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教学 > 文学库 > 知识问答 > 河漫滩的形成过程和分类

河漫滩的形成过程和分类

推荐人: 来源: 博学咖 阅读: 7.09K 次

形成过程

由于横向环流,原先的V”字形河谷展宽,冲积物堆积成河床浅滩;浅滩加宽,在枯水期大片出露水面,形成雏形河漫滩;雏形河漫滩上不断沉积洪水期流水携带的细粒物质,逐步转化成为河漫滩,且随着河床弯曲度的增大,形成狭窄的曲流颈;曲流颈被水流冲开,河道取直,出现新河床,老河床形成牛轭湖。新河床又重复上述河漫滩发育演变过程。

分类

河曲型河漫滩

发育于弯曲型河段,经常在凸岸堆积为滨河床沙坝、迂回扇等。

汊道型河漫滩

发育于汊道型河段,常形成为浅滩及其附属的沙嘴。

堰堤型河漫滩

它发育在顺直河床的两岸。河漫滩的`地貌结构由岸边向内可分为三带。

平行鬃岗型河漫滩

为堰堤型河漫滩与河曲型或汊道型河漫滩之间的过渡类型,表现为一系列的平行鬃岗系统,鬃岗之间为浅沟和湖泊。

河漫滩平原

河漫滩平原是由河流侧向侵蚀和堆积作用形成的平原,即由河流的横向迁移和洪水漫堤的沉积作用形成。形成原理:在中下游地区,河流在凸岸堆积,形成水下堆积体。堆积体的面积不断扩大,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

如果河流改道或者继续向下侵蚀,河漫滩被废弃。多个被废弃的河漫滩连接在一起,形成了宽广的河漫滩平原。或河谷发育成谷底较宽平时,洪水泛滥挟带的泥沙,堆积在河床两侧的河漫滩上,河水反复涨水泛滥,冲积层不断增厚,形成河漫滩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