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教学 > 语文教案 > 教学反思 > 《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教学反思范文

《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教学反思范文

推荐人: 来源: 博学咖 阅读: 6.83K 次

昨天,我在四(5)班上了《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一课,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体验知道舌头、唾液、牙齿对食物的消化作用。教学难点是能够在观察和已有经验的的基础上,做出食物在口腔内部变化和牙齿形状特征。

《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教学反思范文

为了突出本节课的重点从而突破难点,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开展活动

1、观察口腔结构。

2、观察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

3、观察口腔内各结构的作用。

4、观察牙齿的形状并分类。

5、观察牙齿的作用。

6、正确刷牙的方法。

7、龋齿的形成以及预防的方法。

“同学们,你知道为什么在吃饭时我们要细嚼慢咽吗?这里面含有怎样的科学道理呢?”我用谈话的方式引入课题,激发了学生兴趣,引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在整个过程中,让学生通过咀嚼饼干来感受牙齿、舌、唾液的作用,主要让学生能够充分感受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体验到牙齿、舌和唾液在食物消化过程中相互协调的`工作方式。口腔作为消化器官之一,其内部也存在一个有系统的结构,这对于学生建立系统化的认识是有帮助的,并且形成“口腔对食物初步消化作用”的直观认识。懂得口腔里唾沫、牙齿、舌头三者的协同作用才能更好地让食物在口腔里被捣烂、磨碎,为顺利下咽进入下一道消化程序打好基础。

为了突出牙齿的重要性,在观察牙齿环节中,先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推出不同牙齿的作用,并互相观察对方牙齿来探究其特点、弄清不同形状的牙齿在口腔里的排列分布,最后根据观察的结果将牙齿模型贴在口腔图中。这样使学生对牙齿的形状排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还让回忆平时吃面包、甘蔗、豆子等食物情形。在给牙齿划分类别的基础上,引起学生关注不同位置和不同类型牙的特征和功能,希望学生认识到牙在食物的消化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是切碎、研磨食物,不同牙齿在消化的不同阶段承担着不同的工作,要保护好牙齿,这样有利于消化,有利于健康。

再阅读课本资料和利用视频感受蛀牙的形成,体会保健的重要性;播放录像,进行保健教育。

本节课,虽然通过观察体验活动,让学生学得比较宽松,并留下深刻的回忆,但我总觉得,时间仓促,后面几个环节,要不是用了多媒体,通过视频让学生直观、便捷的了解到实验现象,我想,这堂课还真难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