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教学 > 语文教案 > 教案模板 > 小班陶艺蜗牛教案

小班陶艺蜗牛教案

推荐人: 来源: 博学咖 阅读: 6.49K 次

作为一名教职工,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班陶艺蜗牛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班陶艺蜗牛教案

小班陶艺蜗牛教案1

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年龄小,手腕肌肉尚未发育完善,手眼不能协调一致。开展陶泥动手制作的活动可以增强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通过陶泥教学活动,不仅能使幼儿掌握一些简单的塑造物体形象的方法和技能,并能增强幼儿手的协调性、灵活性,促进其智力的发展。在上学期的陶泥活动中,孩子们初步掌握了捏、团、搓、压等技能,学会了搓面条、团汤圆等。在此基础上本学期我结合了小班孩子喜爱动物的年龄特点设计了此活动《蜗牛》。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泥条盘绕的方法制作蜗牛。

2、愿意和同伴交流、讨论,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创意。

3、养成耐心、细致做事的习惯,对陶艺活动感兴趣。

重难点分析

活动重点:学习用泥条盘绕的方法制作蜗牛。

活动难点:用泥条盘绕的方法制作蜗牛,愿意和同伴交流、讨论,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创意。

活动准备

蜗牛图片多幅、陶泥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哪个小动物呀?你在哪里见到小蜗牛过?它在干什么?

二、观察蜗牛图片,了解蜗牛的外形特征

1、观察蜗牛的身体。

师:小朋友,你们看,蜗牛头上有什么?(触角)

2、观察蜗牛背上的壳。

师:你们有没有注意到蜗牛背上有个什么?(壳)

3、幼儿尝试用肢体动作表现蜗牛的基本动态。

师:谁来说说,你看到小蜗牛在干什么?它是怎么爬的?谁来学一学?

三、教师引导幼儿创作小蜗牛

1、师:小蜗牛真可爱,小朋友,你们想不想把你喜欢的小蜗牛用陶泥做出来呀?今天老师要请小朋友们用陶泥尝试制作各种各样的蜗牛。

2、师幼讨论,练习蜗牛的制作方法。

3、教师示范用泥条盘绕的方法制作蜗牛。

四、幼儿制作,教师指导

鼓励幼儿大胆创作各种不同姿态的蜗牛,教师个别指导。

五、活动评价

幼儿将制作的蜗牛展示出来,互相评价。说说你喜欢哪位小朋友制作的蜗牛,为什么?

课后反思

在这个活动中,我引导了幼儿观察蜗牛的外形特征,幼儿了解了蜗牛有触角和眼睛还有身上的壳。但是在幼儿创作的环节中,由于时间和材料准备的关系,我没有让幼儿给蜗牛制作眼睛和触角,有点小遗憾,这部分我是在课后帮助幼儿一起完成的。在制作蜗牛的时候,我引导孩子们把蜗牛的壳和身体都放在一起进行盘条了,经过这次活动,我建议可将其两分开盘条,做出来的`蜗牛还要逼真。

小班陶艺蜗牛教案2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泥条盘绕的方法制作蜗牛。

2、愿意和同伴交流、讨论,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创意。

3、养成耐心、细致做事的习惯,对陶艺活动感兴趣。

活动准备:

1、教师布置“蜗牛”生活场景。

2、蜗牛图片多幅。

3、陶泥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出示图片,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你们看,这是什么?

2、讨论、练习蜗牛的制作方法。

(1)教师:蜗牛长什么样子?我们可以怎样制作蜗牛呢?

(2)师幼共同讨论蜗牛的制作方法。

(3)教师:蜗牛平时生活在哪里?会干些什么?请你们用陶泥尝试制作各种各样的蜗牛。

由于有了图片的加入,因此在此处教师没有进行示范,而是采用和幼儿一起讨论的方式引导幼儿自己讲述制作的方法,同时也为后期制作不同的蜗牛奠定了基础。

3、幼儿制作,教师指导。

鼓励幼儿大胆创作各种不同姿态的蜗牛。

4、活动评价。

幼儿将制作的蜗牛放置于生活场景中,互相评价。教师作点评。

评价环节,教师为幼儿制作的蜗牛创设了一个生活空间,使幼儿制作的蜗牛仿佛一下子“活”了起来。这样容易激起幼儿自己讲述的欲望,有利于幼儿语言和交往能力的发展。

活动建议:

1.区角活动在美术区开展绘画活动“可爱的蜗牛”;在墙面张贴图片,供幼儿欣赏。

2.家园共育家长可以和幼儿一起上网或去图书馆查阅有关蜗牛的资料,帮助幼儿了解其特征,扩展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