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 > 体裁作文 > 心得体会 > 驻村心得体会800字(通用10篇)

驻村心得体会800字(通用10篇)

推荐人: 来源: 博学咖 阅读: 2.63W 次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就可以提高对思维的训练。那么好的心得体会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驻村心得体会800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驻村心得体会800字(通用10篇)

驻村心得体会 1

一、高度重视,科学指导。

县委、政把驻村帮扶工作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调整了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领导小组,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联检工作的通知》,县委书记方显中,县委、组织部长赵鹏多次对驻村帮扶工作提出明确意见,强调指出驻村工作队要成为党的政策的“宣传队”,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促进队”,解难释疑的“帮扶队”,树立形象、转变作风的“播种队”。

二、多方推动,坚强后盾。

县委、政府召开经济工作会议以及新农村建设方面会议时,都注意邀请省市驻村工作队员参加,了解全县工作大局。坚持每月召开一次例会,交流工作体会,探讨问题和对策。县委书记方显中,县委、组织部长赵鹏等领导多次看望驻村队员,协调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确保有一个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县驻村办印制了驻村工作队花名册和通联簿,促进相互联系和沟通。省、市、县各驻村工作队员所在单位主要领导多次到所在帮扶村看望驻村队员,慰问贫困党员群众,了解帮扶情况,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三、建章立制,规范管理。

根据省、市驻村帮扶工作队员管理有关意见,指导各驻村队建立学习、例会、请销假和工作日志、民情日记制度和工作进度月报制度,各驻村工作队每月将开展工作情况以书面形式上报县驻村帮扶办,及时了解和掌握全县驻村帮扶工作情况。县驻村办挑选了5名年轻同志组成专门办公室,不定时对驻村工作队的工作作风、工作成效进行检查监督。主要检查各工作队工作开展情况、队员遵守纪律情况、所在乡镇、村加强领导搞好协调配合服务情况等,发现问题及时指正。

四、总结经验,加大宣传。

县驻村帮扶办利用简报及时转发、推广驻村工作的先进经验,通过新闻媒体宣传先进人物和事迹,树立典型,指导驻村帮扶工作。

在县委、政府的科学指导下,省市县各帮扶工作队员们深入农户和田间地头,认真搞好调查研究,广泛了解村情民意,通过帮资金、引项目、搞培训,做规划,发挥部门和个人的特长优势,为新野新农村建设注入了强大动力。同时,驻村队员们树立了爱民亲民的良好形象,党组织的号召力、凝聚力也得到进一步的增强。

驻村心得体会 2

今年,我们入驻周头村以来,马上进行了入户走访活动,需要我们放下架子走出办公室到群众中去,宣传政策,听取意见,收集信息。如何才能发挥走访的作用,真正“听到看到”我们想知道的,通过实地走访,我体会到入户走访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带着细心去走访,充分做好走访前的准备。干一件事情要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不但要考虑到打算走访哪部分人,要走访的人的大体情况,老百姓对工作组工作的认知情况,还要考虑到你走访的时节、时间等因素。每个村庄的村民对工作组工作的认知程度都有差异,而群众之间因年龄、文化水平、与我们打交道的多少等因素又存在不同,所以要事先了解要走访村庄人员的基本情况。走访时还要注意是否是农忙时节,去的时间群众在不在家,方便不方便等问题。我刚开始走访时,没有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在走访过程中不是时间不对找不到人,就是群众不配合,致使工作进展缓慢。

二、带着诚心去走访,视群众为亲人。与人民群众打交道需要诚心诚意才能换得他们的信任,我们在走访过程中,把走访作为一项硬性的指标,如果带着不情愿的情绪去走访,群众就会觉得我们摆架子,没有亲切感,就会对我们的`走访有抵触,轻者不会把真实的想法和一些重要信息向我们透露,重者就会直接拒绝我们的走访。所以在走访时要带着诚意和微笑,把走访群众当作“走亲戚”,把走访的群众当亲人。与群众交谈时忌盘问式,忌夸夸其谈、目空一切式谈话,要采用拉家常的方式,多请教多夸奖,让群众把我们当作自己人,才能让群众“掏心窝子”,才能实话实说,有事敢说。

