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 > 体裁作文 > 心得体会 > 《成为更好的老师》心得体会(精选5篇)

《成为更好的老师》心得体会(精选5篇)

推荐人: 来源: 博学咖 阅读: 7.1K 次

当我们心中积累了不少感想和见解时,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那么问题来了,应该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成为更好的老师》心得体会(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成为更好的老师》心得体会(精选5篇)

《成为更好的老师》心得体会1

这个月拜读了王维审老师的《成为更好的老师》,我感觉收益良多,王老师用一个个小故事、一篇篇短文给读者介绍了许多关于教育上的事情,更好地指导我们在教育路上越走越远,成为更好的老师。

在这本书中有许许多多感人至深的故事,令我印象深刻的莫过于那位贫穷地区的高中老师,他说:我们贫穷,我们还要养家,可是那又怎样呢?我拥有学生们的爱,既是这爱会随着他们的离开而逐渐消淡,记忆逐渐模糊。可是那又怎样呢?他们的生命中有我陪伴的三年,这已经足够令人欣慰了。我不会离开他们,不会离开我的这个贫穷的学校。我想,伟大亦如此吧。作为一名老师能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自己喜欢的事业,无论贫穷还是富有,这是多么伟大,我想,这样的老师,值得我们学习。

在这本书中,我读到了很多平凡却又不普通的老师,他们兢兢业业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劳作着,他们都在向自己喜欢的擅长的那一方面刻苦钻研着,有擅长物理的老师,他在自己的努力之下成为名师。也有很多老师不慕虚名,面对各种的奖励谦虚的说一句自己还差的很远,让更优秀的老师去吧,其实他本可以担此重任,只是他谦虚罢了。

一些浅层次的努力,其实会耽搁真正的成长。就跟王老师讲到的课赛,虽然参赛老师和周围的人都很努力,但是他们的努力却是一种极为浅显的努力。任何时候,当我们在某个层次上持续一段时间后,都需要进一步去寻找更深层次的目标,付出的努力也应该一层比一层更加深刻。

在一件事上,能坚持下来的真的是少之又少,世界“成功学之父”拿破仑希尔写过一本书叫《为什么成功路上不拥挤》。因为这本书,“成功路上不拥挤,因为坚持的人不多”一度成为金句,这件事为什么能够如此流行,因为这句话直击了每个人的内心深处吧。

人生的每一段都有它的意义。成功的,带给人生喜悦和精彩;平淡的,让人习惯淡泊和温和;失败的,诱发灵魂深处的对视和自省。所以,在简陋平庸的生活之中怀有必要的愿望,在人生精彩之中看得到被忽略的平淡无奇,都是需要在漫长人生里逐渐习惯的生活方式。

每个人都应该有梦想,更何况老师,梦想能够给予我们的不仅仅是仰望星空的情怀,还有脚踏实地行走的能力;如此,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一个不大不小的梦想,来安慰我们的人生,温暖我们的生命。(聂先生)

《成为更好的老师》心得体会2

最近读完了王维审老师的《成为更好的老师》这本书,读完之后,对自己的教师生涯和职业规划有了新的认识。

最初踏入教师这个行业的时候,觉得稳定是这个行业的最大的特点,一旦加入教师队伍,似乎梦想这个词就慢慢变得虚无和空洞,脚踏实地就好,无需仰望星空。在读完这本书后,觉得即使是在一个岗位干一辈子,我们也需要给自己一个教育梦想,这个梦想可以不大,但一定要有,否则,我们的教育教学就缺失了灵魂。

作为一名乡村教师,我现在的梦想并不大,只求把所教两个班级的孩子较好,不仅仅是教会他们英语知识,还要教会他们做人。作为一名新教师,为了实现这个梦想,我必须静下心来钻研业务。平常多学习,保证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还要研究每个孩子的特点,因材施教。最重要的是,要耐得住外界的干扰和大城市的诱惑,安心付出,坚守本心,为这些孩子、为乡村教育贡献一点自己的力量。

这样看来,梦想并不空洞,它是实实在在的东西。有梦想,就有目标,就有我们愿意为之奋斗的动力,就有前进的道路和方向。一个一个的小梦想都实现之后,我们离远大理想和目标也会越来越近。希望以后自己都能把“筑梦踏实”记在心中,我们的目标在远方,道路在脚下,行动在此时。

《成为更好的老师》心得体会3

成长是什么?有的人主动担当,有的人被动接受。成长的过程是艰难的,就像你本来是一块充满棱角的石头,却要被打磨成一个规则的形状,这其中的痛苦不言而喻。但是我坚信没有白白付出的努力,那些忍辱负重的前行,是为了明确自己的未来,坚定自己的初心,滋养那些埋葬在自己心里的情怀。那些执着到执拗的努力,那些理所当然之外的付出,小心翼翼的维护着生存之外的追求,这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情怀。那些一直在打磨自己,立志成为优秀的教师的人,没有时间去倾诉自己受过的伤痛,他们只是在默默的奋力前行。当他们回首自己来时的路,或许会感叹自己咬着牙坚持下来的一点一滴的成绩,造就了现在流光溢彩的自己。

