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教学 > 学习园地 > 科普知识 > 关于地球的简介

关于地球的简介

推荐人: 来源: 博学咖 阅读: 2.69W 次

地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也是目前已知具有生命系统的星球。地球是处于太阳系行星轨道由近到远的第三颗行星,距离太阳约1.5亿千米。目前地球上的物种可能多达1万亿之多,人类的数量目前多达近80亿。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关于地球的简介,希望有所帮助!

关于地球的简介

地球的起源

与其它类地行星类似,地球起源于约45.4亿年前。大约46亿年前,氢分子云的引力坍缩,在其中心形成了我们的太阳。其余部分围绕太阳,并形成原始行星盘。随后原行星盘内的冰粒、尘埃、气体等等开始吸积,最终演化成了我们的地球。初生的地球表面是由岩浆组成的“海洋”,经过漫长的岁月才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海洋。

地球有多大?

首先我们要了解1米的概念,以及1000米=1千米(公里)远的概念。我们常人的身高不足2米,可以想象一下1千米有多远?

地球的直径约为12742千米,从而可以得出其周长约为40030千米。如果您现在乘坐一架速度约为每小时1000千米的民航客机的话,那么需要花费约40个小时才能环绕地球一周。

地球的结构

地球的构成由内向外是:地球的最中心是含有铁和镍的固体内核以及外围包围的液体外核、往外是富含铁和镁的硅酸盐岩石的地幔、地球固体最外层的是地壳、地面大气层最低层的是对流层,对流层与我们的天气变化息息相关、往外是平流层,这一层中含有臭氧,有吸收紫外线的功能,从而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免遭强烈紫外线的直接照射。再往外高一点的.是中间层、其次为热层,这一层空气已经很稀薄了,具有大量的等离子体。最后一层为散逸层,是外太空的起点,含元素中最轻的两种气体:氢(H)及氦(He)。

地球的自转与公转

地球的自转是我们非常熟知的,太阳每日东升西落,1天约为24小时。从北极向下看去地球的自转方向是逆时针的,当然南极看的话就是顺时针的。

不过有趣的是因为地球与月球潮汐加速的缘故,现在地球的太阳日已经比19世纪略长一些,每天要长0至2毫米左右。

日月对海洋的引潮力使地球自转速度变慢,令地球一日的长度每100年增加1.6毫秒,导致一年的日数减少,有证据表明泥盆纪中期的一年有400日。

地球绕太阳转一圈便是地球的公转,地球的公转约为365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1年。地球公转方向为逆时针,与自转方向相同。

地球的季节变化

由于地球具有大约23度的转轴倾角,因此围绕太阳公转时,就有了季节之分。当太阳直射到赤道时,为春秋季节。当太阳直射到北半球时,北半球便处于夏季,而南半球处于冬季。

地球的天然卫星-月球

在类地行星中,月球是一颗拥有球形状态的天然卫星。目前月球的自转周期恰好与它的公转周期一致,大约都为27.32天。这也使得月球总是一面朝向我们,因此在地球上看月球时,几乎(要考虑天平动)只能看见它的一面。由于地月间的潮汐相互作用,月球会以每年大约38毫米的距离逐渐远离地球。

太阳的直径大约是月球的400倍,凑巧的是它与地球的距离也是400倍远,因此从地球看到的月球和太阳目视大小几乎相同,这就创造了日全食和日环食。月球的月相变化是由于其公转地球造成的,当月球位于地球与太阳之间时,我们从地球上几乎看不到月球(因为月球被日光照亮区域几乎为0);当地球位于月球与太阳之间时,地球的夜面就可以看见满月。

月球的形成目前有好几种假说,其中大碰撞说是目前青睐的科学假说。该假说认为,大约45亿年前,一颗火星般大小(比地球小一半)的天体忒伊亚与早期的地球撞击,残留的碎片吸积后形成了月球。

月球的直径大约3474.8千米,而地球直径约为12742千米。因此大约3.7个月球并排一线才有地球直径那么的宽大,同时也知晓其体积约为地球的0.0203倍,意思是大约49.3个月球才能装满一个地球。另外其质量的话,大约需要81.3个月球才有一个地球那么重。

起源与演化

地球形成

地球历史非常久远。根据放射性碳定年法的测量结果,太阳系大约在65±0.08亿年前形成,而原生地球大约形成于65±0.04亿年前。从理论上讲,太阳的形成始于65亿年前一片巨大氢分子云的引力坍缩,坍缩的质量大多集中在中心,形成了太阳;其余部分一边旋转一边摊平,形成了一个原行星盘,继而形成了行星、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和其他太阳系小天体。星云假说主张,形成地球的微行星起源于吸积坍缩后剩下的由气体、冰粒、尘埃形成的直径为一至十千米的块状物。这些物质经过1000至2000万年的生长,最终形成原生地球。初生的地球表面是由岩浆组成的“海洋”。

月球大约形成于45.3亿年前,关于月球起源的研究还没有定论,最受欢迎的是大碰撞假说。该假说认为,有一颗叫做忒伊亚的天体与地球发生了碰撞,这颗天体的尺寸和火星差不多,其质量为地球的10%,碰撞引发了巨大的爆炸,爆裂出的物质飞到了太空中,经吸积作用形成了月球,而忒伊亚的一部分质量也熔入了地球。在大约41亿至38亿年前这段时间,地月系统进入了后期重轰炸期,无数小行星撞击了月球的表面,使月球表面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可以推测出,当时的地球也遭遇了很多的撞击。

