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 > 写日记 > 写日记作文 > 有关数学生活日记模板集锦十篇

有关数学生活日记模板集锦十篇

推荐人: 来源: 博学咖 阅读: 2.8W 次

一天终于结束了,我们对人和事情也有了新的看法,立即行动起来写一篇日记吧。快来参考日记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数学生活日记10篇,欢迎大家分享。

有关数学生活日记模板集锦十篇

数学生活日记 篇1

今天老爸给我一个任务,要我估算一下住在辰凯小区里大约有多少人?

这个任务我怎么完成呢?不可能叫我一家一家去统计吧?我想了好久,假如我能知道辰凯小区有多少幢房子,每幢房子有几户,每户有多少人,不就算出来了吗!

哪我怎样知道辰凯小区有多少幢房子呢?我想起来了,辰凯小区有一块小区分布图。我立即下楼找到分布图,我看到分布图上面最大的门牌号是161、但不是所有的161幢楼房一样高,有别墅、小高层、多层公寓。其中有3幢11层高的小高层,各有2个门牌号;别墅有10栋,分别1个门牌号。剩下的全是6层高的多层公寓。多层公寓共有多少门牌号呢?应该这样算:161-3×2-10×1=145、

知道了门牌数与层数,我就能算出户数,但每户应该算几个人呢?我假设每户住3人。别墅的总人数=10×3=30人;小高层的总人数=3×2×11×2×3=396人;多层公寓总人数:145×6×2×3=5220人。因此小区大约总人数有30+396+5220=5646人。

完成了爸爸的任务后,我觉得很开心,觉得自己还挺能干的,还能统计出小区居住的人数来,不容易。

数学生活日记 篇2

今天老爸给我一个任务,要我估算一下住在辰凯小区里大约有多少人?

这个任务我怎么完成呢?不可能叫我一家一家去统计吧?我想了好久,如果我能知道辰凯小区有多少幢房子,每幢房子有几户,每户有多少人,不就算出来了吗!

哪我怎样知道辰凯小区有多少幢房子呢?我想起来了,辰凯小区有一块小区分布图。我立即下楼找到分布图,我看到分布图上面最大门牌号是161、但不是所有161幢楼房一样高,有别墅、小高层、多层公寓。其中有3幢11层高小高层,各有2个门牌号;别墅有10栋,分别1个门牌号。剩下全是6层高多层公寓。多层公寓共有多少门牌号呢?应该这样算:161-3×2-10×1=145、

知道了门牌数和层数,我就能算出户数,但每户应该算几个人呢?我假设每户住3人。别墅总人数=10×3=30人;小高层总人数=3×2×11×2×3=396人;多层公寓总人数:145×6×2×3=5220人。因此小区大约总人数有30+396+5220=5646人。

完成了爸爸任务后,我觉得很开心,觉得自己还挺能干,还能统计出小区居住人数来,不容易。

数学生活日记 篇3

生活中的数学需要我们细心发现,为同学们特别提供了数学生活日记容积与体积,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由于容积与体积的计算方法相同,因此不少同学认为容积就是体积。其实,体积与容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是有区别的:

一、意义不同。体积是指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而容积是指木箱、油桶等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一个物体有体积,但它不一定有容积。

二、测量方法不同。求物体的体积是从物体的外面测量它的长、宽、高进行计算,而求物体的容积则必须从里面来测量它的长、宽、高,然后计算。因此,对于同一个物体,一般地说,它的容积要比体积小。

三、单位名称不完全相同。体积单位一般用: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固体、气体的容积单位与体积单位相同,而盛液体的容积单位一般用升、毫升。

本文就是我们为广大同学准备的数学生活日记容积与体积,希望可以为大家的学习起到一定作用!

