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教学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 《一片树叶》教学设计(通用5篇)

《一片树叶》教学设计(通用5篇)

推荐人: 来源: 博学咖 阅读: 2.64W 次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一片树叶》教学设计(通用5篇),欢迎大家分享。

《一片树叶》教学设计(通用5篇)

《一片树叶》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认识16个生字,学会写9个汉字。

2、能熟练、准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

3、激发深长对树木的热爱,懂得“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理。

教学重点

懂得“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理。

教学准备

挂图、小动物头饰、树叶形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创设情境。(以讲故事的形式讲述课文中第一自然段的内容)同学们想想,小动物们看到这棵美丽的小椿树会怎么做?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新课

(一)自学

自主读文,用喜欢的方式识字。

1、自读课文,不认识的生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

2、把新认识的生字和在文中连成的词多读几遍。

(二)识字

多种形式识字。

1、认读生字卡片:看谁读得准,便可以把树叶形的生字卡贴到黑板,最后贴成一棵树。

2、开火车比一比,看哪组同学读得最准。

(三)交流

整体感知。

1、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用手势表示。指名分自然段读文。

2、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讨用什么方式读文,合作读文。

(四)诵读

汇报读文,读中感悟。

以小组为单位,汇报读文。

对于选择课文剧表演的小组给予鼓励并发放头饰表演。

(五)评价

随机、全方位地评价。

1、指名分自然段时,师生共同评价。

2、小组练读文时,组内进行随机相互评价。

3、以小组汇报读文时,全班范围内进行评价。

(六)写字

自主学习简单易学的生字。

1、认读生字,并扩词。

2、自主选出简单易学的生字,同桌交流学习。

3、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再练习书写。

(七)练习

听邓爷爷植树的故事。

1、谈谈听了邓爷爷植树的故事后的感想。

2、邓爷爷“绿化祖国、造福万代‘的题词告诉我们什么?

第二课时

(一)自学

整体感知全文。

1、自读全文,注意读准字音。

2、思考:哪几个自然段分别写出了小免子、小猴、小熊是如何对等小椿树的。

(二)交流

多种学法,深入明理。

1、指名读文汇报小免子、小猴、小熊是如何对等小椿树的。

2、通过哪些语言可以看出小免子、小猴、小熊喜欢小椿树,用“――――“画出来。

3、用“……”画出小免子、小猴、小熊摘树叶时表示动作的词。

4、“小心地”“仔细地”说明了什么?

5、讨论:小动物们的认识和它们的行为是否一至?

6、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深长选择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

7、小椿树最终还像大家喜欢它的那个样子吗?是谁造成的?

(三)写字

合作探讨,突破难字。

1、认读剩余的几个生字并扩词。

2、“向困难挑战”:比一比,看谁能又快又准地学会这几个字。

提醒注意:“滋“字中的幺不要写成。

3、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再练习把字写漂亮,同桌相互议价。

(四)练习

小黄牛来浇水时,小椿树会对他说什么?

讨论:当小动物们摘小椿树的叶子时,小椿树会怎么想?

小黄牛来浇水时,小椿树会对他说什么?

《一片树叶》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 认识本课生字词。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懂得“不以恶小而为之”的道理并在生活中知道爱护树木。

教学重难点:

1、运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2、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设疑导入。

(课件演示)小黄牛最爱植树了。你看它在山坡上栽了一棵小椿树,小树长的多好啊,为了保护这棵树,小黄牛特意设置一块木牌,上面写着“请爱护树木”,可是仅仅过了一天,当小黄牛来浇水时却发现小椿树一片叶子也不剩了!树叶哪去了?你们想不想帮帮小黄牛?我们今天来学习《一片树叶》,你就知道答案了。(板书课题)读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赶快翻到23页,读读课文。如果遇到自己不认识的字就把它画出来,用你喜欢的识字方法解决明白吗?

敢接受老师的挑战吗?看大屏幕咱们把生字齐读两遍,生字没有读熟练的同学,不要担心,第一遍,你仔细听周围同学读,第二遍你再大声读好吗?

谁想自己试试读一下生字?(指名读)那让他当小老师领着我们一起读读好吗?

这一次咱们换换方式,开火车读怎么样?(开火车读)

老师去掉拼音,小火车还能开的这么好吗?拿出生字卡,老师出示一个生字,你们同桌俩赶快从生字卡中找出这个字,大声读出来行吗?