三、带着真心去走访,视群众的困难为自己的困难。我们走访的目的就是深入群众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然后更好的为人民服务。所以在走访的过程中,我们要有一双观察群众疾苦的眼睛,有一颗为群众解决问题的热心。

四、带着爱心去走访,学会为人民服务。不要将走访刻板化、教条化、单纯化,要做好结合文章。走访之前,认真考虑一下你要走访的群众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只要我们有爱民之心,就能在群众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群众就会配合我们的工作,我们才能将走访的目的落到实处。

驻村心得体会 3

按照县委的统一安排和部署,我作为进驻湘漓镇渔江村的工作组队员,开展驻村工作,在一年的工作实践中,我本人感受颇多、感悟颇多、体会颇多。

一、思想上,要融入发展大局

关于干部驻村入户活动,自治区、市、县党委、政府相继作出具体部署和要求,还下发驻村工作方案和考评方案,出台一系列举措就是为了让驻村干部“了解社情民意、破解发展难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干群关系融洽、促进基层发展稳定、促进干部作风转变”,驻村干部则是两者的桥梁纽带,就是要通过“便民服务”的驻村实践,既提高素质,又推进新农村建设,努力开创发展新局面。不断促进“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

二、感情上,要做到“以村为家”

我认为,一个驻村干部只要做到把自己当做村里人,做到以村为家,才能有效地把驻村工作落到实处。平时工作和生活都扎根在村居一线,以民为亲、为友,全面掌握村情民意,可以说,当村民把你当成村里人,驻村工作就成功了一半。村民把我们驻村干部当自家人对待,常来常往,群众对我们讲真心话,我们为群众办实事,干群关系就慢慢融洽起来。

三、作风上,要积极主动作为

第一次开展驻村工作,农村工作经验十分缺乏,促使我积极主动,克服被动盲目。我驻村的`第一件事情就积极主动与村委干部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工作水平。第二件事情是认真做好驻村工作日记,记录这几天做什么,为群众服务哪些内容,碰上哪些棘手难题等内容。通过这种积极主动的作风方式,在为群众办实事的同时,个人素质也得到了明显提升。

四、行动上,要坚持雷厉风行

作为驻村干部,要坚持“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体现在行动上,就是要雷厉风行,不能“又慢又拖”。对于驻村干部,群众的事情慢不得拖不得,否则就是慵懒的表现。能处理的问题决不能超过两天再帮村民解决,需要上级研究的问题事项则及时跟踪,向群众反馈解释清楚,做到群众心中有数:“我们驻村干部是真心实意为他们服务”。

驻村工作让我感到自身在思想上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工作能力得到了提高,党性认识也得到了加强,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发扬成绩,纠正不足,把工作进一步做好做实。

驻村心得体会 4

时光荏苒,转眼之间,我的驻村生活已近三个月了,从最初的新鲜好奇、环境改变的不适应到现在的以村委会为家;从节奏紧张、接诊处理病患的医疗工作到没有节假双休日、不分上下班的驻村生活;丢下体弱多病的爱人、父母和舒适方便的家来到条件相对简陋的周转房宿舍,从理不完的家庭琐事到没有什么家务事做的村庄,经历着从城里到村里、医生到驻村干部、家庭生活到集体生活的转变。我很乐意把我的驻村故事与大家分享。

工作队和村两委是一家,在这里,我们和村“两委”班子一起入户入住、增进民族团结;在这里我们和村干部一起吃饭,熟悉谁喜欢吃汤饭,谁喜欢吃米饭;在这里,我们和村民一起劳动,打扫村委会、马路,一起栽树浇水,一起改善村居环境;在这里,我们与村、组干部一起包片划区,入户随访、做好群众工作;在这里,我们与村民载歌载舞,展现团结奋进的精神风貌。

与村民沟通,说农家话、做农家事、晓农家情,我俨然成为了一名地道的村民。在与村民交谈中,我感受到了村民的质朴、热情。在与村民的交流中,我了解到了村民的所思、所想、所需、所求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在村民的脸上流露着他们的喜、怒、哀、乐,在村民的脸上书写着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期望,在村民的脸上折射着他们对土地的爱,在村民的脸上展示着真正的民意。