最近读完了王维审老师的《成为更好的老师》这本书,书中一个个鲜活的故事,都是王老师亲身的经历。王老师认为教师首先必须要有高尚的人格魅力,才能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在敬畏、信任甚至崇拜的基础上接受老师的教育,学生受到的教育会更深刻,效果也更好。而且,教师也应该努力和学生建立起深厚的'感情。在我看来,教师这一职业,辛苦且极富挑战性。在和每一个学生的相处中,教师要针对学生千差万别的个性因材施教,面对一个个活生生有自己独特想法的学生,工作要时时创新。

教师这个行业给人的感觉是非常简单,“照本宣科”“按部就班”,只需脚踏实地,无需仰望星空。可是读完这本书后,我觉得即使是在一个岗位干一辈子,我们也需要给自己一个“仰望星空的梦想”,没有梦想作为指引,我们的教育就会迷失方向,缺少灵魂。作为一名乡村教师,我希望把孩子们教好,教会他们英语知识,为他们打开一扇了解世界的窗户;教会他们做人,帮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为了实现这个梦想,我必须静下心来钻研业务。平时多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研究每个孩子的特点,因材施教。最重要的是,要耐得住外界的干扰和诱惑,安心付出,坚守本心,为这些孩子、为乡村教育贡献一点自己的力量。有梦想,就有目标,就有我们愿意为之奋斗的动力,就有前进的道路和方向。一个一个的小梦想实现之后,我们离远大理想和目标也会越来越近。目标在远方,道路在脚下,行动在此时。

《成为更好的老师》心得体会4

在《成为更好的老师》自序最后,有这样几句话,“其实,成为更好的老师是一个漫长的修行过程。”“一个人寻得了一份教师工作,只是教师职业的开始,要成为真正的教师,需要一辈子的努力和坚持。”

读完这本书的时候,我已经成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三周了,在这三周里,我有些挫败,因为我还没有给我的学生上过一堂好课,还没有让我的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我也一直在思考,当我是一名学生的时候,我是怎么看待我的老师的,我的老师又是怎么教我的。我一直在想我的老师,所有的老师,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所有教过我的老师,细细地回想,好多老师的名字我已经不记得了,但我还记得他们的样子。

在所有的老师中,我最不能忘记的是我的初中历史老师,一名男教师,记得他是因为他曾经在全班面前说过我蠢。对,我所有的老师都是很好的老师,教我知识,教我做人,伴我成长。也是所有的老师在他的衬托之下,成为了最好的老师。早已经忘记了这位历史老师教的课是怎么样的,那时候肯定是认为教的不好,现在我也主观的认为就是不好。

成为更好的老师,很难;但不要成为坏老师,很简单。

《成为更好的老师》心得体会5

读完王维审老师写在《成为更好的老师》第三辑中的文字,我合上书回想这些文字给我的启发到底是什么?应该是努力,是在平淡无奇的时光里持之以恒的不懈努力。

“在没有人关注、没有人要求、没有人逼迫的环境里,你有没有对一件毫无世俗价值的事情倾注过热情?”读到这里,我顿住了,好像没有过。或许我会对某件事情一时兴起,也会突然间的间接性努力,但总是头脑热过后就草草了事。但教师工作需要的就是持之以恒的专注和努力,如果做什么都是蜻蜓点水,每一次努力都浅尝辄止,结果也只能是精力耗费了不少,却也没有得到什么值得欣喜的结果。人的一生,除了要面对无常带来的跌宕,还有贯穿在其中的平淡和琐碎。而正是在这种平淡与琐碎之中,坚持和努力才更显得弥足珍贵。

“有所热爱,有所追求,有点孤独,这是教师精神的敞亮,也是一种打开”。很幸运,我从事了自己喜欢的工作,但要怎样做才能不辜负这样一份沉甸甸的充满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工作?大概就是一边仰望星空,一边脚踏实地的做事情吧。“一路走来,我觉得人生就是不断与自己‘斗争’的过程,与惰性斗,与时光斗。我们总是羡慕别人的一夜成名,总是喜欢议论别人的横空出世,却很少知道他们在与自己斗争的过程中到底经历了什么。其实,所有看的见的光鲜亮丽,都透着别人所不知的艰辛,都是一场隐忍已久的喷薄而出。”这是文中我非常喜欢的一段话。每一份成功的背后都有不为外人所知的汗水和努力。我们所要做的,不是功利的求取短期的赞赏或嘉许,而是要慢慢积蓄力量,成为每天都有进步的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