小组先互相交流一下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的样子。

班上集中交流识字的好方法。

如果能把这些字组上词,那更棒了,谁来试一试?指名组词领读。

二、 再读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生字认识了,现在我们读课文是不是更轻松些?试着再读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通顺,行吗?

咱们来朗读接力赛好不好?谁先来?其他同学仔细听听有没有读错或读重复的地方!

评价谁接得最棒。

选自己最喜欢的一段,同桌两人比比赛,看谁读得一个字也不错。

三、 精读课文,读得有感情。

1、 课文读熟了,那大家该告诉小黄牛树叶到底哪儿去了?(齐说),你是从课文哪儿看出来的?谁想读一读?指名读。

2、重点指导一段朗读(小兔、小猴、小熊任意一段)

如指导小兔。

生读,评价,再读,指导。

情境设置。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是那只小兔,师范读(配乐),说说自己心里想些什么?模仿老师再读。

再指名读,师进一步指导朗读,突出“赞叹”的语气。(要生真正理解词义)

齐读。

3、剩下两段,小组合作,选出你们最喜欢的一段,说说怎样才能有感情地读好,组内读。

4、指导读余下两段。

5、那还有那些小动物也来摘树叶呢?从哪看出来?(体会省略号的作用)

四、思维训练

1、小椿树被摘光了叶子,心情会怎么样?他会说些什么?如果这时候小猴、小兔、小熊回来,看到光秃秃的、难过的小春树,会怎么想,怎么说?演一演。

2、 看来小动物们知道自己错了,那我们能为小树做些什么?(相机板书)

3、 小结本课的收获和体会。

五、作业设计:

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听。

《一片树叶》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

童话《一片树叶》。

教学目标:

1、认字16个,学会用、读拼音、同位交流合作、学会倾听等方式认识生字。

2、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尤其是几个小动物的语言、动作。

3、试着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课文的内容,锻炼孩子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4、初步了解省略号的用途。

5、懂得什么才是真正地爱护树木,怎样才能保护树木,并且与自身相结合,真正地理解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理,真正地做到诚实守信。

6、提高孩子们的理解能力、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1、认字,尤其是学会通过倾听别人的朗读认识生字。

2、学会正确地评价他人,既肯定优点,又能指出不足。

3、学会真正的爱护树木,懂得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理。

教学难点:

1、捋的正确读音。

2、一片树叶与一棵树的关系。

教学准备:

录音机、活动教具(树干、树叶正面绿色、背面字、词)、小动物头饰

教学过程:

一、由诗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这节课老师先要送给大家一首小诗,喜欢么?(教师配乐朗诵《记住》)

你们听懂了什么?

对,那我们怎么做才是保护树木呢?

看来,大家都懂得保护树木的道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童话《一片树叶》。(教师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那么,一片树叶和一棵大树、甚至保护树木有什么关系呢?请自由读读课文,也许你会懂得。请边读边标出自然段的序号,还有,碰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

圈出、看课后的拼音、请教小先生。

2、请同位互相交流自己认识了哪些字。(可能有学生还有不会读的字,在此教师可予以解答,对大多数孩子读音不太规范的生僻字可多读几遍。)

3、现在,谁能说说你认识的字在哪个句子中,大声地读给我们听,好么?

三、细读课文,了解内容:

1、课文中那么多的生字大家都自己认识了,真棒!现在,有信心更流利地读一遍课文么?边读边想:从课文中,你认识了哪几个小动物?

谁来说说?(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小黄牛、小兔、小猴、小熊)

还有别的小动物么?请想象一下。

请S读读课文的第8段,你发现了什么?(指导学生明白省略号表示的意思。)

2、大家都已经熟悉了课文,谁想来进行朗读展示?(指名分段读)其他同学仔细听,认真想:这些小动物喜欢小椿树么?同时争当小评委、小讲解员,行么?

(1)(一位学生读完第一自然段后)师说:我先来当小评委,(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大家一起观察书中第23页的插图,请小讲解员看着图把你刚才听到的内容讲出来,(培养孩子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2)(一位学生读第2、3段),谁来当小评委?请看图,请加入自己的想象,谁来当小解说员?(说出课文中用到的重点词)

(3)(一位学生读第4、5段),谁来当小评委?请看图,请加入自己的想象,谁来当小解说员?(说出课文中用到的重点词)

(4)(请一位学生读第6、7段),谁来当小评委?谁知道该看哪幅图了?你来当小讲解员讲讲。

(5)(请一位学生读第8、9段),谁来当小评委?小讲解员,你会请大家看图的什么地方?演演演:小黄牛会是什么样?(请一位学生上台展现表情。)

用哪个词来表达比较确切?(目瞪口呆)教师板书,大家齐读一遍这个词。

(6)谁来回答老师刚才提出的问题?

