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教学 > 语文教案 > 教学反思 > 关于学生写日记教学反思范文(通用5篇)

关于学生写日记教学反思范文(通用5篇)

推荐人: 来源: 博学咖 阅读: 2.26W 次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课堂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反思是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总结经验教训。怎样写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学生写日记教学反思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学生写日记教学反思范文(通用5篇)

学生写日记教学反思 1

生活是色彩斑斓的,每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感受又是各不相同的。提倡生活写真,让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随时注意生活积累,随时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学生想写啥就写啥,爱写啥就写啥。一方面培养学生养成勤于动笔、乐于表达的好习惯;另一方面,通过生活写真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看法,释放自己真实的情感。培养学生“说真话,表真情”的习惯。这是学生应该具有的良好的习作习惯,也是我们习作教学的目的。

接手这一岔学生一年多了。每次看日记我都会发现,有的学生写雪景,有的学生写晚霞,有的学生写下棋,文笔之流利,语言之优美,让人一看就不是他自己的水平。我吃惊于这么多学生不自己写日记,什么时候起他们一写日记就是抄袭呢?我认为抄别人的'东西可能有点“积累”的作用,但学生不经过自己动脑,不亲手动笔写,习作水平是不会提高的。

所以,我就在班上读了几篇学生自己写的日记,大力表扬这些学生留心生活,写自己真实的生活,是生活的有心人,能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让抄袭的学生通过具体的例子知道怎样写日记,并告诉学生抄袭他人的习作是不可取的。

几次训练以后,我欣喜地发现,很多学生已经不再抄日记了,尽管他们写的语言朴实,没有华丽的词语,没有那么多优美的句子,但日记是自己写的,有自己的真实情感,他们在练笔当中收获到自己的东西。

我相信经过这样反复的训练,学生慢慢地会自己写话的。那样,他们参与生活的热情会更高,在体验生活、表达生活中学作文、用作文,会让每个学生爱上作文,会写作文,写出贴近生活和充满真情的习作来。

学生写日记教学反思 2

作文和日记一直是孩子们学习道路上的拦路虎。为了提高孩子们的习作水平,我们年级的老师们也基本上坚持了每周一次的周记训练。但是,这样的方法却也见效甚微。孩子们的作文水平不但没见长进,有的孩子还对写日记产生了反感。因为很多孩子都不知道周末可以选择什么题材,没有老师的`指导,他们也不知道从哪里下笔,怎样表达。与组内的老师们交流了一下,决定尽量把练笔放在课内,或者是选择有让孩子们印象深刻的事件来写。还别说,这样几次训练下来,效果还不错。比如,上个星期有南开、树人小学的老师到我校来上课。我们班有幸去上了一节科学课。树人小学的王老师把这节课上得非常精彩,给孩子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回到班上以后,我就问孩子们“这节课有趣吗?”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有趣!”“那其中的哪些事让你印象最深刻呢?”孩子们七嘴八舌地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那么,你最想写下来的是什么呢?”孩子们的思维活跃起来,“我最想写我的心情。”“我想写最有趣的那个游戏。”“我想写写给我们上课的老师。”

第二天,日记本交上来了,孩子们选择的话题没有千篇一律,侧重点各有不同。很多孩子写得非常精彩,即使是平时比较差一点的孩子也写了三、四百字。有话可写让这次日记变得轻松了许多。其实,作文训练的材料就来自我们的生活,来自孩子们的身边。只要老师能多长一个心眼,多一点小小的提示,就能让孩子们把作文变得不再那么困难。

学生写日记教学反思 3

世间万物丰富多彩、美不胜收,而且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细心观察,用心思考,就有可能发现事物的奥秘,认识事物间的联系。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第七册第二组通过《古诗两首》、《爬山虎的脚》、《蟋蟀的住宅》以及《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四篇课文向我们讲述了关于观察大自然景物和发现大自然奥秘的趣事之后要求同学们写出自己在观察中新的发现。为了让同学们有内容可写,写出高质量的习作,我在上这篇习作之前,提前两周布置同学们准备:即要求他们在家里用杯子或碗泡制绿豆或者黄豆、花生米之类的东西连续进行细致观察并坚持写观察日记。任务布置以后,同学们兴趣盎然,纷纷回家准备。两个星期以后,我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了适当指导,然后要求他们习作,发现除了极少数基础确实较差的孩子的文章写得不够理想之外,其他绝大多数孩子的文章写得都挺好。以下是我从这些孩子的文章中筛选的一部分,和各位同仁共勉,希望大家多多提出宝贵意见。

