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经典名著 > 文学天地 > 散文 > 元宵节的唯美散文精选

元宵节的唯美散文精选

推荐人: 来源: 博学咖 阅读: 1.36W 次

翻开汉文化节典,寻找元宵节的味道,一曲远古的传唱,扯出字丽墨香。以下是小编分享的元宵节的唯美散文,欢迎大家阅读!

元宵节的唯美散文精选

元宵节的记忆

春节刚过,不觉元宵节又临近了。脑海里时常回忆起过元宵节的情景。元宵节,在我很小的时候,都叫正月十五,也很有意义,标志着正月过了一半,值得庆祝。可能因了正月十五吃元宵,也许是因了一句“正月十五闹元宵。”而文明起来,现在大都叫“元宵节”了。这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是春节过后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日子,也是正月里的最后一个节日。经历了50多个不同的元宵节,便想写一写我心中的元宵节,一打开记忆的闸门,脑海里汹涌澎湃,浮想联翩。

儿时的元宵节,过得有滋有味,那时候,虽说没有现在城市里多彩的烟花,却有着乡村里的明月当空,没有城市里的观灯、猜灯谜,却有着乡村里的跑高跷、舞狮子,缺少城市里的文明味儿,却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挥洒着不尽的童稚野趣。那时候,白天的元宵节就很热闹,男人们顺着大街上溜达,孩子们跑到大街上玩耍,大闺女、小媳妇凑到大街上显摆着新衣服,老太太们迈着“三寸金莲”到大街上看光景。

一会儿,舞狮子的来了,只见两个狮子张开欢欢喜喜的大口,摇头摆尾地迎面而来,时而一左一右,时而一前一后,把个狮子舞得十分活跃,游走在元宵节的大街上,街东头喝彩,街西头叫好,平添了元宵节的浓厚氛围。才送走了“狮子”,又从大老远就看到高跷队来了,男男女女,花枝招展,正缓缓地走来,走近一看,他们脚下都踩着长长的木棒,足有一米高,有的还要长一些,我当时看了既惊怕,又怀疑,惊怕这么高会摔伤的,怀疑他们是怎样“站”起来的,怎样保持平衡的。再一细看,还有两个男女高跷手,比我只大几岁,却在高跷上面无惧色,神态自若,如履平地。这一群人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纯是为了逗笑,有扮演孙悟空“大闹天宫”的,还能翻两个筋斗呢,假如今年来表演这场“猴”戏,就更有意义了。还有“穆桂英挂帅”,真是“巾帼不让须眉”,在偏僻的乡村里,竟有扮演穆桂英的高手,记得这可是在高跷上表演啊!且表演得淋漓尽致,精彩不断,我当时直为她捏着一把汗。看完了“孙悟空”、“穆桂英”的“武戏”,别急,后面还有“文戏”呢,只见文质彬彬的“诸葛亮”迎面走来,羽扇伦巾,英姿勃发,高跷上的“诸葛亮”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至今难忘。这些演员们还跟大街两旁看热闹的互动,嬉笑打闹,真是滑稽有趣。有的就说:“那不是XXX的闺女?”“是啊,那个是XXX的儿子。”元宵节里的高跷表演真是热闹,百姓们拍手叫绝。说着、说着,又来了秧歌队,乡村里上了点年岁的妇女都爱扭秧歌,元宵节里扭秧歌,那是必须的,随着秧歌的扭来扭去,元宵节的气氛更浓了,人们议论的话题就更多了。

儿时元宵节的夜晚又是一番光景。那时候,农村里普遍很穷,买不起贵的烟花,其实,就见不着太贵的烟花。那时候,普遍都买一种叫“滴答金”的烟花,可以一根根的放,也可以一把把的放,放起来一滴答、一滴答地发着金星、金光,儿时元宵节,常一根根地粘到灶台上放,听着“噗拉、噗拉”地一声声响,看着满屋金光闪闪,煞是好看。有时还拿着滴答金跑到街门外,和小朋友一起凑热闹似的放,有的拿在手中一根根的单放,有的拿着一把在夜空中摇着放,灯火在各个角落不停地闪烁,有的把滴答金从胡同头粘到胡同口,直接连到南大街,从高处看,这条远近闻名的大胡同如一条长龙,闪着金光,成了那时夜晚的一道小风景。有时还点着滴答金串门放,串了这家串那家,街坊邻居几乎都串遍了,到了哪家,哪家的夜空就飞出了欢声笑语,也留下了浓浓的烟花味,其实,也就是元宵节的味道。

过去到了元宵节,母亲有时还蒸花灯,用面做成圆状,中间做一个大孔,不用发酵就蒸出来,放上棉线,加上豆油,点起来就是花灯,再用红纸制作出小红灯笼,把花灯放进去,到了晚上点上,制作的多了,提着到大街上,摇摇晃晃,红红火火,也特别好看,这都是儿时元宵节的乐趣,现在感受不到了,就是想也想不全了。

参加工作后,在单位里过元宵节,记得1991年的元宵节很有意义,单位里举办灯会,各科室制作了五彩缤纷的灯,财务科制作了别具一格的元宝灯,金光闪闪,也昭示着财源滚滚;用电科制作了万家灯火的“光明灯”,意味着为民送光明;车队制作了安全行车的“安全灯”,两旁制作的对联是:“高高兴兴上班去,安安全全回家来”......这些灯不仅在单位里展出,并参加了市里灯展。我那时担任单位的'宣传干事,代表单位参观展出,华灯初上的夜晚,当我随着人流漫步在红旗路中段、泽山路商场的时候,映入眼帘的是千奇百怪的观灯,那简直就是一片灯的海洋,这是小城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元霄灯会,灯下漫步,如同进入一个五彩斑斓的灯的世界,给人以美的享受,使我过足了观灯“瘾”,现在想来,仍感到回味无穷。