(7)你从课文中的哪几个词看出来的?(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小心地摘、仔细地掐、捋下)

3、谁想与老师一起来试试分角色朗读,并带点儿表演?(与学生一起戴头饰朗读、表演)我先来当小黄牛,读第1、9两个自然段。你想当谁?知道读哪几段么?小兔子:2、3段;小猴子:4、5段;小熊:6、7段。你来当小马、小鹿、小山羊、小猪(学生每读完一个角色,就做出动作上讲台摘一片树叶)

(老师读完小黄牛后)哎,小椿树光秃秃的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四、放飞想象,回味生字:

1、这篇童话很有趣吧!请大家插上想象的翅膀,想想:当小黄牛来浇水时,小椿树会对他说什么?

2、相信这些小动物也象你们一样富有爱心,懂得许多道理,我想他们学校也开设了诚信银行,你猜他们会怎么做?快行动吧!(贴叶子)你们知错就改,诚实勇敢,相信你们的诚信卡中又会存入一笔财富,祝贺你们!

3、大家看,生字朋友在向你招手,你还认识他们么?

(1)谁想与他们打声招呼?(大声朗读)

(2)谁相当小老师讲讲自己怎样记住他们的?

五、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知道谁真正地爱护小树了么?对,是小黄牛。

2、现在,你知道一片叶子与一棵大树有什么关系了么?

3、对了,你们对老师送给你们的那首小诗感兴趣么?它就在我们的语文天地中,大家课后可以读读、背背,好么?

《一片树叶》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认识本课的16个生字,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爱护花草树木。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动物头饰,小树的图片,用树叶做成的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发兴趣。

春天来了,不只是谁在小山坡上栽上一棵小椿树(投影出示小椿树),你想说什么?今天我们学习《一片树叶》。

(板书课题,学生一边书空,一边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故事,认真看课文,有几个小动物?他们做了什么?(对学生听的情况进行评价)

解决问题,①主要有小黄牛、小兔、小猴、小熊(贴出动物图片)

②他们做的是小黄牛栽下一棵小椿树,其余小动物都取走一片树叶。

③结果怎样?连起来说一说。

2、师:你们喜欢这个小故事,就来读读课文吧。

自由地读,注意读准字音。

3、小组内朗读,注意读准字音。

4、检查学生掌握情况。(从课本中抽出句子指名朗读)

①小黄牛栽下了一棵小椿树,树叶在春风中欢快地抖动着。

②小树太可爱了,把一片嫩叶夹在我的画册里当书签,那多美啊!

③多么秀丽的小椿树哇!以后它一定会长得高耸入云。到那时,我要在树干上做攀登技巧表演。噢,让我取片叶子做个纪念吧,对,只要一片。

④这棵小树不只长得好看,还有股醉人的香味儿。我要摘一片叶子尝尝,看到底是什么滋味。不错,为了爱护小书,我绝对不采第二片叶子。

5、读词语:

椿树 抖动 欣赏 漂亮 滋味 画册

书签 攀登 醉人 目瞪口呆 仅仅

6、比较生字词语

摘摘下小兔子小心地摘下一片树叶。

掐掐下小猴子仔细地掐下了一片树叶。

捋捋下小熊捋下一片小椿树叶。

7、理解课文内容:

①读第一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

你是一棵小椿树,你会说什么?

有感情地读一读。

②自己读2—7自然段,有哪些小动物?分别说了什么?

先看小兔,它是怎样说的?找出赞叹,理解意思,指导朗读。

再看小猴,它是怎样说的?找出欢呼,理解意思,指导朗读。

最后看小熊,它是怎样说的?比较句子,指导朗读。

还会有哪些动物来呢?现在小椿树会说什么?

③齐读第九自然段,理解“目瞪口呆”的意思。

你想对小动物们说什么?