数学生活日记 篇4

今天的数学课上我们学到了年、月、日这一单元,可有趣了。

第二节课是数学课,清脆的上课铃过后,我们的胡老师快步走上讲台满脸微笑地说:“请大家把书翻到46页,看第一题。”老师问大家:“同学们知道不知道新中国成立是哪一年呢?”同学们齐声答道:“新中国成立是1949年10月1日”老师说:“同学们真棒,接着听下一题:申奥成功是哪一年?”同学们都鸦雀无声都不知道了,老师说:“我来告诉大家,申奥成功是20xx年7月13日”。接着老师详细的讲了一些有关年、月的知识。

‘年’有平年和闰年,平年的二月是28天,平年有365天。闰年的二月是29天,闰年有366天。每隔四年闰一次年,要想知道哪一年是不是闰年,要用年数除以400就能算出来,能被除尽的就是闰年,比如:明年是20xx年可以除尽,明年就是闰年。一年的12个月中:一、三、五、七、八、十、腊是大月,每月有31天,四、六、九、十一是小月,每个月有30天,只有二月是28天。

学了这一课,让我感受到了古代人们的智慧,数学知识太奥妙了,我要在数学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吸取更多的知识。

数学生活日记 篇5

今天下午,我和妈妈来到了人山人海、物品琳琅满目的胖发祥超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大小小的柜台,其中一个柜台上面用一根小棍子撑起一张大黄幅,上面写着黄金打八五折,进入生活区,里面的打折商品更是不计其数,什么洗衣粉打七五折了呀,小点心降价了呀,“呀!土豆”买四送一了呀!

我顿时对这些打折物品起了浓厚的好奇心,“呀!土豆”是打几折呢?洗衣粉的现价是多少元呢?我便请教妈妈,妈妈笑眯眯的对我说:“你可以用你学过的知识来解决呀!”

我恍然大悟,我不是刚学了打折扣嘛!便认真思考了起来,现价=原价×折扣数,洗衣粉的原价是14元,现价就应该用14×70%=9.8元,根据上面的原理,就是用买四包“呀!土豆”的钱买了五包,用 4+1=5包,4÷5=80%,也就是打八折,我很自豪的对妈妈说出我的解题思路,妈妈直夸我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

数学生活日记 篇6

今天,妈妈跟我说:“雪飞,跟你玩个游戏吧!”我说:“好呀!”

妈妈拿来一块圆纸板,纸板中心用钉子固定了一根指针。纸板平均分成24个格,格内分别写着1—24、“妈妈,游戏规则是什么?”“游戏规则很简单:指针转到单数格或双数格,都要加上下一个数。加起来是单数就是我赢,加起来是双数就是你赢。”

我一连玩了十多次,可是每次都输。“为什么总是单数呢?”我问妈妈。妈妈说:“你自己想想吧!”于是,我绞尽脑汁地想,终于让我想起了:单数+双数=单数。这下子我明白了,假如指针转到单数格,那么加下一个数就是双数;假如指针转到双数格,那么加下一个数就是单数。所以,指针转到任何一格,加起来数都是单数。

数学生活日记 篇7

今天,我在《小学奥数解题方法大全》上看到这么一题,一个矩形分成4个不同的三角形,绿色的三角形面积占矩形面积的15%,黄色三角形的面积是21平方厘米,问:矩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看到这个题目,我犯迷糊了,想:只告诉一个占的面积与另一个三角形的面积,这怎么求吗?坐在椅子上的妈妈看了一眼,嘲笑我说:"哼,还说高水平,连这道题都不会做,呵呵。"

我知道妈妈用的是激将法,目的是激怒我的好胜心,让我把这题做完。为了让妈妈认为她的激将法成功了,我就硬着头皮做了下去,可是怎么想也理不出头绪来。但是我并没灰心,继续做了下去,我做了出来。

根据图可以发现,两个红三角形占了矩形的一半,一个黄三角形与一个绿三角形又占矩形的一半,而绿色的三角形面积占矩形面积的15%那么黄色三角形占矩形面积的50%-15%=35%,我们拿量除以率就是21÷35%=60(平方厘米)。

原来这么简单,多亏了妈妈的激将法啊!

数学生活日记 篇8

国庆长假期间,我们一家人来到了华联商厦。首先,我们先去给爸爸买衣服,爸爸挑了一件他特别喜欢的衣服。正好国庆期间特价打八折。爸爸问我,一件衣服的价钱是150元,打八折相当于衣服的价钱乘以0。8,你知道一件衣服多少钱吗?我想:150乘0.8,不如将于150除10等于15,0.8乘10等于8,再相乘,15乘8等于120元,结果得120元,我高兴得对爸爸说:“是120元!”爸爸问:“为什么呢?”我便把问题解答的过程告诉了爸爸,爸爸说:“对,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将0。8乘10,150乘8等于1200,再点上一位小数点就成了120。”

买完衣服,我们就来到了地上超市,爸爸对我说:“商店奶制品正在做促销活动,买二赠一,如果买两箱,相当于打几折呢?”我说:“让我算一算。”我想半天也想不出来,只好问爸爸,爸爸是这样解答的:“买二赠一就是花两箱牛奶的钱买三箱的牛奶。一箱50元就相当于花100元的钱买了150元的牛奶,那拿100除以150就相当打的折数,100除以150等于0。6,结果在6。5到7折之间,你明白了吗?”我说:“噢,原来是这样的,我现在明白了!”

