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经典名著 > 文学天地 > 散文 > 初秋的午后时光散文

初秋的午后时光散文

推荐人: 来源: 博学咖 阅读: 1.23W 次

其实我还是很喜欢初秋午后这段时光的。世人都进入午休,街道也很安静,只有阳光闪烁着,容易让人眯起眼睛,静静地躺在摇椅上,随着耳边的音乐,很容易让人进入一种梦幻的境界。自然会让人不知不觉得进入绝对放松的睡眠状态。但是我不愿意睡,我喜欢趁这段静谧时光在我的记忆力搜巡一些过去的事情。

初秋的午后时光散文

不同年纪的同一个时间段,有许多不同的事情发生着,不管过多久,在我的心里都是那么的新鲜明朗。

童年的这个时刻,我会趁着大人都午睡,偷偷地躲避他们的看管,溜到荷塘里去摘荷花或掰莲子吃。大一点的孩子会像模像样地扎猛子踩藕,我没有踩过,大概就是用脚趾头在淤泥里试探哪里有藕,然后扎猛子用手掏出来,多半是男孩,这算是没有被差遣的美的时光了。可是我小时候很多午后的时间都是跟着姐姐去捡田螺,因为我家是养鸭专业户,需要大量的田螺来喂鸭子,所以我们常常要跑很远的村庄的池塘里去扒田螺——就是用一个很密的尼龙丝网弄成一个张着口的兜的形式,再用一根竹竿绑着,然后把网的那一头伸到水里顺着地面刮上来,就会刮上来很多田螺。有时候也有小鱼小虾,所以很多被承包了的鱼塘,看鱼人就会大嚷大叫不让我们扒田螺,真真的讨厌。其实根本逮不到一只大的鱼,因为速度太慢,死鱼才会被网住呢,但是那些大人们不管这些辩解,一味地叫我们走。也有碰到好心人的,或者闲着没事,还帮我们捡,还夸我们懂事,知道为父母分担事务。也有些时候,我们要在中午割青草给正在自己家耕田的水牛吃,特别是到了夏末秋初这个时候,所有的水田旱田都要在立秋前翻土,种下来年春收的油菜籽或者小麦籽,日夜赶着耕田的牛累了、热了,让它躺在池塘里打汪,牛会把自己完全地埋在水里,只把头扬出水面,享受清闲以及避免蚊蝇的叮咬。父母也是忙耕种累了,在家休息,然后就派我们一群孩子去割青草给他们的“功臣”吃,就不让它到处自己去啃了。现在回想起来,我似乎一点也不抱怨这些在烈日下的劳动时光,只有这些在我的`脑子里清晰地回荡着,太阳似乎很新鲜,空气似乎很新鲜,时间似乎很新鲜,一切像是透明的亲切。中午的太阳还很烈,自己的影子往往被缩成一个点,一个小小的点,闲暇的时候会不自觉地踩着自己的影子玩,就像是小猫追着自己的尾巴玩一样,趣味盎然。从来没有对日子有厌倦的心情,精力也很茂盛,不肯片刻歇息。

再大一点,似乎就安静许多了,初秋的午后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做鱼网,就是用一种头发丝一样粗细的白色尼龙丝打结成一个个网眼,宽一般一米以内,当然还有更宽的,长是没有限度的,你觉得够长了就可以取下来,然后再重新起头再做,这类事情常常是无终无始的,只要有空隙的时间就摸上手里做一会儿,那时候家里女人几乎人人一个网架子,用一个拳头粗的竹子截成一米高的样子,再在上面挖几对小眼,穿上筷子,上下各一根筷子,就跟乐器二胡的形状有些像,就是接触地面的那一头是个平面,这样可以稳固地站着,然后做长的渔网就缠在上下筷子上面,一直到缠不下为止,取下来绕城大辫子挂在网架后面。那时候江南一带最盛行这些了。午后是做网的最佳时候,其他的一切体力劳动都结束了,这更像是一种休闲的方式,许多家大姑娘小媳妇的聚集在一起做网,或者在一棵大榕树的树荫下,或者在谁家穿堂风的廊檐下,总是有阴凉的地方就有做网的人群,大家说说笑笑,和谐而又亲密,直到太阳快要落下去的时候才又开始田间的劳作或者准备做晚饭的。那时候有烦恼吗?有寂寞的感觉吗?有常常觉得活着没有意思的感叹吗?似乎都没有,日子似乎每天都是重复的但是又是不一样的,一切都是那么新鲜那么美好。

我真的很喜欢这样的午后时光,就算是我现在对着大自然只有一扇窗子的空间,但是在这世人皆睡我独醒的时空里,在这缓慢的乡间音乐声中,我的心上下翻飞,愉悦而又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