你们愿意帮帮小椿树吗?请你读出生字字音,把它的叶子贴回去吧。

(学生贴回小椿树的叶子,复习本课生字。)

三、趣味作业:

请你设计一个爱护小树的计划。

板书设计:

一片树叶

《一片树叶》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复习课文生字,会写“表演”两个字。

2、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积累并学着运用课文中优美的语句。

3、通过学习课文,懂得应该怎样保护树木,明白“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理。

教学内容:

《一片树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三篇主体课文

教学重、难点:掌握老师教授的学习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步骤:

1、激趣导入,引发兴趣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3、精读课文,体验感情

4、自编自演,深入理解

5、拓展思维,总结升华

6、课外小练笔

教学方法:

课文语句优美,用词丰富。描写小兔子、小猴、小熊的三个段落在语言的表达形式上很相似,所以教学上我对这三段采取了教———扶———放的教学方法。语文教学重在教学生学语言、用语言上,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教学“小山羊和小猪也走过”这一段落时,我引导学生进行说话练习,想象它们看到小椿树后会怎么说,又会怎么摘树叶的,为了丰富学生的词汇,说话练习时,我鼓励学生尽量用不同的词语去表达同一意思。

教学设计理念:

1、以“读”为本,教学本文,我采用多种方式(有做动作读、同桌合作读、齐读、个别读等)让学生充分读文,通过读理解课文内容,强化学生内心体验,培养语感,积累语言。

2、立足学生发展。无论是课堂内的几次说话练习(第一次说话练习:小山羊、小猪看到小椿树会怎么说,又会怎么摘树叶呢?第二次:小动物们看到光秃秃的小椿树会说什么?)还是课外练笔(模仿书上的句式写写小山羊、小猪看到小椿树怎么说的和怎么做的)都是为了让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精神都能得到有效发展。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朗读中感悟,做一个保护树木的孩子。

教学准备:cai课件 、纸剪的椿树、生字卡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发兴趣: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一片树叶》这篇课文。(板书课题,学生一边书空,一边读。随机出示课题)。

过渡语:在学课文之前,老师想先看看同学们和生字宝宝做成好朋友了吗?

2、用生字卡开火车认读上节课所学生字、词语。

现在老师知道同学们已经和生字宝宝做成好朋友了,让我们把它们送回家,好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同学们生字认得这么好,肯定能把课文读好,课文到底讲了一件什么事呢?让我们听听看看就知道了。打开cai课件

1、学生欣赏课文动画并听课文录音朗读。

2、交流。

师:故事中主要写了哪些小动物?

生 :小黄牛、小兔、小猴、小熊 老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小黄牛、小兔、小猴、小熊。

三、精读课文,体验感情:

这些小动物都都非常可爱,它们都做了什么?让我们先看看小黄牛吧!

小黄牛

1、请一名学生。其他学生思考:小黄牛做了什么?

2、反馈。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贴出自己剪的椿树图。

3、课件介绍椿树是一种怎样的植物,并欣赏椿树图片。(通过介绍拉进学生与课文的距离,让学生熟悉椿树,从而产生学习兴趣)

4、师:书上是怎样描写小椿树的,请小朋友拿出笔用“————”画出来?

5、指导读描写小椿树的语句,读出小椿树的可爱,为后面体验小椿树变得光秃秃而难过打下伏笔。

过渡语:看着这棵漂亮的小椿树,小兔子,小猴、小熊他们会说些什么?我们先看看小兔的。

小兔子(教方法)

1、指名学生读小兔子段。

2、评一评他读得怎样。(引导学生先说优点,再说缺点,说缺点时可说:向你提点小建议。这样更容易让人接受。潜移默化中向学生灌输一点做人的道理。)

3、相机学习感叹句,理解课文,指导感情朗读。

(1)师:哪个词告诉你小兔子是怎么说这句话的?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赞叹

(2)师:谁能给“赞叹”换个词,而表达的意思不变呢?(连连称攒、赞叹不已… …)

(3) 师:从“赞叹”这个词可以知道赞美小椿树并喜爱它。用你的读来告诉老师你喜欢小椿树,并赞美它,好吗?

(4) 指导学生朗读。老师可以这样导言:其实,老师刚才还发现了这个小兔子在读:“哟,一棵多么漂亮的小树!”是笑着读的,它特高兴①指名2、3名学生读。 ②全班齐读。 ③边做动作边读。

小猴(采用扶的方法)

1、老师导言:刚才学小兔时,我们是先找“赞叹”这个词,因为这个词告诉了我们小兔是怎么说的,然后从这个词中来体会小兔说这句话的心情。再通过朗读来表现这种心情。那小猴的话我们也可以这样学。

(1) 小组内自由练读。找找哪个词告诉了你小猴是怎么说这句话的?