前些年,每逢元宵节,小城就举办“猜灯谜”活动,激起了我和女儿的兴趣,父女一商量,就来到了竞赛场,女儿猜灯谜还真行,常常赢得奖品一大抱,满载而归,使元宵节增添了几多欢乐。

除了偶尔在小城过元宵节,我几乎每个元宵节都回老家过,头顶圆圆的明月,一家人团团圆圆,吃着圆圆的元宵,收获着圆圆满满的祝福,这个时候,我也不免要发出“月是故乡明”的感慨。吃完了元宵,走出户外,放着鞭炮,放着地上的“泥锅子”,观着天空的礼花,夜空与大地遥相呼应,夜空“啪啪”作响,地上有说有笑,好不热闹,在欢快的气氛中度过了元宵节。这个时候我要说:“在老家过元宵节,真好!”

正月十五闹元宵,元宵节里各不同,但带给人们的欢乐是相同的,渴望万家团圆的愿望是一样的。在元宵节即将到来之际,祝愿全国同胞元宵节快乐!团团圆圆!

乡村元宵节

乡村的元宵是从白天开始的。晚上游灯,白天游神。游神,就是抬上菩萨到处走一走。乡里人体谅菩萨整年正襟危坐,要管人间万事,很累,还捞不着一次公费旅游。春天到了,百姓可以到野外踏青,菩萨有腿却哪里也去不了,纯朴的百姓愿意在元宵节那天,当一回菩萨的“腿”,带他们到村里村外走走。

菩萨坐不惯汽车,即使有宝马,也到不了沟垄巷陌;八抬大轿是古代官员坐的,博物馆里有。百姓泥腿子出身,备不了,找出几把老旧的太师椅,因陋就简做成菩萨的座椅,那太师椅的颜色犹如农人脸上的黧黑。百姓也有一点小小的私心,菩萨走门串户,也捎带着给百姓送来吉祥和平安。

菩萨出巡,从香烟缭绕的寺庙下乡,“肃静”“回避”的牌要举得很高的,但菩萨不嫌热闹,敲锣打鼓就不用多说,开路要四门铳枪,铳声比春雷还响。引路的除了租来的高头大马,富裕起来的农人与时俱进,西装革履,开上一溜的小轿车,有意无意地要把菩萨出游弄成高规格的出访,乐此不疲,也不管坐在椅子上的菩萨会不会心存嫉妒。

农人为了愉悦菩萨也愉悦自己,穿上只有在戏台上才能看到的服装,彩旗飘扬,十音八乐、舞龙狮、踩高跷、跑旱船甚至扭秧歌,会什么就来什么,不会的也要经过大半年的训练。比较有特色的是大钹队,清一色的乡村妇女,穿大红大绿的衣裳,手里拿着两面铜大钹,指挥的鼓声一响,组成阵势的妇女们扭动略显僵硬的身体,整齐而又粗枝大叶地做出各种姿势,配合脚步的移动,手上的钹齐鸣,似乎要攻伐什么,让人仿佛回到古战场。她们尽情地让钹发出轰天的声音,不是要证明她们红装武装都爱,而是要让人们看看,她们的文艺细胞并没有随繁重劳作的汗水而流淌干净。元宵节看作一次农人自发的文化下乡更贴切。

典故一定要搬上一些的,比如八仙过海,老旧了,但没有多少文化的老年人喜欢,戏剧舞台上有《十五贯》和娄阿鼠,那年是鼠年,刚好可以扮演,走在路上也给农人一些警戒。晚上观看游架子灯,不提防就有一只老鼠从动画片里蹿到架子上,细看却是惟妙惟肖的“米老鼠”。不禁纳闷:这美国的米老鼠什么时候要拿到签证,到中国来欢度元宵节了?说农人朴拙,他们还挺幽默的,连这样的国际玩笑都敢开。不知道中国的土菩萨喜不喜欢这洋玩意。

在爆竹声声中,菩萨大概也来不及细想。他们的身前身后都有十音八乐和戏曲演唱,农人大概也知道菩萨不喜欢流行歌曲,就咿咿呀呀地唱了一路,不管菩萨烦不烦。菩萨经过的地方,农人总要燃起一堆火,不知是天冷时要给菩萨烘暖,还是预示今年自己今年的家景要红火。鞭炮是要放的,越响越好,菩萨的耳朵耐得住高分贝的噪音。各家各户要争着给菩萨压岁钱,用红绳子系好,挂在菩萨的脖子上,没人想到这是把菩萨当走亲戚的小孩,更不会想到天国究竟流不流行收红包。

走一段距离,就有一户人家在门前的场上摆好供品,请菩萨驻足喝一杯茶,这叫“接茶”。菩萨自然不能拒绝,来者不拒,停下来喝点茶,吃些点心。几乎所有的人家都在杯中斟满了档次不一的美酒,无论如何,菩萨是要喝一杯的。这一路走走停停,吃吃喝喝,菩萨的肚量和酒量还真行。

酒酣的菩萨颠簸了一天,还不能提早休息,晚上游灯还得隆重出席,一切照旧,只是游行的队伍中多了各种灯。火树银花,一夜鱼龙舞,让人仿佛回到了宋朝。这里的元宵灯就是从宋代一直流传下来的。英国史学家汤因比愿意生活在中国的宋代,不知道他看了乡村元宵灯后会有什么感慨。

菩萨是不会感慨的,从白天到晚上,一路醺然,这回爆竹声稀落了,该好好安歇了。这一个难眠的元宵夜,就让它在各家各户门前的大红灯笼里继续明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