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经典名著 > 文学天地 > 散文 > 村中的碾房散文

村中的碾房散文

推荐人: 来源: 博学咖 阅读: 1.94W 次

石碾是计划经济时代我们老家津中北地区村村都有的东西,是用来碾米磨面的。石碾沉重而硕大,至于是谁打磨刻凿出来,又是怎么运到村里的,儿时的我全然不知,现在也无从考证。它光洁而瓷实,身上的麦香总是久久地散发着,岁月虽已穿越时空几十载,但留给我的记忆依然犹新。

村中的碾房散文

碾房一般都设在村中央地带,碾房与村民的住房一样,都是土坯和灰砖砌成的,面积一般都是三间平房那么大,黄泥巴掺麦鱼儿(就是麦壳,我们老家称麦鱼儿)抹墙,地面溜光,看上去倒也整洁宽敞。石碾主要是用以碾碎各种粮食,比如可以把玉米粒、麦粒、豆粒等凡是整粒的粮食都可以碾成面粉。我们老家管磨面叫推碾子,这种古老而笨拙的劳动方式,伴随故乡人不知度过了多少岁月。每天来推碾子的人络绎不绝,碾房里显得热闹非凡。大娘嫂子们提着装有小麦和玉米的面口袋和簸箕、筛子、笤帚等家什,在磨房前忙忙碌碌。她们把要碾成面粉的各种粮食均匀地铺在碾盘上摊成一个圆圈,然后推着碾子一圈圈地转动,用一把干净的笤帚追逐着石碾子,跟着打圈,把挤到碾盘边沿的粮食粒儿扫到中间。慢慢地,粮食粒儿变成了面粉。面碾好了,再用箩细细的筛一遍,用小簸箕铲起来放进面口袋里,推碾子的活儿就算是干完了。这时候妇女全身都是白白的面粉,眉毛、脸上仿佛搽上了一层细粉,眼睫毛都变成了白色。妇女们看着各自的滑稽样,相互嬉笑着,在笑声中忘记推碾子的辛劳,望着满满一口袋的面粉,心中的喜悦溢于言表。

我儿时的村庄里还没有电灯,所以想磨面的村人一般都会在白天进磨房,晚上磨面只能点煤油灯。每天早晨六点的时间,村民就在碾房房前排队,人多排不上的,就只能选择晚上磨面了。

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尤其是农村的女人们,大多心直口快,心里藏不住事儿,脸上的表情就是心情的晴雨表,大到娶媳妇娉闺女,小到刷锅洗碗这样的小事儿都会拿到磨房里交流。碾房成了那时候村人们倾诉心事舒缓心情的好地方,是最好的畅谈之所。谁有了烦心事,和好姐妹边推碾子边唠叨,倾诉烦恼,说到伤心处,还会一起抹一把同情的泪水,彼此劝解开导。说到高兴处,她们会笑弯了腰,日子就在这种不经意间流逝了。碾房还是化解矛盾、调解矛盾的好场所。邻里之间、婆媳之间、妯娌之间,在长期相处的过程之中,磕磕碰碰,争争吵吵,或是因误会而产生隔阂,这都是难免的事。当矛盾的双方一同走进碾房,互相帮衬一把,一方推碾,一方帮忙,于是打开心中话匣子,推心置腹、各自检讨自己的'不是,话说开了,矛盾解除了,误会也就飞到九霄云外去了。

三十多年过去,石碾早已被现代化的电磨所取代,曾经的热闹、曾经的喧嚣,已随着过去了的时光消声迹。古老的碾房,如今已不见了踪迹,更不见了那曾经的风光和繁荣。

石碾,那个还很贫穷年代里,故乡人赖以生活的磨米磨面的古老工具,已随着社会的进步退出了历史舞台,经历过沉重历史的石碾,见证了时代的变迁,终因历史车轮的前进而宣告下台,但它给人们留下的记忆是永远的。石碾的时代过去了,它已留在我斑驳的记忆里,它无法散去的麦香,在我的脑海里永远回味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