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教学 > 语文教案 > 教学反思 > 幼儿园科学教学反思《杯子里的水哪儿去了》

幼儿园科学教学反思《杯子里的水哪儿去了》

推荐人: 来源: 博学咖 阅读: 2.38W 次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优秀的教学反思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科学教学反思《杯子里的水哪儿去了》,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园科学教学反思《杯子里的水哪儿去了》

水是幼儿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物品之一,他们对水很感兴趣,在盥洗室里总是想尽各种方法玩水。而且水无色无味,没有安全隐患,非常适合幼儿进行探索。在中班幼儿已经对水有了一定了解的基础上,我选择了《杯子里的水哪去了》这一科学活动,帮助他们进一步拓展和提升经验。因为是幼儿很感兴趣的内容,整个活动进行地有声有色。

在活动目标的设定上,我设定了三个目标:

1、了解生活中有些物品是容易吸水的,感知材料的特性。

2、学习运用简单的方式记录自己的探究和发现。

3、乐于与同伴交流试验的过程与结果,体验探究的.乐趣。

在活动的一开始,我以一个魔术导入活动,很快吸引了孩子们的兴趣,使孩子们精神集中到活动当中,在将水变没后,引导幼儿找出水不见了的原因。孩子们纷纷发言,有的幼儿说出了正确的答案。在老师揭开谜底后,孩子们很兴奋。但是这时我用一个提问“你们还知道有哪些材料像毛巾一样能吸水吗?”,及时拉回孩子的注意力,在调动起了孩子兴趣的同时使活动更好地进行下去。

本次活动的重点为感知材料的吸水特性。在重点的把握上,我准备了丰富多样的材料如毛巾、海绵、布、棉花、泡沫、餐巾纸等供幼儿动手操作。在幼儿动手操作前,我引导幼儿对这些材料的吸水性进行猜测,并将自己的猜测记录下来。这为后面的探究活动做好了铺垫,也使得后面的活动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孩子们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玩儿得不亦乐乎,有的组忘记了记录,有的组弄得水满桌都是。这提醒我以后一定要在活动开始之前提出要求和交代,同时在活动当中应随时关注孩子活动的情况加以指导和提醒。为了排除无关因素的干扰,保证探究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忽略其吸水的多少,我在每个杯子上都贴上了一条醒目的红线,暗示孩子每次倒入的水量,使幼儿操作起来更加方便、科学。看似不起眼的一条小红线,能够很好地起到间接知道的作用。

在难点的突破上,我设计了形象、直观、图文并茂的、符合中班幼儿年龄特点的记录方式,以便于幼儿理解和操作,同时,由于不同幼儿的发展水平不同,我给与了不同程度的支持与帮助。对于能力强的幼儿,我引导他们独立进行试验并记录,对于能力稍差的幼儿,我让他们结伴进行活动,并辅助他们进行试验,给予适当的提醒如“每种材料都要试试”,“你们分工合作,有的记录有的操作”等。这也是本次活动的亮点。

在最后的经验梳理环节,因为之前进行过猜想,所以引导幼儿加以对比,说说自己的发现。首先给予了孩子充分的讨论时间,在他们的讨论基础上,我通过集体记录的方式进行总结和提升,使幼儿获得关键的经验。

科学活动中,应多为幼儿提供身边的材料,就地取材,同时设计严谨科学的活动环节,让幼儿感知到科学其实就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