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教学 > 文学库 > 实用文范文档 > 济南的冬天微型课教案

济南的冬天微型课教案

推荐人: 来源: 博学咖 阅读: 2.79W 次

济南的冬天微型课教案

济南的冬天微型课教案

【教学目标】:

抓住景物主要特征,培养感受身边景物特色并能将其完整地表达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为读者展示的一幅幅淡雅山水画。

【教学难点】:

理清文章思路,学习本文中作者在布局谋篇上的写作手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在上一节课中我们学习了《春》这篇美文,感受到了春的生命与活

力,可谓,一年四季各有各的美处,而冬天有怎样自己独特的特色呢?“燕山雪花大如席”生动地表现了北国“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的景色,那么位于北国有“泉城”之称的济南的冬天,又有自己怎样的特色呢?下面,让我们一起追逐老舍的足迹,品味不一样的济南的冬天。

二、思路设计

本小节,我将主要给同学们讲解,在本篇文章中,作者所描绘的精致的三幅画以及其所对应的修辞手法。

三、教学过程

1、作者及作品介绍: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现代著名文学家、剧作家、小说家,因作品颇多被人们称为“人民艺术家”。主要作品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和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济南的冬天》是老舍先生创作的`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选自《老舍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出版)。

2、提问:同学们,你们对冬天有着怎样的感受呢?试着找出几组词来描述自己对冬天的感受。(有哪位同学愿意和大家分享自己的感受呢?)如瑞雪纷飞、冰封雪盖、漫天飞雪、银装素裹、寒风凛冽 等等

2、正式讲解

(1)带着对冬天的感受,再读课文,品味不一样的济南的冬天。并尝试回答

以下问题:

1、理解老舍先生为什么用“济南的冬天”为题?

2、为什么说济南是块“宝地”,作者为什么的济南的冬天情有独钟?

3、找出作者所描绘的三幅山水图。

4、找出你认为优美的句子,并划出来。

(2)问题解答

1、老舍先生为什么用“济南的冬天”为题呢?

文章以“济南的冬天”为题,点明地点、时令,蕴含着作者对“冬天”这

个特定时令里的济南的浓郁的赞美之情,表明所写的是济南这个特定环境的冬天,不同于其它地方的冬天。同时思考:本文题目能否换成“冬天的济南”。

2、为什么说济南是块宝地,为什么作者唯独对济南的冬天情有独钟呢?首先文章第一段便简明扼要的写出三组对比,表明了济南冬天的独特之

处。

沿着“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的这条主线,作者紧扣“山”和“水” ,

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也便是济南出现暖冬的地理原因。“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提问修辞),此处把小山比喻成摇篮,温暖舒适。而济南这座“老城”则“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里把老城拟人化为需要被唤醒的人儿,拟人手法使读者读来倍感亲昵。而老城里的人们看到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是何等的舒适与闲暇。

第二幅:雪霁晴峦图(第三自然段)。山上的树,因为白雪的映衬,“矮松越发的青黑”, 树尖上顶着白雪, “好像日本看护妇”。此处把树尖顶着白雪的树比喻成日本看护妇。而山呢,山尖“全白了”,与晴后蓝天相映衬,“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把白雪比喻成银边。山坡上,因为“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 因此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披上水纹的花衣,这儿把“一道白一道暗黄的这种现象比如为水纹的花衣。“等到快日落的时候”,竟还有“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直“羞”得薄雪“微微露出点粉色”呢!此处“羞”,便是拟人化得用法。可以说,雪后的济南格外秀丽了。这真是一幅动静相间的水墨淡彩啊!

(第四自然段其过度作用)

第三幅:空灵水晶图(第五自然段)。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水不结冰,在绿萍上冒着热气,水藻的绿是“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的绿。“拿”字是拟人的手法,好像水藻们迫不及待想要向人们展示温暖的绿意。水中有长枝的垂柳柔媚的倒影,作者就从水写到天,以至概括了整个济南,与首段那句“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相照应,写下了珠落玉盘般的结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一个完整的艺术形象呈现了:济南的暖冬慈善若娘亲,可爱似少女,清亮赛水晶!作者多处应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语言活泼有趣,生动贴切,亲切而富有感染力,同时也可以体现作者对济南冬天的深深爱恋。希望同学们也可以在以后的习作中应用这些修辞手法。

四、小结:

读完老舍先生笔下的“济南的冬天,你是否感受到了不一样的冬天呢,而你所见过的冬天又有什么特色呢?试着也把自己感受最为深刻的冬天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