当我们将大米、清油、面粉及慰问金放到一位生活困难村民手中时,他老泪纵横地握住我们的手,满怀感激,以致无语,这让我感触了很久。

看着他们满怀感激的样子,让我们感触颇深:做好群众工作就要与村民保持经常性的联系,主动走到群众中去,安下心来为弱势村民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实际问题,村民才能把你当亲人。

驻村的实践,使我熟悉了农村基层工作程序,以及与村民交流交融的捷径,在与村委干部和村民的交往中,增进了理解与交流,建立了深厚的情谊,学到了许多工作方法,真切感受到基层锻炼的价值与益处。

三个月的驻村工作虽然不长,但是让我对幸福的含义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相信我会在今后的驻村工作中不断突破自我,砥砺前行,为塔合塔村的稳定和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驻村心得体会 5

时光荏苒,转眼间到xx村驻村已经一年多了。还清晰的记得刚到村里时,一到深夜,每条村路都是“漆黑一片”,要不带个手电筒根本没有办法出行。另外村里也没有任何业余娱乐场地,原有的老广场因为年久失修,基本已经被“闲置”了,很少能看到村民的身影。一到农闲季节大部分村民都是在家看看电视或者打打“小麻将”,没有任何有益身心的娱乐项目。工作队在了解这一情况后,多次与村“两委”专题研究村里的基础建设,并把xx村的基础建设情况第一时间向派驻单位汇报,派驻单位领导高度重视。经派驻单位和驻村工作队的多方协调,现在我们村可谓是“旧貌换新颜”,不仅村里的基础建设搞上去了,村民也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精气神”。

法治广场建成了,在大力弘扬法治精神的同时,拉近了工作队与村民间的距离。为了帮助村民养成良好的文化娱乐习惯,加深群众对法制法规的理解认识,我们积极向派驻单位筹措资金,在整体维修村内原有广场的基础上进行扩建,增加广场周边绿化,购买相关活动设施和文化宣传图板,营造了浓厚的法治宣传氛围。将“新”广场打造成了一个集娱乐、休闲、健身于一体的文化宣传阵地,更为村民提供了一个茶余饭后的理想去处。现在经常能在广场上看到村民活动的身影,特别是晚饭过后,这里到处充满了“欢声笑语”。

告别了漆黑的夜,在安装路灯的同时点亮了村民的“心灯”。经过工作队多方协调,积极向上争取,协调相关单位共为xx村安装路灯四十余盏。“村里要安装路灯了,要像城里一样晚上有‘亮’了。”,这对村民来说可是一件大事,在路灯的整个安装过程中,都有跟随的村民,大家说着、笑着、谈论着,成为了一群“不请自来”的现场监督员。经过现场对照明设备进行安装调试,确保了每一盏路灯都能正常使用,大家才放心的散去。如今,xx村的夜晚被一盏盏散发着柔和光芒的'明灯照亮,这灯光照进了农民的心坎,更照亮了脱贫攻坚胜利的美好未来。

驻村这一年多来,可以说我们几个人吃了很多苦,挨了不少累。但每每看着现在整洁、美丽的xx村,心里说不出的自豪与骄傲。我坚信我们一定会保质保量的完成领导和组织交给的任务,会带领贫困群众顺利抵达攻坚大决战的终点。

驻村心得体会 6

为响应六盘水市同步小康驻村志愿者行动,带着知识,充满激情,胸怀抱负,我有幸成为一名光荣的同步小康志愿者,来到了美丽的盘县淤泥乡开始我的志愿服务生活。

也许到今天我仍然回答不了很多人问我的问题:你为什么选择成为一名同步小康驻村志愿者?

