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教学 > 语文教案 > 教学反思 > 第三课时课后反思、评析、教学建议范文

第三课时课后反思、评析、教学建议范文

推荐人: 来源: 博学咖 阅读: 2.07W 次

一、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课后反思、评析、教学建议范文

(一)优点: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它强调学习活动的实践性,要求通过体验、探究、解决问题等多种学习方式实施课程。所以,就本课时来说,所表现出来的优点有:

1、教学目的明确,教学要求具体,教学过程清晰。

在《买卖中的道德》的教学中,执教者主要设计了三个教学环节,首先通过猜商品广告、表演广告及教材P82小品导入本课,通过小文和乐乐对广告的不同看法,使学生体会虚假广告广泛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引导学生展开对相信广告和不相信广告进行一场辩论,使学生正确认识广告,做一个聪明的消费者。其次,通过日常生活中卖方、买方道德行为的实例,让学生谈自身购物时要遵守的诚信的感受,认识到“诚信”既是经商的第一要素,也是做人的根本。最后,执教者以抢答的形式和写“购物小提示”的方法对教学内容进行巩固与反馈检查。整个过程环环相扣。

2、符合大纲要求,切合学生实际。

本课的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对本课内容很感兴趣,学生列举出身边鲜活的事例,并谈出了自己的认识,这些认识在课堂的交流中成为了重要的教育资源,在教师的引导与点拨下,发挥了重要的教育价值。

3、教学方法重视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

为了更好的达到课程目标,突出本学科的特色,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执教者主要是以调查、讨论、体验等方式来设计和实施整个教学过程。执教者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从学生的视角出发,尽量还原学生的生活。比如:导入部分的录像,把课堂学习带到了每一个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学生汇报自己的购物与广告的关系,更是使学生回归了属于他们自己的生活。在判断广告真假这一环节,设计用辩论的形式进行,加强了学生对广告的认识,培养了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提高了分析能力,极大地引发了他们探究的兴趣。

4、结合学科特点,渗透重点内容教育,培养良好习惯。

新课程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强调教育回归儿童生活,强调寓教育于学生自主的活动之中。在教学中,执教者通过辩论、交流、讨论、表演等多样的教学形式,努力营造开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现实生活,从多角度感受商业生活中买卖双方的道德问题,真正理解“诚信”的深刻含义。本课题教学案例的教学环节的设计环环相扣,层次分明,将品德教育渗透其中,不断深入、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5、大量开发教学资源。

本节课还很重视教学资源的开发与运用,报刊、超市、师生以至学生的家庭等方面的资源十分丰富而且绽放着生活的原色,是对教材的极大补充,这些资源的合理运用,使其价值超越了教材本身,体现了“用教材”而非“教教材”的新课程精神。

6、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

通过教学实践,返回来看,正是由于在这一课题的教学通过辩论、交流、讨论、表演、实地录像等多种形式进行,所以学生才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二)不足:

1、学生交流不够深入。

如在小组以最快速度写一份“购物公约”的这一环节中,执教者要求学生利用看到的录像片段开展小组交流,但学生交流过程中还有一点拘谨,放不开,只限于个别的学生,没有做到每个同学都有发言的机会。执教者应该用自己生动的语言,激起学生大胆交流的热情,将本节课又推向另一个高潮。

2、对学生的课堂评价还是做得不够到位。

目前的课堂教学都比较重视教师对学生表现的评价,教师适当、到位的评价能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学生的学习活动可以进行得特别富有成效,可以发挥他们学习可能性最高水平。而教师过于平淡的,不够针对性的评价,就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由于一开始的时候,执教者让学生表演自己认识的广告时,执教者仅仅是看和听了学生的表演,而没有给予充分而鼓励的评价。在此已经就不能很好地激起学生学习这节课的热情,在今后的教学中,必须在要加强这一方面的锻炼。

3、语言还是不够激情,未能更好地活跃课堂气氛。

课堂上,老师必须要用自己的激情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语言要抑扬顿挫,动作要得生动可爱。每个教师都会在教学中形成自己特有的一种教学风格。在课堂中的某些环节里,执教者的激情还是不够,不能更充分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课例评析:(海洲片综合科组)