在回家的途中,我也发出了许多生活中的数学,例如:楼层的高度,廓的面积,太阳能的容水量,国旗的`精确度等等一些问题和发现!

这就是我在生活中的数学发现,我相信,还有更多的数学问题在前方等待着我们!

数学生活日记 篇9

在我们生活中,经常会涉及到很多数学问题,只要我们勤于思考,善于发现总结,就可以解决身边的许多问题。

一天,妈妈给我了9个硬币,说:“这儿有9枚硬币,其中有一枚是假的,能不能够将假硬币找出来?”我说:“这还不简单!”,我接受了任务。

我左瞧瞧,右看看,好象没什么不同嘛。我又用东西敲一敲,声音好象也一样!怎么办呢?我想了想,哦!用天平,真硬币和假硬币的重量肯定不一样!妈妈笑了笑,给我了一个没有砝码的天平,说:“嗯,假硬币的质量轻一些,但我只有没有砝码的天平,你想办法把假硬币找出来吧。”

我先把硬币分成了3份,然后天平的两边各放一份。天平没有反映,我想假硬币肯定不在这2份里面。但我不放心,从天平上拿下了左边的一份,把剩下的第三份放了上去,一开始时没什么反映,但左边的这端慢慢的翘起来了,哦,假硬币果然在左边的这3枚硬币里。我又拿出了左边硬币中的2枚称,好象一样重呀!“我知道了,假硬币肯定是那一枚!”我叫了起来。“对,你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出生活中的数学题,真不错!”妈妈说。

其实,我只是用简单的数学知识解决了这个问题。而且,只需称两次,就从9枚硬币里找出了其中一枚假硬币。

所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我们不但要学习课本上的知识,还要留心观察生活中的数学。如果你将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你就会发现数学——原来是那么有趣。

数学生活日记 篇10

今天是中秋节,爸爸妈妈带我去商店买东西。

我看到两家商店都在搞促销,商店一是有奖销售,一等奖1名,奖金是20xx元;二等奖2名,奖金是800元;三等奖10名,奖金是100元;四等奖100名,奖金是5元。商店二是所购商品九折销售。我心想:等会爸爸肯定又要问我问题了,便跟老爸说:“我要上厕所”。没想到老爸却看穿了我的心思,让我好好想想在哪个商店买东西更好呢?我仔细地想了想,说出了我的想法:“商店一是有奖销售,运气好才能中奖,商店二是九折销售,实实在在的让利,所以我们应该在商店二买东西”。爸爸听了我的想法,觉得还是有点道理的。所以我们在商店二买了好几百元的东西。

买了拜节的礼品后,我们打的去奶奶家拜节。在车上,爸爸又问了我一个问题:“出租车是2。5公里内,起步价是5元,以后每增加1公里则增加2元,不足1公里的算1公里,如果到奶奶家是5公里,那么我们打的要花多少钱?”我想了想,说:“10块钱,对吗?老爸。”爸爸摇了摇头问到:“你是怎么算出来的呀?”“5公里不就是2个2。5公里吗?起步价5元呀,所以不就是10元吗?”我望着爸爸说道。

爸爸还是摇了摇头,让我再认真想想,可我就是想不起来。爸爸看着我问到:“到奶奶家是几公里呀?”“5公里呀。”“起步价是2。5公里要花多少元?”“5元。”“每增加1公里是不是要增加2元钱?”“是。”“那么到奶奶家的距离减去起步价的距离是多少呢?”“是2。5公里呀。”“这2。5公里要花多少钱呢?”我想了想说是6块钱。“我们总共要花多少元?”“应该是:5+6=11元,哦,原来我少加了一块钱阿。”“以后要多多注意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这时,车也停了下来,我们结束了生活中数学问题的探讨。

原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我们要用一双慧眼去发现他,还要用大脑去思考其中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