在基层的工作很碎碎繁杂,但我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好每一件小事,努力尽到每一项志愿者应尽的义务。驻村志愿服务力戒两点:一是“镀金”思想,认为到基层服务是一个镀金的好机会,冲着荣誉去,工作浮于表面,不求深入;二是“无为”作风,当热情遭遇现实后,心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认为自己不能发挥作用,怨天尤人,消极沉沦。

两个月的时间虽然极为短暂,却又让我实现了从一名大学生到一名驻村志愿者的转变,始臻成熟。成为一名驻村志愿者前,对周身的一切都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到了这里我学会了感谢,感谢单位领导及同事对我的关心和照顾;到了这里我习得如何艰苦但快乐的活着,志愿者生活是一种历程,你只有经历过才知道其中的酸、甜、苦、辣。

酸。那是由于我作为一名六盘水市同步小康驻村志愿者,在这里看见无数需要帮助、让人心酸的人和事,可个人实在太渺小,心有余而力不足,实属无奈心酸!

甜。那是因为我作为一名驻村志愿者,我们的付出,身边的.点点滴滴在慢慢发生着变化而感到心理上的满足和喜悦。

苦。那是因为我作为一名驻村志愿者,在服务工作中,同所驻村村民们同苦相难,在热汗和滚泪中感受人生的苦,然后苦中作乐。

辣。作为一名同步小康驻村志愿者,感受到了我仅仅在做我应该做的事情,同事们却给了我许许多多火辣的赞扬,鼓励我继续向前。

酸、甜、咸、辣,作为一名驻村志愿者的我,有幸品尝着、感悟着,这就是幸福!我真的希望,有更多的朋友加入到我们志愿者的队伍来,带来你们的爱、带来你们的智慧,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得到志愿者哪怕一点点的帮助!

驻村心得体会 7

昨夜的一场大雨,让通往大练地村城墙坝党支部的路变得泥泞起来。直至中午,山头的云雾还没有散去,气定神闲地切割着天空湛蓝色块,午后的溽热也因此显得从容许多。

来自省委高校工委组织部、省教育厅师范处、高教处、督导室和人事处的十多个党员代表还没来得及好好打量大练地村这片土地,便在我们的陪同下,步履不停地上了山,走进城墙坝党支部会议室,开展党支部结对共建活动,共签协议、互促发展。

在共建仪式上,省教育厅民教处、师范处党支部的支部书记雷韬同志和大练地村城墙坝党支部书记和学新同志分别就此次活动进行讲话,肯定了支部合作共建的重要意义,并对以此次活动为起点的支部结对发展充满期待。双方随后签订了结对共建协议书,举行了授牌和捐书仪式,开展了第一次组织生活会。

会议室窗明几净,是村民党员们的`劳动成果。在组织部、高教处、督导室和人事处的党员同志依次表达自己对支部共建的认识和希望后,村里党员同志们的坐姿也慢慢舒展开来,表现起初有些胆怯的他们,在对面结对干部的眼神鼓励下,渐渐开始七嘴八舌地用傈僳普通话倾吐着村里的困难,比如垃圾处理,产业规划、道路硬化、活动室设备配备等都是比较具有实际意义的问题。这些具体问题映照着前面委厅同志们说的共建互促的目标、原则、内容和方式,正好是在宏观下引导出微观,在深意中增添点灵光。

傈僳普通话说得快了,就像夏日里此起彼伏的虫鸣鸟叫,急切热烈,具有奇妙的张力。看到机关同事们竖着耳朵倾听村民党员说话的样子,我们驻村工作队员突然很为村里的同志们感到骄傲。距离我们工作队员驻村已有六个月,也是他们从对着我们微笑,到见面寒暄“进来闲闲吧”,再到现在并不怯场地提出问题、沟通要求的一个变化历程。说“要把扶贫开发同基层组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真正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我想,以党建为龙头来推进扶贫开发,关键在人,重心在基层。农村党组织是脱贫第一线的核心力量。如何以结对帮扶为契机,打造一个积极、自信、创新的基层党组织阵地,形成共建共荣的合力,互融互补,帮助大练地村按期脱贫摘帽,确保共建活动的实效,可能是我们思考和解决的首要问题。

结对共建活动在共建双方共同宣读入党誓词这个充满隆重仪式感的场景中结束。这次共建活动将“承诺”、“期待”、“目标”这些充满诗意的词语种在了稻花飘香的大练地土地上,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定能结出丰硕果实,谱下美丽诗篇。