(2)学生反馈,理解“欢呼”这个词。孩子们,你们想想看,什么时候我们会欢呼呢?引导学生回忆自己什么情况下会“欢呼”,让学生从切身体会到理解“欢呼”是因为心中喜悦而抑制不住自己的声音。

(3)指导学生感情朗读。师读:小猴子一发现小树苗,便欢呼起来:“多么秀丽的… … 我要做攀登技巧表演。”板书:“表演”(这是本课的两个生字)

(4)学习 “表演”这俩字,并写一写。

①仔细看看这两个字哪里容易写错呢?通过分析提醒学生“表”字最后是先撇后捺,“演”字右边的中间是“由”而不是“田”。

②和学生一起回忆写字时候的`正确姿势。

③指导学生观察俩个字在田字格中正确位置。老师范写,边范写边讲解写这个字须注意的地方。学生仔细观察老师的书写。

④学生练习,老师巡视,提醒学生写字要一丝不苟。

⑤师生共评。

小熊(采用放的方法)

1、老师导言:小熊的话就照刚才的方法,你们和同桌合作学一学。记住先找“怎么”说的词,再用读表现出小熊的心情。

2、同桌合作学习,老师巡视指导。

3、反馈交流。

(1) 指名一对同桌来汇报。找到了哪些词?怎么用读来表现?

在此过程中指导学生学学小熊“砸嘴”的动作,指导学生读出小熊对小椿树的喜爱之情。

为了激发学生读的兴趣,师生可以一起做动作合作读。

四、自编自演,深入理解:

1、师:三只小动物都喜爱小树,但都取了一片树叶,书上是用哪些词来写他们取树叶的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摘 掐 捋《

2、老师知道同学们不仅想象力丰富,而且还具有很强的表演才能,就请同学们当小演员, 谁能到前面演,其它同学当小观众。找三个同学来扮演这三个小动物怎么摘树叶的。我们全班来帮他们读句子。(简单评议,强调出三个动词:摘、掐、捋,)

3、师:孩子们,我们一起看到黑板上来,看看“摘、掐、捋”这三个字,你发现了什么?说明它们都跟手有关,那我们一起用手来做做它们。(通过观察带提手旁的字,并做字的动作,渗透字理教学,理解字的不同意思。)

4、发现他们的动作都很轻,这是为什么呢?(说明他们都没想要伤害小椿树,认为自己的错误很小)还有哪些动词可以表示“摘树叶”的意思?引导学生说动词,相机板书:扯、掰、采… …(为后面练习说话搭好阶梯。)

5、孩子们你们说得真棒,还有两个小动物也来到了小椿树下,那他们又会怎样说,还会怎么取叶子呢?请你们学当小作家来学着编一编。(此过程尽量鼓励学生模仿书上写小兔、小猴、小熊的语言模式,但是尽量用上不一样的词来表达同一意思。如:怎么说的?可以是兴高采烈,笑容满面、兴奋不已等等。)

6、除了小羊和小猪外还有谁来过?(学生随意说)你是从哪发现的?(讲解……的作用)那么它们都是怎样想怎样做的呢?指名学生上台表演,学学它们是怎么摘树叶的。

7、老师指着被学生摘光了树叶的小椿树说:就这样,每一个路过的小家伙,都取下了一片树叶,仅仅过了一天,可怜的小椿树现在已经变成了这个样子,小黄牛来了会怎样?

8、生:老黄牛伤心、难过。它的表情怎样?(目瞪口呆)谁来做一做目瞪口呆的表情。谁能把小黄牛的感受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9、指名学生读后评价。

五、拓展思维,总结升华:

1、讨论:孩子们,如果这时小动物回来看见小椿树一片叶子也不剩了,它们会说些什么?先自己想一想,再把你的想法跟小组里的伙伴说说。

(1)小组讨论。

(2)学生交流看法。

过渡语:孩子们,你们都说出了动物们的心里话,他们没想到自己一个小小的错误却是小椿树面临死亡的威胁。那么,以后你遇到花草树木要怎样做呢?

2、学生畅谈自己的想法、做法,并上台帮小椿树贴树叶。

结束语:看,小椿树重新长出了嫩绿的叶子,它多漂亮呀!让我们每一位同学都从自身做起,从爱护每一片树叶做起,做一个爱护树木,言行一致的好孩子,行吗?

六、课外小练笔:

模仿书上的句式写写小山羊、小猪看到小椿树怎么说的和怎么做的。