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经典名著 > 文学天地 > 散文 > 笔迹者界也流美者人也散文

笔迹者界也流美者人也散文

推荐人: 来源: 博学咖 阅读: 1.09W 次

很早就知道这句话,是从陈振濂先生的《书法美学》中逮来的。陈振濂大概是启功先生的弟子吧,无须深究。而标题的古语,却是三国时大书法家钟繇的话。这话很有趣,道出了书法不同于写字缘由。

笔迹者界也流美者人也散文

笔迹是界,就是在平面上留线划分的意思。即,线条有平面分割的作用。仿仿佛绘画构图上的那一点,在上下左中右的位置不同,带给人的动感趋向便不同。那么,一根线条——点横竖撇捺折,它的位置不同,形状不同,在平面的排布不同,带给人的感受肯定不同。是柔和的,还是刚劲的;是粗拙的,还是细巧的;是绵延的,还是直截的;是是向心的',还是扩张的……便出现了不同的表现效果。于是有些人追求子写的潇洒、大方、刚劲有力,便形成了大众书法基本的审美取向。这种取向,导致了人们对二王书法一贯的极力推崇。但二王书法,除了有兰亭的潇洒飘逸外,还有的酣畅,还有的遒劲,还有的沉郁,还有的悲愤,还有的快捷,还有的剑拔弩张……

汉字书法,仿佛格律诗词,是带着镣铐的舞蹈。正如跳舞不同于舞蹈一样,写字也不同于书法。书法是起于写字的,尤其是楷书,必须符合写字的形式要求,这一点对初学者尤其要这样要求,这是基本要求。书法是终于艺术的,艺术是更高境界。因此,可以这样说:书法是起于写字,而终于艺术的。

而就书体而言,楷隶篆是易书难工的,因为这几种字体独自成形,缺少变化,“笔画战斗”是考验人的毅力和耐力,执着与悟性的最佳手段。临帖读帖不可偏废,既要从字形上理解,也要从文意上理解,更要从章法上理解,还要从美学上借鉴,周而复始,反复临习,才有收获。如果只从临帖上下功夫,那只能算“馆阁体”,没有出息的。谦谦君子,也有莽夫性情,也有媚俗个性,把固定的字体,写出不同的性格,而不相互雷同的话,还能表现出不同的心境与情感,这样的有境界,能自成高格,自成高格才能叫书法艺术的。诗看颜柳欧赵,互有师从,而楷体风格各不相同,原因就是,他们重视笔画美的感受、理解与锤炼,而凝结成自己的特征;就是同一人,其不同境况,不同时期的艺术风格也嬗变出种种不同来。

行书和草书是难学易工的,入得了门,便会称得了心的。记得我有了一本《四体字帖》,便开始练草书,写不来;又有了一本《于右任标准草书》,照着写,还写不来;最后拿来《行草大字典》来写,才摸着了门径。原来,行书草书同一字可以有不同写法,但最基本的还是单个笔画,还要练好单个字。单个字可以平正,也可以欹侧,可以断续,也可以连绵。在笔法上,最忌讳的是用楷书的笔画把它规范起来,而是兼用篆隶笔法,适度省略点画,或补上点画,但要合乎规范,继承创新。最忌讳的是写出花字来,而落入俗套。行草书的笔画的形式变化要求多样,意蕴要求也更高,这样,抽象度极高的艺术品才能诞生。

执笔法而一,运笔法而异。对笔的提案顿挫,行驻回转,笔锋的中侧互换,自然流转,便形成了字体的不同意蕴。

在练字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尝试尝试反复的练习,在练习过程中揣摩书写的不同效果。正所谓,意在笔先。这也是由结字到章法布局的基本的心理素质锻炼,即也可以叫思维的训练。没有立地的天才,也没有永远的愚人,在艺术道路上边学习,边实践,边思索,边总结,这样进步便会由慢而快,最终实现质的飞跃的。

运笔成文,便会揣摩墨法,干湿浓淡是如何形成的,形成的表现效果如何。在用墨上,过去的人都各有嗜好,要不书坛上怎会有“浓墨宰相”、“淡墨探花”一说?我们初学的人,最好都尝试一番,从效果情景是能够考虑,为将来的创作铺路。

再说用纸。孙过庭在《书谱》上提到几“乖”几“称”,想来就是合适不合适,恰当不恰当的意思。宣纸是最理想的书画用纸,但价值太高了,一般人买不起。那么,初学的人最好用毛边纸、包装纸、旧报纸等上边练习,只要不是油光的滑笔的就行。水泥地、石板上,也可以用水来练习。写字时,纸不可以过于挑剔,古人在布帛上书写更见功力,如,米芾的《蜀素帖》不是旷世佳作吗?

最后,再说帖子的选用。有人喜欢碑帖,有人喜欢墨迹。碑帖修饰过多,墨迹讹传甚广。所以要甚于鉴别。但初学者并不是搞鉴定收藏的。只要拿着传世经典的就行,当然自己也要喜欢。对于碑帖要善于“透过刀锋看笔锋”,对于墨迹要善于克服与剔除“败笔”。如,有人学《兰亭序》、《祭侄文稿》,连同圈画,涂改之处一一描摹,这大可不必了。有人学颜柳碑帖,把刀刻的修饰棱角强调的特别厉害;有人则连同点画的破碎,也当做特征来学,无病呻吟;有人则连同明显的败笔或损耗也学来,如虞世南《雁塔圣教序》中的“明阴洞阳”的阳,繁体为易,下边怀抱两撇,帖子上看起来齐头齐脑,方向、长短、粗细一模一样,多数人就机械地学来,学来以后又教人,简直是歪嘴和尚把经给念歪了。

临帖又要读帖,循序渐进,理解加深,才会日益提高。临帖要入得进去,大浪淘沙,那是存留的文化遗产;又要跳得出来,有个人风格,有时代风貌,有创新意识,有创造精神,才能有艺术境界。

当然,这不是一蹴而就就能实现的,书法学习是一个漫长而恒久的过程,看谁能跑下这个万米马拉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