王老师的这节课是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第六册第六单元主题三“购物的学问”中的第三课时《买卖中的道德》的教学。在本节课中,王老师能以扎实的基本功巧妙地从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出发,以听觉、视觉、触觉等感观刺激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整节课的课堂气氛活跃,收到了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这节课“妙”在几个方面:

1、在导入新课时,王老师以一个猜谜语的形式让学生根据广告语猜出商品,从而引出“广告”,顺理成章地进入了教学内容。接着初读了课文后,使学生快速地理解了本课的学习重点。

2、教学环节设计过渡自然,安排顺畅。表现在于“买”“卖”双方学习的过渡自然。以学生的生活实践和书本内容进行有机的结合,实现了“品德与社会”的生活性与社会性,避免了死钻书,死读书的缺陷,更体现了教学环节给人以“实”的感觉。

3、教学过程中,王老师能以正反面教材进行引导,特别是以正面的教学为重点。在商家方面,王老师举出了在社会上出现的“诚信单位”代表——国际品牌“海尔集团”和我镇的“欧普照明”进行了解说。而在顾客方面,王老师花心思录制了学生在商场文明购物的正确做法的录像进行总结。这样的正面教材能给学生一个正确的认识,一个对社会光明的认识。这样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所学的知识。

4、针对三年级的学生年龄学习的特点,在一系列的新课学习后,学生会出出疲惫、厌烦的情绪。此时,王老师又创设了一个抢答的游戏,激发学生去闯关,并在闯关过程中从不同角度感知、认识不同正确的文明购物行为,很好地让学生从生活中感知所学的知识,拓展了知识面,享受到了学习的乐趣,知识运用的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5、针对合作学习的小组模式,王老师还利用了四人小组的合作模式完成了“购物小提示”做到了总结、概括本课的重点学习内容,也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不足与改进建议:

1、因为王老师是一名新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是出现紧张的表现。所以,在对学生的课堂评价还是做得不够到位,这方面还需要加强。

2、小组活动时,对中下生的兼顾力度还有待加强。

3、在交际活动中,个别同学还存在不懂交流,不敢交流的情况,王老师要走进小组中去,聆听、鼓励这一类的个别学生。

三、教学建议:

1、上课教师及学校简介:

本课例执教者教龄三年,担任三年级的品德与社会教学。本学校是镇区小学,属于市一级学校,学生学“品德与社会”的兴趣比较浓厚,但相比城区,学校的.学习氛围不够浓厚;学生自主实践的能力相对来说较弱,学生的实践素质也参差不齐。因此,在进行本课教学的时候要先从基础入手,兼顾中下层学生的学习能力。

2、参考本课例注意事项:

本课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内容是结合执教老师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的,建议其他老师在使用本课例时,有针对性地作一些调整,如果是市直属小学或者学生基础比较好,可以在拓展上加大加深,如可根据生活环境对课外的广告内容、生活现实中购物时的经历进行分类等,也可适当增加堂上抢答的练习。如果是一般的农村小学,学生基础较薄弱,本课的教学容量就要适当删减,还要适当延长学生对文明购物的行为操练,确保学生很好地吸收课本的新知识。在汇报“购物小提示”的教学方面用多点时间进行个体抽查巩固。

对于参考本课上课模式的老师,我们有以下建议:

1、本课课前搜集上当受骗的购物经历部分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而定。如果学生实在是没经历过的,教师不必勉强,可顺水推舟而说,社会存在诚信经营的单位是很多的,不诚信的单位只是个别而已。

2、抢答游戏环节都是学生的活动经验,如果不进行游戏的话,对部分学生来说难度较大。

3、课中用到的一些名词,如“诚信”“文明”就要加以强调

4、课前除准备好教具外,还需作好小组活动的组织工作,选好组织人员、登记人员、汇报人员,保持上课活动的顺利进行。

4、学校受条件限制,教室没有电脑等设备的老师,可以用图片、举例等做法进行抢答游戏。在汇报“购物小提示”时,学生可直读答案。

5、教学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思考买与卖的道德,因此不必在活动形式上过于求“精”,准备和实际活动的重点在于引起学生真正的思考。

6、教师针对各个小组的活动进行评价时,主要是发言的合理性,而不是技巧。

希望这个课例能给其他老师的教学带来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