚官司,为何会演变成长达十多年的信访压力重担?影片中涉及的公职人员没有真正把为群众解决问题放在首位,而是更害怕丢掉自己的帽子,所以一层推一层,层层推诿,层层躲避,最终导致李雪莲上京告御状,正如片中所讲“把一粒芝麻变成了一颗西瓜,把一只蚂蚁变成了一头大象,把一个农妇变成了小白菜,最后修炼成白骨精。”而在十年后,李雪莲本放弃了上京告御状的想法,法院院长、县长、市长都不相信,采用了各种夸张的手段来阻止李雪莲进京上访,上演了一段啼笑皆非的故事,然而,最终李雪莲放弃上访,并不是因为公职人员将她的思想工作做通,而是得知了秦玉河意外死亡的事实(秦玉河是李雪莲前夫,李雪莲状告的对象),没有了被告,这个御状怎么成立呢?于是有了影片尾声,马市长的经典话语,“事情的解决不是我们努力的结果 ,而是靠一场意外事故画上了句号。我们是真想帮助李雪莲,还是想保住自己的帽子?我看,还是后者为多吧。为了自己的帽子,必然不敢担当,只对上面负责不对下面负责。其实啊,不对老百姓负责,就是对上级的最不负责。这个道理不搞清楚,走了一个李雪莲,还会来一个王雪莲,先不要急着表态,回去思考思考,这也看出自己担当的重要性喽。”

正如影片所说,作为公职干部的我们,在处理信访事件时,要有职业担当,真正对群众负责,把为群众解决问题放在处理事件的首要位置,这样,“小白菜”才不会在当代出现。

  我不是潘金莲观后感二:

很多人揪住电影中李雪莲告状的逻辑说事儿,实际上,是真的没有抓住电影的主线,这本就是一个荒诞的故事。

中国导演里面,我研究最深的,也就是冯小刚了,硕士论文写的就是他,当年查各种资料,把他那些家底都给翻出来了,除了正儿八经的从业经历外,还有不少八卦内容,比如前妻啊,比如如何因为一篇不算负面的报道耍流氓大闹编辑部啊,再比如,在发布会现场大骂记者啊,不一而足。那时候觉得,这人虽然会写会画有点小才华,但要不是搭上王朔又会混,多半也是埋在人堆里,但即便如此,也是亦狂亦歌,有血有泪,算得个性情中人。

从私人订制以后,冯导演一直没有导演作品,不过还是没有淡出人们的视线,拍手机广告,参加各种综艺节目,跟徐老师在节目上秀恩爱,顺带唱唱歌,中间还拿了个影帝。都说真导演拿作品说话,如果这些也算作品,那冯导还是以前的冯导,快言快语,想说啥说啥,冯导也不是以前的冯导,冯裤子没事儿就哭的德行已经消失不见,随岁月沉淀下来的,还有功成名就之后自有的一份笃定。

所以,我不是潘金莲,他就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用圆形的画幅来拍,再让范冰冰去演一个农妇,不管效果咋样,至少勇气可嘉,就算他说这是为了什么中国风情画的氛围需要,你也千万别信,这到底,还是不走寻常路的轴劲儿使然,(要不然也不用上这么多乱七八糟的'节目,冯导想的说不定是,电影赔了就赔了,老子凭自己这张脸,也能先把计提预亏的钱赚回来。)

而且,这还是一部实打实的有关上访的电影,刘震云敢写没啥,因为中国看书的永没有看电影的多,审查相对要宽松些,但是冯小刚敢拍成一个中国无分级市场上的作品,还是需要相当的技巧与打通关节的能力。你换个小年轻来,实在不一定搞的定这个事儿,而且他们也不愿意搞,就跟我一个影视动漫业的朋友说的一样,抄袭别人的创意钱都哗啦啦的来,谁他妈还多费一道工序去创新,结果就是小年轻们都开始厚着脸皮吃老本吃别人,竟然是老炮们另辟蹊径,响应万众创新(一定程度上也可见老一辈对政策号召之积极吧。)

