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教学 > 文学库 > 专业资料 > 《大卫科波菲尔节选》教学设计

《大卫科波菲尔节选》教学设计

推荐人: 来源: 博学咖 阅读: 3.11W 次

一、方案的写作结构

1、标题。方案的标题可分为全称式和简明式两种,而又以全称式居多。凡由单位、事由、文种三要素构成的为全称式;由事由、文种二要素构成的为简明式。

2、署名落款。方案既无须在标题中标明时间,又不完全是将生成时间放在文末,而大多是将其列在标题之下、正文之上的特定位置。

3、正文部分。工作方案大都由以下两部分构成:

首先是导言或引语。引言要求简明扼要地交代预案或方案制订的目的、意义和依据,一般是以“为了……根据……特制定本方案”的惯常形式来表述的。这是方案、预案生成的基础,一定要有,否则,就失去了制订的意义和依据,就是盲目随意的,因而一定要抓住要害和实质将其简明扼要地表述清楚。在例文中,引言强调制定本方案是为了“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依法开展工会工作”,简要地交代了方案要达到的总目标。

二、《大卫科波菲尔节选》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卫科波菲尔节选》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卫科波菲尔节选》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1、教学目标

1.了解自传体小说曲折生动的结构,跌宕起伏的情节,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

2.学习本文综合运用的塑造人物的方法,把握人物的主要特征。

3.了解现实主义描写与浪漫主义气氛相结合的特点。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理解并分析米考伯先生这一人物形象;

2.体会作者通过语言、外貌、动作等方面的细节塑造人物形象的精湛手法。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他,被高尔基称赞为“不仅是一位反映了现实,而且还尽力对现实起作用的作家”,被萧伯纳评价为“是一位革命者,敢于蔑视重议院”;被后人赞誉为是十九世纪英国最伟大的小说家,他就是狄更斯。今天我们一起来进入他杰出的作品《大卫科波菲尔》。

2、写作背景

1848年,范妮因患肺结核早逝,她的死使狄更斯非常悲伤,因为在众多兄弟姐妹中,只有他俩在才能、志趣上十分接近。他俩都有杰出的表演才能,童年时曾随父亲到罗彻斯特的米特尔饭店,站在大餐桌上表演歌舞,赢得众人的赞叹。范妮死后,狄更斯写下一篇七千字的回忆文章,记录他俩一起度过的充满艰辛的童年。狄更斯写这篇回忆文章是为创作一部自传体长篇小说做准备。他的小说主人公取过许多名字,最后才想到“大卫科波菲尔”。他的好友福斯特听了,立刻叫好,因为这个名字的缩写D.C.正是作者名字缩写的颠倒。于是小说主人公的名字便定了下来。

3、作者介绍

狄更斯(1812--1870),19世纪英国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更是高产作家,他凭借勤奋和天赋创作出一大批经典著作。他又是一位幽默大师,常常用妙趣横生的语言在浪漫和现实中讲述人间真相,狄更斯是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艺术上以妙趣横生的幽默、细致入微的心理分析,以及现实主义描写与浪漫主义气氛的有机结合著称。

4、题目解说

《大卫科波菲尔》是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狄更斯的一部代表作。在这部具有强烈的自传色彩的小说里,狄更斯借用“小大卫自身的历史和经验”,从不少方面回顾和总结了自己的生活道路,反映了他的人生哲学和道德理想。

5、层次结构

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我”来到谋得斯通-格林比货行打工,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生活、工作环境中。

第二部分:介绍“我”的房东米考伯夫妇一家,接触了善良乐观的好心人。

第三部分:以米考伯夫妇的故事为主线,“我”慢慢长大了,对当时英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全方位展现。

6、全文分析

1.速读小说,《大卫科波菲尔(节选)》写了哪些人物?

明确:

本文所写人物并不复杂,主要人物是米考伯先生。

“我”——主人公,童工

昆宁先生——账房

米克沃克——童工

粉白土豆——童工

米考伯——房东

米考伯太太——房东太太

霍普金斯船长——米考伯的牢友

2.《大卫科波菲尔(节选)》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

交代“我”的遭遇,到货行做童工——初识米考伯先生——入住米考伯先生家——米考伯先生入狱,我去探视——“我”搬离米考伯家,另觅住处

3.“我”在莫德斯格林拜货行的生活如何?