A同学:听说绿豆的生命力很强,我想做个试验。我把绿豆泡进水里,绿豆圆圆的,小小的,硬硬的,颜色呈深绿色。我想:又小又硬的绿豆怎么能发芽呢?第二天,我发现沉睡的小豆子吸饱了水变大了,颜色也变浅了,有的绿豆中间还裂开了一条缝,好像想脱掉绿色的衣裳一样。绿豆居然发芽了!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细小的嫩芽,像一个个小逗号。第三天,绿豆的芽长长了,有一颗绿豆完全脱掉就外衣,换上了淡淡的白袍。第四天,绿豆芽又长长了一点点,好多颗绿豆都脱掉了绿色的外衣,换上了白袍,像一个个小蝌蚪,又像一组五线谱的音符。绿豆的生命力真强啊!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只要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事物的奇妙。

B同学:第四天,我的豆芽已经有三四厘米长了,他们都浮在水面,好像几位娇艳、高贵的公主手拉着手在水面上嬉戏。后来豆芽公主周围鼓起了小泡泡,我没当回事。中午,豆芽公主变本加厉没有了往日的清香,反而变臭了。奶奶教我说:“豆子要放在避光的地方,不能接受阳光直射。”

C同学:第二天一大早,我就跑去看我的绿豆,我发现它的皮裂开了,像是个受伤者被歹徒的刀给划伤了似的。到中午,绿豆的'皮完全脱落了,露出了滑溜溜的小身子,别提有多可爱了!

D同学:小黄豆白白嫩嫩的肚皮上,多了一个小口子,这个口子大概有五毫米那么长。从口子里爬出了一根“线”,像从壳儿里爬出的一个小蚯蚓。

……

在这次实验的过程中,同学们用短短十天左右的时间竟发现了一颗小小的绿豆或黄豆在生长过程中的一些细微变化,并能用自己手中的笔将它很形象地描述出来,我们不得不说这次习作是成功的。它成功的秘诀就在于同学们耐心、细致地观察。看来世界上什么东西都有它神奇的一面,只要你认真观察,一定不难发现它那神奇、好玩的一面。

学生写日记教学反思 4

《日记两则》是贴近的日记体习作范文。读了能启发学生用的眼睛去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去感悟生活,用自己的笔去生活,使他们把记录生活的冲动化为自己的行动。

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我的教学目标较为明确,教学重、难点较为突出,教学过程较为流畅。本课较多,首先要让学生掌握生字的读音。我采用了“摘苹果”等一些灵活多变、生动活泼的形式,来调动学生们识字的。

朗读课文的环节,我采用了自由读、指名读、小组赛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读文中巩固生字。针对一些难句、长句,我适当范读,帮助学生克服难关。针对学生读书容易加字、的普遍问题,采用设置障碍的方法。让学生仔细听老师读,听出老师故意加、减的字。既调动学生认真听的积极性,又培养学生读书不加、减字的好习惯。

理解日记的过程,既是学生体会关爱的过程,也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所以在上完本课后,我适时安排了引导学生如何的内容。我先让们说出自己在当天觉得最有趣的事,可以是看到的,也可以是听到的,孩子们兴奋极了,纷纷表达。于是,我告诉他们,把自己说的这些内容写下来,就是一篇很棒的日记了。第二天,我批改完孩子们的日记,惊奇地发现,每个孩子的.日记里,都有触动我心灵的东西。于是,我结合单元的展示台,及时对孩子们的日记进行点评,表扬,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我想:上这一课,让我感到高兴的,不只是孩子们掌握了文中的字词,理解了文章的内容,更让人高兴的是,是孩子们对于写日记的兴趣和记录生活的冲动!

学生写日记教学反思 5

本单元写作是观察日记,要求围绕观察对象进行连续观察,用观察日记记录自己的收获。本单元的的课文《爬山虎的脚》《蟋蟀的住宅》都体现了连续细致的观察,通过课文的学习学生也掌握了观察方法。在三年级的时候已经学习过观察事物的变化,把实验过程写清楚,本次习作是在此要求上进一步提升的。

为了本次习作,从十一假期开始就着手准备,十一假期的作业就让学生在家水培大蒜,并以表格的形式记录下来。分别从形状、颜色、形态几个方面来记录,为观察日记做准备。

当讲到习作时,同学们把自己的水培大蒜带到了学校,更加直观的观察。讲解习作格式、引导学生写出作文提纲,明确习作要求,要写出大蒜在观察中的变化。观察记录卡中没有明显变化或者重复的`地方就删掉,不体现在习作中。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在观察时看到大蒜不同的变化有什么样的心情,无论是培育成功还是培育失败想必心情都是不同的。让他把这种心情写在观察日记中,这也是观察的一部分。

最后给学生梳理写作思路,观察日记的格式是先写日期再写正文,为了让别人清楚观察的过程也要交代必要的观察时间,最后用刚才、之前、然后等表示时间的词语把观察过程衔接起来,这样观察日记就形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