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经典名著 > 文学天地 > 散文 > 过年的等待散文

过年的等待散文

推荐人: 来源: 博学咖 阅读: 1.87W 次

刚过腊月二十,母亲就催促我去置办年货,拉了一个详单:多少斤瓜子、多少斤糖、多少斤猪肉、多少斤排骨、海鲜、青菜……一天三遍的念叨。我想说:“现在不比从前,无论什么时候街上卖什么的都有,不用买这么早,这么全。”但看她那副兴致勃勃的样子,就哄她开心,每天买回来一些。

过年的等待散文

父亲走后,解除劳累的母亲一直念叨没有什么事情干,如果在老家还可以和街坊邻居聊聊天,做做针线活,在这里真是呆不惯,整天一副萎靡不振的样子。看我把“年货”买回来,精神了许多,早晨起来熬鱼、炖肉、洗菜、扫房,在厨房里放一张桌子,没有片刻清闲。母亲将做好的“大菜”一溜摆开,满意的.看着,目光中有一种成就感。吃过二十九的饺子,放过年三十的鞭炮,接过亲友的拜年电话,大年初一,母亲早早在桌上摆出瓜子、花生、糖、茶水,一如在老家时那样,等着大家互相串门走访。尽管才来城里几年,母亲的“人缘”应该在小区内属于人气很高的那种,平日里就有很多人来找她聊天,今天也应该很热闹。但也许是放假了小区里的老人大多回老家过年,年轻人早已把过年串门当成了应付差事,忙于聚在一起“斗地主”或者在家“微信”,总之来串门的并不是很多,下午只好扫兴地自己出去转转。晚上,母亲又开始算计亲戚们谁谁会什么时候来,应该借几条凳子,预备几道菜,摆什么酒,守在电话前等着明天来的人联系。

初二是小表弟独自来的,说是着急上班,没和大家一起来,虽然没有去年那样热闹,兄弟姐妹们聚在一起神聊猛吃,但仍然说说笑笑的很是开心。

初三的时候母亲仍是早早备好饭菜准备下锅,但直到快十一点了还没有动静。母亲亲自到街口望了两遍也没有人来,只好自家人坐下来吃饭,但母亲明显有些失望。

初四的时候我们到比较远的亲戚家去串门,临走时告诉母亲如果没有人来自己吃饭不要对付。但回来发现她尽管又准备了一桌盛宴,因为仍是自己一个人,自己没舍得吃,只是简单吃了一口剩米饭。想象的到母亲一个人在空落落的房子里该有多么失望。

初五仍然是我们一家人,听着外面偶尔的鞭炮声母亲直说现在过年冷清多了,我劝她说一定是大家先把近处的亲戚走完了,咱家离得远,慢慢等吧。上午从老家来了一群过去的老朋友,大家在一起热热闹闹的聊了一会,母亲刚刚有一些开心,人家一看表说下午还有什么什么事情,急着要走,我们极力挽留也没有留住,我又从母亲眼中看到了寂寞。

初六仍然没人来。母亲一整天心神不宁,一会到门口看看,一会在椅子上立起来又坐下,念叨:“一个人也不来,是不是老家有什么事情?,要不要打电话问一问?”无聊的坐在那里摆弄糖纸。下午象每天一样和几个老姐妹出去转了一圈,很快就回来了,问是不是有人来过。突然电话响起来,母亲一把抄过听筒,嗓音明快起来:“好,好,路上小心”,放下电话,她的眼里有了神彩。

初七早上四点,母亲早早起来,刷锅、洗碗,我们见她高兴,劝她不着急,我们来干,她却仍然在我们身边指指点点,嫌我们干得慢就一把抢过菜刀剁起肉来,那声音听着刚性十足。终于,门铃响起来,屋子里立刻充满了欢声笑语,母亲摩挲着表弟的孩子长高了,询问着表哥一年的收成如何,打听着老人们身体怎样,叹息着堂妹不要再瘦了,引得大家哄堂大笑。聊了一会,女士们涌进厨房,争着炒菜、端饭,母亲把她们逐个推了出来,一劲说不用不用,看着这么热闹比什么都高兴。吃饭的时候,母亲根本就没有坐下来一会,一会给他挟一块鱼,一会劝她吃一块肉,我们把她推到正座,没等转身她一边说着就又站了起来,到厨房看看米饭是不是熟了,一边到门口看了看车门锁了没有,看着我们在一起象过去一样无拘无束地逗逗闹闹,嘴里嗔怒着我们真是烦了,眼睛里却全是笑意。

其实那天母亲说自己中午没吃一口饭,但就是高兴这么多人在一起真是热闹,我听着母亲兴奋地唠唠叨叨,觉得母亲等到了过年的感觉,由衷地替她高兴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