明确:

①收入有限,生活困顿。“我”每周只有六七先令的工资,这是“我”全部的生活来源,如果忍不住买了点心铺门口摆着的半价出售的陈糕点,那么午餐就只能买个小面包卷或一小块布丁充饥。

②内心孤独,充满痛苦。在“我”窘困的生活中,“从来没有人给过我任何劝告、建议、鼓励、安慰、帮助和支持”,“我”内心的痛苦无处倾诉,只能千方百计地默默忍受。

③受到肯定,颇有地位。为不受人轻视和侮辱,“我”总是埋头干活,果然“我”很快变得快捷、熟练,再加之“我”的行为和态度跟其他人有所不同,所以“我在摩德斯通格林拜货行也还有点地位”,其他人总管“我”叫“小先生”或“小萨福克人”。

4.为什么说星期六晚上,是“我”最高兴的时候?

明确:

一方面,周六晚上是发放工资的时候,“我”回家时口袋里有六七个先令,路上可以进那些店铺看看,琢磨琢磨这笔钱可以买些什么,也就说,此刻的“我”物质相对富足;另一方面,周六晚上回家比平时早,米考伯太太往往对“我”诉说起最伤心的知心话来,“我”感受到自己是被需要的,是被当做朋友的,也就说,此刻的“我”精神上也是富足的。

7、写作特点

1.以孩子的心理视角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早已被成年人淡忘的童年世界,写得十分真切感人。

2.作者善于运用典型的细节表现人物的特征。

3.在着力描写人物善良温情和道德威化的力量的同时,对资产阶级的罪恶和惨无人道的社会制度作了具有感染力的艺术概括。

《大卫科波菲尔节选》教学设计2

  【学习目标

一、了解作者查尔斯狄更斯,了解小说创作背景。

二、梳理并把握小说情节。

三、把握小说人物的形象特征,学习小说通过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塑人物形象的方法。

四、体会作者对小说人物的情感,把握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态度。

  【重点难点

重点:梳理并把握小说情节,把握小说人物的形象特征。

难点:把握作者对人物的情感,把握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态度。

  【总课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查尔斯狄更斯是19世纪英国享有世界声誉的小说家,他创作了《大卫科波菲尔》《匹克威克外传》《雾都孤儿》《老古玩店》《艰难时世》《我们共同的朋友》《双城记》等优秀作品,其中《大卫科波菲尔》是他的“半自传体”小说,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这部小说的节选。让我们走进他的小说,了解19世纪中叶的英国的真实面貌。

二、文学常识

1.了解作者

查尔斯狄更斯(1812.2.7—1870.6.9),英国作家。主要作品有《大卫科波菲尔》《匹克威克外传》《雾都孤儿》《老古玩店》《艰难时世》《我们共同的朋友》《双城记》等。

狄更斯出生于海军小职员家庭,少年时因家庭生活窘迫,只能断断续续入校求学。后被迫到工厂做童工。15岁以后,当过律师事务所学徒、录事和法庭记录员。20岁开始当报馆采访员。

狄更斯特别注意描写生活在英国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的生活遭遇,深刻地反映了当时英国复杂的社会现实,为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开拓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作品对英国文学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2.创作背景

狄更斯出身社会底层,祖父、祖母都长期在克鲁勋爵府当佣人。父亲约翰是海军军需处职员,在狄更斯十二岁那年,因负债无力偿还,带累妻子儿女和他一起住进了马夏尔西债务人监狱。当时狄更斯在泰晤士河畔的华伦黑鞋油作坊当童工,比他大两岁的姐姐范妮在皇家音乐学院学习。父亲出狱后,狄更斯曾一度进惠灵顿学校学习,不久又因家贫而永久辍学,他一生所受学校教育不足四年,他的成功全靠自己的天才、勤奋以及艰苦生活的磨练。1836年,狄更斯终于以长篇小说《匹克威克外传》而名满天下,当时他年仅二十四岁。

他写小说,并不拘泥于临摹实际发生的事,而是充分发挥想象力,利用生活素材进行崭新的创造。尽管书中大卫幼年时跟母亲学字母的情景是他本人的亲身经历,大卫在母亲改嫁后,在极端孤寂的环境中阅读的正是他本人在那个年龄所读的书,母亲被折磨死后,大卫被送去当童工的年龄也正是狄更斯当童工时的年龄,然而,小说和实事完全不同:狄更斯不是孤儿,而他笔下的大卫却是“遗腹子”。同时,狄更斯又把自己父母的某些性格糅进了大卫的房东、推销商米考伯夫妇身上。