从太古宙起地球表面开始冷却凝固,形成坚硬的岩石,火山爆发所释放的气体形成了次生大气。最初的大气可能由水汽、二氧化碳、氮气组成,水汽的蒸发加速了地表的冷却,待到充分冷却后,暴雨连续下了成千上万年,雨水灌满了盆地,形成了海洋。暴雨在减少空气中水汽含量的同时,也洗去了大气中的很多二氧化碳。此外,小行星、原行星和彗星上的水和冰也对是水的来源之一。黯淡太阳悖论指出,虽然早期太阳光照强度大约只有当前的70%,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足以使海洋里的液态水免于结冰。约35亿年前,地球磁场出现,有助于阻止大气被太阳风剥离。其外层冷却凝固,并在大气层水汽的作用下形成地壳。陆地的形成有两种模型解释,一种认为陆地持续增长,另一种更可能的模型认为地球历史早期陆地即迅速生成,然后保持到当今。内部的热量不断散失,驱动板块构造运动形成大陆。根据大陆漂移假说,经过数亿年,超大陆经历三次分分合合。大约7.5亿年前,最早可考的超大陆罗迪尼亚大陆开始分裂,又在6至4.5亿年前合并成潘诺西亚大陆,然后合并成盘古大陆,最后于约1.8亿年前分裂。地球处于258万年前开始的更新世大冰期中,高纬度地区经历了数轮冰封与解冻,每40到100万年循环一次。最后一次大陆冰封在约10000年前。

生命进化

地球提供了仅有的能够维持已知生命进化的环境。人们认为约40亿年前的高能化学反应产生了能够自我复制的分子,又过了5亿年则出现了所有生命的共同祖先,而后分化出细菌与古菌。早期生命形态发展出光合作用的能力,可直接利用太阳能,并向大气中释放氧气。大气中积累的氧气受到太阳发出的紫外线作用,在上层大气形成臭氧(O3),进而出现了臭氧层。早期的生命以原核生物的形态存在。根据内共生学说,在生命进化过程中,部分小细胞被吞进大细胞,并内共生于大细胞之中,成为大细胞的细胞器,从而形成结构相对复杂的真核细胞。此后,细胞群落内部各部分的细胞逐渐分化出不同的功能,形成了真正的多细胞生物。由于臭氧层吸收了太阳发出的有害紫外线,陆地变得适合生命生存,生命开始在陆地上繁衍。已知生命留下的最早化石证据有西澳大利亚州砂岩里34.8亿年前的微生物垫化石,西格林兰岛变质碎屑岩里37亿年前的生源石墨。

约瑟夫·可西文克博士1992年首先提出猜测7.5亿年到5.8亿年前的新元古代成冰纪大冰期时,强烈的冰川活动使地球表面大部分处于冰封之下,是为雪球地球(Snowball Earth)假说。5.42亿年前发生了埃迪卡拉纪末期灭绝事件,紧接着就出现了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地球上的多细胞生物种类猛增(如三叶虫、奇虾等)。寒武纪大爆发之后,地球又经历了5次生物集群灭绝事件。其中,发生在2.51亿年前的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是已知地质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物种灭绝事件;而距今最近的大灭绝事件是发生于6600万年前的白垩纪-古近纪灭绝事件,小行星的撞击使非鸟恐龙和其他大型爬行动物灭绝,但一些小型动物逃过一劫,例如那时还像鼩鼱一样大的哺乳动物。在过去的6600万年中,哺乳动物持续分化。数百万年前非洲的类猿动物(如图根原人)学会了直立。由此它们得以更好地使用工具、互相交流,从而获得更多营养与刺激,大脑也越来越发达,最后进化成人类。人类借助农业和文明的发展享受到了地球上任何其他物种都未曾达到的生活品质,也反过来影响了地球和自然环境。

未来演化

在15至45亿年后,地球的转轴倾角最多可能出现90度的变化。据推测,地球表面的复杂生命发展还算年轻,活动能够继续达到极盛并维持约5到10亿年,不过如果大气中氧气完全消失,这个时间将会延长到23亿年。地球在遥远未来的命运与太阳的进化紧密相连,随着太阳核心的氢持续核聚变生成氦,太阳光度将持续会缓慢增加,在11亿年后增加10%,35亿年后则增加40%之多,太阳释放热量的速度也将持续增长。根据气候模型,地球表面最终将会受到太阳辐射上升会产生严重后果,最初只是热带地区,然后到极冠,长久下去,海洋将会汽化并消失。

地球表面温度上升会加快无机碳循环,降低大气二氧化碳含量。大约5至9亿年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逐渐会低到10ppm,若没会进化出光合的方法,C4类植物将没有生存的权利。植被的缺失会使地球大气含氧量下降,地球上的动植物会在数百万年内灭绝。此后预计再过十几亿年,地表水消失殆尽,地球平均温度,气温,也将上升到70 °C。即使太阳永远保持稳定,因为大洋中脊冒出的水蒸气减少,约10亿年后,27%的海水会进入地幔,海水的减少使得温度剧烈变化而不适合复杂生命。

50亿年后,太阳进化成为红巨星,地球表面此时已经不能形成复杂分子了。模型预测太阳将膨胀至约当前半径的250倍,也就是大约1天文单位(1.5亿千米),地球的命运仍尚不明确。成为红巨星时,太阳会失去30%的质量。因此若不考虑潮汐力的影响,当太阳体积最大时,地球会移动到约距太阳1.7天文单位(2.5亿千米)远处,摆脱了落入膨胀太阳外层大气的命运;然而即使真是如此,太阳亮度峰值将是当前的5000倍,地球上剩余的生物也难逃被阳光摧毁的命运。2008年进行的一个模拟显示,地球的轨道会因为潮汐效应的拖曳而衰减,使其落入已成为红巨星的太阳大气层而最终被蒸发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