撇过上一句,不胡扯。镣铐上跳舞,其实就是冯小刚一直以来擅长做的事情,这一点上,另外两位科班出身的第五代导演是让人失望的,霸王别姬、活着这种现实主义题材,他们已经不敢碰了,或者说,懒得碰了,第一没噱头,第二不赚钱,第三操作难度还大。凯歌当年拍孩子王,黄土地,电影诗人名号妥妥的,现在好好当诗人了,电影没了;国师没事就去导一导晚会,现在的作品也向晚会看齐了。唯有冯小刚,夜宴之后觉得自己还是回归现实吧,而且还不嫌麻烦,还是愿意挑战挑战,拍一些自己想拍的东西,让镜头在眉间心上过一遍,而不是让镜头直接连上票房,这就不容易了。

对于电影,早先并不看好,且不说这种单筒望远镜的画幅是不是能让观众接受,单单范爷就是个软肋,本身也不是靠演技起家,演一演狐狸精还行,李雪莲,怕她hold不住,不是因为人物性格复杂,而是她的个人形象已经固化,穿上农妇装,看起来也像是妲己微服私访。配角阵容还行,但是主角薄弱,短板尽显。相比之下,圆形遮罩反而没啥,拍的时候展现全景, 剪辑以后变成了那么小的一丢丢,其实留下的,说不定都是精华。而且这种小圆纵贯全片,也为结尾的豁然开朗留下了很好的对照伏笔。

  我不是潘金莲观后感三:

《我不是潘金莲》却是拧巴的,硬是要反着来,这可能是很多文学改编电影的出发点。也是中国式人物思考的原始途径。一个极普通的农村妇女,为了离婚这档子事儿,放下生活的其他面,专注于掰扯清楚自己的苦,但她的这种苦,又是有别于传统文学里“悲悲戚戚”的女性思想,她努力让别人相信自己的故事,但她的本质不是说服,而是得到肯定。

“不然我付出的一切,这么多年来,我都干了什么呢?”

范冰冰饰演的李雪莲,在电影里十几年过去,面对晨起就来叨扰的法院院长王公道,落寞的留下这句疑问。屋子里滚着牛肉汤,氤氲着的沉默里,李雪莲大概也不是疑问,那时候她觉得自己已经没了理,但看到旁人对这件事比她自己还上心,她迷恋这种存在感,于是决定对这件事不放手。

《我不是潘金莲》如果桎梏于把主题停留在“一而再,再而三”的重复思路上,一次揭发官场的真态,那显然不是它的本意。但你又说冯小刚原意用一个本是“无理之人”,变成“有理之事”的创作初衷,那大概又浪费了这部电影。

我想电影里最妙之处,是小小两个“喝茶”二字,配上由上至下的“命令”变了味儿,就成了观众心里都懂的生活经历。一直以来,我们也是迫于这些本没有的“强行压制”,憧憬着幻想之光,才勉强能活下去。

旁人称羡,假惺惺赞叹退休院长夫妻恩爱白头。老夫人恶狠狠一语道破携手“活下去”的关隘是“忍”,而且是“一忍再忍”。

说到婚姻,李雪莲的故事不止一个。那些年因为分房,生二胎而结婚,离婚,又复婚的“闹剧”,大概又以新的形式来到了这些年。这种家常,无法区分“对错”的,在这部电影里建立起“理直气壮”的一面,在电影的前半段,你甚至要相信了李雪莲的苦衷。

这个村妇非常“理得清”,她可以把自己的故事,变成每个人的故事,甚至在每个阶层,你都无法摘掉投射到自己身上的“责任”。就是这个要了命的责任,成为了李雪莲,甚至是和她交过手,或没交到手的“紧张人物”的无形负担。

但她又很“拎不清”,她无法适应这个悲惨世界里,弱肉强食那一套。她单纯的有点“好命”,就算是最后全民出击找她,她依然有其他的人或事来拯救,最后“落得一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