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教学 > 文学库 > 实用文范文档 > 《夜莺之歌》教学设计

《夜莺之歌》教学设计

推荐人: 来源: 博学咖 阅读: 1.72W 次

《夜莺之歌》教学设计

《夜莺之歌》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品读课文,体会小夜莺的品质、学习他的精神。

2、明白课文以“夜莺之歌”为题的原因。

3、学习课文的写作特点。

【教学重点】体会小夜莺的品质、学习他的精神。

【教学难点】明白课文以“夜莺之歌”为题的原因。

一、情境导入,引出歌声线索

1、同学们,今天这节语文课让我们把视线再一次投向国土广袤的俄罗斯,满怀着对苏联卫国战争的英雄们和在德军炮火下奋勇抵抗的孩子们的敬意,继续来学习《夜莺之歌》。

2、明确学习目标。(指生读)

用几个字概括目标。

(1)体会品质。(2)明白原因。(3)学习写法。

3、让我们走进课文,来到苏联境内的那个小村庄。听,夜莺的

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请打开书本浏览课文,看看夜莺的歌声在文章中出现了几次。

提示:1、先自己找到句子划出来。(1分钟),

2、在小组内交流,形成一个统一的意见(1分钟)

一组汇报,教师出示句子。(课件)

3、让我们走进这五次歌声,看看每一次歌声有什么作用。

二、聚焦人物,品味五次歌声。 课件出示探究点一:学生自主学习,小组交流。

(一)、第一次歌声响起——品味语言

教师预设、追问环节

1、第一次歌声响起的作用是什么?

2、默读这部分,想想为什么这歌声“越来越有劲”。小夜莺是怎么想的?

3.越来越有劲的歌声马上就引起了德国军官的注意,他们朝小夜莺走来。小夜莺的表现怎样,谁来汇报你找的句子。

(1)、?我自己学的。我还会学杜鹃叫呢。?

体会:夜莺巧妙的避开敌人的盘问,又为下文用鸟叫声报信而不引起敌人的怀疑埋下伏笔。表现了孩子的机智。

(2)、?怎么就会剩我一个?这里有麻雀、乌鸦、鹧鸪,多着呢,夜莺倒是只有一个!?

体会:这是孩子故意打岔,麻痹敌人,把自己当作夜莺,戏弄了这位德国军官,表现了孩子的机智勇敢。(把自己的体会送进句子中,

再读这句话。)

(3)、?人?战争一开始,这里就没有人了。?孩子不慌不忙地回答,?刚刚开火,村子就着火了,大家喊着‘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

体会:把德国强盗比作野兽巧妙地回答了德国兵的盘问,又借别人的嘴痛骂了敌人,表现了孩子的机智勇敢和热爱祖国。(板书)

师:孩子为什么要把德国军比作野兽?

课件出示资料:同学们,苏联卫国战争是二战中最惨烈最血腥的战争,在这场战争中,德军烧杀抢掠无所不为,苏联军队共亡916.48万,德军一天之内屠杀了33771个老百姓,一个月杀死了75000人,有2000万苏联人民死于德军的屠刀之下。

师:孩子们,看到这惊人的数字你想说什么?你们就是小夜莺,读出你们对敌人的恨以及对祖国的爱。

在敌人的枪炮声中,一间又一间房屋倒塌了。——野兽来了,野兽来了

在敌人的屠刀之下,一个又一个老百姓倒下了。——野兽来了,野兽来了

这是一群卑鄙无耻的德军,齐读——野兽来了,野兽来了 这是一群禽兽不如的刽子手。再读——野兽来了,野兽来了

(4)、?怎么会不认识!?孩子很有信心地回答,?那里有个磨坊,我常到磨坊附近的坝上去钓鱼。那儿的狗鱼可凶呢,能吃小鹅!?

生:把敌人比作“狗鱼”,再次用委婉的比喻训斥了德国侵略者。

4、小夜莺多么机智勇敢,让我们通过分角色朗读来再现当时的情景。

同桌之间一个扮演小夜莺,一个扮演德国军官,读一读德国军官与小夜莺的对话。(学生分角色读,再谈体会。)

5、指名分角色读对话,评价。

小结:小夜莺第一次的歌声,引出了德国鬼子,我们也从小夜莺的语言中体会到了他的机智、勇敢、沉着。

(二)、第二次歌声——品味动作 课件出示:?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候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地打路旁的树枝,或者弯下腰去拾球果,或者用脚把球果踢起来。他好像把跟在身边的敌人完全忘了。?

1、第二次歌声的作用是什么呢?(迷惑、麻痹敌人)

师:这句话里有几个动词非常生动,亮出你们的火眼金睛找一找(唱、叫、拾、踢、一甩一甩)你从这些动作中体会出了什么?

体会: “唱、叫、拾、踢、一甩一甩”几个动词传神地写出了孩子活泼、机智、灵巧、沉着冷静的特点。

师:真是一位机智活泼、沉着冷静的小夜莺,大家也来试试,学生再齐读。

小结:通过品味小夜莺的动作,我们更加深了对他的了解,正是因为他的沉着冷静才成功地把敌人带进了埋伏圈。

(三) 、品读第三、第四次歌声——品味侧面描写

1、这时候小夜莺的歌声越来越响了。这响亮的歌声在干什么?

2、夜莺的歌声传递了哪些信息?

3、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夜莺?(尽职尽责)

(四)、品读第五次歌声。

当第五次歌声响起,战斗已经结束.此时此刻,他那婉转的歌声又一次在我们的耳边响起。一起读最后一段,体会这次歌声的作用。(重迎战斗)

1、 小夜莺又穿着那件绿衣服坐在河边。

从“又”字中,你又体会到了什么? “他这歌声,即使是听惯夜莺叫的人,也分不出跟真的叫声有什么两样?”你怎么理解?

2、面对残暴的敌人,他为什么能表现得这么勇敢、自信?(爱国主义精神)

3、读出小夜莺的自信。

(五)、探究写法。

1、这一段与课文开头有什么关系?(首尾呼应)

2、结合情节曲线看看课文哪些内容详写,哪些内容略写?为什么这样安排?(突出人物品质)

三、梳理结构,探究歌声。

师:孩子们,通过学习我们发现,课文中五次出现夜莺的歌声,每次都有着不同的味道。此时此刻,他那婉转的歌声不停地在我们的耳边响起。这婉转的歌声与课题有什么联系呢? 课件出示探究点二:课文用《夜莺之歌》为题目的原因是什么呢? “夜莺”语义双关:孩子的名字叫夜莺,孩子通过夜莺的歌声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