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经典名著 > 文学天地 > 散文 > 凰山郊游记散文

凰山郊游记散文

推荐人: 来源: 博学咖 阅读: 9.59K 次

周六的郊游是冲神仙洞去的,如果沒有风力发电的开发,我们也不会萌生这些雅兴。

凰山郊游记散文

因为多年的封山育林,大山上已无路可走,幸好风力发电项目开发,千年大山终于向社会敞开了胸怀。一条宽敞的沙石路从凰山岭向上,延着山际向东延伸。

我太熟悉这座山了,从小就看着他,年年月月,时时刻刻,真应了那句成语开门见山。有人把殷山称做山里的,我就是山里长大的孩子。神仙洞是我儿时听得最多的故事,但谁都沒有到过神仙洞。爷爷讲神仙洞洞口不大,洞内曾住过土匪,他说他二十几岁打铳时进过洞,因为太黑而没走多远,至于洞有多深有多大他也不知道,他说神仙洞在柯老涧上,周边还长有韭菜。那韭菜很香,割了又长,早先白云庵做庙会,可供两百多人食用。

故事听多了,我也萌生了上山去看看的念头,大概是十多年前的一天我邀了几个人去寻访,由阿玉带路,结果只找到了张马子洞,但不知是不是传说中的神仙洞,这个疑问悬在心里好多年了,爷爷说那不是神仙洞,但也有人说那就是神仙洞。

前不久九江浔阳晚报登载了一条消息,讲一甲山上发现了神仙洞,我一看照片就知是我当年探寻的那个张马子洞,为了证实我的猜测,也为了满足众多网友的好奇心,我们决定周六的户外踏青游,首选凰山岭和神仙洞。

三月的天气说变就变,我最担心的是下雨,一早起床我先看看天,还好东边冒了个太阳。我们一行四十人是八点从鄱阳湖大市场分乘八辆车出发的,第一站是凰山岭下的千亩梨园,梨园在凰山水库西边,这里山埂纵横,梨花盛开,山梁上水溏边,一排排整齐有序。梨树就一人多高,剪裁的错落有致,我们穿梭于梨树之中,三五成群的拍照留念,有人开玩笑讲上次户外想走桃花运没走成,如今倒走上了"梨花运",不是好兆头。我说不要紧,等会到神仙洞我们再做回神仙。

离开千亩梨园我们延着盘旋公路上凰山岭,凰山庙就建在岭头上,我们停好车到庙里礼佛。凰山庙不算老庙,也就几十年的历史,但现在规模不小,岭上建有二十多米高的观音菩萨,大雄宝殿不大,但庄严肃穆。有位老尼寻问我们的来历,我告诉她我们是来玩的,同时也是來接受佛家文化洗礼的。老尼高颂佛号,对我们的到访表示欢迎。离开凰山庙,我们延风力发电所修的路向白云庵进发。

临近中午,我们在一个很宽阔的风机平台上休息吃中饭。我们的饭食是面包和纯净水。大家边吃边聊,我们居高临下,但见公路纵横,黄花遍野,楼台林立。大自然是奇妙的',也是坦荡的,山下的一切居然是那么和谐,那么美丽那么生气勃勃。

我们从所休息的平台顺势而下,在树林中穿行几分钟就到了古寺白云庵,白云庵是在老庙址的基础上用石头砌成的,显得既古朴又庄严。许多人在佛像前礼拜,他们默默为自己为家人祈祷。我为大家讲解白云庵的苍桑历史,引导大家参观万卷经书和金鸡报晓,这里是白云庵前的两个景点,因石头长得一层层的,像书一样,所以有位得道的高僧为他取名叫万卷经书。金鸡据传是在庙里修行的僧人每天早上都能听到鸡叫,和尚觉得奇怪,就到处寻找,终于在上山的路口发现了一块长得象鸡头的石头,于是一传十,十传百,这块石头也就变成了报晓石,成了庙里的神器受众生朝拜。

离开白云庵,我们走过一个山梁,穿过在茂密的树林中,因为我们下一个目标是神仙洞。两个五六岁的小孩在前面开路,他们汗流夹背,但干劲十足。我们延山涧的水沟向上攀,终于到达三号风机,从三号风机东面延一条弯曲的小路向下五十米,我们终于到达了张马子洞,这是不是传说中的神仙洞,有待进一步考证。但洞口不大,进洞有个斜坡,坡度很陡,我们用绳子一头套牢在洞口的树枝上,一头由人带到洞中去,网友们顺绳而下,既安全又方便。洞内只有三米宽两米高,走二十米有个平台,人从平台上走过要低头猫腰,前头是个小洞,须爬行才能进,向前二十米有个向下深洞,用十三架梯可下到底,再往上是个香台,有石桌石凳,很形象。整个张马子洞也就五六十米,上头有小洞但人不得进,只好就此止步。

下山的路是轻松的,人人脸上都写着喜悦。尽管凰山庙没有东林寺雄伟壮观,尽管神仙洞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富丽堂皇。但天下的佛只有一尊,无论你进的是什么庙,拜的都是同一尊佛,那就是对善良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