驻村心得体会 8

不知不觉,到盈江新城邦瓦村驻村已有一周时间,几天的接触,邦瓦村秀美的山川、蜿蜒崎岖的道路、清澈的溪流以及热情、淳朴的景颇人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也对这份光荣的工作有了更深的感悟。

缘起20xx年底,在当了四年的大学生村官之后,我如愿以偿的考上了公务员,成为了百万税务大军中的`一员。经过一个月与税务工作短暂的接触后我被安排到了新城工作队开展驻村扶贫工作,当时的我亦喜亦忧,喜的是对于当了四年村官的我来说农村工作早已驾轻就熟;忧的是脱贫攻坚任务艰巨,而我的工作经验尚浅,且以前接触扶贫工作较少,担心不能够把工作做好。不过,古语有云“有志者事竟成”,我现在还年轻,只要勤学、苦干、多总结,一定能顺利完成好各项工作和任务。

入驻1月9日一大早,在工作队杨叔的带领下我满怀期待地来到了我们盈江地税挂钩帮扶的新城乡邦瓦村委会。到村后的几天里,我仔细翻看了前期的工作记录,对全村基本情况和驻村帮扶工作开展情况有了一个初步了解。相比从前,现在的邦瓦村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有了很大改善、产业发展在逐步提升、民房建设和易地搬迁工作也在紧张有序的进行中,看来,我们的帮扶措施已经初见成效。但是,在欣喜的同时,我们还看到依然有部分村民小组村组道路和产业道路没有硬化、文化活动场地缺失等,这无疑将是我们今后工作的重点。

走访为了尽快熟悉工作、融入群众,我抓住正在进行的全国第三次农业普查的机会,和村官小张一起走村入户,一来是对村情有进一步了解,二来也想了解一下村民对脱贫攻坚的看法。另外,我还接过一位退休叔叔的接力棒有了自己的两户帮扶户,恰逢春节临近,1月13日下午在我们小组长的带领下,我把我们组员自己拼钱购买的慰问品亲自送到了帮扶户的手中,向他们表示春节的慰问,在他们家里,我与他们进行了简短的交谈,内容包括家庭成员基本情况、生产生活状况、住房建盖情况以及还存在的困难等。从他们感谢的声音中、满意的笑容里,我得到了最大的鼓励,也使我对驻村工作有了更大的信心。

感悟驻村扶贫工作虽然远离县城、远离工作单位,生活单调枯燥,但对于我们年轻人来说锻炼价值颇大,只有走进基层、融入群众、用心服务,才能真实了解群众到底想什么、盼什么。扶贫既是持久战又是攻坚战,在今后的驻村日子里,我们只能一往无前,继续攻坚克难,扎实开展好各项帮扶工作,让自己以后不会后悔这段经历。

驻村心得体会 9

时光飞逝,交通系统驻xx乡xx村工作队轮换已半年有余,今天在完成驻村干部考核后,静下来想一想,抛开工作开始回忆起许多驻村生活的点滴……

我身边只有母亲一位至亲,离开家里老人去100公里外工作,着实让我有些措手不及。但我也清楚,不能辜负局党委对我的信任与期望,不仅要去,还要干好!2003年我去过一次xx村,印象中xx村没有公路,没有砖房,地处第六积温带,三伏天早晨起来就有露水。去年7月我开车带着两个队员去村里报到,沿着硬化路途经“十里白桦林”,穿过xx村新建大桥,一眼望见的是脱贫攻坚胜利后的新面貌。

第一顿饭是在年过八旬的脱贫户家中吃,山野菜简单焯过水,加点盐和熟油,主食就是馒头和粥,从两位九零后队员脸上的愁容看得出农村生活的简朴。老爷子是位热情的老党员,在与其攀谈中掌握了家里的情况,还了解到xx村近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驻地就在村委会,这里没有生活用水,一切都要从零开始,作为队长不仅要谋划村屯发展还要照顾好两名队员,说句良心话,那时候我想到的.是放弃,所有的一切都是一团乱麻。