3.了解小说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有的包括序幕、尾声。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小说按照篇幅及容量可分为长篇、中篇、短篇和微型小说(小小说)。按照表现的内容可分为神话、仙侠、武侠、科幻、悬疑、古传、当代等。按照体制可分为章回体小说、日记体小说、书信体小说、自传体小说。按照语言形式可分为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

小说与诗歌、散文、戏剧,并称“四大文学体裁”。

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同时,小说是一种写作方法。

三、初步感知

1.速读小说,标画出《大卫科波菲尔》(节选)写了哪些人物。

明确:本文所写人物并不复杂,主要人物是米考伯先生。

“我”——主人公,童工

昆宁先生——账房

米克沃克——童工

粉白土豆——童工

米考伯——房东

米考伯太太——房东太太

霍普金斯船长——米考伯的牢友

2.概括《大卫科波菲尔》(节选)的主要情节。

学习指导:注意时间节点的变化,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情节内容。

(1)交代“我”的遭遇,到货行做童工(1-5)

(2)初识米考伯先生(6-22)

(3)入住米考伯先生家(23-45)

(4)米考伯先生入狱,我去探视(46-50)

(5)“我”搬离米考伯家,另觅住处,收获了丰富的感悟。(51-54)

3.梳理《大卫科波菲尔》(节选)结构

学习指导:在概括情节的基础上,划分层次结构。

环境恶劣

“我”到货行做童工生活贫苦

初识米考伯

入住米考伯家

《大卫科波菲尔》(节选)“我”入住米考伯家米考伯被追债

和米考伯太太成为知己

米考伯入狱

“我”搬离米考伯家“我”探视米考伯

“我”搬离米考伯家

四、文本研习

1.阅读文本,请概括米考伯先生的形象特点。

方法提示:

第一步,先概述与人物相关的情节。

密考伯是大卫做童工时的房东,后来成了大卫的忘年之交。他因无力偿还债务,而身陷囹圄。在他因欠债被关进监狱时,他曾告诫大卫:"一个人要是每年收人二十镑,花掉十九镑十九先令六便士,那他会过得很快活,但要是他花掉二十镑一先令,那他就惨了。"就在他刚经过这样沉痛的忏悔后,他又马上向大卫借了一先令买啤酒喝,并又变得高兴起来。

第二步,根据情节概括形象特点。

他爱慕虚荣,喜好挥霍,不切实际、不肯脚踏实地,他经常负债累累。

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乐天派。

第三步,整合表述。

米考伯先生是一个爱慕虚荣、喜欢挥霍、不肯脚踏实地、开朗乐观的人。

他是大卫做童工时的房东,后来成了大卫的忘年之交。他因无力偿还债务而身陷囹圄。他爱慕虚荣,喜好挥霍,不切实际、不肯脚踏实地,经常负债累累。在他因欠债被关进监狱时,他曾告诫大卫:"一个人要是每年收人二十镑,花掉十九镑十九先令六便士,那他会过得很快活,但要是他花掉二十镑一先令,那他就惨了。"就在他刚经过这样沉痛的忏悔后,他又马上向大卫借了一先令买啤酒喝,并又变得高兴起来。他就是这样一个不折不扣的乐天派。

2.思考:作者是怎样塑造米考伯先生这个人物形象的?

方法指导:小说塑人物形象,主要是通过对人物描写来完成的。

(1)外貌描写

他身穿褐色外套,黑色马裤......即使他用来看了,也是什么都看不见的。

作者通过外貌描写,写出米考伯先生长相滑稽、生活贫困却极力掩饰、爱慕虚荣的特点。

(2)语言描写

说话时,他语调中带有一种屈尊俯就的口气,还有一种说不出的装成文雅的气派,显示了他的自信和迂腐。有时他语言幽默风趣,又写出他的善良乐观。

(3)动作描写

于是他便戴上帽子,腋下夹着手杖,腰杆儿笔挺地走出来。离开账房后,他还哼起了一支曲子。

一系列的动作,尤其是“哼起了一支曲子”写出他乐观的特点。

3.“我”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方法指导:通过对文中与人物相关的情节、对话、描写等概括。