还记得驻村第一天夜里,我独自坐在驻地的水泥台阶上,仰望着星空,无力感笼罩全身。无聊中我打开上一轮驻村工作队档案柜,有几本相册引起了我的兴趣。看到同事们以往的驻村点滴,对于xx村的历史变迁有了直观的感受,顿时内心使命之火熊熊燃烧,正是他们的成绩给我注入了无限的力量,我要握牢这承前启后的“接力棒”。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是情。在走访过程中了解到脱贫户杨广成要搭建牛棚,但因正处农忙时节缺少人手,我随即带领队员与村“两委”放下手中工作,一起来到杨广成家中。选位置、清杂物、搭棚子,经过一番忙碌牛棚终于搭建好了,杨广成脸上舒心的笑容,带给我无与伦比的成就感;临近立冬,脱贫户闫立波找到我说“家里住房背阴面透风严重,想找工作队帮助搭建防寒棚”。工作队丈量尺寸后购买了铝架与塑料布,不到2个小时,保暖棚就建好了,完工后听着闫立波的连连称赞,我才知道,做人民群众点赞的贴心人其实并不难。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半年来从走村入户了解情况到规范支部组织生活,从田间地头抢秋收到搭建越冬防寒棚,一件件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急难愁盼”问题得到解决,我们在成长的同时收获了群众的认可与支持,xx村村民的朴实热情以及对逊克交通一如既往的信赖,都让我深受感动。接下来的驻村工作中,我将以更加质朴的情怀,扎扎实实开展驻村工作,兢兢业业为村民办实事,立足本职,勇挑重担,为当前的乡村振兴工作贡献力量!

驻村心得体会 10

20xx年3月,根据脱贫攻坚工作的安排,我被派驻到牛街乡龙街村委会当驻村扶贫工作队员,脱贫攻坚工作通过几次“体检”接近尾声,参与脱贫攻坚战役两年的时间给我许多的感慨和体会。下面谈谈自己的一点感悟和体会:

党员干部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与群众打成一片,是党的群众工作的优良传统。以全面推行扶贫开发工作到村到户为契机,实行驻村工作队(组)制度,是继承和发扬这一优良传统的有效举措。

帮助总是相互的,帮扶人员深入基层在帮助贫困村、贫困户解决实际困难,强化自我造血,自我发展能力提高,自我发展的潜力被挖掘等作出的贡献而感到欣慰,也会被贫困户勤劳、善良、执着的优良品质所感染,思想观念得到很好的'洗礼。

驻村帮扶必须真正沉下去,要真正了解贫困村、贫困户的实情,要同村民交朋友,只有成为了朋友,村民才会同你讲实话不是客套话,你才会知道他们究竟在想什么,只有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才能领悟到究竟可以为他们做什么,仅靠文件要求、会议布置,没有面对面的沟通、手把手的指导,很难把党和政府各项强农惠农富农的政策落实到贫困村、贫困户。走访群众要细心:因为群众对帮扶人的认知、贫困群众年龄、文化程度都有差异,我们宣传政策必须用他们可以接受的方式跟群众解读。走访群众要诚心:走访群众要视他们为自己的亲人,诚心诚意才能换得他们的信任,如果我们走访群众带着情绪下去,群众会觉得我们摆架子,没有亲切感,就会对我们开展工作有抵触情绪,所以我们走访时要带着诚意和微笑,把走访群众当作“走亲戚”,要采用拉家常的方式,多请教多夸奖,让群众把我们当作自己人,才能让群众“掏心窝子”,才能实话实说,有事敢说。走访群众要真心:我们走访的目的是要深入群众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然后更好的为群众服务,我们要视群众的困难就是自己的困难,要有一颗为群众解决问题的热心。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群众为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产生了大批农村留守老人和儿童,为了确保留守老人和儿童不成为被遗忘的群体,各级党委政府和基层组织要发挥积极作用,通过更多的管理和服务措施,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监护和对老年人的关怀照顾,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做好群众引导工作。引导贫困户要抓住脱贫攻坚后消费的升级、产业结构的调整、经济转型带来的机遇,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生态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引导贫困群众创新创业,走出一条绿色发展、特色发展的新路子。引导贫困群众克服等、靠、要的思想,发动贫困群众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思想,激发和点燃贫困群众求富、求荣、求美、求变的致富激情,用好外在推力、激发内生动力、形成攻坚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