“我”是一个善良宽厚、正直勤奋的形象。

“我”遭受不公正待遇,遭人遗弃,成为童工,自食其力。

“我”内心隐藏痛苦,心有大志,只能屈居货行,但能尽力把事情做好。

“我”觉得米考伯太太可怜,富有同情心。

没有人给过“我”任何劝告、建议、鼓励、安慰、帮助和支持,看出“我”渴望别人的关爱。

“我”跟米考伯夫妇产生了奇特而平等的友谊,看出“我”善良有同情心。

米考伯太太穷困潦倒,“我”没有离开,表现了“我”的善良。

“我”搬家后新寓所靠近监狱,显示了“我”对友谊的珍视。

米考伯夫妇入狱后,“我过的同样是苦恼自知的生活”,“晚上,我又回到监狱里......”,写出“我”重感情,渴望生活的温情。

五、探究思考

1.作者对米考伯夫妇持有什么样的情感?

作者塑造米考伯夫妇这个形象,是寄寓了他的丰富的情感态度的。

(1)褒扬赞美他们宽厚、善良、仁爱等美德。

(2)对他们的不幸遭遇表示深切的同情。

(3)以他们麻木、无知、盲目乐观给予善意的批评。

2.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是什么态度?

方法指导:狄更斯的作品深刻揭示了十九世纪英国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社会环境与社会生活。他以敏锐独特的目光,洞察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社会现实,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矛盾与隔阂,使读者体会到他对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失望与批判。同时,在他的作品中,狄更斯又极力宣扬必须根据平等和对人仁爱的正义的原则来和平改造社会制度。狄更斯小说思想内容极其丰富,在社会批判、人性探索方面都有着深刻的内涵。

作者同情米考伯夫妇的遭遇,对造成主人公和米考伯夫妇苦难的社会根源进行了批判。

六、写作特色

(1)全书采用第一人称叙事。是作者亲身经历、观察所得和丰富想像的伟大结晶。

(2)《大卫科波菲尔》在艺术上的魅力,不在于它有曲折生动的结构,或者跌宕起伏的情节,而在于它有一种现实的生活气息和抒情的叙事风格。

(3)狄更斯也是一位幽默大师,小说语言通俗、夸张,充满幽默和讽刺。字里行间,常常可以读到他那诙谐风趣的联珠妙语和夸张的漫画式的人物勾勒。

七、小结

结合名家对狄更斯的评价,深入了解狄更斯其人和他的作品:

狄更斯“对社会生活一切最重大的问题的‘集中注意’”,强调狄更斯“那颗诗人的心……永远和穷苦不幸的人在一起。”(德国政治家、历史学家和文学批评家弗朗茨梅林评)

狄更斯不仅是一位反映了现实,而且还尽力对现实起作用的作家。(前苏联作家高尔基评)

狄更斯是英国小资产阶级的痛苦、爱好和仇恨的伟大表现者,他是一个温和的诗人,善于缓和、平衡他的创作里的尖锐刺人的因素。(前苏联文艺评论家卢那察尔斯基《论文学》评)

“狄更斯从来不曾把自己看作革命者,然而他肯定是一个革命者。他对众议院的毫无缓和余地的蔑视……从未动摇过。不过在《艰难时世》中,他就公开地背离了民主,而采取了卡莱尔和罗斯金的理想化的保守主义,认为贵族是人民的主人和上级,同时也是人民和上帝的公仆。(爱尔兰现实主义剧作家乔治萧伯纳评)

狄更斯开城市小说之先河,只有在城市经验的维度上才能理解狄更斯的天才。(英国文化批评家雷蒙威廉斯评)

狄更斯在19世纪小说家中无人能比。他的名声早已超出了英伦三岛和大洋彼岸的新大陆,从他身上汲取营养的作家不可胜数,如陀思妥耶夫斯基、乔伊斯、卡夫卡、福克纳、纳博科夫、贝克特、拉什迪以及2001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维苏奈保尔等。(文学评论家哈罗德布鲁姆《西方经典》评)

八、布置作业

阅读《大卫科波菲尔》,感知狄更斯小说的特点。写一篇评论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